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风采教案(一)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风采----京剧(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戏曲的唱、念、做、打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基本表现手段;通过鼓励学生学唱、学念、学做来增加感性认识,并锻炼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欣赏、表现、思考、评论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有目标,有定向的音乐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戏曲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拉近学生与戏曲这种民间、民族艺术的距离,引导学生渐成欣赏戏曲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表演形式,并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新贵妃醉酒》1、教师演唱歌曲《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预设问题(是戏曲中的哪种剧种?)2、教师出示曲名并简要讲解——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京剧”——出示课题《梨园风采——京剧》二、分内容学习1、京剧的起源师:京剧的起源于哪里?生:分别说出不同的地名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解答地名“安徽”——教师讲乾隆年间有关京剧起源的故事(出示课件)师:京剧表演的四个基本功是什么?——出示选择题————学生说出答案(唱念做打)——师总结京剧最主要的表演形式。

2、“唱”的学习师:提问——关于京剧的唱腔你了解有多少?生:举手示意,依次回答。

师:补充有关唱腔的知识,重点讲二黄腔与西皮腔的慨念(出示课件)师:表演京剧片段(卖水)——出示唱词——预设问题(辨别该唱段是二黄还是西皮)生:回答问题(教师做总结)师:讲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出示练声图(吊嗓子的方法)师:师按图式做练声。

生:模仿(教师提示练好声音的基本要领)师:按练声的感觉教唱《卖水》片段——出示唱词——分句教唱生:分句学唱——整体演唱(教师给与鼓励)3、“做”的学习师:播放视频《拾玉镯》中喂鸡的片段(预设问题:属于唱念做打中的哪一个?表现了什么场景?)生:回答问题1,问题2(不同回答)——教师做声音和动作来提示师:有无鸡?门?(生回答)——讲解身段表演的重要性。

梨园风采教案

梨园风采教案

梨园风采教案梨园风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梨园风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和分析 1.内容(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2.内容分析《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此唱段用时三分钟左右,为“一板眼”,相当于四二拍。

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四平调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明亮而有韧性,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相结合,完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是京剧《空城计》中由诸葛亮演唱的一段叙述性很强的唱段,表现诸葛亮好像正在和司马懿坦然交谈的神情。

这段唱腔其采用西皮二六的板式结构,字韵和谐,节奏明快,叙述明确,一气呵成。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1)在欣赏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过程中,了解梅兰芳、马连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2.目标分析(1)学生能说出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表演艺术家所属行当,知道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

(2)学生能在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中,了解生、旦、净、丑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进行辨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导入(1)伴随京剧曲牌音乐,展示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舞台剧照。

(2)师:非常高兴能在如此美的环境下开始我们的`学习。

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京剧有关。

同学们听过京剧吗?了解京剧吗?(3)师生交流京剧的起源、行当等知识。

2.欣赏教学《海岛冰轮初转腾》(1)师:“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时绝不手舞足蹈,而是惯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性格活泼的少女为花旦;以武技表演见长的叫武旦也称刀马旦。

人教版八下音乐 2.4知识与实践 梨园风采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下音乐 2.4知识与实践 梨园风采 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梨园风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知道京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京剧产生兴趣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

2、过程目标:通过学习和聆听,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技能目标:概要的学习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艺术手段、行当以及文武场等特点。

教学重难点京剧人物行当的学习、赏析。

一、导入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二、教授新课(一)、介绍中国的八大剧种京剧、昆曲、粤剧、豫剧、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川剧,其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

(二)、介绍京剧的起源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与清代光绪帝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从1790年开始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起算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但久居京城,融汇了各家之长,吸取了个剧种和兄弟艺术的精华,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

(三)、介绍京剧中的脸谱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播放《脸谱》视频,并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出现的各色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

《四》、介绍京剧的唱腔西皮: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展,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五)、介绍京剧的四大艺术手段唱——指唱腔技法,讲究字正腔圆念——念白,朗诵的技法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武术或翻跌的动作(六)、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通过图片详细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及每个行当中的细化。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风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

2、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

八年级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

三、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2、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重难点分析京剧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学习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角色还有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之处。

4、课时:两节四、教学措施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力求做到备课认真,规范,教研活动有内容有总结,有实效,有提高。

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扩充和深化、注意课时教学计划案例的积累。

2、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给学生直观,全新的艺术感觉,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思维,开发智力。

通过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积极组织教师观摩各种形式的教学公开课及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抓好校社团活动的训练工作,打造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

时间有保证,推动学校文艺工作的开展。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风采----京剧(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戏曲的唱、念、做、打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基本表现手段;通过鼓励学生学唱、学念、学做来增加感性认识,并锻炼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欣赏、表现、思考、评论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有目标,有定向的音乐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戏曲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拉近学生与戏曲这种民间、民族艺术的距离,引导学生渐成欣赏戏曲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表演形式,并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新贵妃醉酒》1、教师演唱歌曲《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预设问题(是戏曲中的哪种剧种?)2、教师出示曲名并简要讲解——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京剧”——出示课题《梨园风采——京剧》二、分内容学习1、京剧的起源师:京剧的起源于哪里?生:分别说出不同的地名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解答地名“安徽”——教师讲乾隆年间有关京剧起源的故事(出示课件)师:京剧表演的四个基本功是什么?——出示选择题————学生说出答案(唱念做打)——师总结京剧最主要的表演形式。

2、“唱”的学习师:提问——关于京剧的唱腔你了解有多少?生:举手示意,依次回答。

师:补充有关唱腔的知识,重点讲二黄腔与西皮腔的慨念(出示课件)师:表演京剧片段(卖水)——出示唱词——预设问题(辨别该唱段是二黄还是西皮)生:回答问题(教师做总结)师:讲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出示练声图(吊嗓子的方法)师:师按图式做练声。

生:模仿(教师提示练好声音的基本要领)师:按练声的感觉教唱《卖水》片段——出示唱词——分句教唱生:分句学唱——整体演唱(教师给与鼓励)3、“做”的学习师:播放视频《拾玉镯》中喂鸡的片段(预设问题:属于唱念做打中的哪一个?表现了什么场景?)生:回答问题1,问题2(不同回答)——教师做声音和动作来提示师:有无鸡?门?(生回答)——讲解身段表演的重要性。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欣赏《梨园风采》一、概述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计划一课时。

教学内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以经典唱段为蓝本,主要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伴奏乐器、代表艺术家。

通过欣赏、比较等实践活动,渗透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韵味及魅力。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受京剧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多彩的角色、夸张的脸谱、华美的服饰。

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京剧的发展概貌,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

2、认识四大名旦,让学生自学四大须生。

3、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重点围绕欣赏多彩的京剧的,拓展延伸到其故事情节的概括与人物形象分析。

2、能在欣赏过程中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体验京剧的韵味,并产生了解京剧的意愿。

3、结合教材内容,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3、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2、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如何提高学生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4、如何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案】《梨园风采》--京剧.docx

【教案】《梨园风采》--京剧.docx

《梨园风采》京剧请个别学生朗读旦行的b花旦(闺门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如小青红娘c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角色,穿短衣裳,一般是不骑马的,如孙二娘d老旦:老年妇女。

如:余太君e彩旦: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

这类角色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东施②观看视频《海岛冰轮初转腾》c①净行一一俗称花脸,又叫花面。

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可分为:a正净(铜锤花脸):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

例如b副净(架子花脸):绿林草莽英雄或权臣奸相等。

c武净:悍战将或神话中的灵仙妖怪等。

二花脸:扮演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②D丑行一一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为文丑、武丑。

①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

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②武丑: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

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2.当堂检测,巩固提高:请同学们识别图片中的四个行当从《红楼梦》中的人物,试举例请个别学生朗读净行的概念观察图片,辨别净行的不同分类从《水浒传》中的人物,试举例学生试举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深刻了解和理解知从字面和图片上了解净行的概念和形象学生试举例,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充分体现学以致用从字面和图片上了解丑行的概念和形象5.1.讨论交流:(1)(2)(3)2.四、1.2.五、学生讨论探究教师指导强调书写要求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结果目的让学生注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符号规律,有理数乘方运算时,先确定符号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师生评价联系实际,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首尾呼应教学乘方的计算做准备,加深理解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受乘方的实质是乘法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运用巩固符号法则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欣赏《梨园风采》一、概述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计划一课时。

教学内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以经典唱段为蓝本,主要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伴奏乐器、代表艺术家。

通过欣赏、比较等实践活动,渗透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韵味及魅力。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受京剧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多彩的角色、夸张的脸谱、华美的服饰。

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京剧的发展概貌,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

2、认识四大名旦,让学生自学四大须生。

3、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重点围绕欣赏多彩的京剧的,拓展延伸到其故事情节的概括与人物形象分析。

2、能在欣赏过程中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体验京剧的韵味,并产生了解京剧的意愿。

3、结合教材内容,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3、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2、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如何提高学生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4、如何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园风采教案(一)
教学内容: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能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及培养学生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的内心情感。

2.借助教材内容,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点。

3.(1)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这两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二、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欣赏歌曲《粉墨人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是哪种艺术形式?生:京剧。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晴》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梨园风采——京剧。

结合课本我们来了解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多媒体课件屏显)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它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相继进京,结合当时流行的昆曲、秦腔、汉剧等,并结合北京地方方言,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在发展过程中,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雕塑等多种类。

教师:从图片上可以发现京剧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华丽、颜色鲜艳、刺绣精美。

教师:很好。

京剧服饰首要特点就是华丽,材质一般用绸缎,刺绣精美,视觉效果好。

常用的道具:刀、枪、剑、马鞭等。

头饰也是很精美、华丽。

(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了解了京剧的服饰与道具,就不得不说京剧行当。

京剧可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老生、小生、武生等(男性角色)旦: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女性角色)净: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丑:文丑、武丑。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发现京剧的妆容与平时我们所见到的大不同。

京剧化妆。

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它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以庄重而富有夸张的图案和鲜明斑斓的色彩,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造型。

教师:京剧形成后,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此后才人辈出,以四大名大为主要代表人物。

同学们知道四大名旦是哪些人?
学生:梅兰芳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介绍梅兰芳。

了解了梅兰芳,就让我们一起见识他是如何演绎女性的柔美情怀。

欣赏《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晴》,叙述该唱段的音乐特点和情绪
学生:哀怨
教师:音乐华丽委婉,表现杨玉环自怨自艾的惆怅心情,这样的唱腔就是四平调。

教师总结梅派唱腔的特点。

教师:京剧旦角的流派有很多,除了梅派之外还有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他们在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尚派的《双扬公主》、程派的《窦娥冤》、荀派的《红娘》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来欣赏这些优秀剧目。

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体会一下旦行和生行这两个行当的不同之处。

完整聆听唱段,并思考:
生角的嗓音有什么特点?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它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跟随老师模仿演唱“我正在城上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一句,注意咬字准确。

教师简介唱段内容。

教师简介马连良。

对比分析旦行与生行通过欣赏与学唱,总结旦行与生行这两个行当的特点。

行当人物用嗓音色表演旦行女性人物(杨贵妃)小嗓清亮甜美优美细腻生行男性人物(诸葛亮)大嗓高亢嘹亮潇洒大方。

总结与交流: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声腔艺术丰富多彩,表演异彩纷呈。

希望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