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噪音测定实验报告

环境噪音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噪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环境噪声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4. 学会分析噪声数据,评价环境噪声水平。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其能量分布较宽,具有不规则性。

声级计是一种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它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线路处理,得到声音的声压级或声功率级。

三、实验仪器1. 声级计(HS5633型)2. 风速仪3. 温度计4. 大气压力计5. 声校准仪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声级计、风速仪、温度计、大气压力计等仪器的完好性。

(2)将声级计的传声器置于适当位置,距离地面1.2m,离人0.5m以上。

(3)打开声级计,预热15分钟。

2. 实验测量(1)选择实验地点,如学校、住宅区、工业区等。

(2)在实验地点的不同位置进行噪声测量,记录每个测点的声级、风速、温度、大气压力等数据。

(3)测量过程中,保持声级计稳定,避免震动和碰撞。

(4)每个测点测量5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噪声水平。

3. 数据处理(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测点编号、声级、风速、温度、大气压力等。

(2)根据声级数据,计算等效声级(Leq)和最大声级(Lmax)。

(3)分析噪声水平与时间、地点、风速、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 测点编号 | 声级(dB) | 风速(m/s) | 温度(℃) | 大气压力(Pa) || -------- | -------- | -------- | -------- | -------- || 1 | 65 | 2.5 | 28 | 101325 || 2 | 70 | 3.0 | 29 | 101335 || 3 | 72 | 2.8 | 28 | 101325 || 4 | 68 | 2.6 | 28 | 101325 || 5 | 75 | 3.2 | 29 | 101335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较高,平均等效声级为70dB左右。

噪声实验报告工作原理(3篇)

噪声实验报告工作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噪声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为了了解噪声的来源、传播规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噪声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工业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噪声实验的工作原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噪声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噪声实验基本概念1. 噪声:指频率、幅度和波形无规律的声波。

噪声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睡眠、降低工作效率、损害听力等。

2. 噪声级:表示声音强度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dB)。

噪声级越高,表示声音越强。

3. 噪声源:产生噪声的物体或场所。

噪声源可分为自然噪声源和人为噪声源。

4. 噪声传播:噪声从噪声源发出,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等介质传播到接收点。

5. 噪声控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接收点控制。

三、噪声实验工作原理1. 噪声测量(1)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级,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

声级计通常采用A计权网络,以模拟人耳对噪声的响应。

(2)频谱分析仪:用于分析噪声的频谱分布,了解噪声的频率成分。

(3)声场分析仪:用于测量声场分布,了解噪声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

2. 噪声源识别(1)声源定位:利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设备,根据噪声特征和传播规律,确定噪声源的位置。

(2)声源分析:对噪声源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产生机理、频率成分和声功率等参数。

3. 噪声传播规律研究(1)声波传播:研究声波在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声速、衰减和衍射等现象。

(2)声场分布:研究声场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包括直达声、反射声和散射声等。

4. 噪声控制技术研究(1)声源控制:通过改变噪声源的结构、材料和运行方式,降低噪声产生的可能性。

(2)传播途径控制:利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手段,降低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

(3)接收点控制:通过隔音、降噪等措施,降低噪声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四、噪声实验方法1. 实验测量法:通过现场测量噪声级、频谱分布、声场分布等参数,分析噪声的来源和传播规律。

噪声污染事件实验报告

噪声污染事件实验报告

噪声污染事件实验报告噪声污染事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噪声污染事件,研究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噪声发生器、噪声计、耳塞、纸笔、计时器、实验员三、实验步骤1. 实验员调节噪声发生器的音量,使噪声达到一定水平。

2. 实验员戴上噪声计,记录当前噪声水平。

3. 实验员请志愿者戴上耳塞,进行工作和学习任务。

4. 实验员记录志愿者在不同噪声条件下的工作效率和主观感受。

5. 实验结束后,实验员与志愿者进行面谈,询问他们对噪声污染的厌恶程度和对耳塞的舒适度等感受,收集意见和建议。

四、实验结果在噪声水平为70分贝时,志愿者在完成任务时耗时较长,并出现频繁的错误;在噪声水平为50分贝时,虽然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困扰;在佩戴耳塞后,志愿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且主观感受也较为舒适。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高水平的噪声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的紊乱,增加心理和生理的压力,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2. 耳塞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耳塞可以有效地阻挡噪声对人耳的刺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3. 正确认识噪声污染的危害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模拟噪声污染事件,研究了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噪声会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佩戴耳塞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因此,在噪声污染环境中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实验室噪声测定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噪声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指不规则、无规律的声音。

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

本实验采用声级计对实验室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分贝(dB)为单位。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用于测量实验室噪声;2. 音频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噪声信号;3. 电脑:用于数据采集和存储;4. 话筒:用于接收噪声信号;5. 实验室:实验场地。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连接好声级计、音频信号发生器和电脑;2. 校准声级计:按照声级计说明书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测量实验室噪声:将声级计放置在实验室中央,距离地面1.2米处,开启声级计,调整测量频率为1kHz,开始测量实验室噪声;4. 数据采集: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5.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实验室噪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 测量标准噪声信号:开启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噪声信号,调整声级计至标准噪声信号处,记录声级计读数;7. 数据分析:将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与标准噪声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噪声水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噪声测量结果:经多次测量,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2. 标准噪声信号测量结果:标准噪声信号声级为70dB;3. 实验室噪声分析:实验室噪声平均值为60dB,略低于标准噪声信号声级,说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噪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会了使用声级计测量实验室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噪声水平相对较低,符合国家标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安静,避免外界噪声干扰;2. 声级计放置位置要稳定,避免晃动;3. 校准声级计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仪器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噪声污染实验报告

噪声污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噪声污染的测量方法,掌握噪声治理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噪声污染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噪声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的干扰。

噪声污染的测量主要采用声级计,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规定,噪声的单位为分贝(dB)。

噪声治理主要包括降低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端三个方面的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声级计2. 噪声发生器3. 隔音材料4. 防噪耳塞5. 实验场地:居民区、工业区、交通要道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声级计校准;(2)熟悉实验场地,了解噪声源分布;(3)准备好隔音材料、防噪耳塞等。

2. 噪声污染测量(1)在居民区、工业区、交通要道等地点,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点;(2)使用声级计对各个测量点进行噪声测量,记录数据;(3)分析测量结果,确定噪声污染程度。

3. 噪声治理措施验证(1)在居民区,采用隔音材料对居民楼外墙进行隔音处理;(2)在工业区,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3)在交通要道,设置噪声屏障,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在实验场地,使用防噪耳塞对受试者进行防护;(5)再次进行噪声测量,记录数据;(6)对比治理前后的噪声污染程度,验证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污染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居民区、工业区、交通要道的噪声污染程度分别为:(1)居民区:白天平均噪声值为60dB,夜间平均噪声值为50dB;(2)工业区:白天平均噪声值为70dB,夜间平均噪声值为65dB;(3)交通要道:白天平均噪声值为80dB,夜间平均噪声值为75dB。

2. 噪声治理措施验证结果(1)居民区:采用隔音材料后,白天平均噪声值降至55dB,夜间平均噪声值降至45dB;(2)工业区: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后,白天平均噪声值降至65dB,夜间平均噪声值降至60dB;(3)交通要道:设置噪声屏障后,白天平均噪声值降至75dB,夜间平均噪声值降至70dB;(4)使用防噪耳塞后,受试者噪声暴露量降低。

噪声的测定_实验报告

噪声的测定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了解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噪声的测定主要依据声学原理,通过测量声压级来评价噪声的大小。

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以分贝(dB)为单位。

声压级与声能量的大小有关,声能量越大,声压级越高。

三、实验器材1. 声级计2. 传声器3. 测量支架4. 记录本5.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声级计和传声器连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b. 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确保传声器距离地面1.2m,距离测量对象0.5m以上。

c. 记录实验日期、地点、天气状况等信息。

2. 噪声测量a. 将声级计置于测量位置,打开电源,预热设备。

b. 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确保声级计能够覆盖待测噪声的范围。

c. 按下“测量”按钮,开始记录噪声数据。

d.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数据处理a. 将测量得到的噪声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

b. 计算等效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等参数。

c. 分析噪声数据,评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a. 实验地点:XX小区b. 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c. 天气状况:晴朗d. 噪声测量结果:- Leq:55dB- Lmax:70dB2. 分析a. XX小区的噪声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最大声级较高,可能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b. 噪声来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c. 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等问题。

- 噪声干扰居民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噪声监测的基本步骤。

2. 认识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建议加强噪声污染治理,改善居住环境。

七、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噪声的测定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小区实验目的: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熟悉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二)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二)

引言: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交通、居住等各个领域。

准确测定噪声水平对于评估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噪声测定实验,对不同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与分析。

概述:本实验采用了标准的噪声测试方法,通过使用专业仪器对不同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定量测定,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涉及到的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工业区、交通干道和居民区等。

通过对这些不同环境中的噪声进行测定和比较,可以了解不同环境的噪声特点,为环境噪声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一、室内噪声测定1.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如声级计,对室内噪声进行测定。

2.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取全面的室内噪声数据。

3.分析室内噪声的频率分布和峰值噪声。

4.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噪声水平。

二、室外噪声测定1.在室外环境中使用声级计,对噪声进行测量。

2.选择不同的室外位置,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

3.测量不同频率范围的噪声,评估其影响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4.将室外噪声数据与室内噪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室外噪声源的贡献程度。

三、工业区噪声测定1.选择在工业区进行噪声测定,在典型的工业场景中测量噪声水平。

2.使用专业仪器对不同工艺和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

3.评估工业区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4.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判断工业区噪声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四、交通干道噪声测定1.选择在交通繁忙的干道上进行噪声测量。

2.使用声级计等设备对不同类型车辆、各个时间段的噪声进行测定。

3.评估交通干道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4.探讨降低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如道路噪声屏障等。

五、居民区噪声测定1.选择在不同居民区进行噪声测量,包括高楼、低楼和独立住宅等。

2.测量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分析居民区噪声的分布特点。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目录
1. 实验目的
1.1 实验背景
1.1.1 噪声的定义
1.1.2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2.2 测量步骤
1.3 实验结果
1.3.1 噪声测量数据
1.3.2 数据分析
1.4 实验结论
1. 实验目的
1.1 实验背景
噪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和
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噪声水平,了解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1.2.1 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1.2.2 测量步骤
详细记录实验的测量步骤,包括设置测量仪器、选择测量位置等内容。

1.3 实验结果
1.3.1 噪声测量数据
将实验中得到的噪声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1.3.2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探讨不同噪声水平对人体可能产生
的影响。

1.4 实验结论
总结本实验的结果,阐述噪声对人体的潜在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以上为实验目的及相关内容的内容,接下来将详细展开每个部分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机噪声测试
实验日期:2013年4月15日
实验目的:不同电机型号最高转速的噪声和噪声最大值时的转速
实验器材:测功机、电机、控制器、电流表、声级计、示波器
实验要求:电机不可固定在测功机支架上,且电机底部需垫泡沫
实验成员:陈经理、李宁、刘志国
实验数据:
脉冲值
噪声值
母线电流值
相线电流值
磁钢直径
229
69.9
4.7
3.0
101
4.0
3.4
102
140
80
206
54
5.8
4.1
103
116
70
213
64
4.7
4.1
103大弧片不锈钢绕丝
190
66
245
56
3.7
2.6
100
245
56
463
70.5
11
9.3
100*34
386
78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磁钢直径为100的电机噪声在电机最高速和起步过程中是最佳的,电流也为最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