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

合集下载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我还将监督他们减肥,教老妈跳舞,教老爸唱歌,经常给 他们捶捶背,捏捏腿,还特意抖音里学了蛋糕、曲奇、布丁 等美食,有空就给他们做着尝尝。
谢谢
赏析:一是作者认为老莱子虚伪,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 子;二是郭巨的儿子天真烂漫,值得同情;三是作者自己有点 害怕,恐惧,悲凉,失望。
4.对孝的认识
1.鲁迅先生: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孝道的通俗读 物,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虚伪残酷,不顾人命,污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封建孝道的虚伪性进行猛烈抨击。
2.读文章后的体会: “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 种回报,就像“乌鸦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 待父母之生命。让人们怀着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并非要 件件照办,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这些故事,通过 古人的尽孝方式来告诉后人怎样去孝敬父母。
目录
1.作品介绍 2.二十四孝介绍 3.佳句赏析 4.对孝的认识 5.新时代的“二十四孝” 6.我最近要为爸妈做的事
1.作品介绍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是回忆儿时阅读 《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 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 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 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 古的倾向予以了尖就是二十四个孝道故事,分别 是:孝感动天、老莱娱亲、鹿乳奉亲、百 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 拾葚异器、郭巨埋儿 、卖身葬父、刻木 事亲、卧冰求鲤 、怀橘遗亲、扇枕温衾 、 行佣供母、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 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文中重点介绍“卧冰求鲤”、“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读了《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几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

分别是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弃官寻母。

哭竹生笋讲的是在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孟宗。

从小爸爸就死了,家里十分贫穷,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妈妈年纪老了,体弱多病。

不管妈妈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妈妈病了,想吃竹笋烧的菜,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着竹子大哭。

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卧冰求鲤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他小时候失去了妈妈。

后来后妈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

他父亲对他也开始不好了。

王祥的后妈喜欢吃鲤鱼。

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光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求鲤鱼。

正在他求的时候,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

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烧给后妈吃。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读了这两只故事,我知道长大了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要孝顺爸爸妈妈。

孝是什么?往大了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往小了说就是你吃什么就让父母吃什么,你住哪里就让父母住哪里;更通俗一点说就是父母当初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父母。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到了道学家那里就变味了,弄了一个什么《二十四孝图》,把本来很平常很温馨的孝顺变得毛骨悚然了,以至于给少年鲁迅的心理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虚假的、拔高的、没有人性的说教可以休矣!“郭巨埋儿”,为了孝顺母亲就要把儿子杀死,这不要说法律不允许,就是道德人伦也不允许啊!所以作者给故事设计了一个出乎意料之外也不在情理之中的很荒唐的结局——挖坑的时候挖出一罐子黄金,然后皆大欢喜了。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字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字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字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美德的经典作品,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让人们深刻领
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

在这部作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和深厚。

每一个故
事都让我感动不已,比如《卖油翁》中的卖油翁为了孝敬母亲,不
惜冒险去卖油,最终被淹死在河里;《孟母三迁》中的孟母为了让
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些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孝道的真谛,让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除了孝道,这部作品还展现了忠、信、仁、义等传统美德。


如《忠烈杨家将》中的杨家将为了国家利益,舍己为人,最终壮烈
牺牲;《信义母》中的信义母为了守护家族的信义,不惜牺牲自己
的儿子。

这些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传统美德的伟大和崇高,让我明
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
统美德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决心。

我相信,只有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下,我们才能成为品德高尚、道德兼备的人,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作品,从中汲取正能量,让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传承50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一:哭竹生笋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

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二:黄香扇枕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三:老莱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四:子路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五: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读《二十四孝图》有感13篇读《二十四孝图》有感1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题记孝,是什么?怎么才算一个孝子?以前的我对此一直都很懵懂。

直到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我才渐渐懂了一些。

《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时》,顾名思义,《二十四孝图》讲的正是《二十四孝图》――24个古代的孝道故事:扇枕温衾、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在文中,作者却以毫不留情的口气批判这些故事,这不禁令我有些疑惑:《二十四孝图》不该是弘扬孝道孝心的么,为什么还要批判呢?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将《二十四孝图》读了一遍。

还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二十四孝图》内的故事所宣扬的孝道令人心惊胆颤,其中尤以埋儿奉母为最甚:汉朝时有一个人名郭巨,家贫,郭巨的母亲总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他的儿子,导致她自己吃不饱,出于“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的心理,郭巨与他妻子便决定将儿子埋了供养母亲。

这个故事使我感到恐惧与不解:难道孝总是要以一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另一个人吗?难道他儿子的性命便不算命么?这残害人命,无视法纪的行为又怎能算作真正的孝?怎么会流传如此之久之广呢?这个想法困扰了我几个星期,终于被老师的一句话点醒:“我们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不应被表象所迷惑,因为最重要的往往是本质。

”是啊,透过表象看本质,孝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孝顺尊敬父母长辈,只不过古代的孝道难免带了些时代的局限性:古代是君主专制,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便产生了愚孝,即愚蠢、盲目的孝,有的甚至与人性相悖,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等。

且古人记载这本《二十四孝图》也未必就是真的为了让我们模仿其做法去埋了儿子供养母亲,而是希望我们能领会其中孝顺父母长辈的精神并将其发扬。

看完《二十四孝图》后,我又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一个出身贫寒却被清华大学预录取的理科状元,他学业繁忙,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患有神经分裂症的父亲。

挣钱补贴家用,但他依然很乐观,孝顺父母,勤工俭学,是有名的孝子。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汇报人:张瑞琰 2023.9.20
主 要 内 容

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阅读的《二十四孝图》的
感受,重点描写了“卧鲤求冰”“老莱娱亲”“郭
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
酷,揭示了旧中国时代的儿童可怜的背景处境。针
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
抨击。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 配有图画。是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 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的主要内容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回忆儿时看的一本名为《二十 四孝图》的故事书,从而引发的关于纲常伦理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鲁迅的《 二十四孝图》着重描写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几个故 事,表达了自己对封建孝道的不满。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 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 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 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 情.作者得到 《二十四孝图》既高兴又扫兴。高兴的原因:①鬼少人多;②归 我一人独有;③书中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不识字的人,如阿长,只要一看图 便能滔滔讲出一段故事。扫兴的原因: 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 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 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 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 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 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 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图中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
1、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

非常孝敬父母。

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

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

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

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
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

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

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

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

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首页
末页
情节赏析
《二十四孝图》
朝花夕拾
概 述: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作者感情:得到《二十四孝图》既高兴又扫兴的原因:
高兴: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书中的故事似乎
准确无误;④不识字的人,如阿长,只要一看图便能滔滔
讲出一段故事。
扫兴: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
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 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老莱娱亲
•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 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 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 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 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郭巨埋儿
•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 (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 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 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 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 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 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 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 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 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 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 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首页
末页
通读全文,概述文章内容。
• 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 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 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 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针对当时反对白 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
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

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
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
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
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
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
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
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
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
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
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
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
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
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
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
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
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

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

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

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

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