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川区统计局

2011年7月5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6168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②为129.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76万人,增长0.59%。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镇街看,7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为57.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4.57%;23个镇常住人口为71.6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5.43%(各镇街常住人口分布见附表)。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8.2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5.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30%;女性为64.2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5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2%;15-64岁的人口为

90.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3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8万人,占总人口的13.7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9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9.45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2.8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6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999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050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4088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79万人,文盲率③为6.02%。

注:①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②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③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附表: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镇街常住人口

单位: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持。 (二)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实施全国和本区域内的人口普查工作。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立人口普查小组,做好本区域内的人口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三)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人口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严控制支出。 (四)各级宣传部门和人口普查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为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人口普查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地方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负总责,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二、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对象和内容 (六)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七)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八)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九)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十)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网201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提供科学基础。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初的普查。2019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二五”计划和新的远景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人口,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对于制定 1 / 2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西藏自治区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300216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163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85837人,增长14.75%。年平均增长率为1.3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70835户,家庭户人口为283776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2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75人减少0.5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42633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1459533人,占48.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67上升为105.69。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31683人,占24.37%;15-64岁人口为2117576人,占70.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52907人,占5.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8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2716389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0514人,汉族人口为245263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1.83%(其中:藏族人口占90.4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35%);汉族人口占8.1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289221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923人,汉族人口增加86693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6533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102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5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84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282人上升为550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3548人上升为 4364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6343人上升为1285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441人上升为36589人。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重庆市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川区统计局 2011年7月5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6168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②为129.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76万人,增长0.59%。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镇街看,7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为57.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4.57%;23个镇常住人口为71.6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5.43%(各镇街常住人口分布见附表)。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8.2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5.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30%;女性为64.2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5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2%;15-64岁的人口为 90.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3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8万人,占总人口的13.7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9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9.45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2.8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6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999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050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4088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79万人,文盲率③为6.02%。 注:①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②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重庆市合川区城市商圈发展规划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重庆市合川区城市商圈发展规划 目录 一、规划总则 (1) 二、商圈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6) 三、商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8) 四、商圈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发展重点 (11) 五、保障措施 (39) 六、附则 (43) 七、附件 (44) 1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圈是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商圈发展对于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五”期间,合川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等历史机遇,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商贸流通产业设施不断更新,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成区域商贸中心。 在重庆市全面贯彻“314”总体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合川区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为此,根据合川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激发商圈活力,形成合川区商圈发展的新格局,特编制合川区商圈发展规划。 (二)规划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根据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结合合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从优化商贸发展资源的角度出发,描绘合川区商圈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大战略举措及实施保障手段,充分反映政府对商圈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商贸流通工作重点,形成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对商贸业未来发展的共识和思路,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宏观指导,调控网点建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促进商圈合理布局,以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共同努力,使合川商圈建设有法可依、有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一 —关于普查登记时地址名称代码和 建筑物编号填写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每个普查对象要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属于人户分离的,同时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按照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实际所在普查小区和建筑物,填写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对一些特定人口群体,登记时的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需要特殊处理。现就相关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一)各地在组织开展普查区域划分和名称地址代码清单的确定工作时,暂无需考虑特定人口群体的地址名称和代码填写问题,要按照“地域完整覆盖并且有实际地域和人口”的原则,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核实确定的普查区名称地址代码清单以及实际划分的普查小区个数,统一整理、生成普查小区名称地址代码文件(标准地址码库),供登记填表使用。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00普查小区、第801普查小区。 (三)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县级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5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50普查小区、第851普查小区。

重庆市合川区的风土人文调查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组长)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4年5月10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社会实践报告成绩评定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 2012 级班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社会实践报告计划书 学院专业班级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指导教师拟订日期2012年5月10日 学生姓名(组长)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重庆市合川区的风土人文调查报告 中文摘要:合川是重庆的北大门,地处重庆三环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紧邻“两江新区”,重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距重庆主城核心区仅半小时车程,是规划中的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扼川北水陆交通咽喉,俗称“江城”,是重庆与资源丰富的川北地区相联的纽带,也是重庆资金技术集约发展的延伸带,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北部、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渝武高速公路和渝广(安)高速公路(在建)途经合川,遂渝快速铁路贯穿合川全境,兰渝高铁(在建)在合川并轨。2004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关键词:合川区;历史;文化;民俗 正文内容 一、合川地理 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重庆市北大门,距重庆56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岳池县,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潼南县,北接武胜、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 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全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全市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其特征是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南面地势较低。最高点是三汇镇白岩头,海拔高度为1284.2米;次高点在西部龙多山,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在南面的草街镇嘉陵江边,海拔185米。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等岭谷地形,分布面积35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西北部广大地区,属川中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4.5%。 二、合川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合川,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公元前 11世纪,周族姬发(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分封了重要的封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国家占了五十三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爵子。巴子在今合川城区铜粱山下建巴国别都,名“巴子城”。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五年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秦于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垫江县,县域辖今合川、武胜,铜粱、安岳、岳池县地,隶属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垫江县为合川历史上最早的县名。垫江原名为亵江,取嘉陵江、涪江在县城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并沿袭至今。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垫江县域辖今合川、铜粱、大足、武胜县地及潼南、安岳县一部分,县治仍在今合川,属巴郡。 此后,到东晋末的 400余年内,由于政权更迭,除垫江的从属关系在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属巴西郡,蜀后主建兴十五年(237年)属巴郡,东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年)属巴州,义熙八年(412年)属巴郡等数次变动外,垫江县建置仍一直保留。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 (424—453年),宋文帝升垫江县置东宕渠郡,屑梁州,郡治在今合川市区。宕渠名源于宕渠水(今渠江)。东宕渠郡辖宕渠县1县,县治在今合川市区。 南齐时 (479—502年),齐高帝因贵州的僚人迁徙进入嘉陵江、渠江流域,故将东宕渠郡改名为东宕渠僚郡,郡治不变,仍属梁州,辖宕渠县(今合川)、平州县(今南充

晋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晋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晋中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3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324942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016536人相比,共增加232889人,增长7.72 %,年平均增长率为0.75%。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002346户,家庭户人口为302187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6人减少了0.3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94946人,占52.16%;女性人口为1554479人,占47.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04。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55567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425230人,占74.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8628人,占8.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5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5772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6579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50418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0459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892人上升为793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285人上升为14335人;具有初中程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 市数据统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 15~64岁人口约: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2.26合川基本情况简介(合川区情)

合川区情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核心区50公里,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9.6万。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7亿元,同比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25.39亿元,增长4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005元,增长14%。 合川建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合川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城邑“巴子城”曾是巴国别都。公元前314年始设县,公元556年改名合州,后历为州郡治所,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合川钓鱼城古战场是重庆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双国保”单位,佛教禅宗文化胜地涞滩古镇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理学家周敦颐、“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曾在合为官,陶行知曾在合办学,被毛主席誉为“中国民族工业四个不能忘记”之一的卢作孚、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也是合川人。合川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儿童画之乡”,还是重庆的高职教城,现有高校8所、在校学生5万人。 合川交通体系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合川是重庆通往陕西、

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110、204省道、兰海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纵贯南北,成渝快速铁路横穿东西,千吨级货轮顺流而下可直航上海。 合川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水资源得天独厚,年过境水流量达750亿立方米。已探明矿产20多种,其中储量较大的有石灰石11亿吨、煤炭18.2亿吨、岩盐160亿吨、天然气700亿立方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片、优质粮基地、现代化万头猪场等重点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生猪、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一园五区”和特色工业团地建设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三大版块”、“九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版块中能源产业完成布局,电力年产能达125万千瓦,建材年产能达700万吨,化工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成长版块中装备制造业已实现突破,食品加工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业已然成型;未来版块中生物制药、电子元器件成功实现破题,电子信息正在释放发展潜能。同时,旅游服务业和市场建设加速发展,钓鱼城、涞滩精品游正加快推进,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西南唯一)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落户合川。合川正朝着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迈进。 合川人居环境优良,江城特色明显。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横贯全境,并在合川城区汇流,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 结 自12月我区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市普查办和区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口普查工作深入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围绕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精心布置,各项工作完成得有声有色。现将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建专班 为切实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开会讨论布置,成立了以区常务副区长黄璘为组长,区统计局局长曾家友为副组长主抓全区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口普查领导班子。同时,严格按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的标准、条件、范围、数量等要求,组织各乡镇及时组建人口普查领导机构,选聘XXX个普查指导员、1XXX名普查员;全区成立了XXX个乡镇(含新城)级人口普查工 作领导小组;全区共划分XXX个普查区,1XXX个普查小区。人口 普查期间,全区共召开各种普查会议15次;区乡两级开展人口普 查业务培训30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我区群众的支持是顺利完成六次人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让每一个公民知晓人口普查,参与人口普查十分重要。在宣传阶段,区人口普

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对各乡镇 人口普查工作积极动员,各种场合都给“两员”同志鼓劲。各乡镇人普办定制了很多标语分别悬挂在广场、村(社区),各村(社区)在各自的普查小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张贴标语增强宣传效果,通过宣传车、短信、宣传画、村(社区)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整个宣传工作在10月“宣传月”形成高潮,使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很大程序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为普查员入户登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群众参与人口普查的积极性。 三、层层培训,提高水平 根据市人普办的统一部署,9月6-10日,区人普办对沿滩区各乡镇和部门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 业务培训。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人口普查的小区图绘制,入户摸底,户主姓名底册填写,长表抽样,长短表、死亡表、境外表填写,普查表审核,过录汇总,入户交谈技巧等一系列业务知识。在培训期间通过业务测试和讨论,增强了“两员”的实际操作能力。9月12日开始,各乡镇普查办陆续组织村(社区)“两员”进行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培训了普查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区普办的业务人员全程监督并指导了各乡镇的培训。同时,各村(社区)开展普查员业务培训,乡镇普查专班具体分工一个村一个社区地到各普查单位进行人口普查工作业务指导,根据

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福州市统计局 2011年6月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71153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38601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9357人,增长11.42%,年平均增长率为1.0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177483户,家庭户人口为635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减少 0.5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

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8%下降为104.1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946人上升为1245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353人上升为1695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572人上升为3649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216人下降为25442人。

重庆合川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合川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日期:

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川区统计局 2011年7月5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6168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②为129.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76万人,增长0.59%。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镇街看,7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为57.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4.57%;23个镇常住人口为71.6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5.43%(各镇街常住人口分布见附表)。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8.2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5.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30%;女性为64.2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5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2%;15-64岁的人口为 90.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3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8万人,占总人口的13.7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9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9.45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2.8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6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999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050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4088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79万人,文盲率③为6.02%。 注:①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②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21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天津市统计局 2011年4月29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天津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天津市常住人口[3]为129382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0090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929156人,增长29.27%。年平均增长率为2.60%。 二、家庭户人口 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61848户,家庭户人口为1026174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9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906858人,占53.38%;女性人口为6031366人,占46.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99上升为114.52。 四、年龄构成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67508人,占9.80%;15-64岁人口为10568 370人,占81.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2346人,占8.5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0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6162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67229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93595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20587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007 人上升为1748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0851人下降为2065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590人上升为3815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5031人下降为17049人。 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71381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25296人,文盲率[5]由5.96%下降为2.10%,下降3.86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