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维度、现状及方法
浅谈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障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101班姓名:龙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大学开设的学科种类和数目日益增加可以看出,我国正致力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
其中,对《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学习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和阅历,认识世界和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主要研究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知识系统。
那么在我国,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传向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它们又分别面临哪些问题和障碍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要款跨文化传播学,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跨文化传播。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按照《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注释和名人名家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文化解释为: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时空内,就是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历史积淀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文化又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是指民俗、民风、丧葬嫁娶;经济贸易、生产活动、典章制度;还有房屋食品以及其他商品,这些通过劳动所获取的精神与物质的结晶。
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鱼精神文明联系的的东西,是区别于物质文明的文化。
文化还有着自己的特征,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和创造的一种代代相传的习得行为,能够促动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和发展。
第二:文化是特定群体和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共享的,往往以民族的形式出现。
第三: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变化发展的。
第四:文化是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合体系,体系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
文化是一座大厦,当然是由不同的要素组合而成,文化的主要要素有:知识体系、规范体系、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社会组织与家庭、历史、物质产品和地理环境。
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但是只要通过传播这一手段才构成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作为世界电影的中国电影及其跨文化传播

作为世界电影的中国电影及其跨文化传播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成为世界电影的一部分。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令国内观众引以自豪,也为世界观众带来了新的视听体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的成功和其跨文化传播的原因。
起首,中国电影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和观众基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影放映银幕,并且影院数量还在不息增长。
这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宽广的进步空间和市场需求,使电影制作人能够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观众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他们对不同类型的电影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爱好。
这为中国电影在国内取得了成功打下了基础。
其次,中国电影在故事创作和制作技术上取得了重要冲破。
中国电影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类型,开始探究更多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这一方面满足了国内观浩繁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
例如,由导演贾樟柯执导的《山河故人》成功地将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村落风光呈现给了世界观众,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此外,中国电影在制作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接受国际先进的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使得中国电影更加精致和专业。
第三,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得益于国际电影节的平台。
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人沟通合作,参与国际著名的电影节。
例如,《后来的我们》入围了第七十届柏林电影节,从而使中国电影在欧洲市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此外,中国也举办了自己的电影节,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人和观众,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最后,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还受益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进步。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电影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
中国电影也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宣扬和推广,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观众。
例如,《流浪地球》在海外上映时,借助社交媒体的力气,引发了全球粉丝的热烈谈论和关注。
这一现象表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以及在国外的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 播的实践,而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则是晚近之事。目前我们一般认 为,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始于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外
事学院”(Foreign
subject views.and
in these
studies,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iod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is
lack ofrelative integrality. Therefore,the thesis surmnari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of Service
Institute)的建立。1955年,霍尔在《举止人类学》(The
Manners)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的范式。学界把霍尔的《无声的
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包含了我们理
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 间会说话”等。霍尔在本书中很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用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章对 此加以讨论。 1958年,《丑陋的美国人》(The
论”。到了二十世纪,文化传播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关注传播对 文化的影响。此时,传播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拉 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卢因(Kurt Lewin)和霍夫兰(Carl Hovland)悉数 登场,直到五十年代的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传播学的研究已经初具 规模,相关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业已初备。 一般来说,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传播学等。至文化人类学下的传播学产生发展,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成熟,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基本齐各。学术的关怀几乎无一例外源
国产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问题及发展

国产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问题及发展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国产电影在国际传播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国产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问题及发展进行探讨。
1. 受众认知度不高虽然中国电影市场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但是大部分国产电影在国际上的受众认知度仍然不高。
很多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了解甚少,导致他们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不高。
2. 电影主题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主题和内容并不被所有国家观众广泛接受。
部分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独特的文化魅力,难以引起国外观众的共鸣。
3. 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和宣传力度不足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和宣传不足,导致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影未能获得足够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在国际影展上,中国电影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无法与国外影片竞争。
4. 语言和字幕问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语言和字幕的问题,部分国外观众不擅长中文,导致对国产电影的理解和接受存在障碍。
5. 国外市场准入难度大由于国外市场的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准入难度较大。
很多国产电影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和许可程序,才能在国外市场上进行放映和发行。
以上问题都制约了国产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解决。
1. 增加国际影展曝光度加强国际影展资源的整合,提高国产电影在国际影展上的曝光度。
通过参展、互动等方式提升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 深化国际合作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与国际知名电影公司、导演、演员等进行合作,提升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和营销方式。
3. 强化文化传播注重国产电影的文化元素,在国际市场上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引导国外观众更多地了解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元素,为国产电影赋予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措施、问题与对策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措施、问题与对策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措施、问题与对策一、引言中国电影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亮眼,也在海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措施、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二、措施(一)参加国际电影节参加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电影制片人和相关专业人士建立联系,从而扩大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康城影展金棕榈奖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开拓海外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关键。
中国电影在投资、制片、演员的选择等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以创作出更适合国际市场的作品。
同时,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团队,积极与国际发行商合作,以更好地推广中国电影作品。
近年来,众多中国电影在全球的票房表现良好,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和竞争力。
(三)利用国际化的宣传手段利用国际化的宣传手段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有效方法。
通过制作多语种的预告片、海报和宣传片,使更多的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线上宣传,与全球观众进行互动交流,提升中国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问题(一)文化差异由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差异,中国电影在海外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障碍。
中国电影在内容和故事情节上不能完全迎合国际市场的口味,容易被观众产生误解和困惑。
因此,在海外推广中国电影时,需要选择更具普遍性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精髓。
(二)营销策略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与营销策略也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中国电影推广需要与商业化相结合,探索更为有效的营销手段。
在策划和执行推广活动时,需要注重市场调研,根据全球观众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4年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范文

《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各类文化产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之一,国产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二、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1. 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例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在跨文化传播中,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审美习惯对动画电影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国产动画电影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产动画电影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1. 文化融合与创新在跨文化传播中,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注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这包括在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画面风格等方面融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2. 精准定位与营销策略国产动画电影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进行精准定位和营销策略。
这包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观众需求和消费习惯等,以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
同时,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影视节展等。
3. 拓展海外市场与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是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参加国际影视节展、与其他国家制作机构合作等。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研究语境、维度及方法

diOT i期(总第i6o期)吉林艺术学院学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研究:语境、维度及方法刘鸣筝张鹏霞(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作者简介】刘鸣筝,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
张鹏霞,吉林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
【摘要】为了解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结合可视化的图谱从研究语境、主要维度和研究方法三方面来分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国内现有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基于“走出去”工程和“一带一賂”倡议的研究语境,主要维度包括国家形象、跨文化、电影产业、软实力、华莱坞等,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为主,仅有少数研究涉及到定量的方法,这也是后续研究中需要不断改善的部分,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理论的创新和借鉴,更呼唤文化输出国的受众反馈对于传播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电影;海外传播;跨文化;一带一路【中图分类号】J909.2;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42(2021)01-0004-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战后美国公共外交政策与机制研究”成果(15BSS024)o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内收割人气、口碑和奖项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且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绩,据美国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 jo)显示,由吴京导演兼主演的电影《战狼II》的海外票房超过100万美元,其全球票房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入榜的亚洲电影,打破了长期以来好莱坞电影对该榜单的垄断。
此外,包括早期荣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的《红高粱》,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稠奖的《霸王别姬》,到后来风靡全球的中国动作电影《功夫》《十面埋伏》,以及近两年在北美票房市场斩获佳绩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流浪地球》等都是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传播的成功案例。
然而与美国、印度电影的国际传播相比,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在制作团队、营销模式、国际化经验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电影产业贸易逆差长期存在且不断扩大是不争的事实⑴,在传播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与出现的问题吸引了各个领域学者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关注和探讨。
浅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作者:杨颖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8期摘要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分层解读模式对《卧虎藏龙》和《赤壁》的剖析中可以看到,要更好的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就要提高视听效果创造共通的语境,关注题材和故事中文化共通的符号,通过故事与主题的契合达到深层共鸣,作品采取宽容的文化态度,打通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
关键词电影跨文化传播《卧虎藏龙》《赤壁》一、电影与跨文化传播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电影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承载着滋养它的文化。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和文化载体,电影不仅是艺术作品同时更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观众通过电影解读异国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体系、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与其他传播形式相比,电影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引人入胜,这使它最容易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壁垒,于是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分层解读模式要了解电影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获得观众的接受和理解而发挥传播异国(异地)文化的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观众对于电影的解读过程。
宋苏晨老师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中提出跨文化电影传播的分层解读模式也即“冰山模式”。
它包括三层:首先,电影是视听艺术,直观的语言、场景、行为、构图、音乐等视听符号构成了电影解读的第一层次,为视听层次,在视听层次基础之上,观众通过将视听符号描绘出的客观世界与客观事物连贯起来以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故事,这是电影解读的第二层次,定义为故事层次:最后,观众对影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体会其文化背后的社会信仰、价值体系、道德标准,感受电影表达的社会意义和精神追求,从而完成第三个层次,价值层次的解读。
三、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案例分析下面从对电影的分层解读这一角度对《赤壁》和《卧虎藏龙》两部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