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过程教案

合集下载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过程,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把握肺的呼吸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

2.材料准备:放大镜、可乐瓶盖、水杯。

3.实验器材:气球、吸管、氧气气瓶。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从大气中呼吸,在呼吸的同时,观察身体的变化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类需要呼吸?呼吸又是通过哪个器官进行的?第二步:呈现(10分钟)1.展示肺的图片,介绍肺的位置和结构。

2.展示肺的横断面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3.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肺泡的作用。

第三步:实验(15分钟)1.准备一个可乐瓶和一只塑料袋,用透明胶条将两者连接起来。

在可乐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吸管,再将吸管与塑料袋连接。

模拟肺的呼吸过程。

2.用水杯装满水,将一个气球放在水杯上方。

用吸管将气球与气瓶连接,将氧气注入气球。

观察气球会变大吗?为什么?第四步:理解(20分钟)1.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肺的呼吸过程。

2.解释肺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复习肺的结构和功能。

2.强调肺的呼吸过程的重要性。

第六步:拓展(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肺的其他功能。

2.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设计展板和小组报告。

第七步:巩固(10分钟)1.学生展示展板和小组报告。

2.引导学生讨论肺的其他功能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肺的呼吸过程和结构、功能。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入实验和探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人的呼吸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人的呼吸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知道人的呼吸过程。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注意呼吸道的健康。

3.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呼吸系统的图片或模型2. 呼吸道图片3. 挂图或黑板4. 幼儿操作材料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道。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呼吸系统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关注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

2. 讲解:向幼儿讲解呼吸道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让幼儿了解呼吸道的作用。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呼吸方法,引导幼儿注意呼吸道的健康。

4. 操作:幼儿进行呼吸道挂图或黑板操作,加深对呼吸道组成和作用的理解。

5. 互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呼吸感受,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注意呼吸道的健康,如保持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烟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有关呼吸道的图片、挂图等,引导幼儿随时关注呼吸道健康。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呼吸道模型,让幼儿自主观察、操作,进一步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

六、活动步骤1. 讲解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幼儿讲解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

2. 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呼吸方法,引导幼儿注意呼吸道的健康。

3. 幼儿操作材料:幼儿根据操作材料,进行观察、模仿和练习,加深对呼吸道组成和作用的理解。

4. 互动分享: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呼吸感受,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和示范,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加深对呼吸道组成和作用的理解。

3. 互动分享法:通过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呼吸感受,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大班健康《人的呼吸》教案

大班健康《人的呼吸》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用鼻呼吸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的过程:吸气、呼气。

3. 正确的呼吸方法:用鼻呼吸、深呼吸。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呼吸系统示意图、鼻腔、喉咙等部位的图片。

2. 道具:鼻子、嘴巴、喉咙等模型。

3. 教学视频或动画:关于呼吸过程的演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呼吸的了解,引导幼儿关注呼吸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出示呼吸系统示意图,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介绍鼻腔的作用,引导幼儿学会用鼻呼吸。

3. 演示:教师利用道具模型,展示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呼吸过程。

4. 实践:幼儿模仿教师示范的正确呼吸方法,进行实地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幼儿是否能正确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幼儿是否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鼻呼吸的好习惯。

3. 幼儿对呼吸健康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否有提高。

六、教学活动:1. 呼吸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用鼻呼吸,如“鼻子捉迷藏”。

2. 呼吸诗歌:创作一首关于呼吸的诗歌,让幼儿通过朗诵诗歌,加深对呼吸的理解。

3. 呼吸手势舞:创作一个简单的手势舞,让幼儿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呼吸的过程。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呼吸健康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吸健康的重要性。

2.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呼吸健康主题活动,如“家庭呼吸健康知识竞赛”。

3. 开展呼吸健康主题的环境创设,如在班级墙上贴上呼吸系统的示意图,让幼儿随时可以观察和学习。

八、教学反馈:1. 定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呼吸习惯的养成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在园内是否能够坚持用鼻呼吸,对呼吸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估。

3. 定期组织呼吸健康小测试,检查幼儿对呼吸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生物对呼吸的认识教案

初中生物对呼吸的认识教案

初中生物对呼吸的认识教案
一、目标
1. 理解人类的呼吸过程及其重要性。

2. 了解呼吸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说明氧气在呼吸中的作用。

二、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三、讲解
1. 人类呼吸过程: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肺泡-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

2. 呼吸和新陈代谢:呼吸是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3. 氧气在呼吸中的作用:氧气是细胞呼吸的必需物质,用于产生能量。

四、实验
进行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带来的能量。

五、讨论
1. 为什么人类需要呼吸?
2. 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效率?
六、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七、作业
1. 总结人类呼吸过程的关键步骤。

2.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呼吸系统的其他功能。

八、拓展
可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比较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呼吸差异。

九、评价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呼吸的理解水平。

十、反馈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人体呼吸教案初中生物

人体呼吸教案初中生物

人体呼吸教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理解人体呼吸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3. 了解呼吸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呼吸的基本知识;2. 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2. 掌握人体呼吸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材、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2. 实验器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试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用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老师用图文介绍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2. 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试纸的变化,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三、呼吸过程1. 介绍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氧和排出二氧化碳;2. 示范如何正确呼吸,让学生跟随练习。

四、气体交换的原理1. 讲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中的交换过程;2. 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呼吸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五、呼吸的调节机制1. 讲解呼吸中枢对呼吸的调节作用;2. 组织学生进行呼吸频率实验,观察呼吸频率与活动强度的关系。

六、小结与作业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关于人体呼吸的实验,并进行分组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呼吸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的呼吸教案

人的呼吸教案

人的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呼吸的定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的过程。

2. 能力目标:能够解释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呼吸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呼吸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增强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呼吸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呼吸过程的原理。

四、教学内容1. 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活动,例如快速跑步或做一些呼吸加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呼吸的重要性和频率的变化。

二、呈现(15分钟)1. 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通过简单的实例向学生介绍呼吸的定义,并强调呼吸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呼吸的变化。

2.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利用图示或模型,向学生展示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并详细解释每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讲解(20分钟)1. 呼吸的过程教师通过图解或动画,向学生讲解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气、肺部气体交换、呼气、废气排出等。

同时,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并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践(30分钟)1. 实验观察呼吸过程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自己的呼吸过程,比较在不同情况下呼吸的变化,例如:运动前后、安静状态下。

2. 模拟呼吸过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呼吸的活动,例如扮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通过移动和交换位置的方式体验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传递。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一些与呼吸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高海拔地区的人为什么容易感到气短?抽烟对呼吸有什么影响?2. 呼吸知识应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呼吸知识,设计一份小册子或海报,向同学们普及呼吸保健知识,并展示给全班。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复述呼吸3个过程教案设计

复述呼吸3个过程教案设计

复述呼吸3个过程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呼吸的三个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呼吸的三个过程:吸气、气体交换和呼气。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呼吸的三个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电子白板2. 呼吸系统的模型或图表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环境安静,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2. 准备幻灯片或电子白板上的相关图像和文字。

3.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材料,如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呼吸的三个过程。

2. 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提问:“你们知道人类是如何呼吸的吗?”探索(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电子白板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或图表,并解释吸气、气体交换和呼气的概念。

2. 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吸气和呼气的动作。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呼吸过程,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该过程。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

复述(15分钟):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吸气、气体交换和呼气的过程。

可以使用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写下他们的复述。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吸气、气体交换和呼气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3.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相关书籍或网站,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呼吸过程。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呼吸过程,并记录下来,以进一步加深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活动对呼吸过程的影响,如跑步、深呼吸等。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和复述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练习册或工作纸上的复述内容,看是否准确和清晰。

教学延伸:1. 将呼吸过程与其他科学概念(如细胞呼吸)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过程。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物种的呼吸系统和呼吸方式。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一、概述呼吸是人类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的呼吸过程,掌握呼吸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人体生理功能。

二、呼吸系统结构1.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肺部结构:左右两个肺叶、支气管和肺泡2.气体交换部位-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通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三、呼吸过程1.氧气进入体内-吸气过程:鼻腔吸气->气管->支气管->肺泡-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2.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气过程:肺泡->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经呼吸道排出体外四、呼吸调节1.神经调节-呼吸中枢:位于延髓中,能感知体内二氧化碳水平、血氧饱和度等信息,控制呼吸肌的运动-脑干呼吸中枢:负责调节正常呼吸节律-呼吸辅助中枢:负责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2.化学调节-氧和二氧化碳的化学传感器: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并通过反馈机制调节呼吸-pH值调节:当体内pH值下降时,呼吸会加快以排出更多二氧化碳五、呼吸系统疾病1.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2.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3.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吸烟和空气污染密切相关4.哮喘: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六、呼吸系统保健1.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2.锻炼身体: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和心肺功能3.避免有害物质:如二手烟、空气污染等4.定期体检:通过胸片、肺功能检查等方式监测呼吸系统健康状况七、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个喜欢户外运动的学生,在一次越野跑活动中感到呼吸急促、气短,还出现了咳嗽和胸闷的症状。

请分析小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可能的问题:1.运动性哮喘:由于大量运动引起气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胸闷感2.过度劳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呼吸系统负荷过重3.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运动过程中吸入冷空气或灰尘导致呼吸道炎症建议:1.休息:停止运动,保持休息2.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引起的呼吸困难3.呼吸方法:通过深呼吸放松呼吸肌,缓解呼吸困难4.就医: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检查八、实验示范实验名称:观察呼吸过程中肺的膨胀实验材料:透明玻璃瓶、橡皮管、水、吸管实验步骤:1.在玻璃瓶中注入水,放入橡皮管2.用吸管吹气进入橡皮管,观察水位上升3.吸气时,水位下降;呼气时,水位上升4.根据观察结果说明肺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九、小结呼吸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呼吸科学知识有助于保持呼吸系统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突破】一、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例1、下图表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线粒体由[7]________和[6]________包被形成。

其中后者向内腔折叠形成[2]________,从而扩大了________的附着面积。

(2)线粒体是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其中有关的酶分布在[6]________和[1]____ ____中。

(3)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从数量来看,细胞代谢____________的细胞中往往含量较多;从分布来看,细胞内部代谢活动越___________的部位往往分布的较多。

(4)在线粒体内,由于含有少量的________和[4]核糖体,因而线粒体能够自己合成一些自身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线粒体的增殖仍然受到________的控制,所以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

(5)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线粒体。

在下列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是________,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是________。

A.乳酸菌 B.念珠藻C.衣藻D.变形虫E.蛔虫F.人的红细胞变式1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细胞质基质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例2、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第②阶段无ATP 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第①②阶段的中间产物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第①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小结】有氧呼吸的过程变式2--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变式2--2、让一只白鼠吸入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细胞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变式2--3有氧呼吸产物CO2中的氧和水中的氧()A.都来自于葡萄糖B.都来自于O2C.分别来自于葡萄糖和O2D.分别来自于O2的葡萄糖例3、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

③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E表示的物质是。

【合作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变式3--1.不同的生物无氧呼吸的方式不同,请将下面生物进行分类:①甜菜块根②玉米的根毛细胞③马铃薯块茎④人体肌肉细胞⑤酵母菌⑥乳酸菌⑦玉米的胚⑧苹果(1)产酒精、二氧化碳的;(2)产乳酸的。

变式3--2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根本区别是()。

A.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途径不同B.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酶不同C.释放的能量及生成的ATP数量不同D.全过程都没有分子氧参与【巩固提升】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A.都需要氧气B.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C.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都能产生中间产物丙酮酸2.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推断此过程一定()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3、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 TP D.[H]+O2→H2O4、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5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D.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6、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的放出,则该过程一定不是()。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C.酒精发酵D.乳酸发酵7、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A.贮存在葡萄糖中B.存留于酒精中C.存留于乳酸中D.以热能形式散失细胞呼吸课时作业1.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肺泡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和H2O的场所依次是()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线粒体3.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是②和③C.④过程比③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4.将酵母菌由供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培养,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组是()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放出C.ATP的形成 D.酒精生成5 、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氧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6、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

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7.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它们分别形成于()①细胞质基质②叶绿体③核糖体④线粒体A.②④B.③②C.①④D.④①8、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核糖体D.丙酮酸+内质网9、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3个阶段都产生ATP B.3个阶段都产生氢C.3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D.3个阶段都释放能量10、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H]传递给O2生成水B.C6H12O6,发酵为丙酮酸和[H]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D.ADP与磷酸反应生ATP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A.丙酮酸、[H]和氧气B.葡萄糖、ATP、[H]C.CO2、葡萄糖和H2O D.丙酮酸、[H]和葡萄糖12、.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A、(密封)加入葡萄糖和水B、(密封)加入葡萄糖C、(密封)加入水D、(敞口)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13、比较动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恰当的是()A.糖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B.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14、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1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16、制作泡菜、酸菜时,所用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D.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17、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2)写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

18、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根据试管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1)C、E B、F B、D、F(2)线粒体内膜能例1答案(1)外膜6内膜2嵴酶(2)有氧呼吸内膜基质(3)动、植物新陈代谢旺盛新陈代谢旺盛(4)3DNA核糖体细胞核(5)ABEF 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