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造型艺术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作用。
大二艺术学概论是艺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艺术史及不同艺术门类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领域的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大二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又广泛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艺术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总体而言,艺术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创造出的具有审美功能并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有意义的作品。
艺术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和传递性。
2. 艺术分类与门类艺术可以分为多个门类,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
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此外,艺术还可以按照风格、时代、地域等进行分类。
3.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史研究的是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各个时期和地区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艺术家是创造艺术作品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技巧和才华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4.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艺术作品的创作受到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时代变化的影响。
同时,艺术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传达社会情感、表达社会意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
5. 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欣赏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艺术评论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评价。
艺术欣赏和评论有助于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6. 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理论研究的是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进行探讨。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通过分析和评论来提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水平。
7. 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为其提供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培训。
艺术市场是指以艺术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机构的运作都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二艺术学概论涵盖了艺术的定义、分类、艺术史、艺术家、艺术与社会、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理论与批评以及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学概论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与区别艺术学概论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面将分别从定义、功能、表现形式和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定义:造型艺术是指以美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实用艺术是指通过设计和制作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艺术形式,如建筑、家具、餐具等。
2.功能:造型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性,强调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其主要功能是触发观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实用艺术的重点在于实用性,注重功能性和实用价值,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物质需求的满足和实用的使用体验。
3.表现形式: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平面、立体、色彩、线条等不同的手法进行表达。
实用艺术的表现形式通常以实体物品的形态为主,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4.审美标准:造型艺术的审美标准一般以美的感受和艺术的价值为准绳,强调情感表达和独特性。
实用艺术的审美标准在于实用功能和人机工学,追求人体工程学、材料和制作工艺上的完美结合。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造型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艺术本身的表达和传达,追求审美情感的唤起和情感共鸣;实用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实现。
2.表现手法不同: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自由和多样化,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创作手法和材料来表达;实用艺术更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耐久性,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实用与美观的平衡。
3.观众参与程度不同:造型艺术更多地关注观众的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观众主要是以欣赏者的身份存在;实用艺术更多地关注观众的客观需求和实际使用体验,观众是以使用者的角色来参与。
4.价值评判标准不同:造型艺术在评判上注重艺术性和独特性,评价标准主要以作品的美学水平和艺术性为重要依据;实用艺术在评判上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评价标准主要以作品的实用性和人机工学为重要指标。
当然,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也有一些共通之处:1.创造性: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实用艺术,创造性都是其中的关键要素。
艺术概论第六章 造型艺术s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六章造型艺术第六章造型艺术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本章的思路:对造型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与把握。
首先应弄清这样几个基本概念,如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等,然后着重掌握这几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赏析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3课时,欣赏讨论1课时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课程重点与难点:中国画的特点、西方雕塑史上四个高峰期、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本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学会运用具体的赏析方法欣赏造型艺术作品。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教学内容: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一)绘画及雕塑艺术1.造型艺术的概念: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
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绘画艺术的概念: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艺术学概论第六章造型艺术

艺术学概论第六章造型艺术第六章造型艺术是艺术学概论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之一,通过对造型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解艺术的形式表达和视觉语言。
在1200字以上的篇幅内,我将详细介绍造型艺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
造型艺术是一种通过物质形式表达观念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其通过形状、线条、颜色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对人们的感官产生作用。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造型艺术更强调形式的美感和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
它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深入的情感,也可以呈现客观的物象和自然景观。
造型艺术具有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它通过形状、线条、色彩和材料等元素进行表达。
这些元素相互之间的组合和变化,产生出各种独特的形象和结构。
其次,造型艺术强调形式的美感和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
艺术家通过对形象的创造和构图的布局,展示自己的独特视觉语言。
最后,造型艺术能够触动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引发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造型艺术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绘画艺术中,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画面。
绘画作品能够直接反映艺术家的观点和情感,也能够通过形象的表达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雕塑艺术中,艺术家通过对物质的加工和雕刻,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形象。
雕塑作品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与观众的环境产生互动。
在建筑艺术中,造型艺术在建筑物的结构和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建筑作品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和稳定性,还要通过形式的美感塑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除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还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
设计师通过对形状、线条、色彩和材料的运用,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和审美的产品和环境。
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都离不开造型艺术的运用。
在舞蹈和戏剧艺术中,造型艺术通过舞者和演员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呈现出戏剧性的效果。
总之,造型艺术是一种通过物质形式表达观念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形状、线条、颜色和材料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艺术概论中造型艺术的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中造型艺术的名词解释艺术是人类表现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造型艺术则是这个广阔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造型艺术涵盖着各种形式的视觉艺术,从绘画、雕塑到建筑和设计,通过创造形式、结构和空间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感受。
造型艺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开始用泥土、石头和骨头创造形象,这些作品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象征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造型艺术日益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绘画通过使用颜料、墨水或其它材料在平面上创造形象。
绘画可以表现运动和静止、光线和阴影,以及情感和思想。
从古代的洞穴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绘画一直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雕塑是另一个重要的造型艺术形式,通过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形象来表达艺术家的意图。
雕塑可以是石雕、木雕、金属雕刻或其它材料。
从古希腊雕塑的完美比例到现代雕塑的抽象表达,雕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质感吸引着观众。
建筑是将艺术融入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
建筑师通过设计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和比例,创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城市风景和建筑环境。
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更通过其美感和独特性成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古代的金字塔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建筑一直在塑造人类文明的发展。
设计是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设计师运用艺术的原则和理念,在产品、平面和环境中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实用性的作品。
设计可以包括服装、家具、网页和标志等多个领域,通过形式、色彩和布局来传达信息和吸引观众。
造型艺术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表达,也是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反映。
通过观看和欣赏造型艺术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艺术的灵感。
同时,造型艺术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认同,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交流,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情感和理解得以沟通和传递。
在当代社会中,造型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家能够使用全新的数字工具和媒体来创造作品。
艺术学概论——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1.艺术传达: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2.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3.灵感: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4.综合形象: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
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5.艺术意蕴: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6.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7.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8.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9.和声: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
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依照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摄影技巧,将人或景物等拍摄下来,再经过一般暗房工艺处理或特殊暗房技术处理,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从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一般来说,摄影艺术不可能去表现已经发生过的和尚未发生的事物,更不能去表现客观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杰出的摄影作品是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完美统一。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3、戏剧艺术: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4、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2023年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笔记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旳艺术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旳地位。
2.哲学与艺术旳互相关系。
3.艺术与宗教旳关系。
4.艺术与道德旳关系。
首先是道德影响艺术。
另首先是艺术影响道德。
5.艺术中旳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旳联络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旳渗透和影响。
第一,表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旳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旳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旳产生。
第二,表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发明了前所未有旳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旳天地。
第三,表目前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旳互相结合与互相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增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旳发展。
第四,表目前科学领域旳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旳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措施,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旳观点和措施。
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1 )建筑艺术。
“空间”,是建筑旳基本形式要素,建筑重要通过发明多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旳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旳体现力。
“形体”,重要指建筑物旳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旳不一样组合方式,以及建筑与环境旳友好统一,突出建筑独特旳个性色彩和特有旳艺术感染力。
“比例”,重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旳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旳比例,凹与凸旳比例、虚与实旳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均衡”,重要指建筑在构图上旳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旳关系。
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厉庄严旳感觉,增长崇高旳美感。
最常见旳均衡方式是在中轴线旳左右实现对称,如北京旳故宫,作为一种完整旳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旳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旳中心是高大旳太和殿,以此为中由南向北伸展。
“节奏”,指通过有规律旳变化和排列,运用建筑物旳墙、柱、门、窗等有秩序旳反复出现,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同在旳共同之处,因而人们把它们分别说成是“凝固旳音乐”和“流动旳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第一个高峰:古希腊罗马时期
第二个高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第三个高峰期:19世纪法国雕塑。
第四个高峰:20世纪以来,西方雕塑艺术向多元 化发展,多种流派同时并存,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处于 不断的演变发展中。
三 摄影艺术
定义: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摄影师运
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 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 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 艺术样式。
造型艺术(摄影除外)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 的艺术门类之一。
一 绘画艺术
定义: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
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 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艺术。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相比的特点:
1.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原料,在宣 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 “彩墨画”。 2.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 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 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 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4.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的 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有工笔画,也有 写意画。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造型艺术的定义: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泥 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 余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想的艺术。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 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刻、摄影、 书法等。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特点:纪实性:首先表现在它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
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 得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 其次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 行现场拍摄。
艺术性:首先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
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运营画面构图、 光线、影调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其次需要摄影师主观情感的熔铸。
分类:肖像摄影,又称人物摄影,是以表现人物形象为 主
甲骨文,就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这奠定了书法艺术的 一些基本要素。 甲骨文的出新,距今有100多年历史。 商周至战国时代的金文脱胎于甲骨文,已渐趋齐整。 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时期。 元明清书法,个人风格更加鲜明多样。
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用笔:是指行笔的方式、方法极其所产生的效果。 用墨: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 结构:包括字的结构,以及每个字的大小、疏密、斜正等。 章法:是指作品的总体布局 韵律:主要指笔画和线条的动静、起伏、枯润等变化。 风格:指作品的整体的艺术特征。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
的摄影,包括特写镜头、头像、半身像和群像等。 风光摄影,是以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的摄影,
它一般又可以分为自然风景,都市风景,乡村风景等。 舞台摄影,是指以舞台演出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
影艺术形式,它一般需要较高的摄影造型艺术,还需要摄 影师对所拍摄的艺术表演有较全面了的了解,能充分掌握 舞台演出的样式,艺术特征,以及演员的表演特色,这样 才能充分展现舞台艺术的风采和演员高超的表演水平。
重表现与写意。
西方绘画的发展:在13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日趋繁
荣、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画家、雕塑家乔托,创作了许 多具有生活气息的宗教画,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 画派的鼻祖。 17、18世纪,欧洲美术有长足的发展,绘画进一步摆脱了宗 教的束缚,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都获得了极大的 发展。 18、19世纪,欧洲进入近现代史,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 命,使法国成为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成为欧洲的美术中 心。 20世纪以来,西方画坛出现了现代美术主义的各种思潮和流
四 书法艺术
定义: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
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的 那个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 学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 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产生与发展:3000多年前的殷代,刻在龟骨、兽骨上的
书法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它是由用笔、用墨、结 构、章法、韵律等共同形成的艺术效果。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造型性与直观性
二 雕塑艺术
定义: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
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做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 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特点: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
发展:中国:旧石器时代,我国北京猿人所使用的石
器中,就已经有了石制的雕刻器。 陶器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原始雕塑的发展,在距今5000年 前的辽宁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陶塑的裸体女像。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达到顶峰,雕塑也随之而发展。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达到高峰时代。 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发展迅速。 魏晋隋唐 时期出现了一批雕塑大师,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被称为 “塑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元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类型——小型玩赏性雕塑日趋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雕塑艺术更有长足发展。
体育摄影,是指以表现各种体育运动或竞赛中运 动员的技术水平,健美姿态和优异成绩为内容的一种摄影 艺术形式。
建筑摄影,也是摄影艺术的精心挑选出来的 建筑物,将摄影美和建筑美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
风格流派:绘画主义摄影、纪实主义摄影、印象主义摄
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前卫派摄影等。
西方绘画的种类及特点:
油画: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之感,使描绘对 象显得生动逼真。同时易于修改
版画:采用笔画和刀刻的方法,在选定的材料上进行刻画, 然后印制出多分原著。可分为“凸版”、“凹版”、
“平版”。 此外还有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真和美。
东西方绘画对比: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