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1.概述肠球菌属于1984年从链球菌属划出,单独成为一个菌属,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坚韧肠球菌、铅黄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海氏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和病臭肠球菌等18个种和1个变异株。

临床上常见的菌株为粪肠球菌。

2.标本类型血液、尿液、痰、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灰白色,有a 溶血或β溶血环的菌落。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干燥、粉红色菌落。

3.3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阴性,分解甘露醇、山梨醇、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在含6.5%氯化钠的肉汤中生长,多数菌株PYR试验阳性,对杆菌肽耐药。

3.4 鉴别要点3.4.1 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球菌,触酶试验阴性,在65g/L 氯化钠中生长,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45℃中生长。

3.4.2与屎肠球菌的鉴别:粪肠球菌不分解阿拉伯糖,而屎肠球菌能分解阿拉伯糖3.4.3 与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的鉴别:见表5-353.4.4 粪肠球菌与其他各主要菌种间的鉴别:见表5-36操作步骤3.5.1 触酶试验阳性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3.5.2 鉴定从血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5.质量控制参见《质量控制程序》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在β-内酰胺酶阴性球菌肠球菌中,氨苄西林药敏试验结果可预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敏感性。

青霉素药敏试验可预测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敏结果。

粪肠球菌中氨苄西林药敏结果可以预测亚胺培南的药敏结果。

对于血培养和脑脊液中分离到的肠球菌,需做β-内酰胺酶检测,β-内酰胺酶阳性,则对青霉素、羧基青霉素和脲基青霉素均耐药。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标题:ELISA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抗体或者其他生物份子的存在和浓度。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一、实验前准备
1.1 准备实验室基本设备:ELISA板阅读器、洗板机、移液器等。

1.2 准备实验试剂:包括底物、酶标记的抗体、洗涤缓冲液等。

1.3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样本:如血清、细胞上清液等。

二、板涂覆
2.1 将试剂均匀涂覆在ELISA板上。

2.2 封闭未被试剂覆盖的部份,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2.3 将板在4℃下保存一段时间,促使试剂充分吸附。

三、样本加样
3.1 样本需按照实验方案稀释,避免过高或者过低浓度。

3.2 每孔加样量要准确,避免交叉污染。

3.3 混匀样本后,避免气泡产生。

四、洗板
4.1 使用洗板机进行洗板,确保每孔洗涤充分。

4.2 每次洗板后用吸头吸去残留液,避免残留物干扰实验结果。

4.3 洗板缓冲液的配制与使用要按照规定比例和方法进行。

五、显色和读板
5.1 加入底物后,保持暗处孵育一段时间。

5.2 在适当波长下读板,记录吸光值。

5.3 根据实验方案计算样本浓度,注意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结语:ELISA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惟独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干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翼本文提供的ELISA操作规程能够对您的实验工作有所匡助。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特定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ELISA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酶标仪3. 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可调移液器架4. 基质溶液(PBS等)5. 抗原或者抗体样品6. 酶标记的二抗7. 洗涤缓冲液8. 底物溶液9. 住手液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96孔ELISA板放置在可调移液器架上。

b. 准备基质溶液,并将其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以避免溶液的蒸发。

2. 样品处理a. 将待测样品加入ELISA板的相应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样品均匀分布。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3. 一抗孵育a. 将酶标记的一抗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一抗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4. 洗涤步骤a. 将洗涤缓冲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200μL。

b. 轻轻拍打ELISA板,使洗涤液充分覆盖孔底。

c. 倒掉洗涤液,重复以上步骤3次。

5. 二抗孵育a. 将酶标记的二抗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二抗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6. 洗涤步骤a. 重复步骤4中的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7. 底物反应a. 将底物溶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底物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8. 反应住手a. 在适当的反应时间后,将住手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ELISA实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1. 微孔板:96孔或其他规格,耐酸碱性能好。

2. 酶标板洗涤缓冲液:含有洗涤液的缓冲液。

3. 标准品: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4. 待测样品:需要检测的抗原或抗体样品。

5. 酶标记的二抗:与待测样品中的抗体相应的二抗。

6. 酶标记底物:用于检测酶活性的底物。

7. 停止液:用于停止酶反应的液体。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微孔板标记编号,确保正确记录每个孔的样品信息。

b.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材料,确保其完整性和质量。

c. 预热酶标仪至适当的温度。

2. 涂覆抗原或抗体a. 向微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抗原或抗体溶液。

b. 将微孔板置于4℃的冰箱中,孵育一夜或适当时间。

3.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4. 加入待测样品和标准品a. 向微孔板中的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和标准品,每个孔的体积相同。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5.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6.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a. 向微孔板中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的二抗溶液。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7.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8. 加入酶标记底物a. 向微孔板中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底物。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9. 反应停止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酶反应。

b. 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

四、数据分析1. 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在样本中的存在量。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详细的ELISA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材料和试剂准备1. 微孔板:96孔或其他规格的微孔板。

2. 抗原或抗体: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抗原或抗体。

3. 样本:待测样本,如血清、尿液等。

4. 酶标记抗体:选择与待测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5. 酶标记底物:选择适当的酶标记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

6. 停止液:选择适当的停止液,如硫酸。

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a. 将微孔板的孔洗净,并将待测样本、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分别加入孔中。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抗原或抗体与样本中的特定成分结合。

c. 弃去孔中液体,将孔洗净。

2. 添加酶标记抗体a. 将酶标记抗体加入每个孔中,使其与已结合在孔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酶标记抗体与抗原或抗体结合。

3. 洗涤a. 弃去孔中液体,将孔洗净,重复2-3次,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4. 添加酶标记底物a. 将酶标记底物加入每个孔中,使其与酶标记抗体结合。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底物与酶反应产生显色。

5. 反应停止a. 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底物与酶的反应,防止进一步显色。

b. 使用酶标仪测量吸光度,记录各孔的光密度值。

6. 数据分析a. 根据实验设计和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b. 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t检验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所有操作都应在洁净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避免污染。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注意使用适当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操作,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浓度,以实现对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定量分析。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目标抗原或抗体样本3. 特异性一抗和二抗4. 辅助试剂:洗涤缓冲液、稀释缓冲液、底物和停止液5. 高精度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移液器头6. 高精度电子天平7. 显微镜和酶标仪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96孔ELISA板放置在实验台上,加入稀释缓冲液,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

2. 样本添加:将待测样本加入96孔ELISA板中,每孔加入相同体积的样本。

3. 孵育:将ELISA板盖上密封膜,置于恒温箱中孵育一定时间,使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4. 洗涤:将洗涤缓冲液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以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5. 二抗结合:将特异性二抗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盖上密封膜,继续孵育一定时间,使二抗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6. 洗涤:重复步骤4。

7. 底物添加:将底物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暗处孵育一定时间,使底物与二抗结合的酶发生反应。

8. 反应停止:加入停止液,终止底物与酶的反应。

9. 测量:将96孔ELISA板放入酶标仪中,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波长进行测量。

记录各孔的吸光度值。

10.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标准曲线或其他方法,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准备好所有试剂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和无尘。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避免污染样本和试剂。

3. 洗涤步骤中,确保洗涤缓冲液充分覆盖每个孔,且每次洗涤液倒掉后,孔内无残留液体。

4. 孵育和暗处孵育步骤中,需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

5. 底物和停止液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和使用,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整理)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整理)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触酶试验(1)原理:触酶又称过氧化氢酶,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成为水和原子态氧,继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2)方法:取洁净玻片1张,用接种环挑取细菌,加3%H2O2 1滴,立即观察结果。

(3)结果:若立即出现大量气泡为阳性。

无气泡为阴性。

(4)应用:大多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但链球菌科阴性,故常用此试验来鉴定。

此外,金氏杆菌属的细菌也为阴性。

分枝杆菌的鉴别则用耐热触酶试验,结核分枝杆菌为阴性,戈氏分枝杆菌和地分枝杆菌为阳性。

注意事项:①3%H2O2溶液要新鲜配制。

②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因红细胞含有触酶,可致假阳性反应。

③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菌。

氧化酶试验(1)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

(2)试剂: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

(3)方法:常用方法有三种;1)菌落法:直接滴加试剂于被检菌菌落上。

2)滤纸法:取洁净滤纸一小块,沾取菌少许,然后加试剂。

3)试剂纸片法:将滤纸片浸泡于试剂中制成试剂纸片,取菌涂于试剂纸上。

(4)结果:细菌在与试剂接触10秒内呈深紫色,为阳性。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5)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者为阴性,后者为阳性。

奈瑟菌属、莫拉菌属细菌也呈阳性反应。

2.3 耐酸性染色法(萎-倪二氏法)2.3.1 石炭酸品红染色液碱性品红0.3g 95%乙醇 10mL5%酚水溶液 90mL将品红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酚溶液混合。

2.3.2 3%盐酸-乙醇浓盐酸 3mL 95%乙醇 97mL2.3.3 复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美蓝0.3g;95%乙醇 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 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2.3.4 染色法2.3.4.1 将涂片在火焰上加热固定,滴加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出现,但切不可使沸腾。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特定抗原或者抗体。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指导,确保ELISA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准备1. 缓冲液: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缓冲液,如PBS(磷酸盐缓冲液)或者TBS(三氯甲烷缓冲液)。

2. 抗原或者抗体: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抗原或者抗体,并进行适当的稀释。

3. 酶标记的二抗: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酶标记的二抗,如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或者AP(碱性磷酸酶)。

4. 底物:选择合适的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或者ABTS(2,2'-联氨基二乙基三乙酸)。

5. 住手液: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住手液,如2M硫酸或者2M盐酸。

三、ELISA实验步骤1. 板涂覆a. 取ELISA板,将每一个孔加入适量的抗原或者抗体,通常为100-200ng/mL。

b. 将板封闭剂(如BSA或者牛血清白蛋白)加入每一个孔中,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c. 在4℃下孵育过夜,或者在室温下孵育2小时。

2. 样本处理a. 采集待测样本,如血清或者细胞上清。

b. 根据实验需求对样本进行适当的稀释。

c. 加入样本到孔中,每一个孔加入适量的样本,通常为50-100 μL。

d. 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

3. 二抗结合a. 弃去孔中的样本,并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3次,每次洗涤时间为1-2分钟。

b.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到每一个孔中,每一个孔加入适量的二抗,通常为100-200 ng/mL。

c. 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

4. 底物反应a. 弃去孔中的二抗,并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3次。

b. 加入适量的底物到每一个孔中,通常为100-200 μL。

c. 在室温下孵育适当的时间,观察颜色的发展。

5. 反应终止a. 加入适量的住手液到每一个孔中,通常为50-100 μL。

b. 轻轻摇晃板,确保住手液均匀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3.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

4.质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阴性。

5.操作步骤
取3%过氧化氢溶液0.5ml,滴加于不含血液的细菌琼脂培养物上,或取1~3ml滴加入盐水菌落悬液中。

6.结果判断
培养物出现气泡者为阳性。

7.注意事项
7.1 细菌要求新鲜。

7.2 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作触酶试验,因红细胞内含有触酶,可能出现假阳性。

7.3 需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作对照。

8.临床意义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葡萄球菌及微球菌均阳性,因此可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