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二首好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分析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 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 析。
1.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及风格。 2.分析词的意境及艺术手法。
3.感知词表现出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1.读准字音 玉枕纱厨(zhěn)(chú) . . 寻觅(mì 戚(qī) . ) . 乍(zhà ) . 暗香盈袖(yí nɡ) . 憔悴(qiá cuì ) .. o
在婉约派风格的影响下,豪放派的词人也有些婉约风格的佳作,例 如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婉约佳句。 婉约和豪放,交织起来,编织出宋朝词坛上的两朵奇葩,对后世诗 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醉花阴》) 1.吃透文本 《醉花阴》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上阕通过写 “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的感觉,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 独凄凉的心情。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一句 “人比黄花瘦”活画出词人多愁善感、销魂憔悴的形象。
6.开阔视野 (1)夫妻赛词的故事 李清照把自己的词《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赵十分叹赏,想尽 办法要胜过妻子。于是杜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词五十首。 他将李清照的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鉴赏。陆品味再三,说只 有三句写得绝妙。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李清照写的。明诚自此以后,对 妻子便甘拜下风。
和婉约派相反,豪放派的风格较为豪放,气势恢弘,视野广阔,豪 放派较婉约派更注重诗文的文法、句法和字法。豪放派的代表是苏 轼,而在他之前,词坛上的婉约派词风大为流行,而豪放派的风格 正是扭转了这一单一的创作风格,丰富了宋词的内容和风格,苏轼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豪放派词人 代表词句。豪放派代表还有辛弃疾,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写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为读者描绘出奋勇 杀敌、壮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可见豪放派的情绪多为“气吞万里如 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共25张PPT)

千古绝唱
悼亡悲歌
丈夫的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绝。秋风萧瑟,愁云 笼罩,李清照独自守在窗前,感到无限悲哀和孤寂。这 天黄昏时刻,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那梧桐树的大 叶子土,不时滴滴嗒嗒地滴下晶莹的水珠,在悲痛中的 李清照看来,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那滴落 的分明是一串串伤苦的泪珠。痛定之余,长歌当哭,李 清照怀着对赵明诚的无限深切之情,提笔写下了千古绝 唱《声声慢》。
乍暖还寒 晚来风急
淡酒旧雁 憔悴黄花

梧桐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夫之痛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夫之痛 ·漂泊之苦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夫之痛 ·漂泊之苦 ·亡国之悲
怎一个愁字了得? 凄婉沉痛
·亡夫之痛 ·漂泊之苦 ·亡国之悲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乍暖还寒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乍暖还寒 晚来风急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乍暖还寒 晚来风急
淡酒旧雁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乍暖还寒 晚来风急
淡酒旧雁 憔悴黄花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乍暖还寒 晚来风急
淡酒旧雁 憔悴黄花
梧桐细雨
寻 觅· 冷 清· 凄 惨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 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在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的院落,我看到她醉卧在遍 地堆积的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无人问无人怜 。 这就是那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她吗? 一个袭盛雪白衣、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娇憨女子。 这就是沉醉在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她吗?一个撑一 支长的篙争渡,乍然红晕的脸庞,羞红了一湖涟漪的妩 媚女子。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②一般抒情两种愁怀
两处 闲愁——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 愁(甜蜜的相思之愁) 一往情深传千古, 两处闲愁结同心。 怎一个愁字了得——家国之思、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哀怨) 梧桐更兼细雨,冷冷清清送归雁 淡酒难消浓愁,惨惨戚戚对黄花
返回
梧桐细雨
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 ,以梧桐写悲秋,是古 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 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 归梦三更后。”

返回
探究: 词人似乎已经将“愁苦”之情写 尽了,是否太“露”,是否落俗 套?这首词的过人之处在哪里?
2、这首词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
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突出节令特征?
写于重阳节,初秋天气,白昼还很长,夜里 天气已变凉,西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作者 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菊花盛开等现 象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
借长日、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后人评价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 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 ★ 郭沫若为“李清照 的成就为最高。后人辑有《漱玉 纪念堂”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 故居在垂杨深处;漱 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 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 安体”。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 有后主遗风。” 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 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 “婉约词宗”。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32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32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西风:暗含凄冷萧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7-
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 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
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 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 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愁不 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欢饮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 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 易消除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上加愁。酒,对李清 照而言,似乎已经附带一种化不开的愁绪。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 共58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 共58张PPT)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 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 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 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 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 清 照 词 两 首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 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 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 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 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 晚年生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音乐美。 2、增强感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 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过雁 雨
秋风 黄花 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疏通文意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词人是从哪些 方面写愁情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瑞脑消金兽。 令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高中语文优质ppt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1)

高中语文优质ppt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1)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情感提升】
欣赏音乐,用心感受 发挥想象,再现意境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品读鉴赏,再现意境
借酒消愁——抵不过晚来风急 大雁南飞——追忆起旧时相识 黄花堆积——憔悴中无心堪摘 守窗盼黑——到黄昏梧桐细雨
特 凄惨悲凉 点 一种凄婉的美
国愁 家愁 情愁 亡国之恨 家破之痛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沦孀亡
落居国 之之之

苦悲痛
、、
.
怎样写愁?
诗歌鉴赏方法之三: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 歌情感
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 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 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 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 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 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 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
雨 梧桐
黄昏
间接抒情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 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品味:叠字的妙用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 好不好?
为什么?
2、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 鼓舞人 心的成 果跑在 人民的 前面, 就像它 是在拖 着生活 向前迈 进似的 。”然 而,在 “过度 商业化 ”的潮 流中, 文学逐 渐迷失 方向, 主动弃 置精神 属性。 一些写 作者为 迎合低 级趣味 ,不断 制造各 种刺激 感官的 垃圾文 字作品 。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 个特点 ,是它 不断追 求最简 单的、 最深层 次的、 超出人 类感官 所及的 宇宙之 根本。 所有这 些研究 都是在 极抽象 的形式 下进行 的。这 是一种 化繁为 简以求 统一的 过程。
解 ?象 究 这 我: 些们 具曾 有在 丰哪 富些 含诗 义句 的中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愁的 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
感的? 薄雾 浓云 瑞脑 厨 西风 黄花 概括意境特点: 凄凉萧索
金兽
玉枕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 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写 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 春易逝,红颜易老。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 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 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 心情。“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 了下阕“愁”字的症结。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 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声声慢》与《醉花阴》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显著不同?
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
增强情感表现力。
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
节奏感。
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 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 结合情感,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 妙处。
意象,通过想象连缀形成完整的意
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问:上阙中哪一个字暗含了作者 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 心感觉孤独凄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
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
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
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
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
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
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
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
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
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合作学习
①本词写到哪些景物意象?有何特 点?有何作用?
薄雾 瑞脑 玉枕 西风
浓云 金兽 纱厨 黄花
凄清,萧瑟 清冷,凋敝
营造幽雅清闲 宁静的气氛; 烘托词人孤独 的形象;抒发 词人悲愁的心 情。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 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 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 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 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 “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 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 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表现得令人心疼。
学习总结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 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 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从愁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侧重表现 闲愁、情愁。
必修四第二单元
婉约派词
婉约派词的特点
• 内容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言情,是 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 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 情、友情、亲情、感时伤世之情,都是它应有之 情。
• 手法方面: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 • 风格方面:温柔香艳,绮丽清新。音节谐婉,情
调柔美,情致缠绵,凄恻动人。可歌性强。
“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 残月。”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离愁情
柳永
人物:词人与心上人
景物:寒蝉、长亭、骤雨
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岸晓风残月
感情:凄切伤感
婉约派词的代表词人
• 承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 • 宋初: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 •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2)指断魂;销魂,使人荡气回肠。
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巫山枉 断肠。”

请将这首词用 散文化的语言 描绘出来!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
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
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
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 安居士,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 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 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当代散文大 家梁衡称之为“乱世中的美神”,她 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 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 考据家。
(4)词作体现了婉约词的有哪些特点?
A、清丽婉转,情调柔美,情致缠绵。
B、善赋“愁”形,寓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结合。
婉约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 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 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 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 “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 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 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 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
②本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何作用?
昼永愁 昏把酒 夜凉透
莫不销魂 人比花瘦
从视觉嗅觉触觉 味觉全方位表现 词人那种无法言 说的孤寂伤感的 愁绪。
③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词眼为何?
表现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写尽 了人间佳节思亲的普遍情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原词如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 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销魂:(1)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
(2)形容性感极致的,飘飘欲仙的,诱人的, 迷人的。
断肠
(1)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 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 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 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 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 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 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 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 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 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 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 漂泊,境遇极其悲苦。
其词可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 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
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前期词
醉花阴
李清照
此词作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婚 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 阳,李清照作此词,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 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 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 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 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 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 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