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0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一、交待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

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

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

”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

(讨论后归纳)a.蛋大。

b.出世时间长。

(都……最后……过了好几天……才……慢慢……)c.又大又丑。

(毛……嘴巴……身子……)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1)时间;(2)事件(鸭妈妈孵小鸭);(3)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

1.围绕问题(2),看第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具体举例:
(1)教学重点举例
-在学习“春天”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春天”造句,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进行句子仿写时,教师可以给出例句:“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让学生仿写:“夏天到了,_________。”(如“太阳热了,知了叫了。”)
(2)教学难点举例
-在讲解“花朵”一词时,教师可以列举不义。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语文园地七》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春天主题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用新学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美好事物。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词语的运用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新学的词语,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词语的用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天相关的词语、句型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春天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春天相关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春天美好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5.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展示台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的掌握与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园地七》中的重点词语,并能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句子仿写和日常交流。例如,“春天、花朵、绿草”等词语的运用。

2024年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园地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句式结构,并能初步尝试运用所学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句子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朗读和理解。

句式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句式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部分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生字词教学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观察字形,初步感知字义。

引导学生通过读音、组词、造句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3.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气。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句式结构学习教师通过例句展示不同的句式结构,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句式结构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开展句式转换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句式。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读后感、仿写练习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3、让学生通过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

4、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5、让学生把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难点:让学生通过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我的发现1、小朋友们把这几个汉字的偏旁和部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涂一涂,再小组内读一读,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会认:⑴借助拼音来认读生字。

⑵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组内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学习这几个字。

⑶多种形式读生字,给生字找朋友。

3、我会填:⑴小组内分别给每一个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⑵小组内交流,看看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填上一个字,就能变出很多字)。

(给学生提供了识字空间,同时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求知好的内驱力。

)三、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⑴读一读句子,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背这两句话,指名背,集体背。

⑶拓展说说自己课后搜集、背诵的很有道理的话,比一比谁搜集、背诵得多。

2、我会写:⑴先读一读“冷、热”,再说它们两个字义的关系,接着说出其余5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⑵书写这五个字,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⑶集体评议,比比谁写得好。

3、我会读:⑴教师范读,学生感知体验。

⑵让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

⑷多种形式赛读。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储备知识与信息,利于知识的积累。

)第二课时一、口语交际:“该怎么做”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懂了什么?2、表演再现情境:小组合作把它表演出来。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1【教学设想】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书写,使学生理解并记忆偏旁与例字的字理、字形和结构,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教学过程】一、开课激趣,创设情境1. 欲要字正,先要身正。

检查学生坐姿,引导学生集中精神。

猜字谜: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引导学生猜出字谜,谜底为:森。

(板书“森”字)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森”字,它由什么组成?这三个“木”字完全一样吗?(不一样。

)看来同为“木”字,再做构字部件时笔画会有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偏旁的变化。

二、新课指导,边讲边练1. 做好准备工作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吗?(注意坐姿以及握的姿势。

)同学说得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写字前,第一,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第二,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 认字读字(1)教师领读书本上的四个字。

(2)指名读字。

(3)学生组词,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

3. 观察对比(1)出示:又劝土堆车转牛特(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含有第一个字;每组字的相同部分字形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不同之处,并相机归纳总结:①“又”是的第二笔是捺,而在“劝”字中,“又”的第二笔变成了长点儿;②“土”字的第三笔是横,在“堆”字中变成了提;③“车”字最后一笔是横,但在“转”字中,变成捺;④“牛”与“车”相似,在合体字中都是最后一笔变成捺;(4)这些字形变化我们都看出来了,谁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呢?指名回答。

(独体字在做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变化,字形也变小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重点难点: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

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1、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

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

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总结方法。

6、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2、熟读并记诵4个八字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3、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周末就要到来了,我们来好好清洁一下我们的教室吧!想一想,清洁教室需要用到哪些工具?(2)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清洁工具。

2.读词语,分类别。

(1)借助拼音读词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洁工具的名称。

(2)朗读正音。

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注意轻声词。

(3)归类排列。

你能将这些词语分成两组吗?为什么这样分类?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清洁工具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3.多种方法,交流识字。

(1)引导学生发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的特点,“簸”和“箕”是竹字头,“玻”和“璃”是王字旁,“垃”和“圾”是土字旁。

(2)“抹、扫、拖”都是提手旁,想想原因是什么。

(3)认识多音字“扫”。

(4)认读词语。

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5)随机出示词语,再次认读。

(6)选词说话。

你能选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吗?二、字词句运用1.游园第一关:猜一猜,查一查。

(1)教室打扫干净了,接下来进行游园活动:猜一猜,查一查。

(2)出示句子,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3)交流方法。

你是如何猜的?是根据什么猜的?(4)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①“摸”是形声字,偏旁是“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

可与“寞、漠”换偏旁识记。

②“读”和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

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③“揭”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如,“喝、渴”等。

(5)关注意思。

我们不仅可以猜读音,还能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猜猜带点字的意思。

(6)验证猜想:小组内查字典,验证这3个字的读音,查出这3个字的意思。

教师进行指导。

(7)小组汇报。

(8)小结:这种识字方法你学会了吗?(先猜后查)2.游园第二关:读一读,找一找。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4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4篇

二班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4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量,下面是我整理的《二班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4篇》,快快拿去用吧!二班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课型】单元梳理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疏的打扫卫生,生疏“扫、抹”等汉字,让同学养成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的好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3.学习比方句。

4.通过书写提示让同学发觉同样的字当作为独体字和作为偏旁部首时笔画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2.学习比方句。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识字加油站导入新课:同学们平常在家里、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吗?都做过哪些呢?你做这些活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同学自由畅谈)课件出示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借助拼音,同学认读。

(1)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看图片,让同学说一说它们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

(2)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看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些活动是怎么做的。

老师引导同学发觉:“扫帚、簸箕、擦玻璃”最终一个字都要变调读轻声。

“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

“扫、抹、拖、擦、摆”都是提手旁。

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同学自由表述。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课件)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小组自由沟通,猜一猜字音字义。

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对不对。

老师板书: mō dú jiē摸读揭(老师指导:“摸”读音“mō”,字义: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

“摸”字是用手摸,所以用提手旁。

“读”读音“dú”,字义:依照文字念。

“揭”读音“jiē”,字义:把盖子上面的东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

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sháo chǎn hútāng
汤壶灶锅勺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填空
()()协力()()成城()()不林
人外()()博采()()()()益善
()学()问读书()()()()自见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 、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