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ppt解析
合集下载
23 梅兰芳蓄须 课件(共29张PPT).ppt

1.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
芳都拒绝了。 无论____________,他都_____________。 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
治下登台演出。 林林宁可___________,也决不_________。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改为陈述句) 只__要__您__把__胡__子__一__剃__,__一__登__台__,__不__愁__没__钱__花__。___
一、给加点字填正确读音。
老师要.(yāo)求我们牢牢掌握这个重要.( yào)
的知识点。
他宁.( nìng )可错过返程的火车,也要在这宁.
( níng )静的山中住上一晚,吹吹山风,听听虫呜。
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 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 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 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思考:梅兰芳先生 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 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 气节更令人敬佩!
课文写了梅兰芳哪 几件事?
上海沦陷,拒绝演出
避居香港,拒绝登台 香港沦陷,蓄须拒演
被迫藏身租界
放弃演出
深夜吟唱
梅兰芳先生为什么不再登台?
被迫藏身租界 放弃演出 深夜吟唱
对日军的痛恨
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对祖国的无限
热爱之情
他还用了哪些方法拒 绝为日本人演戏?
蓄须
思考: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
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
所有借口都用尽
只能蓄须明志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 者演戏的决心。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 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 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 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 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PPT

你从第3自然段里的哪些词语 中可以体会到梅兰芳的态度是十分 坚决的?
发怒和毫不犹豫
读课文第四段,想想:梅兰芳还
做了哪些事情令你感动?从文中 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他态度坚决的 词语。
(蓄须拒演,自伤身体) (斩钉截铁) 为了爱国,他差点连自己的性命都丢了,目 的就是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演出,这是何 等让我钦佩的民族精神啊!
比一比,组词
爆( 瀑( 柜( )沦( )伦( )协( )堤( )提( )妄( )滑( )猾( )晋( ) ) )
拒(
)胁(
)忘(
)普(
)
返回
总结全文 你从梅兰芳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返回作业布置:ຫໍສະໝຸດ 1.将梅兰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收集有关梅兰芳的事迹。
返回
四 大 名 旦 合 影
下一页
程砚秋(左一)、尚小云(左二)、梅兰芳(右二)、荀xún慧生(右一)
24 梅兰芳
人物简介
图片资料
学习生字
学习词语
理解课文
作业布置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 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梅 兰芳自幼双亲亡故,由伯父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梅兰 芳虽出身梨园世家,但演戏天资并不见佳,最初学戏 时,老师常常因为他愚笨而罢教。但梅兰芳并不消沉, 付出了多出别人数倍的精力,千方百计地扬长避短, 终成一代名家。 梅兰芳是京剧界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在演戏中,他 是“一个真正演员”“一个美的创造者”“一个人类 美的化身”。演戏之外,他则是一个满腔热忱的彻彻 底底的爱国者。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与程 砚yàn秋、尚小云、荀xún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 代表作有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 《思凡》《游园惊梦》等。
中小学优质课件梅兰芳课件.ppt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 京剧表演大师,又是一位 非常可敬的爱国者。
《嫦娥奔月》
《 穆 桂 英 挂 帅 》
《天女散花》 《贵妃醉酒》
《 抗 金 兵 》
梅兰芳扮演巾帼英雄梁红玉
《生死恨》剧情介绍
宋朝时,金兵入侵,韩玉娘和她的丈 夫都被敌人抓去,在韩玉娘的鼓励下,她 的丈夫逃回了祖国。很多年后,韩玉娘的 丈夫做了官,派人找到了韩玉娘。可是这 时的韩玉娘病得很重很重,见了丈夫最后 一面就离开了人世,成了生死永别之恨。
哪个似你这样奴颜婢膝, 认贼为父, 真乃禽兽不如,好个下贱的奴才!
…… 今晚定要再劝他一劝, 看他志气如何? 正是, 宁为鞭下鬼, 不做外人奴!
崇高民族气节的体现
《
生
《抗 金 兵》
死
恨 》
故事一:蓄 须 罢 演
故事二:抵 挡 诱 惑
故事三:宁 死 不 屈
第二天,又派人来“请”梅兰芳了 。 …… …… 就这样,整整八年,梅兰芳没有为侵 略者演戏,这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冒多 大的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不管是富贵、贫穷,还是敌 人的威逼、诱惑,都不能动摇我 们的民族气节。
《嫦娥奔月》
《 穆 桂 英 挂 帅 》
《天女散花》 《贵妃醉酒》
《 抗 金 兵 》
梅兰芳扮演巾帼英雄梁红玉
《生死恨》剧情介绍
宋朝时,金兵入侵,韩玉娘和她的丈 夫都被敌人抓去,在韩玉娘的鼓励下,她 的丈夫逃回了祖国。很多年后,韩玉娘的 丈夫做了官,派人找到了韩玉娘。可是这 时的韩玉娘病得很重很重,见了丈夫最后 一面就离开了人世,成了生死永别之恨。
哪个似你这样奴颜婢膝, 认贼为父, 真乃禽兽不如,好个下贱的奴才!
…… 今晚定要再劝他一劝, 看他志气如何? 正是, 宁为鞭下鬼, 不做外人奴!
崇高民族气节的体现
《
生
《抗 金 兵》
死
恨 》
故事一:蓄 须 罢 演
故事二:抵 挡 诱 惑
故事三:宁 死 不 屈
第二天,又派人来“请”梅兰芳了 。 …… …… 就这样,整整八年,梅兰芳没有为侵 略者演戏,这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冒多 大的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不管是富贵、贫穷,还是敌 人的威逼、诱惑,都不能动摇我 们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PPT课件(上课用)

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 着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
()上海沦陷,拒绝播音;
()“邀请登台”,拒绝演出; ()避居香港,拒绝登台; ()香港沦陷,蓄须拒演;
加油!一定行的!
()自伤身体,拒绝演出。
想想这段写的是哪几件事?
朗读课文第一段,
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
的“优伶”,有几人欤?
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梅兰芳
人物简介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年月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 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 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塑造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 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 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 的化身。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 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读上面的句 子,看看你体 ,奔腾万里。 会到了什么。
读了这些句子,能说说 你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 什么吗?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
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
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 抗战胜利。
①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 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 让位于民族气节。
②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 ,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 待着抗战胜利。
狡猾
晋级 普及
瀑(
)
)伦(
23 梅兰芳蓄须 课件(共33张PPT).ppt

( níng )静的山中住上一晚,吹吹山风,听听虫呜。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 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 却是留着胡须的。
思考:为何“蓄须”?
语言简洁 抓关键词
藏身租界,远避香港 蓄须明志 打针装病
虚度生命
卖房度日 险丢性命
梅兰芳(1894—1961),名澜, 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 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 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 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 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 《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梅派”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 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 却是留着胡须的。
他宁可___________,也决不登台演出。
不要舞台、不要体面、不要房子、不要生命……
勤学苦练
谦逊好学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 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 气节更令人敬佩!
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民族气节四海扬。
概括主 要内容
体会反 复出现 的句子
台湾人 民的爱 国情怀
梅兰芳蓄须 串联事件概括主要内容
难忘的一课
感受家国情怀
内容完整、语言简洁
事情发展顺序 困难逐渐升级
画出语句,批注感受
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画出语句,批注感受
“抗战不胜,绝不剃去。” 闻一多
“誓扫匈奴,血洗冤仇。” 丰子恺
面对诱惑不屈服、爱国的坚定
批注
抓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查阅资料 联系生活
面临生命危险 处境更加危险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 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 却是留着胡须的。
思考:为何“蓄须”?
语言简洁 抓关键词
藏身租界,远避香港 蓄须明志 打针装病
虚度生命
卖房度日 险丢性命
梅兰芳(1894—1961),名澜, 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 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 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 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 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 《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梅派”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 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 却是留着胡须的。
他宁可___________,也决不登台演出。
不要舞台、不要体面、不要房子、不要生命……
勤学苦练
谦逊好学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 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 气节更令人敬佩!
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民族气节四海扬。
概括主 要内容
体会反 复出现 的句子
台湾人 民的爱 国情怀
梅兰芳蓄须 串联事件概括主要内容
难忘的一课
感受家国情怀
内容完整、语言简洁
事情发展顺序 困难逐渐升级
画出语句,批注感受
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画出语句,批注感受
“抗战不胜,绝不剃去。” 闻一多
“誓扫匈奴,血洗冤仇。” 丰子恺
面对诱惑不屈服、爱国的坚定
批注
抓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查阅资料 联系生活
面临生命危险 处境更加危险
梅兰芳PPT课件

人物。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他创立了梅派, 为京剧注入了新的元素。
他的表演风格独特,融合了传 统与现代,深受观众喜爱。
梅兰芳还多次出国演出,将中 国京剧推向世界舞台。
梅兰芳的影响力
梅兰芳不仅在京剧界有着深远的 影响力,他的艺术成就还影响了
整个中国文化领域。
他的表演艺术和艺术思想对后来 的京剧演员和研究者产生了巨大
《贵妃醉酒》
梅兰芳演绎杨贵妃的醉态和情感变 化,展现了他细腻入微的表演风格 和出色的唱功。
梅兰芳的戏剧创新
融合传统与现代
梅兰芳在戏曲艺术中融入了现代元素, 使传统戏曲更具有时代感,吸引了更 多年轻观众。
借鉴其他艺术形式
推动戏曲现代化
梅兰芳致力于推动戏曲现代化,他改 革了戏曲的表演方式、音乐、舞美等 方面,使戏曲更加贴近现代观众审美 需求。
梅兰芳在剧目选择上注重创新,将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注入现代思想观念,使其更 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梅兰芳在舞台布景和道具上大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了舞台效果,为现代戏剧 的舞台设计提供了借鉴。
梅兰芳对现代戏剧的启示
梅兰芳强调演员的全面素质,注重表 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结合,为现代戏 剧演员的培养提供了启示。
的影响。
梅兰芳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 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
献。
02
梅兰芳的戏剧艺术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
细腻入微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以细腻入微著 称,他善于通过微妙的动作和表 情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使观众 能够深入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形神兼备
梅兰芳注重形神兼备,强调内外 兼修。他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 将戏曲表演的形体动作与内在精 神融为一体,使表演更具艺术感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他创立了梅派, 为京剧注入了新的元素。
他的表演风格独特,融合了传 统与现代,深受观众喜爱。
梅兰芳还多次出国演出,将中 国京剧推向世界舞台。
梅兰芳的影响力
梅兰芳不仅在京剧界有着深远的 影响力,他的艺术成就还影响了
整个中国文化领域。
他的表演艺术和艺术思想对后来 的京剧演员和研究者产生了巨大
《贵妃醉酒》
梅兰芳演绎杨贵妃的醉态和情感变 化,展现了他细腻入微的表演风格 和出色的唱功。
梅兰芳的戏剧创新
融合传统与现代
梅兰芳在戏曲艺术中融入了现代元素, 使传统戏曲更具有时代感,吸引了更 多年轻观众。
借鉴其他艺术形式
推动戏曲现代化
梅兰芳致力于推动戏曲现代化,他改 革了戏曲的表演方式、音乐、舞美等 方面,使戏曲更加贴近现代观众审美 需求。
梅兰芳在剧目选择上注重创新,将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注入现代思想观念,使其更 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梅兰芳在舞台布景和道具上大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了舞台效果,为现代戏剧 的舞台设计提供了借鉴。
梅兰芳对现代戏剧的启示
梅兰芳强调演员的全面素质,注重表 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结合,为现代戏 剧演员的培养提供了启示。
的影响。
梅兰芳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 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
献。
02
梅兰芳的戏剧艺术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
细腻入微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以细腻入微著 称,他善于通过微妙的动作和表 情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使观众 能够深入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形神兼备
梅兰芳注重形神兼备,强调内外 兼修。他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 将戏曲表演的形体动作与内在精 神融为一体,使表演更具艺术感
《梅兰芳》课件

bào lún jù yāo pǔ 爆发 沦陷 拒绝 邀请 普通
sāo rǎo shì yōu dībà xié 骚 扰 粉饰 幽默 堤坝 威胁
huà
yì
wàng jiǒng
老奸巨滑 一劳永逸 痴心妄想 窘迫
读一读:
爆发 沦陷 拒绝 邀请 普通 骚扰 粉饰 幽默 堤坝 威胁 老奸巨滑 一劳永逸 痴心妄想 窘迫
24 梅兰芳
欢迎同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 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 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 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 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 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 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 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 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 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 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 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因 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 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 之一。
5、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梅兰芳的态度 是十分坚决的?
6、找一找有关描写梅兰芳的心理、神态、 行为的句子。
作业:
1、准确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
1、梅兰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环 境下拒绝谁的邀请?
2、他们邀请梅兰芳做什么?
3、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 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4、这部分里,哪些地方可以充分地说明这 个评价对梅兰芳来说是恰当其分的?
5、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梅兰芳的态度 是十分坚决的?
梅兰芳 PPT

少年时期的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 艺名兰芳。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 梅兰芳八岁学艺,11岁登台。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初来 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他年仅20岁。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 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曾于1919 年、1924年和1956 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 1935年和1952年两 次访问苏联进行演 出,获得盛誉。梅兰 芳自然拮据,他只好挥泪出卖北京的房子,接着 又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尽管这样,后来还是举债度日,向亲友借了一笔钱。 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绝境,便解囊相助。老画家叶誉虎提议与他合作,办 一个国画展览,突出梅、竹的主题,以扩大社会的影响。
沦陷区的上海,一片混乱恐慌,不是停水停电,就是空袭警报,市民生活 得提心吊胆。梅兰芳在这种艰苦环境里作画,克服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画技 大有长进。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他一个人就画了170多件,题材十分广泛,包括 仕女、佛像、花卉、松树、梅花等,同叶誉虎的作品一起,于1945年春天,在上 海成都路中国银行的一所洋房里展出,受到广大参观者的好评。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动说出 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 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画作,欢迎光 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 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 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 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展览结束后,梅兰芳为了生活,被迫将其中大部分作品卖掉,所得收入一 是还债,二是安排家庭生计,三是资助剧团里生活更困难者。梅兰芳苦涩地回忆 着这几年的沧桑历程,心境忧闷地对朋友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 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 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 艺名兰芳。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 梅兰芳八岁学艺,11岁登台。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初来 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他年仅20岁。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 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曾于1919 年、1924年和1956 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 1935年和1952年两 次访问苏联进行演 出,获得盛誉。梅兰 芳自然拮据,他只好挥泪出卖北京的房子,接着 又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尽管这样,后来还是举债度日,向亲友借了一笔钱。 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绝境,便解囊相助。老画家叶誉虎提议与他合作,办 一个国画展览,突出梅、竹的主题,以扩大社会的影响。
沦陷区的上海,一片混乱恐慌,不是停水停电,就是空袭警报,市民生活 得提心吊胆。梅兰芳在这种艰苦环境里作画,克服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画技 大有长进。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他一个人就画了170多件,题材十分广泛,包括 仕女、佛像、花卉、松树、梅花等,同叶誉虎的作品一起,于1945年春天,在上 海成都路中国银行的一所洋房里展出,受到广大参观者的好评。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动说出 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 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画作,欢迎光 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 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 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 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展览结束后,梅兰芳为了生活,被迫将其中大部分作品卖掉,所得收入一 是还债,二是安排家庭生计,三是资助剧团里生活更困难者。梅兰芳苦涩地回忆 着这几年的沧桑历程,心境忧闷地对朋友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 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 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洛神》中饰宓妃
在《太真外传》中饰杨玉环
在《天女散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饰天女
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
红色的脸谱表示忠贞、勇猛 黑色的脸谱表示无私、正直
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 的脸谱表示奸猾、阴险
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 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
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的电台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唱戏。
这句中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为下 文他蓄须来拒绝日本人埋下伏笔。)
第7-12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1、梅兰芳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什么?
2、梅兰芳是否真的原意蓄须?
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
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
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 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 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 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 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 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 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 直的中国人所应具有的民族气节。
我体会到了梅兰芳非常痛苦,但为了爱 国,最终他还是咬着牙放弃了演唱。
3.梅兰芳离开上海来到香港避居,并再次拒绝为 日本人登台演戏。 4.香港沦陷后,他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5.他回到上海后,坚持留须并多次拒绝为日本人 演出。
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五件事:
1.上海沦陷,拒绝播音 2.“邀请登台”,拒绝演出
3.避居香港,拒绝登台
4.香港沦陷,蓄须拒演
5.自伤身体,拒绝邀请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 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他宁[nìng]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 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 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 的民族气节。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损,并列的词语可 以是两项,也可以是多项。
24 梅兰芳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 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梅兰 芳自幼双亲亡故,由伯父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梅兰芳虽 出身梨园世家,但演戏天资并不见佳,最初学戏时,老 师常常因为他愚笨而罢教。但梅兰芳并不消沉,付出了 多出别人数倍的精力,千方百计地扬长避短,终成一代 名家。 梅兰芳是京剧界当之无愧地代表人物,在演戏中,他是 “一个真正演员”“一个美的创造者”“一个人类美的 化身”。演戏之外,他则是一个满腔热忱的彻彻底底的 爱国者。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与程砚 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代表作有 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思凡》《游 园惊梦》等。
上海沦陷 来到香港 香港沦陷 返回上海 坚持拒演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 第四段:第13自然段 第五段:第14自然段
读1-3段,找出描写梅兰芳神态、心理、行为的句 子,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心理及行为,表现了梅兰芳的敏锐和坚定; 神态、心理及行为,表现出了梅兰芳的爱憎十分分 明。
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 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
因为梅兰芳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想利 用他粉饰太平,这让热爱祖国的梅兰 芳十分憎恶,所以他发怒了。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
有几人欤?
❖ (1)这句话是谁对梅兰芳的评价? ❖ 这句话是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赞扬。 ❖ (2)简单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在那么多史书记载中,因为爱国而摔破自己饭碗的
梅兰芳不是真的愿意蓄须,而是被日
本人逼的,这是他的无奈之举。因为一旦 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3、梅兰芳为什么痛苦?痛苦时他是怎么做的?
但是,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 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 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 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 破阻隔,奔腾万里。
四 大 名 旦 合 影
程砚秋(左一)、尚小云(左二) 梅兰芳(右二)、荀慧生(右一)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与电影大师卓别林合影
1933年在上海
1935年在欧洲
在美国受欢迎
受到旧金山市市长的欢迎
与美国演员合影
与苏联戏剧家交谈
在伦敦与黑人歌唱家合影
在《白蛇传》中饰白素贞
在《嫦娥奔月》中饰嫦娥
在《俊袭人》中饰袭人
戏曲演员有几个人呢? ❖ (3)赞扬了梅兰芳的什么品质? ❖ 赞扬了梅兰芳是热爱国的优秀品质。 ❖ (4)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承接
并点评前面梅兰芳做的两件事,另一方面总起并点 评下文中梅兰芳做的事,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句。
第5、6段:找出能证明梅兰芳“为了爱国而摔
第7-12段: 1、梅兰芳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什么? 2、梅兰芳是否真的原意蓄须?
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 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 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 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
读句子:
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 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 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苦闷是: 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 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
破饭碗”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梅兰芳的
什么品质?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
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 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 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 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 直的中国人所应具有的民族气节。
表现出梅兰芳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的艺术 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宁愿……宁愿……也不愿……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 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这句话赞扬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 气节。他爱戏曲艺术,更爱中华民族。 他把民族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 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