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优化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优化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优化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对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指标。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的优化目标、优化方法和优化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目标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中的能源浪费和材料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的效率。

2. 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弃物和废气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4.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优化方法
1. 流程改造: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和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造,提高流程的效率。

2. 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3. 设备升级:对旧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4. 增加监控和控制环节:通过增加监控和控制环节,减少工艺中的误差和波动,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优化原料配比:通过优化原料的配比,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优化效果
通过对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生产。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简述油气集输过程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简述油气集输过程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简述油气集输过程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油气集输过程是指油气的开采、生产、处理、运输和储存过程,涉及了多种设备和工艺系统,存在着多种潜在的风险。

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对于保障油气集输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需要明确的是油气集输过程的风险种类。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的风险:1. 机械设备故障风险:包括管道、阀门、压缩机、泵等设备的机械故障,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

2. 化学品泄漏风险:在油气集输过程中可能使用多种化学品,如油、天然气、腐蚀性化学品等,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3. 火灾和爆炸风险:由于油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泄漏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火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4. 运输事故风险:油气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车辆事故、船舶事故等,导致泄漏和火灾等风险。

5. 环境污染风险:油气集输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土壤、水源等。

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价。

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等级划分、概率计算、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影响力,并设计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发生。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事件树分析:通过对可能事件的发生路径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传导路径。

2. 故障模式效应分析(FMEA):通过对系统的各种故障模式和其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评估故障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 事故树分析: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

4. 风险矩阵法:通过建立风险等级矩阵,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定量划分,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还可以采用专家访谈、经验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

要根据风险评价结果,设计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强化操作规程和培训、建立应急预案、使用高效的监测和检测设备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小风险的影响。

油气集输工艺

油气集输工艺

油气集输工艺油气集输概述摘要油气集输流程是油田地面工程的中心环节。

本文对油气集输概念以及工艺流程进行简单叙述,举例介绍了地面油气集输各个工作站的作用,以及加热设备、油气水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关键词:油气集输油气水分离加热设备一、油气集输的概念及任务油气集输是将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储存、输送和初步加工、处理的生产工艺过程。

油气集输生产不同于油田物探、钻井、测井、修井作业及采油等生产作业。

它既有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的生产特性,又具有化工炼制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工艺复杂、压力容器集中、生产连续性强、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特点。

二、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设计原则油气集输的一般全过程是油气井产出的油气,从井口到达外输站的全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设备进行保温、分离、计量和净化工作,这些工作的先后顺序、衔接组合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矿场集输流程。

但是油气集输的整个流程,会因为油田内蕴含的油气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差异,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利用价值和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油气集输方案。

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设计流程。

尤其技术流程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1、整个油气集输流程,尽量全程封闭,以减少油气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耗。

2、最大限度地收集油田中所出产的油气资源,把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地生产加工成为符合使用标准的原油、天然气等相关产品。

3、充分利用油田矿井中的流体压力,适当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以逐步扩大输出半径,减少中转环节,以避免中转环节造成的油气损耗。

4、合理利用系统中的热量,做好对整个油气集输流程的温度的整体控制,做好保温控制的同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热耗。

5、在同等条件限制下,采用相对性能较高,整体工艺及操作较为简便的系统,以提高整体效率。

三、油气集输各站点作用1、计量间主要进行油气计量,油气计量是指对石油和天然气流量的测定。

主要分为油井产量计量和外输流量计量两种。

集输知识点

集输知识点

1.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物经过若干个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研究对象:是油田内部原油及其伴生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处理、运输。

设计总趋势:简化井口;简化计量站;尽量采用二级布站;流程密闭;完善联合站、减少占地、方便管理。

2.油气集输在油田建设的地位:集输系统是油田建设中的主要生产设施,集输系统在油田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

使油田生产平稳;生产合格的产品;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建设规模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和生产效益起着关键作用3.油气集输的任务:将分散的油井产物、分别测得各单井的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的产量值后,汇集、混输、处理成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经储存、计量后输送给用户的过程。

内容:油气分离;原油净化;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水处理。

4.油田产品:商品原油;商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净化污水。

5.商品原有的质量指标:含水率(合格《1%优质《0.5%);饱和蒸汽压(储存温度下的不大于当低气压);含盐量《50g/m3商品天然气的质量指标:露点(最高输送温度下露点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5C);硫化氢《20mg/m3;C5+《50g/m3;有机硫《250mg液化石油气的指标:C1+C2《3% C5+《2%;38C饱和蒸汽压《15绝对大汽压,-10C>3;体积含水率《0.5%6.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反映油田开发的动态;节约能源防止污染;安全可靠,灵活性;与辅助系统协调一致。

经济效益等。

7.油气集输系统的压力:其回压是地面集输系统对油井的背压,是集输系统的起点压力。

自喷井回压应为油井油压的0.4-0.5倍,不低于0.4mpa否则工况的变化响油井产量的稳定8.计量方式:集中、分散计量。

9.流程密闭措施:采用耐压卧式罐代替立式常压罐;采用油气混输泵;采用大罐抽气;利用自喷井和抽油井的能量,减少转油环节。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浅析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摘要】本文介绍了油气集输的发展历史,通过油气集输方法介绍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在油田的开发中,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油田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采油技术设计原则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

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

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

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

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

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

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

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1)油井计量;(2)集油、集气;(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

输油 输气管道施工验收标准

输油 输气管道施工验收标准

输油输气管道施工验收标准管道输油输气工程是一项涉及到安全和环境的重要工程。

为了确保管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施工验收。

本文将介绍输油输气管道施工验收标准。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管道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地质勘察和设计:应进行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以确定地下情况,并根据勘察结果进行管道的设计。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管道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3. 施工队伍组建:组建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资质和证书。

二、施工验收标准1. 管道材料验收:对于输油输气管道使用的材料,应进行质量验收,包括管道钢材、防腐层材料、密封材料等。

材料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方标准,且应具备相应的检验报告和证书。

2. 焊接工艺验收:管道施工中,焊接是重要的工艺环节。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参数的控制、焊缝外观质量等。

焊接质量的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测试和无损检测等。

3. 地质环境验收:管道施工需要考虑地质环境的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情况、地震活动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地质环境的验收,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管道安装验收:管道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包括管道的铺设方式、固定方式、管道间距和高差等。

管道安装的验收应包括管道位置、固定方式、支架规格、充气测试等。

5. 防腐层施工验收:对于防腐层的施工,应进行验收,包括涂层的均匀性、附着力、厚度和硬度等指标。

防腐层施工的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具备相应的检验报告和证书。

6. 管道试压验收:管道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试压工作,以验证管道的密封性能和承压能力。

试压的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记录试压结果和过程。

7. 管道标志验收:管道施工完成后,应设置管道标志,包括起点标志、终点标志、管道材质标记和埋深标志等。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一、基本概念1、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品经过若干个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2、简述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

答: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

3、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标准是如何要求的?答:(1)质量含水率: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1%,优质原油含水率不大于0.5%。

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质量含水率要求。

(2)饱和蒸汽压:储存温度(或60℃)下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不大于50g/m3。

4、油田上三脱,三回收的内容是什么?答:三脱:原油脱水,原油脱气,伴生气、天然气脱轻油。

三回收:污水中回收原油,回收污水,回收轻油、液化气。

5、参照图说明掺水的目的和原理,以及掺水的比例如何确定?答:掺水的目的:降低高粘原油的粘度,使破乳剂更好的发挥破乳的效果;掺水的原理:在高粘原油中掺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使原来的油与油、油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变成水与油、水与管壁的摩擦,使表观粘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掺水、加热能使破乳剂更好地发挥效果;掺水比例:掺水比例要使油水反相,使油包水型乳状液变成水包油型乳状液的掺水比例是最合适的。

6、简述油气集输流程选择的依据和原理。

答:油气集输流程选择依据如下:(1)油气集输的选择应以确定的油气储量,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方案为基础,应充分考虑油田面积,油藏构造类型,油气储量,生产规模,预计的油田含水变化情况,单井产油量,产气量以及油井油压和出油温度等。

(2)油气物性。

原有物性包括原油组分:蜡含量,胶含量,杂质含量,密度,倾点和粘-温关系等。

天然气物性包括天然气组分和H2S,CO2等酸性气体的含量。

(3)油田的布井方式,驱油方式和采油方式以及开发过程中预期的井网调整及驱油方式和采油工艺的变化等。

(4)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天文,工程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油田所在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居民点和配套设施分布等社会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管理自动化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开发系集输教研室 彭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提要
(约5分钟)
一、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 二、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 三、“三脱”、“三回收”、“四种合格产 品” 四、高效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课前提问
3、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尽可能 做到密闭,降低集输过程中的油 气损耗量。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4、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保 证油、气、水的净化符合要求。
5、充分利用井口的剩余能量, 节约电能和燃料。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6、流程中各种设备仪表化、 自动化,便于集中进行自动控 制和管理。
(约75分钟)
三、“三脱”、“三回收”、“四种合格产品”
“三脱” 原油脱水、天然气脱水、污水脱油
“三回收” 轻质油回收、天然气回收、污水回收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四种合格产品”
➢ 合格的油 ➢ 合格的气 ➢ 合格的水 ➢ 合格的轻质油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1、什么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2密闭程度分类?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一、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
1、尽可能满足采油生产的要求,保证集输平衡。 2、流程的适应性要强。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约75分钟)
四、高效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
原则——“两低两高”
低能耗、低投资 高效益、高水平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总体目标——“三全、两配套、一化”
油气水系统全密闭 油气水产物全处理 油气水质量全合格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配套高效低耗工艺 高效节能设备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设计总趋势: 简化井口和计量站,尽量采用二级布站或
更少级布站和密闭流程; 完善联合站,减少占地,方便管理。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约75分钟)
二、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
1、可靠性 2、适应性 3、先进性 4、经济性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