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制度

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三条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五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设立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六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全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不良反应信息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第七条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不良反应信息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第八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定期对从事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不良反应监测能力。
第十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三章不良反应报告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发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发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给本机构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给本企业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第十四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后,应当对报告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开展调查核实。
第十五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将审核、评价后的不良反应报告及时反馈给报告单位。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对不良反应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督小组职责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督小组职责
(1)起草或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及应急预案。
(2)定期组织召开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指示精神和要求。
(3)全面指导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上报等技术管理工作。
(4)总结分析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5)定期向全院通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收集上报工作。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在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疾病的治疗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但是,药品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一旦使用不当或者药品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对病人产生伤害,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病人死亡。
因此,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建立起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机构的组成和工作职责。
一、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各成员间的关系。
2.小组成员:负责跟踪和监测病人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问题,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提供及时的医学意见和处理措施。
3.药师:对药品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评估,并提供针对病人的用药建议。
在病人的用药过程中,药师要督促医师合理开药,护士规范使用药品。
4.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小组间合作,定期开展内部评审、讨论和经验总结,并进行中期和年度总结报告,为医院提供及时的医疗质量管理数据。
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工作职责1.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问题:对医院使用的药品进行跟踪和记录,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向相关政府机构进行报告。
2.建立病人用药档案:为了更好地跟踪和记录病人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建立病人用药档案是非常必要的。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需要负责制定和完善病人用药档案的管理制度。
3.监督医疗人员的用药行为:监督医生、药师和护士在病人用药过程中的行为,并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和指导。
对存在问题的医疗人员进行纠正和处罚。
4.推广药品安全知识: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向医护人员和病人普及药品的安全知识,使他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及时警惕,避免因不慎使用药品而给身体带来伤害。
总之,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非常重要,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病人用药过程中的问题,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维护医疗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一、机构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相关科室专家:联系电话:联系人:2、各科室不良反应监测员:各科大组长及护士长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是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评价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资料,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并在药品安全性方面负责向药品监测管理部门咨询。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工作职责1、向本院医护人员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解释有关问题。
2、密切关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动向,并督促医护人员认真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特别注意新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论轻、重度,只要认为可疑都应及时报告。
3、负责指导和督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的工作。
4、不定期对本院严重或疑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因果关系评价会聘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工作职责1、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病历的收集工作。
2、督促主管医生护士正确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表中各项应无漏项,合格后送交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3、应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及时向临床药学室通报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每年每个科室向临床药学室报告本科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10份,若有漏报,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五、药物不良反应专家组工作职责1、负责评价本院收集的不良反应病例。
2、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六、临床药学组工作职责1、负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2、负责收集、整理、分类、保管、评价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3、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交流与反馈工作。
4、不定期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院ADR监测小组通报全院ADR发生情况及报告表收集情况,对ADR发生频度高的药品、对导致严重或致死性ADR的药品,应尽量寻找原因,并提出减少或避免发生ADR的应对措施,必要时与厂家联系。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机构
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相关科室专家:
联系电话:
联系人:
2、各科室不良反应监测员:各科大组长及护士长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是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评价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资料,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并在药品安全性方面负责向药品监测管理部门咨询。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工作职责
1、向本院医护人员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解释有关问题。
2、密切关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动向,并督促医护人员认真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特别注意新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论轻、重度,只要认为可疑都应及时报告。
3、负责指导和督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的工作。
4、不定期对本院严重或疑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因果关系评价会聘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五、药物不良反应专家组工作职责
1、负责评价本院收集的不良反应病例。
2、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六、临床药学组工作职集、整理、分类、保管、评价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3、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交流与反馈工作。
4、不定期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院ADR监测小组通报全院ADR发生情况及报告表收集情况,对ADR发生频度高的药品、对导致严重或致死性ADR的药品,应尽量寻找原因,并提出减少或避免发生ADR的应对措施,必要时与厂家联系。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病历的收集工作。
2、督促主管医生护士正确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表中各项应无漏项,合格后送交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岗位职责

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岗位职责目的:建立本企业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监测工作岗位职责,标准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准时、有效掌握药品风险,准时处理重大药品安全大事,削减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响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范围: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
责任:药品安全委员会、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室、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总负责人、药品不良反响监测部门负责人、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专员、药品不良反响信息员。
内容:1.药品安全委员会职责 1.1 药品安全委员会职责1.1.1 负责处理公司重大药品安全大事,客观、准确、有效地进展评价;1.1.2 制定、审核、批准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内审实施打算,定期开展内审工作;1.1.3全体委员应以身作则,乐观履行药品安全委员会职责,提高药品安全问题处理的有效性;1.1.4药品安全委员会的每项工作由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室牵头组织实施。
1.2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1.2.1负责公司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内审工作及重大药品安全大事的决策工作;1.2.2负责批准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年度内审打算,审核内审工作执行状况和完成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1.2.3负责调整药品安全委员会委员。
1.3 药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责 1.3.1 帮助主任工作;1.3.2组织制定、批准药品不良反响内审实施打算及内审报告;1.3.3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响内审工作;1.3.4 监视检查药品不良反响内审打算落实状况;1.3.5 负责公布药品不良反响/大事的重要信息;1.3.6 审批药品不良反响/大事的关联性意见;1.3.7 负责审核药品严峻、群体不良反响应急预案,对其作出决议。
1.4药品安全委员会委员职责1.4.1团结协作共同完本钱部门药品安全委员会任务,其中:〔1〕药品不良反响监测部门负责人:负责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不良反响/大事的收集、处理、汇总、上报等全部不良反响涉及的相关工作,负责药品安全委员会会议相关事宜〔时间、地点、参与人员〕;(3)质量治理负责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药品质量方面的调查分析工(4)生产治理负责人及各生产车间负责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药品生产过程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参与的、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响评价工作〔各生产车间主任负责自己车间生产产品的不良反响调查、评价、处理工作〕;(5)质量掌握部负责人:负责死亡的、群体的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药品检验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6)供给部负责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药品中药材、原辅料选购、贮存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7)销售公司各部负责人:负责死亡的、群体的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药品发运、召回、现场调查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8)财务治理负责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响/大事中财务费用的审核工作;1.4.2 参与药品不良反响/大事的关联性评价;1.4.3负责高标准完成药品安全委员会安排的具体工作;1.4.4负责内审工作的协调、治理工作,提出内审小组名单,制定年度内审打算,执行内审实施打算,组建内审小组,向公司治理层报告内审结果,组织对缺陷工程的整改措施进展确认;1.4.5听从领导、主动发挥各自作用。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责任

精心整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一、机构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2分类、123、负责指导和督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的工作。
4、不定期对本院严重或疑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因果关系评价会聘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工作职责1、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病历的收集工作。
2、督促主管医生护士正确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表中各项应无漏项,合格后送交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3、应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及时向临床药学室通报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每年每个科室向临床药学室报告本科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10份,若有漏报,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五、药物不良反应专家组工作职责1、负责评价本院收集的不良反应病例。
2、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六、临床药学组工作职责1234ADR发生年3月41(1(2)(3满52第二十七条(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五)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
医疗卫生机构有以上行为之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同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3、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四)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下的反应: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3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为贯彻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配合药监部门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用于本医院所有购进、使用药品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管理。
二、部门职责1.药剂科:(1)药检室: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2)各调剂部门:负责收集和反映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2.医院临床科室。
负责反映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三、内容1.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本医院按照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2.医院鼓励所有科室和医务人员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四、职责、报告与监测1.本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2.成立医院和药剂科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领导小组:(1)药剂科小组成员及其成员:刘福强、王艳萍、李洪彬、赵文萃、周慧琴(2)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成员:五、人员职责1.药剂科主任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的领导工作,对是否是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群体性的药品不良反应作出判断。
2.药检室工作人员为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
对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实行按月报告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以网络报告为主,纸质材料报告为辅的报告方式。
3.评价与控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小组按时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通报、分析、评价进一阶段的药品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4.对已经确认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进行处理。
六、相关处罚医院各科室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其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或警告:(1)医院工作人员不按要求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2)科室或个人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3)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4)故意隐瞒药品不良反应的。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二)为贯彻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配合药监部门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机构
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相关科室专家:
联系电话:
联系人:
2、各科室不良反应监测员:各科大组长及护士长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任务是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评价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资料,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并在药品安全性方面负责向药品监测管理部门咨询。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工作职责
1、向本院医护人员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解释有关问题。
2、密切关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动向,并督促医护人员认真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特别注意新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论轻、重度,只要认为可疑都应及时报告。
3、负责指导和督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的工作。
4、不定期对本院严重或疑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因果关系评价会聘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病历的收集工作。
2、督促主管医生护士正确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表中各项应无漏项,合格后送交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3、应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及时向临床药学室通报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每年每个科室向临床药学室报告本科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10份,若有漏报,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五、药物不良反应专家组工作职责
1、负责评价本院收集的不良反应病例。
2、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六、临床药学组工作职责
1、负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2、负责收集、整理、分类、保管、评价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3、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交流与反馈工作。
4、不定期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院ADR监测小组通报全院ADR发生情况及报告表收集情况,对ADR发生频度高的药品、对导致严重或致死性ADR的药品,应尽量寻找原因,并提出减少或避免发生ADR的应对措施,必要时与厂家联系。
七、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部分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3月4日发布)
1、第三章是有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
(1)第十三条、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2)第十五条、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3)第十六条、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2、第五章是关于处罚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
(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
(五)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
医疗卫生机构有以上行为之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同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3、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
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
过程。
(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四)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下的反应:引起死
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五)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4、第三十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管理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