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侗族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服饰民俗、建筑艺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独特魅力。
侗族语言文字侗族使用侗文,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侗语支的一种方言。
侗文是一种表意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侗族地区传承使用。
侗文具有独特的韵律美,文字造型优美,被誉为“辉煌的文化明珠”,在侗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侗文的传承,侗族人民利用侗文记录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播着侗族的独特魅力。
宗教信仰侗族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主要信仰自然神灵和祖先,对自然界、山川河流都有着敬畏之心。
侗族人民崇尚自然,尊重大自然的力量,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在生活中崇拜神灵,祈求神明的庇佑,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侗族宗教信仰的传承,使侗族文化历久弥新,增添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服饰民俗侗族服饰民俗有着独特的风格,色彩鲜艳而富有民族特色。
在侗族传统节日和婚嫁仪式中,人们都会穿着传统的侗族服饰,展示出侗族的优美民族风情。
侗族服饰以红色、绿色为主,以刺绣、染色、镶边等工艺制作而成,颇具艺术价值。
侗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美观性吸引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展示着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筑艺术侗族传统建筑以吊脚楼为主要代表,吊脚楼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侗族建筑、工艺、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体,是侗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吊脚楼建筑形式独特,构造巧妙,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浓烈的生活气息,成为侗族文化的一大瑰宝。
侗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成为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音乐舞蹈侗族音乐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大歌》、《银饰》等,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意境。
侗族人民喜欢通过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歌舞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
侗族文化

建筑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 表性。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 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 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铁。
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 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 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 。
• 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 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 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侗族使用 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 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 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 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 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 “香禾糯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 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侗族大 歌、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 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 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 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一根铁钉,只在柱子 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 结固,令人叹为观止。
打油茶
用来制作油茶的原料,主要是: 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 生、、葱花、糯米饭等。
二、欢腾的宴席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 糯米饭最香,甜米酒 最醇,腌酸菜最可口, 叶子烟最提神,酒歌 最好听,宴席上最欢 腾。
最有特色的要 数侗族的传统 节日——合拢 宴。
• 侗族流传着节庆日“抢客”的习俗。当然,也有抢不到 的,那么就只好到客人多的家里去商量,要求分客人, 对方则提出建议:你们可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一起吃, 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这就是后来的合拢宴。
侗族的人文风俗包括哪些

侗族的人文风俗包括哪些侗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人民秉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俗。
下面将为您介绍侗族的人文风俗包括哪些。
一、婚俗文化在侗族的传统婚俗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仪式和习俗。
首先,婚前准备阶段,女方必须编制“漂亮衣帽”,用自己的手工织品装饰,以示巧妙和美丽。
而男方则要准备一套对应的礼服,以示对女方的尊重和承诺。
婚礼当天,男女双方会在村中民众的陪同下进行隆重的婚礼仪式,其中包括祭祀祖先、行拜堂、敬茶等环节。
在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还会在夜晚招待亲朋好友,以示喜悦和团结。
二、节日文化侗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农耕生活习俗,还传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侗族的苗年节,也被称为芦笙节。
在苗年节这一天,侗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侗族服装,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庆祝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足球比赛、摔跤比赛等,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此外,侗族人民还有农历正月十五的花山节、三月三的龙船节等重要节日,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侗族人民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彩虹、山水、阳光等自然元素的崇拜。
三、建筑文化侗族人民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
传统的侗族房屋采用木结构,多为三层或四层楼房,屋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
房子的内部采用木制地板,绘有精美的花纹,而外墙则涂有酱红色或黑绿色的涂料,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侗族地区,人们还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风景——侗族的“鼓楼”。
这些鼓楼因形状独特、造型华丽而闻名,是侗族村落的标志之一。
侗族的建筑文化,既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又表达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和珍视。
四、服饰文化侗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也是展现他们文化魅力的重要方面。
男性常穿着黑色的长袍,外搭绿色或蓝色的腰带,配上黑色的长裤和草鞋。
而女性则穿着以手工织品为主的五颜六色的旗袍,裙摆鲜艳,上身配有盛放饰品和刺绣的头巾。
女性的服饰通常会在衣襟、袖口等部位绣上精美的花边,以突显手工艺术的精湛之处。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魅力和内容。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下面将从侗族民居、侗族音乐、侗族服饰、侗族节日等方面介绍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民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界了解侗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侗族民居通常是建在山腰或河畔的木质楼房,由许多层楼组成。
楼房上下相连,形成一整条长楼,被称为“侗寨”。
侗寨居民共同生活在同一条长楼内,楼房上层是居住区,下层是畜栏和存储区。
侗族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和侗族的风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侗族音乐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侗族文化最具特色的方面之一。
侗族音乐通常使用侗族特有的乐器,如侗乡、侗筝、侗鼓等。
侗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韵律吸引了广大的听众,深受人们喜爱。
侗族音乐多以表达爱国情怀、自然景观、劳动生活等内容为主题,通过音乐将人们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出来,给人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侗族服饰多样丰富,以其独特的图案和颜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侗族男子常穿白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裤子,有时还会戴上蓝色或红色的蓑帽。
侗族女子则穿着色彩鲜艳的上衣和裙子,搭配上花纹丰富的围裙和头巾。
侗族服饰展现了侗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一面,也展现了侗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侗族节日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
侗族人民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节日庆祝活动,如花山节、长桌宴、赛鸽比赛等。
侗族节日通常以音乐、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侗族节日不仅给侗族人民带来欢乐和快乐,也成为人们了解侗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侗族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魅力和内容,包括侗族民居、侗族音乐、侗族服饰、侗族节日等方面。
通过了解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我们将介绍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1. 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侗族服饰以绣花为主要特征,绚丽多彩、工艺精湛。
侗族妇女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衫,搭配银饰,头戴侗族特色的花环,形象美丽动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 瑰丽的侗族歌舞:侗族歌舞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形式。
例如侗族的“白鹤舞”、“银釵舞”等,舞蹈优美动人、富有节奏感,表达了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侗历正月初一的“侗年节”、三月三的“侗族姑娘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侗族人民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的时刻,人们穿着盛装,唱歌跳舞,庆祝丰收和团圆。
4. 独特的语言文字:侗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侗语,是属于汉藏语系苗瑶侗语族的语言,其文字被称为侗文。
侗文是一种由象形、指事、会意等构成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1. 家族观念:侗族人民非常重视家族观念,家族是侗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侗族人民追求家族的兴旺和繁荣,崇尚家族的团结和和睦。
2. 宗族制度:侗族有着严格的宗族制度,家族成员间维系着紧密的血缘关系。
宗族长辈的言行举止在侗族文化中担任着重要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3. 生产方式:侗族历来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粮食、棉花、烟叶等是侗族人民的主要农作物。
侗族人民勤劳勇敢,以种田养家,以此谋生。
4. 独特的风俗习惯:侗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丰富的饮食文化,侗族人民喜爱米酒、猪肉等美食;崇拜自然、尊重祖先等传统观念,侗族人民重视礼仪,祭祀活动非常隆重。
5. 宗教信仰:侗族信仰多神,崇拜山神、水神,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
侗族人民在农耕、求雨等重大活动中,都会举行祭祀仪式,以此祈求神灵的护佑和福祉。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
侗族人口虽不多,但其独特的文化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侗族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包括音乐、舞蹈、建筑、服饰、节日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特色。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一、侗族音乐侗族音乐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
侗族音乐以唱歌为主要表现形式,歌曲内容丰富,有歌颂自然的美好,赞颂友情的深厚,抒发生活的快乐和痛苦等。
侗族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意境深远,往往令人陶醉其中。
侗族还有许多特有的乐器,如侗笛、侗鼓、侗琴等,这些乐器不仅在侗族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成为了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侗族舞蹈侗族舞蹈又称“侗族大歌”,它是侗族文化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
侗族舞蹈通常是男女相对即兴舞蹈,动作舒展自然、优美多姿,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侗族舞蹈的动作简单大方,富有典型的乡土舞蹈特点,舞蹈过程中大家一边跳舞一边高歌,其激情四溢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侗族舞蹈也常常出现在侗族的各类庆典和欢庆活动中,成为了侗族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侗族建筑侗族建筑是侗族文化的又一亮点,它以水寨为代表,是侗族建筑工艺的杰出代表。
侗族水寨多建在山水交错之处,外观形象独特,美丽壮观,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
侗族水寨以木结构为主,屋顶覆以青瓦,并多以水系环绕,是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热带山地多雨环境下所形成的建筑特色。
侗族水寨不仅是侗族人民生活的居所,同时也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是侗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和延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四、侗族服饰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服饰以青色为主,女性头戴银饰,耳饰、项链、戒指等辅以红色为主色彩,十分华丽。
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侗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传达了侗族人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追求。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并且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著称。
侗族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的民俗活动以及悠久的历史传统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服饰以黑色为主,以绣花、镶边、彩色为特色,男女服饰各具特色。
女性穿着绣有五彩缤纷图案的长袍、头巾,手工艺细腻、色彩绚丽。
男性则穿黑色长袍,腰间系彩色头巾,整体造型简洁朴实,却又不失美感。
在节日和重要场合,侗族人穿戴盛装,戴着银饰,增加了民族风情和异域风采。
侗族的歌舞、传统音乐、戏曲等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展现出侗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独特的建筑风格侗族主要居住在侗族风雨桥、侗寨、侗居等地,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侗族风雨桥是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侗族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利用当地资源建造的一种石、木、瓦等材料组成的特殊建筑,既能通行,又能遮风挡雨。
侗族寨子也是独具特色,侗寨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并且富有韵味。
每当夜幕降临时,灯火通明,整个寨子被温暖的光线笼罩勾勒出一幅美丽壮观的画面。
三、传统的民俗活动侗族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
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侗年、乡宴、侗族三月三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都会穿着盛装,举行各种传统的礼仪和民俗活动,如唱歌跳舞、赛鸡赛牛、摆龙灯、龙船竞渡等,这些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侗族的文化传统。
侗族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活动,如手工编织、造纸、木雕等,这些手工艺活动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民俗价值。
四、悠久的历史传统侗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传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文化的魅力及其主要内容侗族文化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侗族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侗族文化的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建筑艺术:侗族的传统建筑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的木屋建筑采用“三块石头,两块木板,一支弓箭”,不使用一颗钉子或一根绳子。
这种建筑技艺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还融入了侗族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生活哲学。
2.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侗族民间艺术形式多样,有歌舞、音乐、绘画、刺绣等。
侗族的歌舞艺术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的歌舞形式独特,歌词质朴而深情,舞蹈动作优美而独特。
这些歌舞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为题材,真实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芦笙节”、“尝新节”、“过水节”等。
这些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繁忙劳作之余放松身心、欢度欢乐时刻的重要方式。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进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舞蹈、歌唱、竞技等,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个性。
4.独特的民俗风情:侗族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如侗族婚俗、葬俗、祭祀习俗等。
侗族的婚俗庄重而独特,有着严格的仪式和讲究。
侗族的葬俗以天葬为主,融入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而侗族的祭祀习俗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侗族的语言文字、民俗传统、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
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采用汉字作为书写系统,但有自己的发音和词汇。
侗族的民俗传统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婚俗、葬俗、祭祀习俗等。
侗族的宗教信仰以“侗神信仰”为主,崇拜自然界和祖先。
侗族还有许多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如“侗神创世”、“侗族英雄”等,这些历史传说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侗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菜
生活与习俗——婚恋
侗族世世代代对婚姻与爱情讲究自由。侗族青年男女常常在黄昏 和晚上外出以歌声约会,通过唱歌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慕和思念之情。 没有家族和封建的限制,遇到喜欢的人可以自由的恋爱、结婚生子。 侗寨独特的“三月三”歌节,也是侗家人较古老的情人节。三月粑 作为男女的定情之物,以山歌作为男女定情的媒介,并在广众面前 定情,这种定情方式,反映了侗族婚恋极其自由。 婚恋的一般顺序: 对歌(恋爱的开始) 互赠信物 订婚 结婚
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的侗族大歌
侗族服饰
生活与习俗——饮食文化
侗家宴席一般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 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 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等规矩,欢中有礼,文质彬彬。清 人诗云:“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酸鱼糯饭常留客.染 齿无劳借箸功。”正是侗寨欢宴宾客生动情景的写照。 欢腾的宴席
侗族文化
侗族文化
侗族简介 智慧建筑 魅力艺术 侗族服饰 生活与习俗
侗族简介
侗族总人口为29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及 会同县,广西省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 北省恩施族 人口各有几万。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全 州侗族人口有121万,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0.8%;黔东南州的黎平县是我 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侗族人口有32万多人。 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干越。隋唐五代宋朝时期的 “僚”、元明清时期的“峒人”,后来又有许多汉族人来到他们的居住地, 与当地人混合而成。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 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 侗族居住的村寨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环抱之 中,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户, 小的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筑,一般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一至二层的 小楼房,也有三到四层的大高楼。近河或陡坡的寨子,依地形建造吊脚楼。
谢谢观看
魅力艺术——刺绣
魅力艺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 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 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 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 种类。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 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应2010年 维也纳春季世界音乐会的邀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黎平侗乡的19名青年男 女的歌声轰动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侗族文字
过去,侗家人没有与自己语言相适应的文字。1958年根据自愿的 原则,国家帮助侗族创造了文字。侗语以侗文的标准音贵州榕江话为 代表,声母有32个,韵母有56个,声调舒声9个,促声6个。所以侗语 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语言”。侗文采取了拉丁字母的形式,受到人 民群众的欢迎。侗文的产生,标志着侗族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侗 文的推行,对促进侗族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智慧建筑——木房
侗家人擅长建筑。木 制建筑是侗族建筑艺术 的结晶。木房全以杉木 为材,结构复杂,不用 铁钉,扣合无隙,结实 牢固。使用年限一般在 40—70年左右。在夏季, 随着气温的升高,木板 间出现微小的缝隙,起 到通风的作用,使人感 觉到凉爽,并且房屋会 散发出浓浓木香。冬天, 由于南方空气比较湿润, 杉木会吸收适量的空气 水分以致适度膨胀,起 到保暖效果。
生活与习俗——斗牛
"斗牛节”是侗族 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 善斗的“水牛王”。 斗牛活动能培养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 精神。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 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 “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
魅力艺术——刺绣
侗族刺绣中比较有名的是贵州锦屏县的刺绣,现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侗家小儿背带制作是最能反映技艺高低的作品,一块小小的侗家背带十 分讲究,上面要有龙有凤,有蝴蝶有花朵。背带上特别漂亮的“圆”:“这个 圆代表太阳,黄线代表阳光的温暖,圆里面的花鸟、蝴蝶和鱼等代表自由快乐、 吉祥如意和年年有余等意思。”
寨脚
寨边
侗族简介
侗族饮食习俗很有特色。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 米、小麦、高粱、薯类,但一般为调剂口味而搭配。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种类繁多,有刺绣、挑花、编织、彩 绘、雕刻、剪纸等,大都实用美观,特色鲜明。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 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 ;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 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 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 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 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 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 固,令人叹为观止。
智慧建筑——鼓楼
从基本的轮廓和整体的形式上来说, 鼓楼的形态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体上 在不脱离杉树原型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 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的楼 塔形。鼓楼形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高 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身。鼓楼在重檐 数上皆为单数。 鼓楼的用途:一是侗寨的标志。二 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 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 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重地。 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登楼击 鼓)。现在它在楼房建筑、体育场馆、 公交车站等都得到广泛引用。
智慧建筑——风雨桥
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 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桥 身以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 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 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 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 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 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 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 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长廓两 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 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 人休息时欣赏。 桥的长廓避间 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 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 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 渴。风雨桥不仅便利行旅,还是 侗家人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 宾迎客的游乐场所。
智慧建筑——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凡有鼓楼的 寨子必是侗寨。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 是兴旺的标志,是侗族人民文化智慧 的结晶。 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 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 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鼓楼,顾名思 义,内设有鼓。鼓楼最顶层悬挂着一 面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果有重大的事 情,就会有人登楼敲鼓,召集村民商 议。在侗族历史上,凡有外来官兵骚 扰,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 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 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从外观上来看,侗族鼓楼是一种极富有 视觉效果的建筑。
智慧建筑——风雨桥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筑在村前寨尾的交通要道上,有木桥、 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名为“风雨桥”或“花桥”的长廊式木桥,以独 特的艺术结构和高超的建筑技巧闻名中外。 风雨桥:也叫花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 雅致玲珑。鼓楼式风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 十分美丽壮观。侗寨风雨桥,桥身全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不用 铁钉连结,别具一格。
生活与习俗——饮食文化
族人敬重厨师也是其饮食文化中一个奇特的内容,在许多席上客 人与厨师都要对唱,互相致谢。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 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 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 心。
谢厨师
腌鱼
喜字糍粑
腊肉
侗家纯天然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