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城市文化名片
探寻三镇历史追溯荆楚文化领略武汉精神

谢谢观赏
探寻三镇历史 追溯荆楚文化 领略武汉精神
三镇历史
武汉三镇位于中国湖北之长江汉江交会处,为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北市区部分)、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三城镇的合称,范围即是今日的武汉市区。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通称“武汉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医学领域,宋代浠水人庞安时的医术医德驰名江淮,明代蕲春人李时珍写作的中医中药学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更把中国医学推向极致。
1
2
3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湖北则是目前发现人类起源线索的极少数省份之一。最初的人类,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而在我省各个时期的遗迹都有证见。郧县人和长阳人的发现,不仅给人类的分布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证明长江流域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他们将湖北的人类发展史推至了五六十万年以前或更早,为早期人类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01
武汉精神在千万市民中从来不乏鲜活的投影。武汉有一代代站立潮头的城市英雄,他们的名字融入武汉的历史,他们的贡献构筑城市的根基。今天千万市民改革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更是武汉精神在这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现实体现。
02
武汉精神践行者
武汉精神践行者
我们这座城市,到处都有创业成事的人,到处都有创新图变的人,到处都有力着先鞭的人,到处都有争先弄潮的人。他们的实践,是武汉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市民品格的有力证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我们这座城市成就事业,实现理想,领略不断超越的人生境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武汉精神代言人”,事迹传遍江城,英名传诵三镇。 武汉精神的生命力在于群众性,更多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践行着武汉精神。他们未必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未必有众所瞩目的光芒,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日拱一卒式的进取,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有着水滴石穿式的坚持。他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展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品质。
《大城崛起》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

《大城崛起》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江汉关钟楼,和上海关一样,每天回荡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旋律,历数着她曾经的沧桑。
然而她那宏大的钟声却无法触摸大武汉的广袤。
两江三镇的武汉,面积8494平方公里,印证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预言: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仅仅面积大当然不够,21世纪全球最看重的淡水资源,在武汉占了四分之一面积。
一城秀水半城山,她所拥有的166个湖泊中,东湖摘取了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桂冠。
来自卢森堡的国际著名赛车手克莱美·丹尼尔对记者感叹,沿东湖而行是他所经历的“最美赛道”。
拥有一千万人口的武汉,坐落在国之中心,犹如围棋棋盘上的“天元”,其地缘的重要性在于,这居中的棋子一变,势必带动全局走势。
而武汉从来是求新求变之地。
500年前汉水改道,汉口由此诞生。
越350年,汉口跃升为中国对外通商的最大内陆口岸,可以说,码头和船舶组接了武汉变动不息的基因链。
一百多年前,主政湖广、促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的张之洞,以汉口为起点修筑了贯通南北的京汉铁路,使“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实至名归。
然而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做梦都想不到,他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步枪,竟使三百年的清王朝倒台。
1911年辛亥首义的一声枪响,把几千年君主专制的长夜打得仓惶而退,民主共和的启明星从武昌城头升起。
有两句著名词作抒写了一位青年在1927年的苦闷,“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29年后,1956年他旧地重游,却欣然命笔:“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对武汉情有独钟的毛泽东,用诗句为武汉的昨日与今朝标注了沧桑巨变的刻度。
以加速度求新求变的武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有十几座造型各异的桥梁飞架长江、汉水之上,把三镇紧密连成一体。
新建成的地铁,将由两条快速增加到多条,构成地下交通网络。
那句“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的老话将从生活中被删除。
而新词语联翩而出,“中国车都”,云集了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通用等国际汽车品牌,不论哪种发动机,从车都驶出的都是“中国速度”!“武汉光谷”,代表中国光电子科研和生产最高水平,她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关于介绍湖北武汉的导游词5篇

关于介绍湖北武汉的导游词5篇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和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最大城市和内外贸商埠,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工业、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介绍湖北武汉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介绍湖北武汉的导游词1我的家乡在武汉,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与武汉有着未解之缘。
武汉市全国中部最大的工业化城市,空运、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享有“九省通衢”的美称。
长江、汉水在武汉交汇,把武汉分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两江上架起了十几座桥梁,把三镇连为一体,市内交通非常地方便,因此又有“江城、侨城”的美名。
武汉的工厂很多,总共有几千家工厂。
大的有武钢、武船、武重、武锅,这些工厂在全国都很有名。
武汉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最出名的有武大、华工、华师、华农和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东湖光谷的科技水平文明与世界。
武汉的商业、贸易很繁荣,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和汉正街商物交易市场等都是国内的名牌市场。
经过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武汉更加美丽了,我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城市里,内心感到无比荣幸和骄傲。
武汉市美丽的,她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武汉这个花园城市的花草树木都长得格外茂盛。
每天早上就有许多中老年人在江滩,公园里晨练、跑步、挥剑。
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习惯了“大火炉”的武汉人喜欢坐在大树的阴凉下扇扇子,这样,也很舒适,而且还可以“亲近大自然”呢!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喜庆丰收的场面取走了所谓“秋天凄凉”的旧思维。
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许多人在广场上跳舞、唱歌,这些群众性的活动,是武汉呈现出了青春的活力。
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武汉,万幢高楼披上白色的大衣,像雪中的秦岭、天上,壮观极了。
鲜花是园丁培育出来的,美丽的武汉是全体劳动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建设起来的。
武汉的今天是美丽的,武汉的明天会更美丽。
我在武汉愉快地生活,茁壮地成长!介绍湖北武汉的导游词2“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就是我的家乡——江城武汉。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武汉,这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其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荆楚风格。
荆楚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在武汉的一些古老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身影。
其特点通常包括高耸的飞檐、精美的木雕和砖雕、鲜艳的色彩运用等。
例如,在黄鹤楼的建筑设计中,就融入了荆楚风格的元素。
黄鹤楼的飞檐形如黄鹤展翅,既富有动态美,又展现出庄重与大气。
屋檐下的木雕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充满了文化韵味。
而建筑的整体色彩搭配以红、黄为主,彰显出荆楚文化中对热烈、繁荣的追求。
再者是民国风格。
武汉在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众多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比例和构图,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
像江汉路一带的老建筑,多为砖混结构,外观线条简洁流畅。
窗户多为长方形或拱形,窗框上常有精美的雕花。
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平顶、坡顶等。
而在建筑的入口处,常常能看到中式的门廊和石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然后是现代主义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汉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种风格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建筑外观多以简洁的几何形状为主,线条明快,少了繁琐的装饰。
材料上广泛使用玻璃、钢材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
武汉的许多高楼大厦,如武汉中心大厦,就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
其外观挺拔高耸,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光影,展现出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还有后现代主义风格。
这一风格在武汉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常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规则,运用夸张、变形、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建筑的个性和意义。
例如,武汉的一些文化场馆和艺术中心,其建筑造型独特,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材质组合,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湖北武汉城市介绍旅游宣传PPT

湖北•武汉
城/市/介/绍
旅/游/宣/传
目录
壹
武汉简介
Introduction of WUHAN
贰
武汉景点
WUHAN attractions
叁
武汉美食
WUHAN cuisine
肆
武汉文化
WUHAN culture
壹
武汉简介
Introduction of WUHAN
武汉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及超 大城市 ,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 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 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 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中部崛起战略 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 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亦是 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 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 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YOUR LOGO
湖北•武汉
城/市/介/绍
旅/游/宣/传
贰
武汉景点
WUHAN attractions
武汉景点
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 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 (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53亩, 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 7000余卷。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 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 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 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 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 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 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我的家乡江城武汉 ppt课件

武汉十大著名特色小吃 武汉教育产业
武汉风味小吃&特色产业
武汉市的著名小吃很多,其中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 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 豆丝、小桃园的煨汤、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并称 武汉八大名小吃。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园、蔡林记、四季 美合称武汉“四大名小吃”,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让很多 “老武汉”如数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区有武昌户部巷、黄陂 好吃街、汉口吉庆街等。
3 图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武汉古 Nhomakorabea历史概述
魅力江城 幽幽楚韵
武汉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 时代早、中期,东湖放鹰台遗址即属距今5000~6000年 前的屈家岭文化类型。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地 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距今4000多年,兴建于石家河文 化早期。盘龙城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境内,是公元 前15世纪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 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迄今中国发 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
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
郭国言
郭国言 (19131942) 湖北黄陂 (今武汉市黄陂区) 人,时任八路军太行 军区3分区司令员的 郭国言,1942年2月 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 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 时牺牲,年28岁。
钟 子 期
琴音认子就兴乎乎感子汉探历拿披是人市(时子子 。,为期成趣若若叹期江亲史板蓑一。蔡今代期期
武 昌 城 ,
于 当 年 的
平 方 里 ,
南 北 长 里 ,
, 东 西 宽
, 历 时 年
南 侧 建 楚
山 ( 今 蛇
兴 在 武 昌
, 江 夏 侯
受 封 楚 王 ;
年 ) ,
武汉饮食文化

对武汉胭脂山衣坊进行城市名片建设的意义

市名片建设 的意义
蔡 蔚 石定 乐 武汉 职业技术 学院 4 0 4 3 0 7
二 、胭脂 山衣坊作为城市名片的意义
衣坊 如果 能成 为城市名片 , 对于区域 经济和产业经济都 会产生积极 的效应 。 首先 它会 丰富武 汉 首义文 化圈 的 内 涵 ,因此 对 区域经济 产生 直接效 益 。在 “ 吃、住 、行、游、购 、娱 ”的旅游六要 素 中,购物一直是武汉旅游的短腿 ,它直接 影响武汉旅游业的发展 。打造胭脂路服饰 文化旅游一条街 ,可以填 补武汉市的这 一 空白,对于拉动武昌及整个武汉的旅游业 发展无疑意义深远 。衣坊所在地胭脂路 南 穿 民主路与未来的首义文化 园相接 ,北承 昙华林近代历史文化街 区,优越的地理 位 置 ,使它能够成为连接武 昌两个最 著名 的 历史文化旅游片区的旅游长廊 。将胭脂路 本来所具备 的老城区格局 和特色与现代商 业有机组合 ,一方面使这个文化圈得到有 效整体开发,满足现 代人对于人文旅游景 点的需求 ,使首义文化圈更具体验性。而 衣坊本身也凭借首义文化 圈效应 以及 自身 的优越位置能凸现魅力 ,提高销售。 另一方面 ,胭脂路地 处老城 区,旧城 改造的成本大 ,而且往往还带来动 迁人 口 就 业压力 。如果胭脂 山能成为品牌 ,顾客 不仅只是购 买衣物才来 ,而是将 “ 到此一 游”作为体验武 汉的方式 ,客流量必然增 加 ,也就提供了市场需求 ,与之相关的产 业 和服务业必然成为就 业和创业的平 台, 有 利民生 ,也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 武汉是湖北 省会 ,如何抓住 中部大发 展 的机遇 ,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并 非 空洞概念 ,需要切实具体的行动。纺织 业 和服 装制造业都在武汉有 丰富的沉淀 , 有效利用经验和强势 , 关部 门应该深入 相 研究和努力实践。胭 脂山衣坊可 以说能为 如何建设老城区、建设商品精 品街 、打造 服装业精品 、开发人文旅游圈提供 了操作 平 台,加之现有 的基础应该说不仅值得去 建设 ,也有很大 的成功可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2013年12月20日,“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名单公布,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红楼、东湖、琴台、汉阳造、武汉大学、汉口江滩、汉剧、盘龙城遗址入选。
“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历经征集提名、组织评选和综合评定等环节。
评选阶段共收到各类投票23万份,长江网点击量超过230万人次。
1.黄鹤楼
在中国近2000年历史中,没有哪座楼阁像黄鹤楼这样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绵延不绝。
白云千载,鹤影幢幢,公元223年那位普普通通的辛氏女子在此初开酒肆,三国名将孙权改为军事要塞,还有那位乘鹤归醉的仙界道士,都没想到,这将是一座比岁月坚固、与日月共存的千古名楼。
江城梅花落,楼中玉笛吹,能够同时留得崔颢、李白传世绝唱的黄鹤楼,堪称天下江山最有诗意的历史建筑。
2.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在大桥兴建的那几年,武汉三镇的多数人家都将新生婴儿指桥为名。
毛泽东先生当年激情拍岸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那不是一位诗人的情怀,而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倚天大梦。
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到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百年呼唤,这座大桥终于在1957年10
月建成通车,成为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推进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
3.红楼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
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共和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
红墙红瓦铸就历史里程碑,金戈铁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武汉城市精神内涵。
4.东湖
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
湖以山曲,城以湖幽。
12个大小湖泊衣带相隔,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九曲回肠,34座山峰古雅奇巧。
湖畔四周有梅花、樱花、牡丹、荷花四园领衔全国。
而屈原泽畔行吟、李白吟诗放鹰等史记,让东湖承载许多中国记忆,现代浪漫与古典神韵交融,尽显大美武汉气韵。
5.古琴台
“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琴师俞伯牙,樵夫钟子期,两个偶遇的陌生人,令后人懂得知音不再却能流芳。
琴台始建于北宋,书法家米芾书“琴台”二字。
本世纪初新建的琴台大剧院与古琴台隔湖相望,设计取用古琴神韵,抽象出高山流水的元素,是国内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大剧院。
琴台音乐节彰显“国际视野,武汉特色”,丰富艺术之城文化内涵。
6.汉阳造
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主政后创办的军工
制造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所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简称“汉阳造”。
辛亥首义第一枪就是由“汉阳造”打响。
从1896年开始,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
直到抗美援朝时,它依然发挥作用。
“汉阳造”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
由于拥有以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7.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坐拥珞珈山脉,东湖水天环环相绕,樱花、枫叶、桂树依依缱绻。
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建成自强学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
1928年,她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近现代中国名流多在此春风浸润桃李,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精彩华章。
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8.江滩公园—江汉关—沿江欧式楼群
与新世纪同步的汉口江滩,西起著名的江汉关,沿昔日长江大港遗留的座座老旧码头,随满江淘沙大浪向东,春绿水蓝隔江花飘散,夏日激流无处不惊涛,秋风去芦花茫茫如雪野,冬季来银沙漫漫似漠北。
最是相隔沿江大道,与欧式风格历史建筑比邻,形成世所独有的十里霓虹、十里天籁的景致风貌。
9.汉剧
汉剧是最古老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清代形成于湖北境内,后与安徽徽调相继传入北京,在吸收昆曲、秦腔等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因此,汉剧有“京剧之母”的美称。
当代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被誉为东方美人,她主演的汉剧《宇宙锋》令梅兰芳极为赞赏,成就一段梨园佳话。
10.盘龙城
“华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朝早期城市遗址,将武汉城邑文明上溯到3500多年前。
盘龙城是商朝在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也是商朝控制南方战略资源的中转站。
武汉作为华夏大地枢纽城市的地位,在高古时代就奠定下来。
盘龙城开启了武汉的文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