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与语块

合集下载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陆俭明)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陆俭明)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苏丹洁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提要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

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

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

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认知共性语言共性构式语法“构式—语块”理论语法研究与教学一传统的语法分析思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的语法理论,不管是形式派、认知派还是功能派,基本上都是从古希腊语言学传统发展而来的,只是每一流派的研究角度、所用术语、所要达到的期望值不同而已。

它们在对句子结构的描写上,都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路———句法上的“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语义上的“施—动—受”(施事—动作—受事),但这一思路难以涵盖、解释一切句法结构。

我们看到,当前发展迅速的应用语言学对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1存在句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现代汉语里有一种存在句,其格式是: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①。

或码化为:NPL +V +着+NP 。

例如:A 组:(1)门口站着三个孩子。

B 组:(5)墙上挂着两幅地图。

(2)教室里坐着许多学生。

(6)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花。

(3)床上躺着一个病人。

(7)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4)桌子底下趴着一条小狗。

(8)柱子上刻着一个“忍”字。

755*①本文初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2009.10)上宣读,与会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也给予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本次发表对初稿作了较大的改动,本文错谬之处是作者的责任。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汉语越来越备受重视。

为了提高自我竞争能力,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学习汉语的马来人日益增加。

汉语语法在学习汉语中是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语言的负迁移等因素,造成马来汉语学习者无法完全掌握汉语的语法或表达形式,这成了马来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构式一语块”教学是将人类认知共性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切入点,通过易懂易记的方式理解汉语中重点难点句式的规则,引导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汉语的个性特征。

本研究以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初级汉语学习者为教学对象,将“构式一语块”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运用于汉语语法教学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分为两轮,通过不同的案例展示“构式一语块”教学法。

第一轮的尝试与探索将内容聚焦于学生学过但仍无法掌握的语言点即“有”字句与方位词以及连动句,旨在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

第二轮行动研究则是将“构式一语块”教学法运用在学生尚未接触过的语法点即兼语句与“比”字句,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汉语语法,从而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与运用能力。

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第一,“构式一语块”教学法对马来学习者有效。

第二,“构式一语块”教学法在学习者复习的时候其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构式一语块”教学法能让马来汉语学习者的语法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构式一语块”教学法能带动学生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笔者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了说明。

最后,也对“构式—语块”教学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汉语存现句教学设计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汉语存现句教学设计

基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汉语存现句教学设计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型,也是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一个难点句型。

目前学界在汉语存现句本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而在存现句习得偏误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尤其是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现句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存现句时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再以“构式—语块”教学法为理论指导依据,对汉语存现句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以期能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第二章对存现句及“构式—语块”教学法进行概述,并且就“构式—语块”教学法在汉语存现句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

第三章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存现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调查,寻找并发现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现句时容易出现的偏误,为本文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章以“构式—语块”教学法为理论指导依据,对汉语存现句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2024年“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范文

《2024年“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范文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篇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句法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处理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普及,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逐渐成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语言的构式和语块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语法分析。

在构式理论中,构式被视为一个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而这些规则则是通过与其它构式的互动和反复使用而形成的。

在语块理论中,语块被视为一种预制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快速提取和使用。

因此,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将语言的构式和语块作为基本的语法单位,通过分析它们的形式和意义来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

三、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应用(一)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从而更好地教授语法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此外,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义和语用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语言的构式和语块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例如,在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领域中,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可以帮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句子,从而提高语音识别和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一)教学方法构式—语块教学法是一种以构式和语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分析语言的构式和语块,然后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构式和语块。

“X也好(罢),Y也好(罢)”的“构式—语块”分析

“X也好(罢),Y也好(罢)”的“构式—语块”分析

“X也好(罢),Y也好(罢)”的“构式—语块”分析
“X也好(罢),Y也好(罢)”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格式,在书面用语或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高。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构式-语块”理论分析法,把“X也好(罢),Y也好(罢)”作为一个构式,分析其构式义和内部的语义配置,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考察该构式的性质及特征。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并介绍“构式-语块”理论的研究概况,以及“X也好(罢),Y也好(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第二
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

第二章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将“X也好(罢),Y也好(罢)”判定为一个构式;第三章分析该构式的语法意义(即构式义)和其内部的语义配置,将该构式分为“X 也好(罢)”、“Y也好(罢)”两个语块,形成“范畴内的典型个体1-范畴内的典型个体2”的语块链。

同时,根据构式内部并列项数的多少,将构式分为两项并列和多项并列。

第三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了构式“X也好(罢),Y也好(罢)”的性质特征。

句法方面,该构式的构成成分有变量X、Y项和常量“也好(罢)”,其中,X、Y项既可以同为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或小句,也可以分属不同的词性或语法单位,Y项还可以承前项X省略重合的成分;该构式还具有多种句法功能,除了作复句的分句外,还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插入语及同位语。

语义方面,语块“X也好(罢)”“Y也好(罢)”之间有并列、对立、层递、包含、顺序、不紧密或不相关等六种语义关系。

语用方面,该构式最显著的表达功
能就是列举功能,同时还具有补充说明和选择功能。

_构式_语块_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_构式_语块_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_构式_语块_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苏丹洁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提要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

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

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

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认知共性语言共性构式语法“构式—语块”理论语法研究与教学一传统的语法分析思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的语法理论,不管是形式派、认知派还是功能派,基本上都是从古希腊语言学传统发展而来的,只是每一流派的研究角度、所用术语、所要达到的期望值不同而已。

它们在对句子结构的描写上,都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路———句法上的“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语义上的“施—动—受”(施事—动作—受事),但这一思路难以涵盖、解释一切句法结构。

我们看到,当前发展迅速的应用语言学对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1存在句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现代汉语里有一种存在句,其格式是: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①。

或码化为:NPL +V +着+NP 。

例如:A 组:(1)门口站着三个孩子。

B 组:(5)墙上挂着两幅地图。

(2)教室里坐着许多学生。

(6)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花。

(3)床上躺着一个病人。

(7)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4)桌子底下趴着一条小狗。

(8)柱子上刻着一个“忍”字。

755*①本文初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2009.10)上宣读,与会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也给予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本次发表对初稿作了较大的改动,本文错谬之处是作者的责任。

《2024年“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范文

《2024年“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范文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篇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有效的句法分析方法——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详细的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展示这种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理论概述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构式语法和语块理论的分析方法。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语言的结构是表达意义的基础。

而语块理论则认为,语言中的短语、习语、搭配等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将这两种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构式和语块,揭示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三、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应用(一)句法结构分析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

通过对句子中构式和语块的识别和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苹果”中,我们可以识别出“喜欢”和“吃”两个动词构成的动宾结构,以及“我”、“苹果”等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

通过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这个句子的构式和语块,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语言教学应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常用的短语、习语和搭配等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输出质量。

四、构式—语块教学法基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和应用,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以构式和语块为核心,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构式和语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教学步骤1. 识别构式和语块: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识别句子中的构式和语块,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意义。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连谓句教学研究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连谓句教学研究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连谓句教学研究
连谓句是汉语的常用句型,关于连谓句的本体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对连谓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数量不多。

“构式——语块”理论符合人类语言的心理认知,而“构式——语块”教学法更在一些语法项目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因此,基于“构式——语块”理论进行连谓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本文对连谓句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考察,其中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编排情况、教材编排情况、教材相关练习编排情况,发现大纲、教材及相关练习对连谓句的教学都还不够重视;其次,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连谓句偏误语料的人工筛选和搜集,并对搜集到的偏误语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量频率统计及对比分析,发现留学生HSK作文中连谓句的偏误类型主要为遗漏、误用、误加、错序、回避、泛化、其他偏误七类,并从语际因素、语内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因素、学生的学习策略因素、语块因素五个方面进行偏误原因的分析;最后,以上研究成果为后面新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奠定了基础,最终得出表示“位移—任务”类、“工具—位移/任务”类、“对象—处置”类、“肢体—感觉”类、“前提—目标”类连谓句的五份教学设计,并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教材的连谓句教学建议,及教材相关练习的编排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面来了一位老师。
•动物园里死了一只老虎。
后测
用以下词语加上“着”/“了” / “过”写成存现句。
•老师六坐台上个
—————————————————
2.帽子一戴头上顶
—————————————————
3.孩子三来后面个
—————————————————
4.兔子两死他们家里只
—————————————————
•Hong Gang JIN(2007).Syntactic Maturity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s: a Cas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CFL),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2(1):27-54.
•陆俭明(2009b).从构式看语块(未刊).北京:首届全国语言语块教学与研究研讨会
•苏丹洁(2009).构式语法理论与汉语语块研究之管见(未刊).巴黎: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王立非,张大凤(2006a).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页17-21.
•王立非,张岩(2006b).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第4期,页36-41.
•Lewis,M.(1997)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Nattinger,J.R.&DeCarrico,J.S.(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
•2.实证:存现句教学的准实验和问卷调查
•3.启示: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启发
定义(初步界定)
•“构式-语块”教学法指的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结合构式语法理论和语块理论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步骤
前课堂阶段
前课堂阶段
•1.将语法结构转化成对应的构式;
•2.概括所教构式的构式义(即“句式的语法意义”);
•5.结合练习训练学习者以语块的形式成功输出该语法结构。
Outline
“构式-语块”教学法
•1.理论:定义和教学步骤
•2.实证:存现句教学的准实验和问卷调查
•3.启示: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启发
实验
•性质:教学(准)实验
•内容:存现句习得
•对象:中山大学汉语L2外国留学生(共86人)
•时间:2009年4月到5月
Outlபைடு நூலகம்ne
“构式-语块”教学法
•1.理论:定义和教学步骤
•2.实证:存现句教学的准实验和问卷调查
•3.启示: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启发
•语法类网络教学资源至今仍不够丰富(郑艳群,2006),主要原因在于无法真正有效地利用起网络多媒体技术为语法教学服务。
•“构式-语块”教学法符合“主体感应”的语法多媒体教学主张(白乐桑、白钢,2000),它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能使在线学习者直接体验汉语语言的思维模式,从而以符合人类认知方式的感知体验来加深对汉语语法的感知、把握和习得。
•(二)“构式-语块”教学法的价值:
在处理某些汉语语法项目的教学方面有更优表现,能使学习者的习得更简单、快速、有效。可见,构式语法和语块的结合可以为教学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构式-语块”教学法主要适用于教学复杂的语法难点,如某个语言所特有的特殊语法结构,如汉语里的特殊句式存现句、兼语句、“把”字句、“除”字句等,以及某些固定短语,如“V+O+V的”(睡觉睡的、看电视看的)等。一般的事件句(如“张三吃了两个苹果”)还可以用原先的教法。
“前面来了一位老师。”
C.表示消失用“V了”或“V过”等语块,如:
“动物园里死了一只老虎。”
课堂阶段:
避开“构式”术语,用易于接受的提法教学。
•1.用形象化的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该构式的“语块链”;
•2.展示对应的语言实例;
•3.引导学习者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记忆该“语块链”;
•4.说明每个语块的内部规则;
•因此这一教学法对语法类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语法网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白乐桑,白钢(2000).影视语言、主体感应与汉语教学——《中文之道》基础汉语教学片创建心得.《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页679-687.
•崔希亮(2001).汉语空间方位场景与论元的凸显,《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页3-11.
•段士平(2008).国内二语语块教学述评,《中国外语》第4期,页63-67.
•靳洪刚(1993).从汉语“把”字句看语言分类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lf过程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页50-64.
•陆俭明(2008).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
•陆俭明(2009a).构式与意象图式.《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研究的思路
•陆俭明(2008、2009)指出,运用构式理论教学汉语语法“收效很好”。构式的划分单位是语块(苏丹洁,2009);语块教学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Wray, 2002;靳洪刚,2004;丁言仁,2005;王立非,2006b)。
然而
•构式与语块结合的研究目前国内尚较缺乏(段士平,2008):
理论方面,尤其是实证方面我们至今尚未见到。
•3.分析构式的语义配置,根据构式的语义配置将每个构式切分为若干个语块,得出该构式的“语块链”。
以存现句为例
存现构式:NPL+VP+NP
构式义:“表存在、出现或消失”
由三个语块构成:
存现构式的语块链=存现处所+存现方式+存现物。
A.表示存在用“V着”等语块,如:
“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
B.表示出现用“V了”等语块,如:
从汉语存现句习得实验
看构式理论和语块理论
在第二语言语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苏丹洁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sudanjie@
问题的提出
•汉语存现句的课堂输入:初中级学习阶段
教材和教学法处理方式:“主动宾”传统式语法
但是
•高年级L2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存现句的使用情况存在严重的回避性和错误性偏误。(见实验五)
•Goldberg,A.E(2006).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Gang JIN(2004).The Role of Formulaic Speech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tterned Chinese Structures.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9(1).
•Wray, A.(2002).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谢谢!
•方式:课堂教学和测试
•授课者:笔者
•做法:将自然班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后测均以闭卷书面测试量化习得效果。
存现句
•实验组:“构式-语块”教学法
•对照组:“主谓宾”传统语法教学法
存现句=表处所主语+谓语动词+“着”/“了”/“过”+名词性宾语。
•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
•门口站着三个学生。
•郑艳群(2006).《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页6.
•周小兵(2002).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页137-142.
•周小兵(2004).语法教学.见周小兵、李海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页198-199.
本文的努力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构式语法与语块结合起来的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并通过汉语存现句教学与习得的实验和问卷调查,说明这一教学法在汉语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的价值;最后着重讨论该教学法在汉语语法网络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Outline
“构式-语块”教学法
•1.理论:定义和教学步骤
四个重复性实验
各个实验的结果均为:
•实验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
问卷调查
•我们对参加实验的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学习者非常欢迎并希望教师使用“构式-语块”教学法。
实验结论
•(一)语块是构式的一个重要教学单位。结构主义的层次分析将句子分析到词为止,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其实大可不必。学习者以语块形式习得某些句法有助于减少解编码负担,避免失误。
•(四)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较大程度地发挥“构式-语块”教学法的优势,且相当受学习者欢迎,因此实际运用中要配合形象化的多媒体手段。
•(五)主题突出(靳洪刚,1993、2007)、空间场景凸现(崔希亮,2001)、时间逻辑依据(周小兵,2004)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教学中我们发现,从这三个特点切入,可以很好地向学习者解释构式中各语块连接顺序的逻辑关系,这种建立在描写基础上的解释(周小兵,2002)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语法的理解和习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