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2024年低聚果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低聚果糖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益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低聚果糖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就2024年低聚果糖市场分析现状进行讨论,介绍市场规模、需求主体、市场竞争态势等方面的情况。
市场规模低聚果糖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行业报告显示,近几年全球低聚果糖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当前,全球低聚果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
需求主体低聚果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目前需求主体主要包括:食品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作为低聚果糖的主要买家,购买低聚果糖用于生产各种功能性食品。
由于低聚果糖具有增加食品甜度、改善食品口感、增强食品保鲜性等特点,受到食品生产厂商的青睐。
饮料生产厂商饮料生产厂商是低聚果糖的重要需求主体之一。
低聚果糖具有增强饮料甜度、降低卡路里、提高口感等优点,使其成为饮料生产厂商的首选添加剂。
保健品制造商低聚果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益处,因此在保健品市场也有较大需求。
保健品制造商购买低聚果糖用于生产各种功能性保健品。
市场竞争态势低聚果糖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的低聚果糖供应商。
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和市场口碑等。
产品质量低聚果糖的品质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好的低聚果糖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品控措施,能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要求。
价格价格也是影响低聚果糖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上有一些供应商提供低价低聚果糖,但质量可能不稳定。
因此,合理的价格策略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份额。
市场口碑良好的市场口碑对于低聚果糖供应商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口碑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客户信任,并且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
结论低聚果糖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食品生产厂商、饮料生产厂商和保健品制造商是低聚果糖的主要需求主体。
在市场竞争方面,产品质量、价格和市场口碑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功能性低聚糖发展动向及前景

()具有促进人体双岐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3
收 稿 日期 :20 3—1 0 8— 8 作 者 简 介 :尤 新 (9 1 ,男 ,教 授 ,从 事 食 品 添 加剂 和食 品 发 酵工 程 科 研 工 作 2 13 一) 7年 ,技 术 、 经 济管 理 工作 2 0多 年 。
l w c o c r mt ac u a s r t n a e l a o u l b e , e p c a y oio a c ai e y e e t f r b d o a r ,p o e c i m b o p i s w l s a s l b e f r s l i l o i s e il lg sc h r s a e b n f o o y l d i h at el h,te i rv me t f i e t eh at n r mt i c e s i d b ce i o io a c a i e a e fu d i au a h mp o e n g si e h a d p o el ra eb f o a t r od v l n i a, l s c h rd sc n b n n tr g o n l
后 我国低 聚糖 的发展 前景 ,供参考 。 关键词 :低 聚糖 ;功能 ;发展前景
中 图分 类号 :T 2 2 1 S0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2 1 (0 8 3 0 4 0 0 6— 5 3 20 )0 — 0 5— 5
F n t n a d p o p c n O iO a C a ie u c i n r s e to l S C h r o g d
f i a d v g t b e . T i a e e iw d o l o a c a i e n u t p ae n r c n e r h at u ci n a d d — r t n e ea l s u h sp p rr ve e n o i s c h d s id sr u d t si e e ty a , e h f n t n e g y y l o v lp e tp o p c. eo me n r s e t Ke r s oio a c ai e f n t n;p o p c y wo d : lg s c h rd ; u c i o rse t
低聚糖的功能和发展前景

籽 糖 、黑 曲霉 低聚糖 等 1 0多个 品种 ,约 3万 多吨 , 乳糖 2 1% ~2 8% 、葡 萄糖 2 0% ~2 3% 、半乳糖 年 销售 额 1 0亿 日元 ( 合 人 民币 1 . 元 ) 日 1% ~4% 、总 固体 7 %。 3 约 5亿 7 。 5
本厚 生省 自 1 9 年开 始设立特 定保健 用食 品 ,包括 91
低聚半乳糖 ( 0吨 / ) 60 0 年 、低聚果糖 ( 0 吨 / ) 45 0 年 、 品 、婴 儿 食 品 ,也 可 用 于 糖 果 、饮 料 ,其 商 品 低 低聚木糖 低 聚乳果 糖 、乳 酮糖 、大 豆 低 聚 糖 、 棉 聚 半乳 糖浆 的 成分 是 :半 乳 低聚糖 5 % ~6 % 、 8 5
1 世界功 能性低聚糖 发展状况
1 1 日 本 .
国 际上功 能性 低 聚糖 以 日本开 发 较早 , 品种 也 脂 肪 代替 品 ,以及 膳 食纤 维 用 于低 热 量食 品 。
最 多。大 部份 用酶 法合 成 ,天 然提 取物居 少 数 。低
荷 兰 、 比利时 、瑞 典 、英 国均有 大学 和研 究机
低聚 果糖 已被 欧盟 批准 为食 物 配料 ,而不是 食
调 整肠道 功 能 、降血 脂 、降压 、防龋齿 、预 防骨质 品 添 加 剂 。加 拿 大 、 澳大 利 亚 、 新 西 兰 、以 色 列 疏松等功能。
等亦 批准 使用 低 聚果糖 ,并允 许在 食品标 签上 注 明
收稿 日期 :2 0 —9 0 070—3
作 者简介 :尤 新 ,教 授 , 中国 发酵协 会名誉 理事 长 , 中国食 品添加 剂协 会名誉 理事 长
维普资讯
2
食 品与药 品
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功能性低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居住的一种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部分功能性低聚糖可以被人体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物质,促进益生菌生长,抑制有害菌滋生,从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健康。
一些研究表明,功能性低聚糖的摄入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和缓解便秘、肠炎等肠道疾病。
其次,功能性低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也显示出潜力。
功能性低聚糖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泌炎症相关因子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功能性低聚糖的摄入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炎症反应,增强人体对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功能性低聚糖还在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防治方面展现出研究前景。
研究发现,功能性低聚糖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脂,促进体重控制,并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功能性低聚糖还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酸的吸收,减少脂肪堆积,改善肥胖病人的体脂肪分布和代谢状态。
最后,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
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低甜味、低能量、易溶解、耐高温等特点,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感。
例如,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可以用作甜味剂代替蔗糖,减少热量摄入和对血糖的影响。
此外,功能性低聚糖还可以用于制作低脂肪、高纤维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功能性低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调节、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防治以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随着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功能性低聚糖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发展动向及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发展动向及前景尤新(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北京100020) 摘要: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
在小肠中不被吸收,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岐杆菌的增值。
由于它具水溶性、有糖的属性和好的口感。
适合制取高血脂超体重糖尿病人的无热量食品的甜味料,所以是当今国内外着力开发和推广的功能性配料。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低聚糖的发展状况、主要功能和今后我国低聚糖的发展前景,经供参考。
关健词:低聚糖:功能;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S20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08)03-0045-05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
而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
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亦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
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岐杆菌的增值,即通常所说的双岐因子。
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1)功能性低聚糖( )是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
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具有促进人休双岐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1.世界功能性低聚糖发展状况1.1日本国际上功能性低聚糖,以日本开发得较早,品种也最多,大部分用酶法合成,天然提取物居少数。
低聚果糖1983年进入市场,低聚异麦芽糖1985年进入市场。
低聚半乳糖1988年进入市场。
近年又有海藻糖、黑曲毒低聚糖相继上市。
目前日本市场上功能性低聚糖消费,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日11000吨、低聚半乳糖6500吨、低聚果糖4500吨、低聚本糖600吨、低聚乳果糖2000吨、乳酮糖糖、大豆低聚糖1000吨、棉籽糖、黑曲霉低聚糖、帕拉金糖等十多个品种,约3万多吨,年销售额130亿日元(约合人比币17.5亿元)。
日本厚生省自1991年开始设众特定保健用食品,包括调整肠道功能、降血脂、降压、防龋齿、预防骨质疏松等功能。
中国低聚糖的研发现状与前景

中国低聚糖的研发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糖链生物学功能的揭示与认识,糖生物学正成为一个新科学前沿,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之后,糖工程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新生物技术学科。
功能性低聚糖作为新生理活性物质,在疾病诊断与防...随着糖链生物学功能的揭示与认识,糖生物学正成为一个新科学前沿,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之后,糖工程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新生物技术学科。
功能性低聚糖作为新生理活性物质,在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保健、植物生长及抗病、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在国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并涉及医学、化学、工程等学科,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农业各领域的重要产业。
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已开辟了许多新的工业应用领域,2002年全球的低聚糖产量已达到15万吨,创造了400亿美元的功能食品市场,100亿美元的功能饲料市场,而低聚糖药物展现了无限商机,低聚糖农药、低聚糖肥料同样引人注目,功能性低聚糖已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中突出的亮点。
我国具有低聚糖产业发展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在健康、农业、环境等领域压力需求的背景,应抓住机遇,充分跟进先进理论,大力发展自主技术,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及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学术地位,并将在我国形成新的明星产业。
一、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意义与应用价值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有机生物体的四大类化合物。
其中糖是一类主要由C,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参与各种生理活动,有着广谱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
现代生物学发展史中,对于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EmilFisc her对(+)一Glucose的右旋构型的证明,之后以对糖酵解和糖异作用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化学发展阶段是糖化学研究的鼎盛时期。
但在此的几十年间,一方面,先是在蛋白质研究后,在核酸研究方面的巨大突破和迅速进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糖类本身在结构方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分离、分析和合成都极端困难,研究手段上的落后制约了糖类研究快速发展,最终使对糖的研究仍局限于糖类的代谢以及其结构功能上,远远地落后于蛋白质和核酸。
低聚糖行业发展情况与市场前景分析

低聚糖行业发展情况与市场前景分析低聚糖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功能性糖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上升,低聚糖行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食品和医药行业的热门产品。
本文将对低聚糖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低聚糖行业的发展情况。
低聚糖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性食品原料,近年来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低聚糖不仅具有抑制糖尿病、减轻肥胖、改善肠道环境等多项生理功能,还具有良好的酶解性和吸湿性,可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饮料、奶制品等食品中,提高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同时,低聚糖还有一定的医药价值,可以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其次,低聚糖行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需求逐渐下降,对低糖、低能量的食品需求逐渐增加。
低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原料,正好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新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球低聚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美元,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低聚糖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巨大。
低聚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在研发方面,科技的进步为低聚糖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发酵、酶解、脱色等工艺,可以大幅提高低聚糖的产量和纯度,降低成本,推动行业的发展。
此外,科技的进步还可以推动低聚糖的功能性改进,例如通过修饰和组合其他成分,提高低聚糖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进一步拓宽低聚糖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然而,低聚糖行业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生产成本的问题。
目前,低聚糖的生产仍然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较高,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其次是市场竞争的问题。
随着低聚糖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低聚糖品牌,竞争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低聚糖行业发展情况与市场前景分析

开放分类: 疾病、血糖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淀粉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的新型淀粉糖,它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 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 十一世纪 “未来型 ”新一代功效食品。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有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 行。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有规模化生产,我国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起于90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迅 猛。
施。随后,QB/T2492-2000“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 ”、QB2581-2003“低聚果糖 ”、QB/T2848-2007“海藻 糖”等功能性低聚糖标准先后颁布实施,不断的引领着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
我国 “功能性低聚糖 ”标准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显出 重要的技术基础性,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之所以成为当今主流,就在于它最 能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标准化便是市场经济用以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标准出好产品, 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产品的销路增加,使效益不断提高;效益的提高又加大了对生产的投入,从而 进一步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了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标准化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良性 循环过程。众所周知,标准是现代贸易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标准已成为 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2、水苏糖:由组成棉子糖的三糖再加上一个半乳糖组成。 以上两种主要存在于豆类食品中,因在肠道中不被消化吸收,产生气体和产物,可造成肠胀气;而有 些寡糖可被肠道有益细菌利用,而促进这些菌群的增加而有保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发展及市场应用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
而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
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即通常所说的双歧因子。
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1)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
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等。
一、低聚糖的功能1、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大肠菌群利用低聚糖的能力是不同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对各种低聚糖几乎都可以加以利用,而一些有害细菌对大多数益生元几乎都不能利用或很难利用。
2、促进钙吸收作用欧州Orafti经多年研究证实,功能性低聚糖不仅能促进钙吸收,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减轻骨质疏松的危险。
早川幸男的《低聚糖新知识》中提到,服用2%低聚木糖水溶液以后,大鼠的钙吸收可以提高23%,而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1%。
3、提高免疫力有利于人体肠内双歧杆菌的增加,同时可抑制肠内有害菌及腐败物质的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的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4、防止龋齿高纯度低聚糖不被造成龋齿的链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龋齿。
5、难消化性糖类低聚糖是一种难消化性糖类,不被人体消化酶系分解,有一定甜度,人体摄入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
进入大肠后,在结肠部位被双歧杆菌利用,而不能被有害菌利用,称作双歧因子,可广泛使用于各类食品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
二、目前市场主要功能糖简介1、基本信息注:甜度以20℃条件下的蔗糖甜度作为100%;“—”表示不详。
从表中可以看出,低聚木糖是唯一以五碳糖为单位的功能性低聚糖,其也是人体难消化性糖,其在机体内产生热量值极低,不会影响血糖浓度。
低聚半乳糖的组成单元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低聚果糖的组成单元为果糖和蔗糖,低聚异麦芽糖的组成单元为葡萄糖。
另外,其粘度排序为: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热量排序为: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
2、摄入量介绍人体连续三周摄入低聚木糖0.7g/d,双歧杆菌的比例由8.5%提高到20.2%;如果换用其它的低聚糖类要到达这一效果,低聚果糖需日摄取8g,低聚异麦芽糖需日摄取15g。
Suntory公司研究发现,每天服用0.7g低聚木糖可使肠内双歧杆菌有效增殖,增加粪便含水量,甚至每天服用量低至0.4g亦有效果;根据山东龙力公司在上海六家医院做的临床研究表明,每天服用低聚木糖1.4克两周,对于便秘患者的有效率可以达到88%;每天服用低聚木糖0.7克两周,对于腹泻患者的有效率可以达到92%。
一般情况下,低聚果糖之有效量为3g,低聚半乳糖为2-3g,低聚异麦芽糖为10g。
3、酸热稳定性介绍目前,为了保障产品的有效保质期,各类食品的加工都避免不了灭菌的过程,而现阶段在食品饮料领域,其灭菌过程多采用加热灭菌的方法;而在人类的食物生产中,其焙烤食品占有一定的比例。
因此,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对于所添加的其他辅料或添加剂就有着相应的耐热性要求。
另外,酸性饮料是市场饮料的一大部分,各种辅料因子添加其中,必须要保障它的完整性。
由表中可以看出,低聚木糖的酸稳定性范围最广,其储存稳定性也相当好。
而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在其酸性介质中,稳定性大幅下降。
因此,低聚木糖在使用时并不需要担心低聚木糖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的分解现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体系中。
4 、人体消化酶降解率介绍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功效在于其对结肠菌群的调整作用,通过对结肠有益菌群,特别是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刺激增殖或激活代谢功能作用,从而起到增强机体健康的作用。
作为结肠性功效因子,决定性条件在于其在胃肠道上部既不被水解,又不能被宿主吸收。
由上图可知:低聚木糖的人体消化酶降解率在0.4%以下,而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超过了10%,是其低聚木糖的30倍左右。
低聚木糖与其他功能性低聚糖相比较,有着结肠到达率高的优势。
三、典型功能性低聚糖生产及工艺发展1、低聚木糖低聚木糖主要是以还有木聚糖的玉米芯、桦木、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内切性高温酶糖化以及膜集成分离提纯技术进行产业化的,随着酶工业及膜工业的发展,低聚木糖的生产工艺不断的革新。
其最初于1989年在日本Suntory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
我国在"九五"期间立项开展对低聚木糖工业化生产研究。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制开发低聚木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在国内独家采用直接蒸汽高压瞬时汽爆裂解预处理技术,提高了木聚糖溶出率和木聚糖酶使用效率,避免了酸降解带来的高单糖和高腐蚀问题;采用膜集成技术有效提高了产品总回收率,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给排水量,有助于产品附加值和减少污水处理负担;回收蒸发冷凝水用于调浆工序,节约了工艺用水;所用高活性链霉菌sp.E-86菌株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八五”、“九五”课题研究中所用菌株活力不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其技术申请了国内和韩国国际专利并授权,专利号:01131171.1和10-0653748,该技术项目于2001年4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同期,江苏康维生物有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发饲料级低聚木糖,于2003年7月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
2005年,龙力低聚木糖再度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2007年,低聚木糖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批准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随着公众对营养健康和功能性聚合糖的关注,以及低聚木糖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生产企业在国内发展到6家左右。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引导有序竞争,2005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中轻联综[2005]119号文"关于印发《二00五年轻工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待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中,低聚木糖被列为行业标准制定计划。
由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起草单位,在参考了日本suntory公司企业标准和我国其他低聚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低聚木糖行业标准QBT 2984-2008,于2008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
200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联合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起草的饲料添加剂低聚木糖国家标准GBT 23747-2009发布实施。
低聚木糖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三得利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丰原中科生态有限公司、江苏康维有限公司等。
总年产量5000余吨,据2009年统计,低聚木糖的市场容量在1.5万吨左右。
随着工艺的不断革新,市场上的低聚木糖出现了不同规格的产品。
主要包括:95%低聚木糖粉剂、70%低聚木糖粉剂、35%低聚木糖粉剂、20%低聚木糖粉剂、95%低聚木糖糖浆、70%低聚木糖糖浆。
日本三得利的产品规格和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相当,但是丰源中科产品以70%和35%的为主,江苏康维的产品以饲料级低聚木糖为主。
2、低聚果糖低聚果糖的生产原料主要以蔗糖和菊粉为主,两种原料生产的低聚果糖的主要成分存在这一定的差异。
其中,以蔗糖为原料的低聚果糖以蔗果低聚糖为主,以菊粉为主要原料的低聚果糖以果果低聚糖为主。
其杂糖(蔗糖、果糖)可通过色谱分离获取高纯度产品。
其中以蔗糖问主要原料生产低聚果糖的国际企业有:日本明治制果(Meiji SeikaKaisha)是日本生产低聚果糖的最大公司,产品的商品名为“Meioligo”,2007年,其市场占有量达到3000吨。
Meiji还与法国的Besnin Sac合资生产低聚果糖,商品名为“Ac-tilight”。
此外,CheilFoods and Chemicals(韩国)公司。
以菊粉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低聚果糖的主要国际企业有ORAFTI公司的菊粉产品为“Rafliline”,是含有>50个果糖基的多聚糖。
比利时的Cosucra公司也生产类似产品,商品名为“Fibruline”。
在我国,80年代初含低聚果糖的食品开始投放市场。
目前,国内低聚果糖生产企业约8家,总产能1.5万吨左右。
其中,广东江门量子高科生物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低聚果糖产能最大的公司,其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其FOS市场份额占到约67%;云南天元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能3000吨;张家港梁丰1000吨。
3、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
低聚异麦芽糖是α-D-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键结合,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在低聚异麦芽糖的混合物中含有以葡萄糖基α-(1→6)糖苷键结合的低聚糖,又含葡萄基以α-(1→4)糖苷键结合的低聚糖,如潘糖。
低聚异麦芽糖的酶法合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是由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第二步由β-淀粉酶将酶化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再以α-葡萄苷酶将其转化成低聚异麦芽糖。
在日本,低聚异麦芽糖是其所有低聚糖中产销量最大的品种,产量超过1万吨;在我国,低聚异麦芽糖也是产销量最大的品种,其产能达到5万吨以上,代表企业是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低聚异麦芽糖2007 年和2008 年实际销量分别为2.7万吨和3.2 万吨,市场占有率近70%。
4、低聚半乳糖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公司有日本的Ya KnitHosha、Nissin制糖公司、Snow Brand奶制品公司。
其是以高浓度乳糖做底物,在具有半乳糖基转移活性的半乳糖苷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然后再将半乳糖转移到乳糖基上,制得的低聚半乳糖是在乳糖中的半乳糖基一侧结合1-4个分子的半乳糖的混合物。
四、功能性低聚糖的市场发展功能性低聚糖作为新生理活性物质,在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保键、植物生长及抗病、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并涉及医学、化学、工程等学科,应用于食品、医药、饮料、饲料、农业各领域的重要产业。
根据各种功能性低聚糖的性质不同,每种低聚糖有着其特殊的应用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