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合集下载

虚词以的用法

虚词以的用法

虚词以的用法一、虚词以的基本用法虚词是指在句子中具有语法功能但无具体实际意义的词语,其中之一就是“以”。

在汉语中,“以”的用法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以”的常见用法及其示例。

1. 表示手段或方式“以”可以表示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实现目的。

例如:- 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

- 以跑步锻炼身体。

2. 表示条件“以”还可以表示某种条件或前提。

例如:- 以你的表现来评判你的能力。

- 以他的年龄来说,他已经非常成熟了。

3. 表示比较“以”也可以表示进行比较。

例如:- 他比赛时,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 这个学校教学质量远超我们想象所及。

4. 表示标准或参照物“以”还可以表示标准或参照物。

例如:- 各位评委老师,请您们对选手表演给予公正评价,我们将以您们的意见作为改进方向。

- 老师要求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给出最低标准,以让学生尽可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5. 表示程度或限定“以”还可以表示某种程度或限定。

例如:- 他毫不客气地以金钱来衡量一切。

- 为了不给他人带来困扰,我们应该以礼貌待人。

二、常见搭配及实例1. 以…为基础/依据/目标/原则- 企业的发展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 制定计划时,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

- 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

- 在工作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以此为原则。

2. 以…因素影响- 污染物释放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 这位演员的表演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

- 学习效果受到学生个人态度的影响。

3. 以…方式/形式出现- 这个问题需要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 做事要有条理性,不要纷乱无章地出现。

4. 以…举例说明-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可以以前期相关经验做参考。

- 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以电影学习可以提高口语水平。

5. 以…来说/为例-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难度系数比较适中。

- 以她的工作态度为例,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

6. 以…见长/著称/闻名- 这所学校以其优秀的教育质量而闻名。

虚词以字用法举例

虚词以字用法举例

虚词以字用法举例1、因为,由于:例: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

例: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以:以便)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

例: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虚词以的用法总结

虚词以的用法总结

虚词以的用法总结一、虚词以的基本概念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但起到连接、修饰、补充、转折等语法作用的词。

而其中的“以”是常见的虚词之一。

我们常用它进行比拟、解释、表示原因或目的等。

二、表示手段或方式1. 以……为例:引出例子,作为说明。

例如:“以学习英语为例,不仅要掌握单词和语法,还要注重口语练习。

”2. 以上:表示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内容。

例如:“以上所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3. 以……说服:用某种论据来说服对方。

例如:“他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以理服人。

”4. 以……为准:表示依据或根据某一标准来进行。

例如:“我们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准,做出正确判断。

”三、表示比较或类比1. 以……来说:从某种情况或观点出发,进行分析或评价。

例如:“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

”2. 不以为然:表示对某种言论或行为持怀疑态度或不赞同。

例如:“他对这个提议并不以为然。

”3. 以……来形容:用某种特点或方式来形容。

例如:“以激烈为形容词,来形容这场比赛是非常凶猛的。

”四、表示目的或结果1. 以便:为了方便、使得后续行动更顺利。

例如:“请您把资料发送给我,以便我能及时处理。

”2. 以上各分:表示前文所述的所有部分加在一起。

例如:“以上各分之和等于总数。

”3. 不以为意:表示对某种情况持不介意或漠视的态度。

例如:“尽管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他并不以为意。

”五、引出论点或解释内容1. 以下:表示引出新的内容或进行解释补充。

例如:“以下是我的观点,请听一下。

”2. 无法自拔/难以扭转/难以想象等“难”字结构:表示某种状态无法改变或发生的情况无法预料。

例如:“他因痴迷游戏而无法自拔。

”六、总结与启示虚词“以”的用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理解。

掌握了虚词“以”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语言的灵活性。

在写作中,适当运用这些搭配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力。

希望本文总结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以的用法虚词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类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内容或者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

其中,“以”是一个重要的虚词之一,在汉语中有着多种用法和意义。

1. 以...为(以...作为)“以...为”表示“把某事物或某种情况作为基准或标准”,可以用来引导比较、说明等:例如:以自然环境优美而著名的这座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

2. 以...之姿(以...的样子)“以...之姿”表示“像某个人或事物的样子”。

例如:她穿戴得十分漂亮,简直是以花朵之姿出现在了晚会上。

3. 以...来说(就...而言)“以...来说”表示“对于某人或某事物来说”。

例如: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 以免“以免”表示“为了避免某种可能性发生”。

例如:我提前完成了工作,以免耽误其他同事的进度。

二、虚词以的意义除了具有以上所述的固定句式外,“以”还有一些其他意义。

1. 表示手段、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以”表示某事发生的手段或方式:例如:他以勤奋踏实的态度赢得了老板的认可。

2. 表示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以”表示某事发生的目的或目标:例如: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 连接并列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以”可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名词,强调其中第一个名词是属于后面所有名词中最重要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例如:这部电影以爱情、友谊和亲情为主题。

4. 连接动宾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以”连接动作和受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家人无尽的爱,“以视力残疾而不变”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总结起来,虚词“以”具有多义性,在不同语境中会表达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它可以用来表示比较、修饰、手段、方式、目标等等。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它是学习汉语的关键之一。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使用虚词“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以”字用法〈介词〉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以牒为械《公输》悉以咨之《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乃传以诀《崂山道士》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必以信《曹刿论战》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卖油翁》师无以用《戴震难师》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以刀画地《强项令》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受命以来《出师表》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连词>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以啮人《捕蛇者说》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 以致——表结果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3. 因为,由于——表原因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4.而,或不译——表连接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祖逖北伐》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固定用法: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以为神《黔之驴》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司马谏议书》以为妙绝《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庄子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与妻书》2.是以,译为因此,表结果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3.所以,译为…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答司马谏议书》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汝所以模拟得之《与妻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与妻书》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4.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与妻书》5.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何以战?《曹刿论战》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古文二则》——戴震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练习: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状语后置)2.授以斧《崂山道士》3.必以情《曹刿论战》4.必以分人《曹刿论战》5.以此遗之《古文二则》——四知6.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7.生以乡人谒余《送东阳马生序》8.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9.将以攻宋《公输》10.不以千里称也《马说》11.以此夸能《观潮》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12. 而以奴骖乘陪乘《强项令》13. 葬以大夫礼《强项令》14.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包拯》15. 守之以恭者,荣《周公诫子》16. 守之以俭者,安《周公诫子》17.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18.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9. 其人遂无以对《包拯》20. 21.皆重铠以习之《岳飞》 2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岳飞》 23.善以少击众《岳飞》 24.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古文二则》——四知 25.以尽吾齿《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6.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7. 臣以王吏为攻宋也《公输》28.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29.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30. 31.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庄子 3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职分也《出师表》 33.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所以敢先汝而死《与妻书》34. 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与妻书》35.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36. 37.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捕蛇者说》汝可以模拟得之《与妻书》38. 39.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40.;.'.答案:1—7: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8—17: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18—26:来,用来,以便——表目的27—3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32—35:所以,译为…的原因36—38: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39—40: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文言虚词以的用法:1、作为动词(1)认为。

例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列子·汤问》译文: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2)有。

例句: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宋代苏轼《书戴嵩画牛》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

(3)用,举用。

例句: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陈涉世家》译文:陈胜召集国内的豪杰商量对策,举用上蔡(在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人房君蔡赐做上柱国。

2、作为介词(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2)介绍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

可译为“用”“拿”。

例句: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先秦韩非子《自相矛盾》译文: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依凭,可译为“依”“按”“凭”“顺”“按照”。

例句: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译文: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4)表示时间和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5)介绍对象,可译为“把"。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3、作为连词(1)连接词与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例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译文: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2)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1、 以其境过清 (因为)
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靠 )
3、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 )
4、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
5、 卷石底以出 ( “而” ) 6、 策之不以其道 ( 按照 )
7、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
8、 以光先帝遗德 ( 来
பைடு நூலகம்
)
再见!
文言虚词——
“以”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 拿、把、按照”。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 ②以君为长者。( 把 ) ③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

一.用作介词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 ②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
二.用作连词

1.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以光先帝遗德( 来 ) 2.表结果,译为“以致”。 例:以塞忠谏之路(以致 ) 3.相当于“而”。 例:计日以还(相当于“而” )
三.用作动词

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例: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练一练
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凭 作连词:来、以致、而 作动词:以为、认为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以”字用法〈介词〉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以牒为械公输悉以咨之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乃传以诀崂山道士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必以信曹刿论战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卖油翁师无以用戴震难师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以刀画地强项令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受命以来出师表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连词>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以啮人捕蛇者说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 以致——表结果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3. 因为,由于——表原因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4.而,或不译——表连接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祖逖北伐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固定用法: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以为神黔之驴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司马谏议书以为妙绝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庄子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与妻书2.是以,译为因此,表结果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3.所以,译为…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答司马谏议书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汝所以模拟得之与妻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与妻书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4.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与妻书5.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何以战曹刿论战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古文二则——戴震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练习: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状语后置2.授以斧崂山道士3.必以情曹刿论战4.必以分人曹刿论战5.以此遗之古文二则——四知6.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7.生以乡人谒余送东阳马生序8.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9.将以攻宋公输10.不以千里称也马说11.以此夸能观潮12.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13.而以奴骖乘陪乘强项令14.葬以大夫礼强项令15.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包拯16.守之以恭者,荣周公诫子17.守之以俭者,安周公诫子1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19.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0.其人遂无以对包拯21.皆重铠以习之岳飞2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岳飞23.善以少击众岳飞24.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古文二则——四知25.以尽吾齿捕蛇者说2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7.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8.臣以王吏为攻宋也公输2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30.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31.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庄子3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职分也出师表33.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4.所以敢先汝而死与妻书35.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与妻书36.可以一战曹刿论战37.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捕蛇者说38.汝可以模拟得之与妻书39.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40.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答案:1—7: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8—17: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18—26:来,用来,以便——表目的27—3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32—35:所以,译为…的原因36—38: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39—40: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3. 因为,由于——表原因
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
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
4.而,或不译——表连接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祖逖北伐》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固定用法:
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以为神《黔之驴》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以为妙绝《黔之驴》
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庄子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与妻书》
2.是以,译为因此,表结果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所以,译为…的原因
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答司马谏议书》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汝所以模拟得之《与妻书》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与妻书》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4.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与妻书》5.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
何以战?《曹刿论战》
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古文二则》——戴震难师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
练习:
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状语后置)
2.授以斧《崂山道士》
3.必以情《曹刿论战》
4.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5.以此遗之《古文二则》——四知
6.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7.生以乡人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8.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9.将以攻宋《公输》
10.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11.以此夸能《观潮》
12.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13.而以奴骖乘陪乘《强项令》
14.葬以大夫礼《强项令》
15.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包拯》
16.守之以恭者,荣《周公诫子》
17.守之以俭者,安《周公诫子》
1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19.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0.其人遂无以对《包拯》
21.皆重铠以习之《岳飞》
2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岳飞》
23.善以少击众《岳飞》
24.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古文二则》——四知
25.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2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7.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8.臣以王吏为攻宋也《公输》
2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30.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31.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庄子
3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职分也《出师表》
33.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4.所以敢先汝而死《与妻书》
35.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与妻书》
36.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7.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捕蛇者说》
38.汝可以模拟得之《与妻书》
39.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古文二则》——戴震难师
40.将何以理天下乎《强项令》
答案:
1—7: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8—17: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18—26: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27—31: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32—35:所以,译为…的原因
36—38:可以,译为可以,能够或不译
39—40:何以,译为为什么,拿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