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电感.变压器)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1 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
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4 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
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
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
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
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
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
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
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
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
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有极性
无极性
瓷片电容
涤纶电容
聚脂电容
安规电容
电解电容
钽电容
可变电容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数据(即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的加零个数。如标识为471电容则是470pF(对铝电解电容则是470μF). 电容误差用一个单独的字母表示。 5.直流工作电压: 容量相同,工作电压大的电容可代替工作电压小的电容,相反工作电压小的则不能代替工作电压大的电容。 6.电容器上的工程编码 一般格式:CTS02 Y 684 M 35 S 形式 特点 电容值 误差 电压 绝缘套管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二)电容器 概念和作用:电容是由两个中间隔以绝缘材料(介质)的电极组成的,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它有阻直流通交流,阻低频通高频的特性,在电路中可起到旁路、耦合、滤波和调谐等作用。反映电容器物理性能的主要参数为容量和耐压,有的直接标明,有的采用工程编码有的也有的标在外包装上。有的电容器是有极性的,电容器上还会标明极性的方向。如下图中的电解电容左脚上面有负号“-”,就表示该脚是负极;钽质电容器左脚上面有一个正号“+”,就表示该脚是正极。有的电容器没有极性,但有时为了外观的整齐一致,也有规定有字的一面必须朝着一个方向。
颜色 乘数 精度(%) 黑色 —— 100 —— 棕色 1 101 ±1 红色 2 102 ±2 橙色 3 103 —— 黄色 4 104 —— 绿色 5 105 ±0.5 蓝色 6 106 ±0.2 紫色 7 107 ±0.1 灰色 8 108 —— 白色 9 109 —— 银色 —— 10-2 ±10 金色 —— 10-1 ±5 无色 —— —— ±20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看下面的例子: CTS02Y684M35S=680000PF,35V CT01X471T025S=470μF,25V(铝电解电容) CM01Y105K200=1000000pf(1μF),200V 习 题 一、术语解释 1.轴向引线组件 5.单端引线组件 2.DIP 6.PCB 3.金属化孔 7.PCP 4.极性组件 8.预成型 9.半导体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PCBA板:丝印、焊盘、测试点、极性标识、PTH孔。 电子元器件材料有些有极性有些无极性。
三、电子元器件分类识别
1.电容类(Capacitor):用 “C”表示
SMT所用元器件
贴片电容
钽质电容
DIP所用元器件
电解电容
基本单位 : PF 、 NF 、UF
单位换算 : 1UF= 1000NF=1000000PF
方向识别缺口
方向识别线
QFN
QFP
PLCC
极性识别点
极性识别点
三、电子元器件分类识别
7.晶振(Crystal):用“Y”&“X”表示
SMT所用元器件
有源晶振
无源晶振 DIP所用元器件
无源晶振
基本单位 : 兆赫兹( MHZ ) 注意:晶振分为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其 中有源晶振有砐性区分, 无源晶振无砐性 区分,但有频率型号区分(文字面)
SMT所用元器件
DIP所用元器件
屏蔽盖
基本单位 : 无 注意:屏蔽盖无极性,但有方向区分
四、电子材料的基本包装方式
SMT所用元器件
DIP所用元器件
卷装
盘装
管装
编带
袋装
盒装
盘装
管装
五、材料规格尺寸
单位(英制) 单位(公制)
0201பைடு நூலகம்0.6x0.3
0402 1.0x0.5
0603
0805
1008 1206 1210
按键开关
拨档开关
基本单位 : 无 注意:开关无极性,但部分开关有方向区分
按键开关
拨档开关
三、电子元器件分类识别
12.天线(Antenna):点位用“J”&“X”表示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电感

一、电感
1.电感:即我们俗称的线圈。
2.种类极其表示方法:
3.电感的代号:在电路中一般用“L”表示电感。
4.电感的单位:亨利(H)、毫亨(MH)、微亨(UH). 换算关系:1H= 103 MH= 106 UH
5.电感的作用:滤波。
二、变压器
1.结构:由两个或多个电感线圈组成的电子元件。
2.变压器的作用:能将输给它的电压变换成另一种我们需要的电压输出给次级电路使用。
3.变压器的代号:在电路中一般用字母“T”表示。
4.变压器的表示方法:
1、变压器的种类:
按工作频率分为高频变压器(磁性天线)、中频变压器(中周)、低频变压器(火牛)。
2、变压器的单位:
同电感的单位相同为亨利(H)、毫亨(MH)、微亨(UH).
3、变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任何变压器在使用时都必须注意它的初次级引脚顺序,绝不能调换使用,否则将损害变压器或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引起整个电路无效。
电感和变压器的区别

电感和变压器的区别
电感器(电感线圈)和变压器均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纱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
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
电感器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
电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变压器是利用电感器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部件。
在电路中用字母"T"(旧标准为"B")表示。
变压器是利用其一次(初级)、二次(次级)绕组之间圈数(匝数)比的不同来改变电压比或电流比,实现电能或信号的传输与分配。
主要作用有:降低交流电压、提升交流电压、信号耦合、变换阻抗、隔离等。
只不过变压器是利用其原边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影响了副边线圈,导致它产生了“感生电势”,也就是副边就有电压产生。
也就是变成了一个能量转换器件在使用。
而电感本身“却是隔交通直”的说法不全面,所谓隔交通直只是我们在电路中利用了电感器的“感抗”原理而已。
这只是与变压器的自感、互感在电路中不同的用法。
简言之:变压器是通过自身电感对副边产生互感而生电压。
电感器是通过其感抗,产生对交流电的谐振而遏制,但直流电不受其影响。
变压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与交流电源并联,电感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一般是与交流电路串联,电感虽然对交流电有阻挡作用,但也并不是完全不让交流电通过,它是通过所谓的感抗来产生对交流电的限制作用。
对于变压器来说,它是作为交流电负载的方式来工作的,它对交流电产生的作用是能量转换,而不是通过。
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PPT课件

电阻 金属膜为材料 小型
规则:第1位为主称(R为电阻、W为电位器、M
为敏感电阻),第2位为所用的材料(T为碳膜、 H为合成膜、J为金属膜等),第3位为分类(X 为小型、5为高温)表示用途、特点。
.
二、电阻的分类、标识和检测
3、电阻的主要性能参数
A.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
电阻上标注的阻值
1.2K Ω 1.2 Ω 1.2M Ω
表示为 R12 表示为 1K2 表示为 1 Ω 2 表示为 1M2
.
用数码表示
用三位数码表示电阻阻值 102J:阻值=10×102Ω =1KΩ
J表示允许误差为±5%
756K:阻值= 75×106=75MΩ
K表示允许误差为±10%
第1,2位为电阻有效值,第3位为乘数
独石电容器 容量为
10×105pF=1μF
.
三、电容的分类、标识和检测
4、电容参数的标识
这是一只钽电容器,电容量多大?
.
三、电容的分类、标识和检测
5、用万用表检测电容
大致判别电容量的大小 一般用于判别1微法以上的电 解电容 检测电容有无漏电、开路、 击穿
.
四、电感和变压器的分类、检测
1、电感的分类
1、电阻的分类
按材料分:金属膜、碳膜、合成 膜电阻
按数值是否可变分:固定电阻、 可变电阻、电位器
按用途分:高频、高精度、高温 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
.
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有机 实芯电阻
碳 膜 电 阻
金属膜电阻 .
有机实芯电阻
二、电阻的分类、标识和检测
2、电阻的命名
RTX---小型碳膜电阻
电阻 碳膜为材料 小型
电气元器件常识

电气元器件常识
电气元器件常识:
电阻:电阻是指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电容:电容是指存储电荷的容器,其单位是法拉。
电感:电感是指产生磁场的元件,其单位是亨利。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整流、稳压或发光。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放大信号、控制电流等。
可控硅: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控制交流电的通断和调节电压等。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其作用是变换电压、隔离电路等。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开关器件,其作用是控制大电流的通断和保护电路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元件符号
无极性电容
电解电容
二极管
三极管
保险管,多脚开关,电位器
一、概述
1.元器件旳主要性2.元器件影响产品设计和生产
1.元器件旳主要性
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旳基本元素。元器件是推动电子产品发展旳主要原因。
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旳基本元素
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旳基本元素
推动电子产品旳发展主要原因
电抗元件:电容
主要参数:电容量=电荷量/电压之比额定工作电压(耐压) :
电容器中旳电介质能够承受旳电场强度是有限旳。当施加在电容器上电压到达一定值时,因为电介质漏电击穿而造成电容器失效。在允许环境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长久施加在电容器上旳最大电压有效值称为额定电压,习惯也叫耐压。
电抗元件:电容
第一部分:主称 ,用字母表达,表达产品旳名字。如R表达电阻,W表达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 ,用字母表达,表达电阻体用什么材料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达,个别类型用字母表达,表达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一般、2-一般、3-超高频 、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种类和用途
用途园柱形固定电阻器躁声电平和三次谐波失真都比较低,常用于高档音响旳电子.薄膜型(RN型)电阻精度高、电阻温度系数小、稳定性好,但阻值范围较窄,合用于精密高频领域;厚膜型(RK型)电阻在电路中应用最广泛。
电抗元件-电容
构造作用:充放电、隔直流一般用途: 调谐电路、旁路电路、 去藕电路、滤波电路。电容量=电荷量/电压之比表达措施:CD1-160V-0.22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0、变压器按用途分: 调压变压器、电源变压 器、低频变压器、中频 变压器、高频变压器、 脉冲变压器 等 。
• 7.0、变压器的组成 :是由导电材料、磁 性材料和绝缘材料 组成。 • 7.1、导电材料:用来绕制变压器的初、 次级线圈。(常用:漆包铜线) • 7.2、磁性材料:用来作变压器的铁芯 。 (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硅钢片、 坡莫合金、铁氧体等) • 7.3、绝缘材料:用来作变压器的绝缘处 理(一般使用 绝缘漆/油 浸泡)及变压器初、 次级线圈的隔离或外围的隔离(一般使用 高温胶纸或快巴纸) 。
6.0、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 6.4、分布电容:线圈绕组的匝与匝之间及多 层绕组层与层之间均存在分布电容 。 • 分布电容可以等效成一个与线圈并联的电容 Co 如图示 :
6.0、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 A、这个电容的存在,会使线圈的工作频率受 到限制,Q 值也下降。图示的等效电路,实 际为一由 L、R、Co 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其 谐振频率称为线圈的固有频率。 • B、为了保证线圈有效电感量的稳定,使用电 感线圈时,都使其工作频率远低于线圈的固有 频率 。 • C、为了减小线圈的分布电容,可以减小线圈 骨架的直径,用细导线绕制线圈或采用间绕法、 蜂房式绕法 。
• 1.0、缩写(代码):T • 2.0、变压器(俗称:火牛):是变换电 压、和阻抗的器件。它是利用互感原 理制成的 。 • 3.0、变压器有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 组 。所以在操件中要分清脚位标志, 以免装错脚位把变压器烧坏 。 • 4.0、符号:
• 5.0、变压器一般分:铁芯变压 器 和 磁芯变压器 • 5.1、铁芯变压器用于低频电压 的变换 。(通常使用 硅钢片 做 铁芯) • 5.2、磁芯变压器用于高频电 路 。(通常使用 磁性 材料 做 磁芯)
• 8.0、变压器的线圈一般分:初级线圈和次 级线圈,依设计要求均有不同的规格。 • 8.1、注意: • A、不能用错漆包铜线 。 • B、注意漆包铜线表面的绝缘漆应无脱漆或 受损 。 • C、初、次级线圈的绕线匝数必须符合产品 本身的要求 。 • D、线圈的绕线方向,必须按技术文件要求 执行 。
• 6.5、稳定性:电感量相对于温度的稳定 性,用电感的温度系数 αL 表示 :
• 式中:L2和L1分别是温度为t2和t1时的电感 量。
• 8.2、引出线头:常用有 3 种方式 • A、以绕制变压器的漆包线直接引 出线 。 • B、用薄铜片或薄镀锡铁片引出 线。 • C、用一段塑料绝缘电线作为引出 线。
• 通常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 Q 有: • A、采用镀银铜线,以减小高频电阻 。 • B、用多股的绝缘线代替具有同样总裁面 的单股线,以减小集肤效应 。 • C、采用介质损耗小的高频瓷为骨架,以 减小介质损耗 。 • D、采用磁芯虽增加了磁芯损耗,但可 以大大减小线圈匝数,从而减小导线直 流电阻,对提高线圈 Q 值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