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乘用车can总线物理层技术要求

乘用车can总线物理层技术要求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乘用车can总线物理层技术要求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乘用车CAN总线物理层技术要求是指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使用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的物理层技术标准和要求。
CAN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串行通信协议,它具有高效、可靠、实时性强等特点,因此在现代汽车中被广泛采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乘用车CAN总线物理层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设施CAN总线通讯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设施CAN总线通讯规范(BMS、充电桩、充电机、后台)1、通讯规范数据链路层应遵循的原则总线通讯速率为:250Kbps,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能改成125K。
以250K为主,125K备用数据链路层的规定主要参考CAN2.0B的相关规定。
使用CAN扩展帧的29位标识符并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下为29位标识符的分配表:其中,1位PRI 为报文优先级(0:高优先级;1:普通报文);2位Resv 为保留位,填03位DestAddr 为目标地址(1-14表示设备地址,15表示广播地址;0:保留;1:后台监控系统;2:充电柱;3:BMS;4:CCS) 4位SourceAddr 为源地址(1-14表示设备地址,15表示广播地址;0:保留;1:后台监控系统;2:充电柱;3:BMS;4:CCS) 8位FunctionCode 为报文的功能码;(0-255见后续定义)10位InfoCode 为报文的信息码;(0-1023见后续定义)单体FunctionCode表示功能码,指报文内容属于任何种功能类型,定义如下:=0对时报文=1申请读取数据/回答读取数据=2申请写入数据/回答写入数据(不带返校)=3遥控操作/遥控返校=4遥控执行/执行返校=5主动上送数据(广播发送)=6主动上送数据(点对点)……..InfoCode表示信息码,指报文数据区的信息类型,定义如下:=0 保留,当不属于以下定义的信息类型时,可填0=001-400 综合类数据,可由双方约定每种报文帧的数据结构(现未用)=401-600 直流测量值数据401~600=总数据及报警参数;407=每箱电池是否有温度;//最大64箱408~415=上送箱中电池支数;//最大64箱420~519=单体电压;//最多400个单体电压520~535=每箱电池的温度;//最大64个温度,传输每箱电池的最高温度536~551=每箱电池的温度;//最大64个温度,传输每箱电池的最低温度552=车量唯一编号(整车充电时)553-568-=每箱电池唯一编号//最大64个编号,传输每箱电池的唯一编号690=BMS发送广播帧充电参数695=CCS发送数据及状态=701~800 交流测量值数据:701:监控后台输出实时电度表值702:直流充电桩输出计算电量=801~899 状态量数据 801=CCS发送控制命令=900 SOE数据=901 BMS控制输出(控制充电机)=902 监控后台控制输出(控制充电机)=903 充电桩控制输出(控制充电机)=904 后台对时报文,充电机、充电桩接受对时=904-999 其它控制输出(后续再定义)=1000-1023 保留报文按帧为单位发送和接收,每帧报文含8字节有效数据,末用的字节填0,根据FunctionCode与InfoCode,分别定义每种帧的数据区内容。
整车CAN通讯协议_20151130

3
2B
第 4 箱单体 3 电压
5
2B
第 4 箱单体 4 电压
7
2B
监控系统单体电压 1 1000
8
第 4 箱单体 97 电压
1
2B
397~400
第 4 箱单体 98 电压
3
2B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mV/bit 偏移量:0
1000
8
BMS 系统参数 3 (ID:0x104C1993)
1
1000
8
模块是否有温度 (ID:0x104C1997)
1
1000
8
模块电池支数 1 (ID:0x104C1998)
1
1000
8
模块电池支数 8 (ID:0x104C199F)
1
监控系统单体电压 1 1000
8
单体电压切断下限 单体电压互差报警
四 、CAN1 通讯报文
1、电池管理系统(二级故障为一般故障、一级故障为严重故障)
发送 节点
Message Name SA/DA PGN #
优 间隔时间 数据长度
先 Ms
Byte
级
P
电池管 电池组总体数据信息 6 500
8
理单元 (ID:0x18FF217B)
SA =123 =0x7B
电池组总体数据信息 6 500
2B
监控系统单体电压
CAN技术规范

CAN技术规范篇一:CAN介绍及其技术规范CAN总线介绍及其技术规范CAN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可以归属于工业现场总线的范畴,通常称为CAN bus,即CAN总线,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开放式现场总线之一。
CAN 最初出现在汽车工业中,80年代由德国Bosch公司最先提出。
最初动机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
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它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如BENZ(奔驰)、BMW(宝马)、volkswagen (大众)等都采用了CAN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与各检测和执行机构间的数据通信。
1993年CAN 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CAN的规范从CAN 1.0 规范(标准格式)发展为兼容CAN 1.2 规范的CAN2.0规范(CAN2.0A为标准格式,CAN2.0B为扩展格式),目前应用的CAN器件大多符合CAN2.0规范。
由于CAN总线的特点,得到了Motorola,Intel,Philip,Siemence,NEC等公司的支持,它广泛应用在离散控制领域,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不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已经在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AN的工作原理、特点CAN总线标准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其中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信息类型、总线访问的仲裁规则及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的方式。
当CAN 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
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CAN2.0A),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
当一个节点要向其它节点发送数据时,该节点的CPU 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节点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
整车CAN网络设计规范

目次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定义和术语 (2)4总体设计要求 (2)CAN总线架构详见图1。
(2)5总线拓扑 (3)6导线 (4)6.1导线的参数 (4)6.2双绞线在连接器处的绞缠要求 (4)7整车供电要求 (4)8总线故障管理 (4)8.1节点故障 (4)8.2开路和短路故障 (5)9周期型消息和混合型消息的周期偏差 (6)1范围本范规覆盖整车CAN网络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交互层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各车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1898-1: 道路车辆-电控单元局域网(CAN)—第一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号ISO11898-2: 道路车辆-电控单元局域网(CAN)—第二部分:高速介质访问单元ISO11898-5: 道路车辆-电控单元局域网(CAN)—第五部分:低功耗模式的高速介质访问单元SAE J2284-3: 500 Kbps下车辆用高速CANISO 15765-4: 道路车辆-控制局域网络诊断(CAN)—第四部分:排放相关系统要求3定义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的用法如下:“要求”:表示一种必须/强制的需求。
“应当”:表示一种推荐或建议。
“必须”:表示一种合法或标准的需求。
“将会”:表示一种预计的考虑情况,或者一种附加或可选的特性。
“可以”:表达一种被允许的行为或方法,并不认定为需求。
3.2缩写,缩写词、定义和符号4总体设计要求CAN总线架构详见图1。
CANH CANL C图1 CAN 总线架构以下章节详细描述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交互层的参数: 物理层要求基于ISO11898-2/ISO11898-5/ISO15765-4; 数据链路层要求基于ISO11898-1/ISO15765-4; 交互层要求基于OSEK/VDX 和 AUTOSAR 。
汽车CAN通信需求规范

5.5.2 Bus-off 处理 ......................................................................................................... 16
4 交互层.........................................................................................................................................11
4.1
位格式和字节格式 ........................................................................................................11
4.2
报文发送方式 .............................................................................................................. 12
5 网络相关诊断............................................................................................................................. 15
2.2.5 EMC 电容 .............................................................................................................. 3
整车控制CAN通信电气和通讯规范 (基于SAE J1939)V1090513

整车控制CAN通信电气和通讯规范(基于SAE J1939)制订日期:2008年月日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目录一、目的定义整车控制器与动力电源系统、车身网络、电机系统和仪表之间的电气连接和通讯规范。
二、电气规范整车控制器与组合仪表、车身网络、发动机ECU、动力电池系统、电机控制器和功率控制器之间的电气连接应该如下图所示,整车控制器与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源由各自单独连接。
各子网需用两个120欧姆电阻端接。
三、网络拓扑图1 CAN网络连接图参考图1所示,整车控制器1、车身网络模块、仪表和发动机ECU为1个子网(Net1),通讯波特率为250KbPS;整车控制器2、功率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为1个子网(Net2),通信波特率为250KbPS;整车控制器3、电机控制器和AMT为1个子网(Net3),通信波特率为250 KbPS。
四、通讯规范使用CAN2.0B的扩展帧格式,总线通讯波特率为:250KbPS。
握手协议采用广播式和应答式两种。
广播帧包含的数据主要是电池组的总信息,包括总电压、总电流、最高温度、电池单体最高电压、电池单体最低电压、管理系统错误代码;应答帧主要是根据所要电池组的序号回复详细的单节电池电压信息。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字节组成的参数,应首先传递低位有效字节。
诊断信息实现了DM1,格式如下:FMI:实效模式标识(5bits),详细可参考J1939-71CM:转化模式,通常为0;OC:该故障发生的次数,1-1274.1C AN总线网络报文结构图报文ID结构如下表:以上为29标识符的分配表:其中,优先级为3位,可以有8个优先级;R一般固定为0;DP现固定为0;一个CAN2.0的扩展帧格式如下(参见J1939-21):4.2C AN网络地址分配表CAN总线节点地址从J1939标准中的定义获得;其中129-132使用SAE的保留地址五、报文内容5.5、整车控制器3(其P GN的PF为FF,PS为:64-79)5.6.1、电池组状态电池管理系统错误代码表电池开关量信息表注:电机在收到此报文后,应根据故障代码和故障程度,决定停车或限功率输出。
整车控制CAN通信

位置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内容(1表示错误,0表示正常) 下位机无响应报警 温度超限 容量低报警 单节最低电压超限 单节最高电压超限 平均电压 总电流超限 总电压超限
数据
位置 参数定义 参数说明 SPN
1 油门踏板位置百分比 8bit,0.4%/bit
2 制动踏板位置百分比 8bit,0.4%/bit
3 电机温度 8bit,建议分辨率)1℃/bit偏移:-40
R DP PDU FORMAT(PF) SRR IDE PF PDU SPECIFIC(PS) SOURCE ADDRESS(SA)
3 2 1 1 1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具体由厂家确定)
8 电机控制器LIFE
当前电机控制器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注:电机在收到此报文后,应根据故障代码和故障程度,决定停车或限功率输出。
5.7、电机控制器(其PGN的PF为FF,PS为:80-95)
5.7.1、电机转速转矩信息
OUT IN ID 周期mS
电机控制器(129) 整车控制器3(132)、AMT(3) 0x18FF5081
5.7.3、 电机控制器其他信息
OUT IN ID 周期mS
电机控制器(129) 整车控制器3(132)、AMT(3) 0x18FF5281
(P:6,PF:255,PS:82, SA:129) 200
整车控制器3(HCU3) 1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TKC/JS(S)-EV17文件版本号: 0/A版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目录前言为使本公司整车CAN总线通信设计规范化,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协议以及国内外汽车总线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物流车开发车型的实际应用环境,编制本整车CAN总线通讯设计规范。
本规范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批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劲松、查德国、和进军本规范于2015年01月首次发布。
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一、说明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生产的纯电动汽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的CAN总线通信设计。
如果本标准与其它标准或规范不一致,则按照如下方式处理:与SAE J1939不一致,遵照本标准执行;与ECU技术规范不一致,遵照ECU技术规范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表 1 参考文档术语和缩写表 2 缩写二、物理层本节详细规定了物理层的需求相关标准所有ECU应遵从标准、或者中的相关规定.物理介质CAN传输线束应该满足表3描述的参数和如下的条件:CAN线束采用非屏蔽双绞线;CAN_H和CAN_L应该被保护屏蔽包裹,如果天康允许,可以使用不带保护层的CAN 线束;绞线率:13~58twist/m。
表 3 物理介质参数网络拓扑CAN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采用单网段的拓扑结构,也可以采用多个网段的拓扑结构。
具体的拓扑结构由普天制定。
此外,网络拓扑应该满足如下的条件以及表4规定的参数:➢为了避免终端反射,网络拓扑应该尽量使用线性结构;➢根据经验,尽量使用短支线连接ECU;➢为了减少干扰,CAN线束应该远离大电流和快速开关负载、连接ECU电源或地,以及连接起动机、雨刮继电器、转向灯继电器和控制灯的继电器;➢此外,为了减少驻波,各ECU距离干线的长度,即支线长度L1不能相等;同时应避免ECU在总线上等间距布置,即任何两个ECU之间d值不能相等,L1和d的定义见图1所示。
表 4 网络拓扑参数参数符号最小值标称值最大值单位总线长度L∑- 40 m支线长度L1 - 1 m节点间距 d - 40 m节点数量- - - 15 -图1 网络拓扑参数连接器网络连接器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即使在车上受到最大的振动也不会断开连接。
位定时总线传输速率为250kbit/s,位时间为4000ns±2ns。
供应商应该正确设置ECU位定时参数,采样点应该尽量靠近但不超过位时间的7/8,SAE推荐的位定时参数如表5所示。
表 5位定时参数时钟频率时间段1 时间段2 同步跳转宽度(1) 采样点位置采样次数16MHz 13 2 1 % 1 20MHz 16 3 1 85% 1注(1):由于同步,使相位缓冲段1增长,或使相位缓冲段2缩短。
相位缓冲段加长或缩短的数量有一个上限,此上限由SJW(同步跳转宽度)给定。
位时间包括四个部分,如图2所示。
图 1 位时间分段推荐外围电路本节给出建议的ECU内部CAN接口电路图。
所有节点供应商都应该向天康提供CAN 接口电路图及相关电气部件的信息。
下图为CAN接口外围电路的示意,由于收发器的不同,部分因有些收发器提供了用于连接分裂式终端的SPLIT引脚(如:NXPTJA1040、NXPTJA1041),而有些收发器无此引脚(如TJA1050)。
故根据收发器的不同,CAN接口外围电路也略有不同,如下图:如果收发器有SPLIT引脚,应该连接该引脚(如图中虚线所示);如无此引脚,可以不进行连接。
收发器的SPLIT管脚连接到分裂终端上有助于稳定总线隐性电平。
SPLIT管脚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
正常模式下,SPLIT管脚电压值为。
CANTransceiverCAN_HCAN_LSPLITTXDRXDCANControllerchockTerminalCapacitorESDprotectionLR1R2C1C2C3D1D2图2 外围接口电路示意图CAN控制器CAN控制器应该遵循标准。
供应商对控制器的选择,需要得到天康的认可。
CAN收发器供应商选择的CAN收发器需符合或者的要求。
表6列出了推荐的CAN收发器,推荐使用TJA1040或者TJA1041作为CAN总线收发器。
表 6 推荐CAN收发器类型共模电感为了抑制共模干扰、提高电磁兼容性,ECU中必须使用共模电感。
如果控制器满足EMC特性要求,可以不安装共模电感,但必须预留共模电感的安装位置,可通过“零欧电阻”来实现旁路。
总线终端每个CAN网段都需安装俩个终端电阻。
终端电阻需采用图3所示的分裂式终端,R1必须和R2相等。
因某一控制器是否安装终端电阻(R1, R2和C1)由天康的网络拓扑决定,故终端电阻应尽可能放在容易替换的位置。
另,分裂式终端的中心与地之间必须接一个陶瓷电容(C1)。
陶瓷电容用于稳定分裂终端电压,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下表给出了电容和电阻的相关参数。
表 7 R1, R2 和 C1EMC电容为了改善EMC特性(增强抗电磁干扰性),可以安装EMC电容。
EMC电容为选装器件,供应商在设计PCB需要预留该器件的安装位置,通常他们放置在EMC和ESD二极管之间。
要求C2和C3的数值相同,并且容差不超过10%;表 8 C2和C3数值静电释放和过压保护静电释放保护和过压保护器件有助于保护控制器不受静电放电(ESD)事件的破坏。
静电释放保护和过压保护器件应满足下表要求。
若控制器能满足下表中静电保护要求,可以不安装ESD保护器件,但应预留D1和D2(如图3所示)的安装位置。
表 9 静电释放保护推荐值晶振晶振为CAN控制器的定时提供了参考。
为了保证正确的CAN通信,晶振频率必须是CAN网络通信波特率的整倍数。
晶振频率越高,定时稳定性也即越高。
时钟发生器只允许使用石英晶振,不允许使用其他时钟发生器,如陶瓷晶振。
晶振在各种条件下的误差必须少于±%,包括受到温度、老化的影响。
系统供电电压下表给出CAN通信工作电压范围:表 10 CAN通信正常电压范围在规定的过电压和欠电压条件下,为确保汽车关键部件的正常通信,要求不能有ECU干扰或中断总线通信,即使电源电压超出了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这可能要求在一定电压条件下,收发器及其他电子器件暂时、完全停用。
如果本地ECU供电电压降低到特定数值以下或供电电压增加到特定数值以上的时间少于100ms,ECU应忽视电压变化。
例如:ECU供电电压降到vActive最小值时,应在持续低于vActive最小值的时间超过100ms之后才允许停止CAN通信,当ECU从低电压恢复到vActive最小值时,应在持续高于vActive最小值的时间超过100ms之后才恢复CAN通信。
其他类似。
总线电压CAN总线电压值如表11和表12所示。
在隐性状态或总线空闲期间,电压值由终端电阻及节点输入电路的高阻抗共同决定。
仲裁期间显性状态时,隐性状态将被覆盖,显性状态差分电压值取决于多少个单元同时处于显性状态。
表 11 总线输出显性电压表 12 总线输出隐性电压上升沿与下降沿时间根据标准,不同CAN信号的跳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图4所示为计算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的方法,差分电压的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见表13。
图 2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表 13信号上升沿与下降沿时间的范围当信号值跳变并且跳变后的1μs内,CAN_H和CAN_L输出电压应该在稳态电压的81%到150%范围之内(图5中的V1)。
当信号值跳变并且经过1μs后,CAN_H和CAN_L输出电压应该在稳态电压的95%到105%范围之内(图5中的V2)。
图 3 信号值跳变后总线输出电压地偏移节点地偏移:在正常的操作电压范围内,如果节点地偏移未超过±2V,ECU应该可以正常通信,没有错误帧。
三、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用于在发送方将报文封装成数据帧;在接收方从数据帧中提取报文。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由CAN控制器硬件完成的,它在硬件上实现了CAN协议并且以CAN驱动的方式提供了与其他通信层CAN协议的接口。
就总线接口而言,CAN协议标准化和一致性测试确保不同半导体供应商之间的兼容性。
CAN控制器和MCU之间的内部接口是由CAN驱动程序来处理。
数据帧数据帧的帧格式遵循CAN 29位标识符的扩展帧格式,扩展帧格式如图6所示。
图 4 CAN扩展帧结构协议数据单元(PDU)数据帧是通过PDU进行组织的。
PDU由数据帧中的29位标识符和数据场组成,ID 又可划分为6个部分:优先级P(3位),扩展数据页EDP位,数据页DP位,PDU格式PF,PDU细节PS(8位),源地址SA(8位)。
扩展帧协议数据单元及场分布如图7所示。
图 5 协议数据单元优先级(P)优先级包含3位,位于ID的最前面,用来优化报文传输到总线的传输延迟。
一条报文的优先级可以从最高0(0002)设置到最低7(1112)。
扩展数据页(EDP)位当前所有报文的EDP位均设置为0。
数据页(DP)位应用层在分配参数组编号PGN时,只有DP0(DP=0)中的报文分配完以后,才允许分配DP1(DP=1)中的报文。
当前所有报文的PGN都设置为0,即所有报文的PGN都分配在DP0中。
格式(PF)PF域是一个8位域,它的取值确定了一条报文的PDU格式。
PDU格式定义了两种,分别为:格式PDU1和格式PDU2。
详细描述如表14所示。
表 14 PDU类型PF取值范围PDU格式PS含义PDU功能PF<239 PDU1 DA 特定目标地址发送天康CAN网络全局通信应使用PDU2中PF=255(0xFF),组扩展(GE)应统一分配以避免冲突。
细节(PS)PS场是一个8位场。
PS场的内容取决于PF场的取值。
具体描述如上表14所示。
目标地址(DA)DA场定义的特定目标地址要求任何源地址与该目标地址不同的节点忽略此报文。
DA场定义的全局目标地址(DA=255),则要求所有节点对该报文都要做出监听和响应。
组扩展(GE)GE场与PF场的低4位(当PF场高4位全部置1时表示PS场是组扩展)提供每个数据页4096种参数组。
对于每个数据页有4096个参数组只在PDU2格式下可用;此外,还有240个参数组只在PDU1的格式下可用。
当前,两个数据页共有8672个参数组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