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
十大抗战经典影片

十大抗战经典影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战打出第一枪,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阶段。
影片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城,我无辜同胞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
电影真实再现了这段惨无人道的屈辱历史。
《西安事变》影片反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
《血战台儿庄》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的影片。
1938年春,日军向徐州进犯。
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在台儿庄一线率中国守军全线反击,将日军全歼于台儿庄外。
《烈火金刚》本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排长史更新等人和敌后武工队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武装,在冀中平原与侵略者展开了神出鬼没的袭击战、对抗战,最终歼灭了敌人。
《地道战》革命战争题材作品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生动再现了抗日军民的智慧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弘瑰丽的场景。
《铁道游击队》抗战时期,山东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只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上打击、牵制敌人,被老百姓称为飞虎队。
《地雷战》这是一部极具娱乐性的战争片。
以1944年抗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为背景,描写赵家庄村民们如何利用地雷来打击日寇。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球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小兵张嘎》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再现了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投身抗战的故事。
.。
红色号角观后感(一)

红色号角观后感(一)观影感受:红色号角电影简介《红色号角》是一部描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优秀题材电影。
该片由冯远征执导,徐帆、任达华、颜丙燕、贾瑞德等演员出演。
剧情简介影片中,故事发生在1942年,阎瑞生带着一支新兵连来到抗日前线。
然而,其所支配的连队已经被日军攻陷,而新兵连又被派往远离前线的乡间驻守。
此时,日本军队的强大压力和恶劣的条件无情地打击着这支新兵连每个人的内心。
但是在指挥官和每个战士之间的关系中,他们都展现出顽强勇气和坚定意志,用自己的方式无畏迎战日军。
电影内容•强大的日军带来的难关•支离破碎的部队,如何拼搏抵抗•共产主义火种燃烧的力量观影感受作为一部抗战主题的电影,《红色号角》的表现力是非常不错的。
导演的平衡感还是不错,一边展示了战斗和生活的细节,一边又能够感受到它们所代表的模式的真正含义。
虽然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并散发出了燃烧在中国心中的希望和梦想等主题,但是它的表现力十分接地气,观众随着战争的发展领会故事所揭示的忠诚、勇气、坚强等价值观念。
电影中的人物情感非常丰富,且充满个性。
尽管支离破碎的环境下,面对日军的逼迫,但每个人都能够克服自我,展现出了战士独特的气息。
每个角色都很饱满且真实,呈现出其性格特征,非常为故事提醒了动力。
最引人注意的是, 电影流露出了对于共产主义制度的赞扬。
在一些关键时刻,人们的结果就是由于这种理念而获得不同的人们的信任以及不断的奋斗。
总的来说,《红色号角》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充满希望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下面对困境的英勇精神,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总结影片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顽强和拼搏,让观众深刻领悟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困苦,并感受到那份坚定不移的信仰。
总的来说,《红色号角》可谓是一部思想深沉,情感真挚的佳作,值得一看。
个人感想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一部关于抗战的电影,不禁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勇气。
影片中展现出的士兵们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仰,让我感受到了抗战年代人民的艰辛和顽强。
国民党抗战影片汇总

导演: 杨光远/翟俊杰主演: 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评语: 中国大陆首部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战的战争巨片,制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观,在海外的影响力很大。
影片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军服和武器,其严谨的程度是国内其他抗战片远远不能及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导演: 康洪雷主演: 张译、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李晨、曹海涛、刘威葳、高峰评语: 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为背景的片子。
原来国民党也不是个个大腹便便、穿着豪华,穷苦朴素的百姓官兵亦不在少数。
《七七事变》导演: 李前宽、肖桂云主演: 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评语: 虽然意识形态很浓,日军也说着一口汉语,但片子拍得还比较严谨,主要人物包括在卢沟桥上第一个以身殉国的排长,都有确切可查的事迹,现在中国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认真了。
《东京审判》导演: 高群书主演: 刘松仁、朱孝天、曾江、谢君豪、林熙蕾、英达、曾志伟《铁血昆仑关》导演: 杨光远主演: 刘颖涛-杜聿明、郑玉-戴安澜、王玉璋-郑洞国、绳中-邱清泉、褚家设-黄翔、周艺华-邵一之、郑晓宁-郑庭笈、舒耀碹-陈布雷评语: 《血战台儿庄》的姐妹篇,本片曾在西班牙电影节上获奖,并被破例连映两场。
《南京大屠杀南京1937》导演: 吴子牛主演: 秦汉、早乙女爱、刘若英评语: 相比其他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本片多了一段对南京陷落时中国军队拼死抵抗的情节。
《大捷》导演: 吴天戈主演: 雷恪生、袁苑、赵胜胜评语: 很多人认为《集结号》是第一部表现士兵怯懦一面的国产影片,但其实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经突出了这一点,但其实影片的拍摄水平很一般。
导演: 丁善玺主演: 甄珍、柯俊雄、陈莎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张自忠的个人传记,拍得有些意识形态,片尾处还对共产党进行了贬低。
《八百壮士八百壯士》导演: 丁善玺主演: 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林青霞的成名作。
《笕桥英烈传筧橋英烈傳》导演: 张曾泽主演: 李菁、冯海、梁修身、秦汉、胡因梦、黄家达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红色电影资料全

1.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电影《地道战》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地道战》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
至今为止,《地道战》已创造出共18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电影《地道战》中,有两首经典的歌曲,一首是家喻户晓的主题曲《地道战》,另一首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也是非常著名的。
影片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1942年,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许多好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
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
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窖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冒充武工队混进高家庄的特务。
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
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最终,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2.地雷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
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国民党抗战影片汇总

导演: 杨光远/翟俊杰主演: 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评语: 中国大陆首部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战的战争巨片,制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观,在海外的影响力很大。
影片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军服和武器,其严谨的程度是国内其他抗战片远远不能及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导演: 康洪雷主演: 张译、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李晨、曹海涛、刘威葳、高峰评语: 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为背景的片子。
原来国民党也不是个个大腹便便、穿着豪华,穷苦朴素的百姓官兵亦不在少数。
《七七事变》导演: 李前宽、肖桂云主演: 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评语: 虽然意识形态很浓,日军也说着一口汉语,但片子拍得还比较严谨,主要人物包括在卢沟桥上第一个以身殉国的排长,都有确切可查的事迹,现在中国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认真了。
《东京审判》导演: 高群书主演: 刘松仁、朱孝天、曾江、谢君豪、林熙蕾、英达、曾志伟《铁血昆仑关》导演: 杨光远主演: 刘颖涛-杜聿明、郑玉-戴安澜、王玉璋-郑洞国、绳中-邱清泉、褚家设-黄翔、周艺华-邵一之、郑晓宁-郑庭笈、舒耀碹-陈布雷评语: 《血战台儿庄》的姐妹篇,本片曾在西班牙电影节上获奖,并被破例连映两场。
《南京大屠杀南京1937》导演: 吴子牛主演: 秦汉、早乙女爱、刘若英评语: 相比其他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本片多了一段对南京陷落时中国军队拼死抵抗的情节。
《大捷》导演: 吴天戈主演: 雷恪生、袁苑、赵胜胜评语: 很多人认为《集结号》是第一部表现士兵怯懦一面的国产影片,但其实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经突出了这一点,但其实影片的拍摄水平很一般。
导演: 丁善玺主演: 甄珍、柯俊雄、陈莎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张自忠的个人传记,拍得有些意识形态,片尾处还对共产党进行了贬低。
《八百壮士八百壯士》导演: 丁善玺主演: 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林青霞的成名作。
《笕桥英烈传筧橋英烈傳》导演: 张曾泽主演: 李菁、冯海、梁修身、秦汉、胡因梦、黄家达等评语: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
中国十大经典抗日影视作品

电影内容:1945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 东北大兴安岭日军的一座 集中营,日军对中国劳工 开始了大屠杀,青年农民 杨玉福也被押上了刑场。 刽子手的枪 声正要响起之 际,苏联红军的坦克冲垮 了集中营的高墙,救出了 集中营里惟一的幸存者杨 玉福。苏联红军的铁流滚 滚向前,他们让杨玉福和 一些红军伤员乘坐装甲车 向后方转移,还派一位年 轻漂亮的女军医娜佳护送。
电影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 变爆发,日军占领了东三省,大批学生 流亡关内。田汉、聂耳正在筹备一部抗 日题材的话剧《乱钟》,此间,他们结 识并邀 请流亡在沪的东北学生参加演出, 不料《乱钟》的正式开演被“一· 二八” 淞沪抗战的炮火声打断,东北学生齐白 山、林雪丽积极投身前线,田汉、聂耳 等艺术家在 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也奔赴 战场,用电影记录下抗日军民的感人画 面。目睹了战斗的惨烈与悲壮,田汉心 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与聂耳决心以创 作艺术作品来鼓舞人 民抗战。一部新创 作的抗日电影《风云儿女》诞生了,这 时突然传来齐白山和林雪丽牺牲的消息, 田汉等人心情悲痛、五内俱焚,激情之 下田汉写下了《风云儿女》 主题歌《义 勇军进行曲》。
谢谢观看!
电影内容:女学生江玲
玉在上海某大学就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玲玉 不顾姨母和表兄周家荣 的阻止,毅然参加救亡 演剧队,沿京沪线宣传 抗日。不久,她与同队 青年音乐家高礼彬相爱。 抗战胜利后,玲玉与礼 彬成婚。
电 影内容:1942年,日军
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 “扫荡”。当地高家庄群 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 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 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 改造成几 家相通的多口地 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 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 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 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 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 及时赶到,群众幸免于 难。 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 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电影与文艺作品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电影与文艺作品中国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电影与文艺作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宣传抗战事迹、激励民众壮志凌云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电影成为了宣传抗战精神和动员民众的重要工具。
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感人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向观众展示了勇敢的抗战英雄形象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与毅力。
例如,电影《智取威虎山》通过描述智勇双全的中国军队如何成功地攻克威虎山据点,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抗侵略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而电影《全民英雄》则描绘了抗日战争中各个阶层的英雄人物,体现了广大民众的抗战热情和团结一心的力量。
这些电影作品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感人的表演,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形象。
除了电影作品,文艺作品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作品,以其激励人心的情感表达,凝聚起人们的抗战热情。
文艺作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情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抗战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尤以巴金的小说《家》和曹禺的话剧《雷雨》为代表。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家庭和个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抗战时期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而在音乐方面,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它激励了无数人投身抗战,为国家做出贡献。
电影与文艺作品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宣传抗战和激励民众,它们还起到了国际交流与宣传的作用。
中国的电影和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国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这对国际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电影与文艺作品在宣传抗战事迹、激励民众壮志凌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感人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向观众展示了抗战英雄形象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与毅力。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史回顾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史回顾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在这段时期,中国军事电影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了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抗战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史,探讨其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和影响。
抗战爆发后,中国电影产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军事题材的电影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的主流,这些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为了宣传抗战精神,振奋民族士气。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军事电影蓬勃发展。
最早的一批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多以战地纪实为主题,以展示抗日战场的英雄壮举和抗战军民的顽强精神。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风云儿女》。
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曹禺执导,讲述了一群中国青年学生在抗战期间投身军队,奋勇抗敌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民投身抗战。
这也是中国影坛首部反映抗战时期的电影,开创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先河。
随着抗战的深入,军事电影的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
除了战地纪实,还有许多影片关注了战士的家庭故事、战斗中的爱情故事以及英雄人物的传记。
其中最为著名的电影之一是《飞虎队》。
这部电影以中国空军飞虎队为题材,讲述了飞虎队员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抗敌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飞虎队员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塑造了一批崇高革命品格的形象。
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成为了抗战时期的经典之一。
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电影,那就是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片。
这类电影大多以战争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在战争中产生的爱情故事,以及战争对爱情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小城之春》。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青年情侣在抗战时期坚强不屈的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爱情与战争的纠葛,展现了中国人在抗战时期的不屈精神和浪漫情感,是当时观众喜爱的佳作之一。
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中,还有一些以英雄人物为主题的传记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娱乐化、商业化的时装片
1、喜剧片:王先生系列[1935-1940] ❖根据叶浅予的同名漫 画改编 ❖最早的一部是邵醉翁1934年导演 ❖主演汤杰组建新时代制片公司 ❖《王先生吃饭难》等
2、言情片:鸳鸯蝴蝶派 3、翻版片:《魂断蓝桥》
《新茶花女》 4、恐怖片:《女僵尸》 5、社会片:《小妇人》
第二节 孤岛电影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租界未被日本 人占领,一批电影工作者得以继续电影创作。但由 于租界当局忌惮日本侵略者,对抗日宣传竭力打压。 所以除了少数反映社会现实与影射抗日的影片之外, 绝大多数的创作是以迎合市民观众为主要目的的商 业电影,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又一个投机性商业电 影生产的高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 占租界,上海的孤岛电影创作就此停滞。
❖改编自京剧《煤山恨》
❖故事: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 宫女费贞娥被掳,迫与李自成义 子李虎成婚,在洞房夜,费贞娥 愤而刺死李虎!
2、《孔夫子》 ❖费穆编导 ❖1940年12月19日首映
二、商业与艺术的夹缝--时装片
(一)思想进步、内容严肃的现实题材 1、于伶编剧的《花溅泪》 ❖ 舞女的悲惨命运 ❖ 主演:慕容婉儿
三、中国动画片的新突破 1、《铁扇公主》〔1941〕
❖ 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出品 ❖ 片长80分钟 ❖ 导演、动画设计:万籁鸣、万古蟾、
万超尘、万涤寰 ❖ 美术设计: 陈启发、曹伯夷 ❖ 勇于反抗的孙悟空! ❖ “必须坚持信念、大家一心” 的爱国主题
铁 扇 公 主
第三节 香港9〕
一、借古喻今的古装片
1、《木兰从军》〔1939〕 ❖ 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 ❖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 ❖ 沪光电影院连映三个月 ❖ 巾帼英雄:陈云裳〔1919--〕
34部粤语片,21部国语片 (1)《秦良玉》苗家姑娘秦良玉 (2)《苏武牧羊》匈奴宫女张娇 (3)《乱世佳人》名妓李师师
(3)《费贞娥刺虎》费贞娥
中外电影史论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钱春莲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第二部分: 现代电影时期(1928——1959)
第一节 创作空间的拓展
❖ 不再局限于上海一地,逐渐向全国的不同地 区发展,大致形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1、 上海(租界的“孤岛”和日本占领区) 2、 重庆和武汉(国民党统治区) 3、 长春(沦陷区) 4、 延安(陕甘宁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