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教案
中医养生教案

中医养生教案中医养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3. 培养良好的养生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饮食调理的中医养生法。
3. 按摩和推拿的中医养生法。
4. 中药的中医养生法。
三、教学过程1. 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0分钟)- 介绍中医养生的概念和目的。
- 说明中医养生的原理,如平衡阴阳、调整气血、养精蓄锐等。
2. 饮食调理的中医养生法。
(15分钟)- 介绍中医养生中的饮食调理方法,如平衡五味、根据体质调整饮食、定时定量进食等。
- 根据学生的体质和需求,给出一些具体的饮食调理建议。
3. 按摩和推拿的中医养生法。
(15分钟)- 介绍中医养生中的按摩和推拿方法,如捏脊、揉腹、拍打等。
- 示范一些简单的按摩和推拿手法,让学生互相练习。
4. 中药的中医养生法。
(15分钟)- 介绍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些中药,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 说明每种中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 可以让学生品尝一些具有养生效果的中药茶。
5. 养生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10分钟)- 强调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适量运动等。
- 提倡注重心理健康,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放松等。
- 强调预防为主,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教学评价- 给学生布置一篇中医养生的作文,让学生在作文中总结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 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 中医养生的相关书籍、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 中药和养生茶的实物,按摩和推拿的模型或示范用具。
六、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养生实践活动,如集体冥想、中药熏蒸等。
- 可以邀请中医养生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指导。
健康养生善待自己教案

健康养生善待自己教案第一节,了解健康养生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养生则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健康养生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加充实和快乐。
因此,了解健康养生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1.1 健康养生的定义。
健康养生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系列行为和方法。
它包括饮食、运动、作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1.2 健康养生的重要性。
健康养生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而言,健康养生能够让人们更加健康、快乐和充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对社会而言,健康养生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节,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
健康的饮食是健康养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
因此,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1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健康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够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2.2 健康饮食的方法。
(1)多样化饮食,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等食物,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2)适量饮食,不过量摄入食物,避免导致肥胖和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3)定时定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定量的进食,有利于身体的消化和吸收。
(4)避免垃圾食品,尽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品的摄入,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节,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和方法。
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因此,了解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1 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养生课的教案

养生课的教案
课程名称:养生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养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养生的概念和重要性,简单的养生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将养生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养生概念介绍(10分钟)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养生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养生方法和技巧(20分钟)
- 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 养生实践活动(30分钟)
- 分组进行养生实践活动,如制定健康饮食计划、进行简单的运动锻炼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养生的乐趣和好处。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 结合活动成果和反馈,对养生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1. 多媒体教学
2. 分组活动
3. 实践演练
4. 图书、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学生提交的养生计划和总结
3. 课堂小测验
教学反思和改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养生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实践养生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意识。
小学养生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养生知识,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1. 基本养生知识的学习。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学难点:1. 养生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2.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养生小册子。
3. 案例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上的人都在进行养生活动,养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二、学习养生知识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养生的基本概念、养生的重要性以及养生的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养生操练习,如眼保健操、颈部保健操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操,感受养生带来的好处。
四、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养生习惯?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养生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养生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养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推广养生知识,与家人一起进行养生活动。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养生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养生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养生知识,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励。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生养生教育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养生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3. 学习科学的养生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重点:1. 养生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3. 科学的养生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养生相关书籍或资料3. 课堂互动环节所需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大学生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健康问题?2. 教师总结:大学生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心理压力等。
二、养生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介绍养生的定义: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 讲解养生的重要性:养生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三、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1. 睡眠不足:讲解睡眠不足的危害,介绍改善睡眠的方法,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
2. 饮食不规律:讲解饮食不规律的危害,介绍合理膳食的原则,如均衡饮食、定时定量等。
3. 缺乏运动:讲解缺乏运动的危害,介绍适合大学生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4. 心理压力:讲解心理压力的危害,介绍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倾诉、运动、听音乐等。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科学的养生方法和技巧1. 介绍中医养生:讲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 介绍现代养生方法:讲解现代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等。
3. 介绍日常养生技巧:讲解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二、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养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养生保健教案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养生保健教案如何预防常见疾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面临着大量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为了保持健康和预防常见疾病,养生保健教案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养生保健方法,以帮助人们预防常见疾病。
一、健康饮食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合理比例。
饮食应以多吃蔬菜、水果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
2. 控制盐和油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预防高血压,限制油脂摄入可以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3. 避免吃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含有高热量和不健康的油脂,易导致肥胖和高血脂。
二、适度运动1.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车等,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系统,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
2.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两到三次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型、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关节炎等问题。
三、良好的睡眠1.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以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床上用品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四、心理健康1.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自己,通过读书、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紧张和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培养良好的社交圈: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与困扰,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
五、坚持体检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六、避免烟酒和毒品戒烟、限酒和远离毒品是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以及毒品的滥用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容易导致肺癌、肝炎等疾病。
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1. 勤洗手: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减少感染病的风险。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整洁,经常打扫和消毒。
八、正确使用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按照剂量和时间规定使用,不可滥用药物,如自行增加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
健康养生知识公开课教案

健康养生知识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饮食健康的重要性(1000字)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本节课将介绍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1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1.2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需要考虑个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粮、低脂肪食品等,减少盐、糖和油的摄入量。
第二节:运动的益处(1000字)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本节课将介绍运动的益处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2.1 运动对身体的益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增强肌肉力量。
同时,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2.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
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瑜伽等不同类型的运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第三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00字)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
本节课将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1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而身体健康问题也会对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3.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学会应对压力、培养乐观的态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可以通过运动、放松技巧、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四节:睡眠的重要性(1000字)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睡眠会导致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本节课将介绍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4.1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等。
学养生促健康教案

学养生促健康教案教案标题:学养生促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明确养生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一些养生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养生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养生:养生的概念和意义;2. 养生的重要性:健康的价值和影响;3. 养生方法和技巧: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等;4. 养生的实践:制定个人养生计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与学生讨论什么是健康,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平时都有哪些养生的习惯?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养生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养生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介绍养生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养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养生要点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养生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养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制定个人养生计划,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安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养生计划,并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今天学到的养生知识和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思考如何改进并坚持养生。
教学资源:1. 养生相关的图片、视频或PPT素材;2. 养生案例和实践材料;3. 学生个人养生计划表格。
教学评估:1. 学生制定的个人养生计划是否合理、可行;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3. 学生对养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健康的认识。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医生来校进行健康讲座,加深学生对养生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健康养生机构或社区,了解实际养生活动。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鼓励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总结
布置作业
5`
作业
与
课
堂
练
习
课后继续实践:在同伴身上练习按摩手法、找出穴位
本课教学
小结
运动与养生教案6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间
实验:
按摩(4)
【实验名称】手法按摩与穴位按摩
【实验器材】按摩床、凳子、按摩巾
【实验目的】1、通过练习,掌握19种按摩手法
2、通过练习,掌握常用穴位的位置、按摩方法
均匀:手法有节奏性,频率不要忽快忽慢,用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要生硬粗暴,动作变化流畅自然。
深透:手法操作还应遵循一定的方向,使作用力深入到患者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五)推拿注意事项:
1、指甲
2、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3、推拿禁忌症:皮肤破损
(六)推拿介质:
1、推拿介质是指在手法操作前,先涂擦在治疗局部的一种药物制剂。
从功能位生理位
(1)颈项部扳法
①颈项部斜扳法:颈椎排列紊乱
②旋转定位扳法:单个颈椎扭转、棘突偏歪
(2)胸背部扳法:
①扩胸牵引扳法:膝顶
②
(3)腰部扳法:
①侧卧位腰椎斜扳法对脊柱序列的排列有调整作用
上体后上屈曲
患者:仰卧位上肢下肢
下体前下伸直
术者:站于体侧,用双前臂尺侧近肘关节处,一手抵肩前部,另一手抵股骨大转子后方,然后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椎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用一快速有控制力的推冲力,使腰椎再旋转5~100,这时可听到“咔咔”的响声,这是手法成功的标志,但勿追求响声。
3、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本课教学
小结
运动与养生教案2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间
点名、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2)
目的: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一、要求(内容)
1、一般史: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现在和过去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尤其是过去曾患过那些严重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在1978年的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道德修养→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与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推拿发展史:
①先秦两汉时期《皇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
《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并描述了有关的按摩工具如:“员针”
《金贵要略》中有关于“膏摩”的记载
②魏晋隋唐时期推拿第一盛世
隋唐时期有了按摩专科医生,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的等级
③明代推拿第二盛世
②肩关节摇法:一手扶肩部,另一手托肘部或握腕
③肘关节摇法:一手握前臂,另一手轻托肘后
④腕关节摇法:一手握腕上方,另一手与患手交叉相握
⑤髋关节摇法:仰卧,一手托足跟,另一手扶膝
⑥膝关节摇法:仰卧,一手握踝部,另一手按膝上方
⑦踝关节摇法:一手托足跟,另一手握足大拇指部
2、扳法:术者握住被动关节的两端,沿着运动轴方向,作相反方向的用力,在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内所做的关节运动类手法
④摇髋、膝、踝关节
⑤扳法:后伸扳、斜扳
⑥拍法
四、人体常用穴位
1、穴位概述:
穴位的定义、取穴方法、选穴方法
2、头面部穴位:
睛明、印堂、太阳、百会、迎香、下关、颊车、人中、风府、风池等穴的位置。
3、上肢部穴位:
大椎、肩井、天宗、肩贞、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后溪
4、下肢部穴位:
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太溪、昆仑、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消化系统:舌苔巩膜黄染牙齿异常腹部压痛有无肿块和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及感官器官
5、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胸围←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6、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肌力关节活动度
心血管系统:定量负荷试验等
呼吸系统:肺活量闭气试验Vo2max等
7、化验检查:血液尿液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X线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按摩(2)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1、摇法(运拉法):术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被动关节近端肢体,沿着被动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功能位的范围内作相反方向的用力,使其作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转或环转的手法
①颈项部摇法:一手托下颌,方法:受试者站立,裸露被测部位,测量者用左手和食指将测量部位皮肤捏起(注意勿将肌肉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在距离捏指1厘米处用皮脂厚度两接点钳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即读数,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Siri公式:BF%=(4.95/Db-4.50)×100
长岭--铃木推算密度公式
年龄男女
9-11 Db=1.0879-0.00151X Db=1.8794-0.00142X
30’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5
作业
与
课
堂
练
习
1、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本课教学
小结
运动与养生教案3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按摩(1)
一、概述
(一)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可以说由按摩改称推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飞跃。
▲评定部位→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掌骨→近节指骨节指骨→中→尺桡骨
▲拍不利手正位片范围包括所有掌、指骨、腕骨和尺桡骨远端
▲阅X线片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情况等
▲应用:临床小儿保健运动员选材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12-14 Db=1.0868-0.00133X Db=1.0888-0.00153X
15-18 Db=1.0977-0.00146X Db=1.0931-0.00160X
成人Db=1.0913-0.00116X Db=1.0879-0.00133X
Db-身体密度X-代表肩胛下角及肱三头肌皮褶之和
2、骨龄
二、形式: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指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脂肪成分——体脂重(BF)BF% 10%~30%
非脂肪成分——瘦体重内脏、骨骼、肌肉(35%~40%)
水分、矿物质等
▲测试方法: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阻抗脂率测定法和趋声扫描技术等。
肩胛下部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肱三头肌部
髂嵴上部
②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
③坐位腰椎斜扳法:肌肉痉挛
④弯腰旋转扳法:单个椎体扭转,棘突偏歪
⑤腰椎后伸扳法
3、拔伸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的方法。
本法常用于关节错位,伤筋等
①颈项部拔伸法:坐位颈椎拔伸法
仰卧位颈椎拔伸法老年人
②肩关节拔伸法
③碗关节拔伸法
④腰部拔伸法
⑤指间关节拔伸法
30’
本次课总结
⑤搓抖肩及上肢
4、腰及下肢
①滚、揉腰背两侧、骶脊肌、腰骶部
臀、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跟腱
仰卧:腹股沟、内收肌、股四头肌、膝、小腿前外侧、足背
②按压穴位: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太溪、昆仑、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
③小鱼际横擦肩背逐渐下降至腰骶部
直擦脊柱及两侧骶脊肌,以透热为度
大鱼际擦膝、踝关节内、外侧
2、身法步法:下肢弓箭步或丁字步调整高低,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3、手法:沉肩坐肘,虚掌,指实,腕部放松。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段时间,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手法和动作结构持续不变,并具有稳定的动力学形式。
有力: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耐受性调节)使达到一定的刺激阈值,激发人体的应答机能。
2、推拿介质的作用:①发挥利用介质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②便于手法操作,增强手法作用
③增强润滑作用,以保护皮肤防止造成破损。
3、推拿介质的种类①药膏:冬青油、红花油
②葱、姜、薄荷水、水
③药酒:正骨水、虎骨木瓜酒
④滑石粉,爽身粉
⑤其它:、按摩乳等。
二、分类摆动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
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振动类
挤压类
2、运动史:
3、体表检查:
皮肤或粘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有无皮肤病、静脉曲张;测皮下脂肪厚度,推算全身脂肪量;
检查甲状腺、扁桃体和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脊柱、胸廓、四肢及足弓的形态、直立位姿势;
4、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心血管系统:脉搏是否胸廓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叩诊心界听心率心律心音血压
☆呼吸系统:胸廓形状及其活动,呼吸频率节律呼吸类型叩诊有无浊音肺底位置,活动性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改变
叩击类
运动关节类
(一)叩击类手法
1、拍法:用虚掌拍打体表
适用于肩背、腰臀(肾区除外)、下肢
2、击法:拳击拳背腰背部
掌击掌根头顶、腰臀、四肢
侧击小鱼际背腰、四肢
指尖击指端头面、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