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共107张PPT)

杰 , 死 亦
咏 项 羽
过为
江鬼
李 清 照
东雄 。。
怀古咏史诗词的特点
• 常见意象: 历史古迹(金陵、汉宫、乌衣
巷、淮水、六朝、华清宫……) 历史人物(王昭君、周瑜、诸
葛亮、项羽……) 内容:述史 咏怀
立意
• 一、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的寂寞、苦闷情怀。
• 二、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表 达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 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抒发 爱国之情。
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 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鉴赏诗 歌的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 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孤舟靠岸 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暮色中高高的 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精析意象
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h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东貂一允说云唐 宫 她 季 叹 年春 个 貌 照 时 渐 汉 静 结 高 北 悲汉婵块瞧,彩…朝来到息年切秋浣过她,地元。成气去末。浮见她后开。花…,岁之战纱人俊鱼沉帝汉姻爽。年她云。和面元杨园对岁想一感国的。俏儿到在元缘的,在将王月,年玉赏着还自路,时女她的看河位帝,日汉后那允亮因间环花盛有己上使期 子 在 身 见 底 期 为 以 子献 花 皎 为 比 此,进散开盛被,她, , 河 影 她 。 间 安 保 里帝 园 洁 宣 美 ,有 宫 心 的 开关马心越 五 边 , 的 从 , 抚 两 ,的 拜 的 扬 , 貂一 后 , 花 之在嘶绪国 官 浣 使 倒 此 南 北 国 昭大 月 明 貂 月 婵美 , 看 说 时宫雁难有 精 纱 她 影 , 北 匈 永 君臣 时 月 婵 亮 也貌 常 见 : ,内鸣平一 致 时 显 , ‘ 交 奴 远 告比司 , 遮 长 就‘女 思 盛 我,。,,个 , 得 忘 沉 兵 , 和 别不徒 忽 住 得 被花子 念 开 什虚撕她清叫 粉 更 记 鱼 , 选 好 了过王 然 。 漂 人呀杨 家 的 么度裂在澈西 面 加 了 ’ 边 昭 。 故,允 轻 这 亮 们,玉 乡 牡 时青她坐的施桃美游这界君在土赶有风时,称花环。丹候春的骑河的花丽水个不与一,紧个吹正逢为呀被一、才,心之水,,。,西得单个登躲歌来好人‘!选天月有不肝上映是相这渐施安于秋程在妓,王就闭你进,出胜;, 月头的 拨’之代动。日称琴?,弦’流,声传 奏泪开 起俱来 悲下。 壮。—的她—离西刚别施一之摸曲花。,南花飞瓣的立 即大收雁缩听,到绿这叶悦卷耳起的低琴下声。,哪看想到到骑,在她马摸上的的是 含这羞个草美。丽这女时子,,被忘一记宫摆娥动看翅见膀。,宫跌娥落到地处面说。, 杨从玉此环,和昭花君比就美得,了花‘儿落都雁含’羞的低代下称了。头。这 就是‘羞花’称号的由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情感的千回百折、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
节奏的徐疾相间、
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712-745)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 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 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 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 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 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 后, 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 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 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 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 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 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写于这个时 期。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词复习专题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
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
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
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考查要点:AB项字词理解,C项修辞方式,D项抒情方式
错点归类
表达技巧:误解抒情 方式
12.07.2019
诗词鉴赏
24
附:2000年春季高考第8题
D 对唐代虞世南的《蝉》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绥,指蝉。蝉头部有伸出的触项,状似下垂的冠缨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12.07.2019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诗词鉴赏
5
曹氏三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禹 应炀 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 嵇康 山涛 向秀 刘伶 阮咸 王 戎
。”“暧暧远人村,依
墟里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依桑麻”;“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
锄归”。 12.07.2019
诗词鉴赏
19
④.《长歌行》中告诫我们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哪一句?
语文册期末专题复习
■诗词专题■
12.07.2019
1
[教学大纲]:诵读诗词,理解词句含义和作
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量的名篇。
[考试说明]: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初步鉴
赏评价诗词的形象、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语文课件PPT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 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
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
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
• 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
特殊句式 宾前:未之有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状后:树之以桑 定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44.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38.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82.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有本事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0.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3.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65.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7.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2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88.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可问题是大多数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他们不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成功,于是放弃了梦想,最终果然走向了失败 。
• 写出环境恶劣战斗频繁。(2、字面意思)
• 突出将士坚定的报国之志。(3、表现情感)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 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
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
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
• 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
特殊句式 宾前:未之有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状后:树之以桑 定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44.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38.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82.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有本事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0.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3.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65.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7.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2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88.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可问题是大多数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他们不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成功,于是放弃了梦想,最终果然走向了失败 。
• 写出环境恶劣战斗频繁。(2、字面意思)
• 突出将士坚定的报国之志。(3、表现情感)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必修3《教材古诗文总复习》ppt课件

④过去的
7.①和,与
②到,至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上有六龙回 日之高标 . 2.侧身西 望长咨嗟 . 3.猿猱欲度愁 攀援 . 4.砯崖转 石万壑雷 . 5.凋 朱颜 . ( ( ( ( ( ) ) ) ) )
答案:1.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西 3.形容词作动词, 为„„发愁
②语气助词,无义
③表示疑问,相当 ⑥介词, ③dānɡ, ③端
④介词,相当于“于”,对 3.①dānɡ,把守 ⑤dà nɡ,当做 ③只要
⑤介词,在
相当于“于”,比 对着 正
②dānɡ,抵挡 4.①高 6.①距离
④dānɡ,阻挡 5.①只
②危险
②只管, 尽管 ⑤离开
②除掉, 去掉 ③等到
③失掉 ④趁着
答案:1.借指晚年。2.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四、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百 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2.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______________。
答案:群山万壑赴荆门 独留青冢向黄昏
4.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手抚膺坐长叹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猿猱欲度愁攀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
《杜甫诗三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车叱牛牵向北 回②手把文书口称敕,回 . ③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人之兮列如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共65张PPT)

境界上:
《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共同 特点:
年老、孤独、 伤感、多病、 颓丧,这正 是诗人晚年 生活的写照。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不管愁人听。 ——张可久《迎仙客·秋夜》
❖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 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 风急——凄寒 ❖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 鸟飞回——“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 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深。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 墨,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 色图。
图中既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 有峰峦高耸、江险涛急、恶浪凌空、 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还有充塞于整 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上风云。
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托 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 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 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 多难忧心忡忡。
《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共同 特点:
年老、孤独、 伤感、多病、 颓丧,这正 是诗人晚年 生活的写照。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不管愁人听。 ——张可久《迎仙客·秋夜》
❖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 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 风急——凄寒 ❖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 鸟飞回——“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 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深。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 墨,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 色图。
图中既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 有峰峦高耸、江险涛急、恶浪凌空、 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还有充塞于整 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上风云。
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托 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 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 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 多难忧心忡忡。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共9张PPT)

6、意象:物+情感 杜鹃(子规)、猿、水、月、枫叶、荻花
7、文学常识:
李 李白(诗仙):太白、青莲居士、
杜
浪漫主义、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杜甫(诗圣):子美、现实主义、
忧国忧民(诗史)、沉郁顿挫、格律工整
白居易(诗魔、诗王) :乐天、香山居士、白文
公、现实主义、 “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何为事而作”讽喻现实、通俗易懂
必修三诗歌总复习
一诗歌分类:
1、题材(内容):送别诗、思乡诗、 咏史诗(抒怀、讽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托物言志、闺怨诗
2、体裁(格律)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 二、考察内容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通假字 无----毋 (不要) 颁-----斑 涂------途 輮-----煣(使弯曲) 有----又 生-----性(资质) 从----纵 不----否
3、重点字词 3、其 代词(自己) 副词 (难道、大概)
4、所以 用来 …....的原因
5、于 和 比 被动
6、句式 固定句式 或(有的人)…….或…… 直(只)…….耳(罢了), 是 (这)…….也 是何异于……. (这和…….有什么区别)
• 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联想/想象、描写)
• 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 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
溢,清泉淙淙,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浣衣女 子结伴而归;荷叶哗哗摇动,那是小舟顺流而下。
• 2.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 手法+作用(表现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 课件

崔嵬( wéi )
以手抚膺(yīng )
• 2.文学常识
• 《蜀道难》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 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现存诗歌九百多首,诗风飘逸、奔放、雄 奇、壮丽,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的标准,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跟前面不同。此处写贬谪地环境的恶劣,反映自己处境的艰难,以呼应与琵琶妇的“同是天涯沦落 人”之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和悲凉。
人物形象再思考:
•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跟《氓》里的”我“、《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 芝比比有什么不同?
• 东船本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听了琵琶女如泣如诉精彩感人的弹奏后,客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不知是懂人情还是不懂人情的 月亮依旧照在满面上,倒影在江水中。渲染气氛,烘托听者被深深感染的心灵。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 写琵琶女老大后失意嫁作贾人妇,只能漂零江上,孤独无依,只有冷月相伴,水寒心寒。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
调的句子是: “噫吁嚱,危乎高哉!”
神话、夸张、衬托,诗中极写蜀道之高险。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 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 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①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 • ②人生何处无知己
• 诗中有多区景物描写,试作分析体会。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以手抚膺(yīng )
• 2.文学常识
• 《蜀道难》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 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现存诗歌九百多首,诗风飘逸、奔放、雄 奇、壮丽,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的标准,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跟前面不同。此处写贬谪地环境的恶劣,反映自己处境的艰难,以呼应与琵琶妇的“同是天涯沦落 人”之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和悲凉。
人物形象再思考:
•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跟《氓》里的”我“、《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 芝比比有什么不同?
• 东船本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听了琵琶女如泣如诉精彩感人的弹奏后,客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不知是懂人情还是不懂人情的 月亮依旧照在满面上,倒影在江水中。渲染气氛,烘托听者被深深感染的心灵。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 写琵琶女老大后失意嫁作贾人妇,只能漂零江上,孤独无依,只有冷月相伴,水寒心寒。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
调的句子是: “噫吁嚱,危乎高哉!”
神话、夸张、衬托,诗中极写蜀道之高险。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 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 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①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 • ②人生何处无知己
• 诗中有多区景物描写,试作分析体会。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矣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 5.族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灭也 ④谁得而族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②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6.强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鼎足之形成矣 .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②发 . ③野花发而幽香 . 百中 7.发④百发 .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 ⑥发 其志士之悲哉 . ⑦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 . 怒,蹄之 ②驴不胜 .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 于朝廷 8.胜④此所谓战胜 .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 . ⑥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⑦高处不胜 寒 .
①则请早立太子,以绝 秦望 .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 .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④可以横绝 峨眉巅 . 4.绝 类弥勒 . ⑤佛印绝 壁下 ⑥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 境 ⑦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 ⑧而心目耳力俱穷,绝 无踪响 . ⑨冰泉冷涩弦凝绝 .
【自我校对】 1.颁 斑 花白 2.涂 途 道路 3.无 毋 不要 4.车柔 煣 用火熨木 使弯曲 5.知 智 智慧 6.生 性 资质,禀 赋 7.从 纵 纵向 8.倔 崛 突出 9.景 影 影子 10.没 殁 死 11.受 授 传授 12.不 否 不从师学习
二、古今异义 1.养生 丧死无憾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 2.无如寡人之用心 者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 肯动脑。 3.古之学者 必有师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泛指学术上有一定 成就的人。
【自我校对】 1.供养活着的人 2.费尽心力 3.求学的人 4.小的方面学习 5.寄居,安身 6.爪子牙齿 7.把……作为 8.崤山以东,即东 方诸国 9.一般人 10.跟从 11.不一定 12.……的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
矢遗镞之费 ①秦无亡 .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 ,二子不协 . ③今刘表新亡 逐北,伏尸百万 1.亡④追亡 . ⑤今沛公有急,亡 去不义 .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⑦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
,拥雍州之地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③固 .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9.固 .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先乎吾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 ⑦少年固强之 . ⑧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①戍卒叫,函谷举 . . ②杀人如不能举 ③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④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 . 帆,余船以次俱进 10.举⑤中江举 . 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类迩而见义远 ⑦举 . ⑧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⑨且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 .
4.小学 而大遗 ..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 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把希望、感情等放 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蚓无爪牙 之利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帮凶。
7.以为 桂林、象郡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认为。 8.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山东省。 9.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很多人。
10.吾从而 师之 .. 古义: ____________;今义:合成一个连词, 表目的或结果。 11.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 ..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用不着, 不需要。 12.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 ..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 词。
《寡人之 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 《师说》
一、古字通假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 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 4.以为轮“____”通“____”,________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____”,____
6.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________ 7.合从缔交“____”通“____”,________ 8.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________ 9.赢粮而景从“____”通“____”,________ 10.孝公既没“____”通“____”,________ 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通“___”,___ 12.或师焉,或不焉“____”通“____”,_____
必修3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篇目通览 《寡人之于 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复习导航 本单元文本为古代议论性散文。 近几年已有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 明清散文小说,甚至一些杂家作品入 围。这四篇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 用法和句式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篇目通览
复习导航 2009年四川卷考到《师说》的字 词,山东卷考到《劝学》的字词,安 徽卷考到《劝学》和《寡人之于国也》 的字词,2009年全国卷Ⅱ、四川卷、 重庆卷、山东卷、安徽卷、天津卷、 江苏卷7套试卷考查了《劝学》的默 写,其他三篇也有不同省份考查,必 须牢固掌握。
衣则寒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 .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 于人 .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2.制 ④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 其兵 . . 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⑥制 礼作乐 .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②因利 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3.利 ④商人重利 轻别离 . ,地利不如人和 . ⑤天时不如地利 ⑥有蒋氏者,专其利 三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