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过

合集下载

湖南抗日战争史

湖南抗日战争史

湖南抗日战争史湖南抗日战争史:湖南境内的六次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氛。

其中,1939年9月至1945年6月,在湖南省境内发生了六次大的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的会战。

这六次会战主要是长沙会战三次与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

各次会战情况分别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0日,主要战役区域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24万余人。

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参战兵力10万余人。

战役结果中方伤亡4万余人,日方伤亡3万余人.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9月6日至10月11日,主要战役区域还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30万余人。

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参战兵力16万余人。

战役结果中方伤亡6万余人,日方伤亡3万余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12月19日至1941年1月16日,主要战役区域仍然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30万余人。

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参战兵力12万余人。

战役结果中方伤亡2.8万余人,日方伤亡5.6万余人.。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主要战役区域是湖南省常德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常德城守备、第74军第57师师长余程万,参战兵力21万余人。

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参战兵力10万余人。

战役结果中方伤亡6万余人,日方伤亡4万余人.。

长衡会战,发生于1944年5月2日至8月8日,主要战役区域是湖南省长沙、衡阳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衡阳城守备、第10军军方先觉,参战兵力40万余人。

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参战兵力51万余人。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中国对策
• 还是按照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 验分3个方向部署兵力 • 国军:参战约30万人,但实际 与日军战斗的约11个军 4,20,58,99,26,72,10,37,79,74,暂 2,(军事委员会除明确将第 10、第26军拨归第九战区指挥 外,还命令从第六战区抽调第 79军、从第七战区抽调暂编第 2军增援第九战区。)
• 但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处境艰难的当时,大半个欧洲均已被德国 占领,世界战局可以说是一片阴霾。但从战略上来说仍然是中国 的胜利,不管是攻打宜昌的积极抗战,还是战场上用血肉之躯和 日军抗衡,这种精神存在,日寇就永远不能完全征服中国,而深 陷中国抗战的泥潭。但小道消息传出薛岳的虚报战功反映的国民 党上层高官的腐败我也希望不是事实,希望只是为了鼓舞国人永 远和日寇抗战到底的宣传。真正要做到认识到的是确实是败仗, 吸取教训下次打赢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24-1942.1.15
• 战役背景: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日 本近卫内阁不堪战争重负垮台,东条英机出 任日本新首相,随后决定对美国、英国和荷 兰开战。 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美国 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当日,驻广州的日军第二十三军开始进攻英 军占领下的香港。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 才正式对日宣战,命令各战区对当面日军发 动攻击,以策应英军在香港的作战,并从第 九战区抽调第四军和第七十四军南下增援。 在日军第十一军的主动请战下,日军大本营 决定先发制人,进攻湘北,以牵制第九战区 兵力南下(目的),由此拉开了第三次长沙 会战的帷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军部署
• 以第6第3第40师团并列于岳阳以南 的麻塘,龙湾,筻口一线并列强渡 新墙河,歼灭中国守军第20军第37 军后返回驻地。 • 参战部队:日军第3,6,40师团及2个 混成旅团约7万人。

日寇第二次长沙会战为什么又败?司令官阿南惟几:天狗把太阳吞了

日寇第二次长沙会战为什么又败?司令官阿南惟几:天狗把太阳吞了

2020年09月08日 07:56:39来源:毅品文真勇不经授权不得转载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全面胜利的战役不多,而有限的胜仗中,又有三个是在同一地点取得的,这就是著名的三次长沙会战。

其中第二次长沙会战,可能对日军的震撼最大,因为非常迷信的日军看到可怕的一幕,足令他们刹那间觉得“世界末日”到了!众所周知,日本人对太阳是非常迷信崇拜的,在他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是宇宙最尊崇的神祉,也是他们尊贵天皇的祖神,也就是说所有日本人都是太阳神的子孙。

所以他们的国家便叫“日之本”,他们的国旗就是“日之丸”,他们的军旗就更加嚣张了,是放射着无数道猩红血光的凶暴日之丸!所以可想而知日本人尤其日军尽管一向鼓吹他们是东洋最文明最科学的民族,可是一牵扯到“国本”“国故”,就立即愚蠢反智到荒谬绝伦地步。

,这一点在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表现的淋漓尽致。

1941年,日本为打入中国西南大后方,准备在918事变十周年的“吉日”发起第二次长沙会战,为此,集结五个师团和一个坦克联队、两个重炮联队共12万重兵,外加180架飞机,誓要一举攻克长沙。

中国守军准备不足,密码又被解破,所以战事初期打的非常被动。

日军渡过汨罗江步步紧逼长沙……可是就在9月21日中午,情况突然逆转!21日中午,本来晴空万里,烈日高照,攻势顺利的日军士气如虹,突然间,天空暗淡起来,日军抬头一看,顿时全部吓傻了,只见刚才还炽烈不可仰视的日轮,竟然出现一丝黑边!阳光顿时消减大半,那黑边像墨汁撒在草纸上一样慢慢浸染开来!阴影越来越大!原来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日食发生了。

日食是一种并不算罕见的天文现象,但全世界似乎都有对日食灾祸性的解读传统,尤其东方国家最甚,中国日本朝鲜都有“天狗吞日”之说,不过,自诩太阳子孙的日本人可能对日食就更加恐慌害怕了,每当日食发生,日本天皇都会下罪诏,参拜神宫,社会上也会谣言四起。

但都不如战场上目睹日食,更加令日军军心士气动摇瓦解的了!抗战时期,一共发生过三次日食,日食最严重(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观测范围最广(福建到新疆七省可见)的就是1941年这一次,是中国400年一遇的奇观!可以想象天空一轮黑日是怎样可怕的景象!难怪日军官兵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有些人竟然瑟瑟发抖,他们举起一切可以敲响的东西,钢盔、水壶、军碗,徒劳的用力敲着,想吓走“天狗”!有些士兵高唱着“祈神曲”。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 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进行了4 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 或称“长沙保卫战”。
第一次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 ,日 军调集10万人 , 分路进占湘北岳 阳东南地区、鄂 南通城地区、赣 北奉新、靖安地 区。第九战区代 理司令长官薛岳 指挥16个师约20 16 20 万人,将进占赣 北鄂南之日军阻 于献钟、修水地 区。进至长沙东 北金井、桥头驿 一线的日军,遭 守军抗击、民众 袭扰,加之补给 困难,被迫北撤, 恢复战前态势。
第二次 长沙会战
1941年9月初, 日军调集约12万 人 ,进占岳阳、 临湘一带,企图击 溃第九战区主力于 湘北地区 。第九 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指挥17万人利用湘 北有利地形,采取 逐次阻击 ,诱敌 至长沙附近捞刀河 两岸地区予以围歼 的方针 ,将突入 长沙市区和进至株 洲之敌全部歼灭并 乘胜反击。日军被 迫北撤 ,退回新 墙河以北地区。 。
长沙战役-战役结果 长沙战役 战役结果
此次战役,红3军团给了国民党军何键部以沉 重的打击,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但由于红3军 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占领长沙,进而夺取武汉, 并影响全国起义的精神,未能及时主动撤离长 沙,以致当何键集中兵力大举反扑时陷入被动, 被迫于8月6日撤出长沙,向平江县长寿街方向 转移。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中 旬,日军调集约 10万人的兵力, 分兵两路进攻长 沙 。薛岳指挥 13个师,约17 万人兵力,组织 防御。日军攻击 受挫,伤亡严 重 ,撤至新墙 河以北地区,由 赣北西进的日军 也被击退。会战 结束。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次 长沙会战
第4次长沙 会战为中日 战争末期的 大型战役之 一,第四次 长沙会战 1944年5月 揭开了序幕。 这次会战又 叫做长衡会 战。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打退了日军轻狂进攻,共歼敌3万 余人,成为日军侵华以来遭受最大损失的战役,对 日军士气打击严重。日本军部的总结报告也承认: “中国军队攻势的规模很大,其战斗意志之旺盛, 行动之积极顽强,在历来的攻势中少见其匹。我军 战果虽大,但损失亦为不少。” 第一次长沙会战,极大地鼓舞了国民对于抗日胜利 的信心,各地民众奔走相告。美联社、合众国际社、 泰晤士报、塔斯社等国际知名媒体组织联合战地记 者团,赴湘北考察证明此次大捷确有其事,纷纷向 世界报道。
战例分析之
长沙会战
七院二旅五营魏广豪 学号:7012013230
长沙会战
基本概况: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 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 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 ”。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 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 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 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 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 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战长沙,薛岳给第十军下了道死命令:“擅自后 退者杀无赦,重伤兵亦不得后撤。”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 发。12月8日,美、英两国对日宣战。为了配合盟 军作战,蒋介石命令薛岳,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 第七十四军南下,拟配合第四、第七战区进攻广州, 以消解日军攻取香港的打算。日第十一军司令官阿 南听说薛岳的两支精锐部队南下,决定再攻长沙。 薛岳早已把他的“天炉战法”打造成熟,并迅速把 南下的第四军、第七十四军和驻常德的第七十三军,歼灭日军3万余人,连日本军部也承认:中国军队 的攻势少见其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 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 防御战役。 日军第11军为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消灭中国第9战区部 队,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约10万兵 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采取奔袭攻击的方针,发动 了“湘赣会战”,进攻长沙。为打破日军战略企图,中国第9 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30多个师约40万人的兵力, 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长沙附近消灭进攻的 日军。此次会战,主要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方向作战。

长沙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长沙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长沙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长沙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长沙会战的经过长沙会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死伤约13万人,虽然最后仍旧取得了胜利,但是长沙会战的经过异常艰难,这场战争打了将近6年,后代历史学家在总结长沙会战的经过这个问题时,大部分都把长沙会战分为4个阶段。

长沙会战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双方的准备时期,在长沙会战还没开始之前,日本就已经派出2万人马先攻占了岳阳城,岳阳城距离长沙仅有130公里,可以说对长沙构成了直接威胁,在这一阶段中蒋介石派遣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前去应战,在离岳阳城130里的长沙城内布下天罗地网等待日本人的进攻。

并且成分粉碎了日本的南方地下情报工作小组和特种大队。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就是中日两方正式交火的阶段,这场战争中薛岳由于谎报战果一度延误战机,但是他后来又扭转了战局,抓住了日本人的把柄,打得日本人节节败退,最后在1941年的时候终于全歼日军仅以伤亡不到7000人的代价,击溃了日本的4个军团,打败了10万日军,长沙会战到此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其实长沙会战的第四个阶段就是中日两方清理战果的阶段,1941年的6月份之后,长沙会战就已经正式结束了,被击溃的日本主力仓皇向南逃窜,导致了湖南地区都成为国民党的地盘,也为日后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日长沙会战中日长沙会战发生在1933年至1944年之间,在这期间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攻防战,交战地点为长沙周围。

在激烈的攻防战中,中国投入100多万兵力,日本投入60多万兵力。

日本指挥官是著名的冈村宁次,冈村宁次指挥日本军队对长沙进行猛攻。

中国方面的指挥官是薛岳。

在前两次大规模交战中,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方。

在第三次交战中,日本投入优势兵力,中国军队遭到沉重打击,以失败告终。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见证人:刘冬松 男,1919年生,1937年9月在长沙衡湘中学高中毕业进黄埔15期。亲历长沙保卫战,曾任作战参谋、连长、少校参谋、南京首都卫戍总部卫戍区参谋主任。1948年回到长沙,1953年到1993年教书。退休后又在大学教授10年英语。
■刘营500人壮烈牺牲,刘虞卿本人被俘,被日本人挖眼割舌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驻华中的日军出动12万兵力,于12月23日再度进犯长沙。中国军队第9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将敌人诱至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予以包围歼灭。会战一开始,湖南民众以“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悲壮气概,一夜之间便使日军无法在战区内获得一粒米一根草,所有大小公路也沟堑纵横,日军的坦克、牵引车、野炮、重炮均不能通行。守卫长沙城的第十军将士从军长到士兵,均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拼死抵抗。1942年1月 16日,恢复战前原态势。此役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
6月20日,我们行军90多里在拂晓前赶到草尾,支援正与日军交锋但损失惨重的四连。当时四门小炮打阵地前的敌人,掷弹筒打后面的敌人,而步兵则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我在拿着驳壳枪指挥的时候,被从头上飞过的子弹擦伤头皮,但当时热血沸腾,只想多杀敌,根本没有意识到帽子被打穿,头上被打破了。
大炮炸得敌人尸首乱飞
■一个湘西籍士兵腿负重伤后,拉响手榴弹与两个逼近敌人同归于尽
长沙城的攻防战,是1942年元旦那天早晨打响的。元月5日晚添了工兵排、炮兵连等组成了侧击支队,8日过江到湘应县侧击敌人。还没走十多里路,前锋步兵营派出的“斥候”(便衣尖兵)发现敌人运输队,一场激战打死敌人十五六个。后又走一段路后,在马石大山发现敌人的一个策应撤退部队的据点。胡副师长报仇心切,决定不等其他部队自己打。
长沙会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长沙保卫战解说文案

长沙保卫战解说文案

长沙保卫战解说文案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前后历三次达数年之久,三次长沙会战虽结果不同但战法类似且前后关联很大,所以一并解说更好。

此次会战是中国军队第九战区部队与日军第11军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到10月。

日军集中11军主力南下长沙,薛岳提出了一个“后退决战”的战略,简单说就是避开日军攻击矛头逐级抵抗,有序撤退,同时在日军侧翼留下一些部队对日军进行袭扰,还大肆破坏日军南进道路,实行坚壁清野,让日军的机械化装备寸步难行,可惜时任日军11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过早发觉,下令匆忙撤退,第九战区虽立即追击,但日军实力未损,中国军队战果不大,中日此战战平。

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9月到10月,11军新任司令官阿南惟几调整了策略,首先集中了更多的兵力,其次正面进攻同时也集中重兵击溃侧翼中国军队,还截获了中国军队在正面部署担任阻击任务的74军的位置,予以重点打击,结果薛岳构想给日军设口袋阵的战略尚未实施,日军已将中国军队所有的部署打乱,幸好此时宜昌的陈诚第六战区为策应第九战区对日军发动进攻,日军不得已只能撤退,中国军队趁机追击,挽回了一点先前连连战败的颜面。

此战长沙虽未失守但中国军队伤亡巨大。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吸取前两次战役的经验教训,采取先松后紧的防御策略,诱使挟胜利之威的第11军向长沙前进毫不怀疑,同时部队在阻击日军的同时尽量保持战力,又加强对沿途道路的破坏,使得协同作战的日军逐渐分割,特别是协同的重炮和坦克未能跟上日军前锋部队的脚步,中国军队的压力大大减轻。

同时薛岳调派日后被称为“泰山军”的第10军坐守长沙,阻挡第11军数日进攻,在长沙城已失陷大半的情况下,日军的进攻乏力。

加上侧翼中国军队对后勤补给线的不断袭击,连日作战的日军弹尽粮绝,薛岳抓住战机,发起对日军的全面反击,日军狼狈溃逃,中国军队取得重大战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过宋瑞珂上高会战后,我军战斗力日渐增强,加之苏德战争爆发,英、美的制日行动亦较积极。

美国宣布派军事代表团东来,同时禁止飞机、汽油输日,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金。

日军深恐我军乘机反攻,便孤注一掷,纠集南北战场之精锐部队,大举进犯湘北,企图占领长沙。

其具体部署如下:第三十四师团守备南昌、谢埠、沙埠潭、万舍街,跨赣江,亘厚田街、八尺铺、石鼻街、安义、仁首街、滩溪及吴城、永修、甘木关一带地区。

第十四独立旅团守备德安、星子、九江、瑞昌一带地区。

第四十师团守备阳新、大冶、金牛镇、通山、南林桥、咸宁、白霓桥一带地区。

第六师团守备大沙坪、崇阳、蒲圻、临湘、岳阳一带地区。

第三、第四师团、第十三师团之一一六联队,第十八独立旅团之三个大队,由鄂中方面逐渐向岳阳集中。

第三十三师团之第二一四及第二一五联队,由武汉方面逐渐向岳阳集中。

第十四独立旅团之三个大队,由赣北方面逐渐向临湘、岳阳第四十师团,由鄂南方面逐渐向临湘、岳阳集中。

第六师团,逐渐向忠防、桃林、西塘移动。

独立炮兵两个联队和独立工兵两个联队,由武汉向临湘、岳阳集中。

海军陆战队乘军舰30余艘,汽艇200余只,由长江向洞庭湖集中。

在武汉另有飞机100余架,支援步兵作战。

以上敌陆海空军,合计约12万余人。

敌还强征民夫15万人,担任粮弹运输和修筑向长沙进犯之简易公路。

我方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计有第七十四军、新三军、第三挺进纵队、江西保安纵队、第七十二军、第七十八军、第四军、第七挺进纵队、第五十八军、第二十六挺进纵队、第三十七军。

第九十九军,第二十六军、第十军等部队、具体部署如下:在赣北方面:预备第五师警备梁家渡、市汊街之线,江西保安纵队警备市汊街(不含),沿锦河南岸迄车前渡口之线及港口、南港周家、七里岗各据点。

新三军警备祥符观、峦岗岭、奉新、靖安之线及西山万寿宫、赤田张、宋埠、干州各前进据点。

第二挺进纵队警备望湖岗、上东坑之线及茅山、横峰山各前进据点。

第七十四军集结新喻、分宜、彬江大桥一带,积极整训。

第七十八军警备坳头坪、老塔下、火烧白、观者阁之线及潭坊、津口大桥河各据点。

第七十二军都南北地区,积极整训,并以一部警备留嘴桥,周牌、东坑岭之线。

在鄂南方面:第二十军警备杨芳林、湾口及斗米山、雪壶岭、通城之线及堰市、铁柱湾各前进据点,其一三四师集结桃树港积极整训。

第五十八军警备九岭、琉璃坳、保定关、黄岸市之线及赛公桥、北港各前进据点,其新十师集结上塔市积极整训。

在湘北方面:第四军警备新墙河南岸公田、杨林街、鹿角、磊石山之线及桃林、西塘各以东油港河东岸筻口、草鞋岭、大小桥岭各前进据点,其第五十九师集结关王桥积极整训。

第九十九军第九十九师警备归义、营田、湘阴之线,其第九十二师集结上杉市、安沙积极整训。

第三十七军集结瓮江、蒲塘、长乐街、白沙桥、石门源一带地区积极整训。

在湘西方面:第九十九军第一九七师警备芦林潭、螃市、廖潭口、沅江、汉寿一带湖防。

军委会直辖归第九战区督训部队的部署:第二十六军集结浏阳、普迹市及金井一带地区积极整训。

第十军集结衡山附近积极整训。

根据第九战区预定的“敌如以主力从杨林街、长乐街、福临铺道及粤汉铁路两侧地区向长沙进犯时,则诱敌于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地区反击而歼灭之”的反击作战计划,我军在关王桥、大荆街及金井、福临铺、栗桥、三姐桥一带,构成纵深强固阵地,步步为营,抗击敌人。

然后转用赣北、鄂南兵力,于杨林街、关王庙、长乐街、平江、沙市街、永安市方面,自东向西侧击,并以有力兵团紧衔敌尾,打击敌人。

同时加强外翼,对敌形成包围,断其后路,从而战胜来犯之敌。

这次会战,从1941年9月初开始,到10月初结束,中经大云山战斗、捞刀河战斗、洞庭湖战斗,终于获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下面将各次战斗经过分述如下。

大云山战斗大云山横亘湘鄂边境,地势险要,为我军袭击敌人之隘,敌深感威胁,意欲攻占。

早在8月间,敌第六师团于武昌、岳阳之间来往频繁,扬言他去,以掩人耳目。

9月3日,其师团长神田忽进驻西塘,翌日复至托坝视察。

忠防、桃林等地敌军,亦各增至七八千人。

6日中午,日军袭击我南山、雁岭、鸡婆岭阵地。

7日清晨,敌第十三联队及第四十五联队,突然分两路来犯:一路自忠防经南山詹家桥直逼南冲;一路由西塘经尖山刘家冲向八百市急进。

同时,10架敌机狂炸八百市和杨林街。

我军第四军第一○二师,以“死守活打”方式与敌周旋,搏斗到中午,敌未得逞。

午后,敌集中轻快部队,用大炮掩护,猛攻鸡婆岭、草鞋岭之线,激战久许,宋家坳阵地被突破。

黄昏,百羊田、八百市、甘田一带均为敌军所占据,于是大云山阵地遂陷于敌军包围。

8日晨,敌复自南冲来攻,企图合围,我军竭力苦战,不利,大云山制高点沦于敌手。

9日午夜,我军以第四军、第五十八军之新十师、新十一师,第二十军第一三三师从各方面合力截击、侧击敌军,敌北溃,我乘胜追击,逼使敌军退据五龙桥、白羊田附近。

10日清晨,我军新十师再次进攻,战至下午,克复大云山,并收复石塘冲、石壁桥,敌军退据石庙一线顽抗。

茅冲、和尚庄、邓家桥一线敌人,经第五十九师、第一○二师各一部猛力袭击,伤亡甚重。

当晚,我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军攻击队与第六挺进队第八、九、十支队,分途向大沙坪、羊楼山同、赵李桥、石城湾各地之敌进行夜袭,以牵制敌人,断其联络。

11日拂晓,新十师、第五十九师、第一○二师、第六十师等4个师合力会攻残敌。

天亮后,新十师在八仙桥、五龙桥、石塘坳一线猛攻敌人,致使困守石塘坳之敌不得不向甘田撤退。

旋与我第五十九师、第一○二师各一部遭遇于甘田附近。

中午,敌大部溃退至西塘,一部被我包围于港口东南地区。

随后,敌增援部队赶到,进行反扑,双方搏斗至晚,遂成对峙。

12日,第五十六军长孙渡指挥新十师力攻甘田西南之敌,第四军军长欧震亲率所部扫荡困据在港口附近的敌人。

敌人一再增援,且陆空协同猛烈反扑,双方搏斗十分激烈,伤亡甚重。

13日以后,港口、甘田、白羊田一带地区,敌我两军进行了数日拉锯战。

此时,临湘、岳阳地区已结集了数万敌军,并开始南运。

17日晚,筻口之敌开始大举进犯,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爆发。

新墙河战斗当敌我激战于甘田、八百市之际,敌军第三十三师团第二一四、二一五联队,独立第十四、十八旅团各3个大队,陆续分由鄂中、鄂南、赣北秘密集中临湘、岳阳。

17日晚,筻口附近之敌,突然以大炮轰击潼溪街,旋复施放毒气弹,掩护步兵渡河。

我第四军、第一○二师一部奋勇抗击。

18日凌晨,敌军万余人,借大炮掩护,分途向小塘、四六方、潼溪街、杉木桥等处强渡,我第四军奋力抵抗。

上午,敌机数十架在我阵地上空大肆轰炸,第一线阵地全被摧毁,我军伤亡惨重。

数万敌军以骑兵数千、战车数十辆为先导,蜂拥渡河。

中午,窜达长湖一带。

18日晚,敌主力窜至关王庙、大荆街,我第四军进行抗击,在消耗敌力后,按预定计划放开正面,主力转移至步仙桥、双石洞、洪源洞、向家洞一线,协同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军对敌进行侧击、尾击。

敌以为我军溃败,大军遂贸然深入。

汨罗江战斗19日晨,敌主力部队陆续分经杨林街、关王桥及长湖大荆街公路直趋汨罗江岸。

我第三十七军正在南岸严阵以待,北岸亦有我先头部队向前搜索。

当天上午,敌前锋与我军于长乐街北遭遇,激战时许,敌被击毙甚众。

接着敌骑兵、炮兵配合数千步兵三面来犯,我守军一连浴血阻击,因寡不敌众,伤亡殆尽,长乐街为敌所占。

晚7时许,磨刀滩敌人开始强渡,守备在南岸的我军奋力阻击,激战通宵,敌未得逞。

20日凌晨,敌以飞机、大炮掩护,再行强渡。

上午7时许,敌我双方在伍公市、归义、河夹塘一线展开激烈战斗。

当日上午9时许,蒋介石电令说:“我军决定确保长沙,并乘机打击、消耗敌人,第九战区努力固守湘江西岸及汨罗江南,保持主力于外翼,求敌侧背,反包围而消灭之。

第三、第五、第六战区自23日起,乘虚对敌发动全面游击,予敌严重打击,并积极攻袭荆(州)宜(昌)及襄(阳)化(光化)、京(山)钟(祥)、汉(口)宜(昌)、荆(州)当(阳)各路之敌,相机收复宜昌。

”我军于20日击毙大量敌军,克复兴隆山、马头岭、鸭婆尖、狮形山、西山庙及五公市、新市等据点。

21日晚,敌增援反扑,我又猛烈阻击,敌仍不得逞。

这时汨罗江上游的敌骑兵四处窜扰,于21日上午7时许到达张家陂,并与从浯口渡河的敌人会合,继续南犯。

22日,汨水正面之敌第三师团,因我军连日阻击,未敢大肆蠢动。

然自张家陂、浯口南渡之敌,不断增加,并以第六师团向东、一部向南分途突进。

黄昏时,向东之敌直沿公路已到达三各塘。

向南急进之敌主力,于22日中午陷我瓮江西之南阳庙、班君庙诸阵地。

我军第一四○师则于栗山巷、大兴岭迎击敌军,激战两昼夜。

23日拂晓,敌第六师团继续以主力攻击我喻家关、风源洞阵地;另以一股向我右翼大迂回。

我第二十六军奋力将侧翼向右延伸至横洞,并对正面之敌予以迎头痛击。

然敌后续部队仍不断经三各塘、更鼓台向南流窜。

黄昏,石湾、南阳之敌大量增加,向大头岭进犯。

我第一四○师决死拒敌,双方死伤甚重。

晚9时许,敌骑兵扰袭金井东北及凤形山,我第十军预十师猛烈阻击,敌佯退,接着敌骑兵蜂拥而来,我军增援反攻,在金井市街与敌搏斗,歼敌甚众。

然栗山巷、麻峰嘴却陷于敌手。

24日午夜,第二十七军各师及第九十九军第九十二师一部,按预定计划转移至官懋石、双江口、神鼎山之线,敌始得大举南渡机会。

上午9时许,敌以全力向我猛扑,进犯双江口及其以西地区。

中午,敌我阵地犬牙交错,接着阴功桥阵地被敌突破,我军转守大桥、石门源以北地区,奋力阻击。

黄昏,麻峰嘴敌军窜到李家东侧。

密岩山之敌亦窜至新开市。

我军复转移至福临铺新阵地。

同时,我右翼之胶甲桥、象鼻桥阵地及金井阵地,亦先后为敌占领。

25日晨,敌军主力猛烈进犯荷塘桥、学士桥、福临铺一线;其另一股步兵混合队,在铜盆寺南猛攻栗桥,我军奋力阻击,敌未得逞。

中午,第二十军第一三四师一举攻占长乐街以北1公里处的赤马江、三里牌,击毁敌军汽车20余辆,并击溃敌军坦克车队;第五十八军亦于大荆街附近重创敌军,击毁汽车10余辆。

26日中午,敌军以轻装部队2000余人,由明月山向我迂回,我军转移至麻林桥、唐田铺、上杉市以南地区,对敌侧击。

捞刀河战斗在日军逼近长沙时,薛岳决心聚重兵于主战场与敌决战,遂命第七十四军与第七十二军迅速西移,准备决战。

第七十九军与暂第二军亦经军委会命令集中长沙、株洲担任守备。

当我军开始移动时,敌机即追踪扰袭,但我军不顾空袭及疲劳,以一路纵队急行军,日夜奔驰。

至24日,第七十九军一部已到达捞刀河南北岸及长沙东北部,进入既设阵地。

25日中午,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前锋,亦赶到黄花市附近,准备占领春华山至赤石河一线阵地,迎击敌军。

与此同时,我第三十七军、第十军正在金井、福临铺、栗桥一线与敌主力激战;而敌之另一纵队,已乘虚进至沙市街、路口畲一带,其前锋已抢先占据春华山;我第五十七师仍奋勇攻击,敌拼死顽抗,战斗十分惨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