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慰藉2(宗教建筑)

合集下载

心灵的慰藉 美术鉴赏2

心灵的慰藉   美术鉴赏2

Part 1 中国宗教
Part 1 中国宗教
佛家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入我 国,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使中国古达文化第一次大规模 地融入外来因素。这一阶段,中国美术中出现了大量以佛 教信仰为主题的造像壁画以及建筑寺观,从许多方面改变 了中国早期美术的基本面貌。
其中,最能表现这一变化的是大规模的佛教石窟的兴建
Q&A
试从下面四副敦煌莫高窟不同时期的菩萨像找出造型的变化。
Part 2 国外情况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 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 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神庙 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这就是在 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 庙,又名巴特农神庙。这座神庙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 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 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 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 姿。帕特农神庙也译为“巴特农 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 体建筑。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 典娜的别号Parthenon,即希腊 文∏αρθενωσ的转写,意为 “处女”。柱式上,帕特农神庙 采用的多立克柱式。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 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 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 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 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 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 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 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 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 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 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 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 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 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 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 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 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赵俊杰《心灵的慰藉》教案

赵俊杰《心灵的慰藉》教案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上节课《礼仪与教化》讲到了秦汉陶俑,在艺术的道路上就出现了佛像雕塑,本课将讲述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美术以及佛教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学生要了解中国最早的佛教传入时间,最有名的四大石窟,四大石窟的样试特点、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佛像的演变过程,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德育教育。

二、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也上过美术鉴赏的课,对于鉴赏佛教美术作品有一定的基础,但理解程度不够,需要老师多用一些有趣的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来增强他们对于佛教的认识,我们要更深层次的去探讨作品的背景、作用以及美术造型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三、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谈论自己的观点,大胆进行反向思维,结合社会实际作一定的论证。

四、设计思路:本课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生命的瞬间》图片,让学生思想得到感化和情感的升华。

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该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宗教是如何成为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能力目标:让学生体会佛教是怎样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安慰,以及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宗教美术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体验佛教的魅力,以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佛教给学生传达的一些思想以及对人们心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七、教学方法:举例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九、课时:1课时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PPT课件封面佛像、跳动的字体以及佛教音乐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听觉导入提问: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授课内容:1、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引出新的问题。

①中国的主流宗教是哪个?(佛教)②宗教的起源?播放视频《佛教传入中国》,师生互动,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并回答问题:A、佛教产生于哪个国家?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B、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魏晋南北朝C、中国最早的寺院是哪一座?洛阳的白马寺2、再次播放视频:《千手观音》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曾经有一个感动和震撼了很多人的一个舞蹈节目,是由一群聋哑姑娘给我们表演的,是那么的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她们不仅舞出了自己对于舞蹈和生活的热爱,更是展示了我们宗教中一个美丽的佛,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重温一下那个经典的时刻。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PPT课件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PPT课件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宗教建筑
❖ 目标展示: ❖ 了解并感受宗教艺术 ❖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具体分析三种
建筑的特点特色。 ❖ 可以比较明确的分清基督教的三种建筑样式。
讨论宗教如何产生?
❖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品,对于一 时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往往是一 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 为他们的信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内 部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 外部高、尖、直,挺拔、俊秀、轻盈、纤细。 但失雅味。
❖ 结构拱券结构,尖拱、飞拱。像机器一样。 ❖ 彩色玻璃窗花。
❖ 泰姬陵
伊斯兰教
科 尔 多 瓦 大 清 真 寺
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 拱券结构,比欧洲建筑机器般的结构粗曼了 许多但是韵味十足。穹窿顶外部像一个“洋 葱头”。
❖ 装饰丰富,纹样多。 ❖ 开孔多为尖拱、马蹄拱、多叶拱。
课堂练习:
❖ 谁能用最简单的艺术语言在黑板上画出基督 教建筑的特色。(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 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宗教艺术品作为宗教的宣传品,它凝聚了广 大劳动人民的理想和审美形式。
世界三大宗教
❖ 佛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看课本分析三大宗教的特点
❖ 佛塔
佛教
外形:圆形、方形
这种形状意在表现什么? 表现一种理想世界的井内部
内部装饰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第三课__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第三课__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2)、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梵文音译, 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是 佛教的圣地,它是佛与菩萨修 身养性的地方,是佛教徒心中 的理想境界。 它建造利用四周低中间高 的地形,建起一个高台,人们 在这样一个台上,向四周看都 视线都比较开阔,使人们心情 舒畅,所以它是佛教徒修心养 引导学生欣赏 性的好地方。 问题1:大家看,高台上的塔外形与桑奇大塔有没有联系?
问题2:它有几层台子,几道门,每层台子有多高(用场中人作参照)?
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上去过婆罗浮屠,他站在婆 罗浮屠下面,向上看这个台子 ,他会产生怎样的感觉?
(二)、基督教
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313 年取得合法地位。公元392年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欧洲 中世纪时,在欧洲占有至高上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建筑充分体现出欧洲中世纪美术风格。基 督教建筑有三种比较著名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罗 马式和哥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哥特式建筑风格。
用途 印度称这种建 筑为“窣”,用于埋葬 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 外形特点桑奇大塔 是一个半球形,给人以 圆浑之感。半球体象征 着孕育宇宙的金卵,半 球体顶上的伞柱象征着 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 表着佛教的三大元素佛、 法、僧。
桑奇大塔运用半球体又体现了佛教的一些教义——桑奇大塔运用无 棱角、带有曲线的半球体,它体现 出佛教对待事的原则。佛教教义从它 的建筑外形上体现出来。
半球体周围的四个塔门象征着 宇宙的四个方位。塔门上方布 满许多精细的雕刻。 药叉女雕像,古代印度早期 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象征。在 当时那个年代,能拯救人,给 人治病她就是神的化身,所以 药叉女形象作为佛教元素被运 用一佛教建筑造型中了。它是 古印度最美的女性祼体雕像之 一。这个雕像在这儿起着支撑 的作用和装饰的作用。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ppt课件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ppt课件

•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Christos",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 赛亚"的对应词。在《新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 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 加以区分。
.
9
发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
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
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
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
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
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
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
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
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
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
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
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 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 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
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
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

心灵的慰藉——宗教建筑2

心灵的慰藉——宗教建筑2
(二)、基督教建筑
1
2 罗马式 拜占庭式
3
哥特式
拜占庭式
代表性建筑《索菲亚大教堂》
特点: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 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 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它创造了把穹 顶支承在独立方柱 上的结构方法和与 之相应的集中式建 筑形制。 4、色彩灿烂夺目。
克里姆林宫东侧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罗马式
特 :
线条简单、明快, 造型厚重、敦实,采用 古罗马式的拱券结构。
哥特式
德国《科隆主教堂》
法国《夏特尔主教堂》
欣赏德国科隆主教堂外观,说说你 有怎样的第一感觉?
高、直、尖
尖塔高耸,整个建 筑外观以直升线条 为主。 给人一种“向上” 的视觉暗示。
你能不能由它的 外观联想一下,这样 的建筑外观体现了怎 样的宗教观念?
细 节:
尖肋拱顶
飞扶壁
玫瑰窗
内部结构
采光
(三)、伊斯兰教建筑
1、屋顶多采用洋葱形的穹顶;
建筑特点:
2、以拱券作为主要结构,拱券的形式多种多样;
宣礼塔: 高耸的小楼,供登高召唤教徒前来
作礼拜之用,又称“邦克楼”。
2、装饰: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的社会意义
宗教建筑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宗教建筑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信仰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互 动的场所,它能够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
化认同感的提升。
宗教建筑对于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也有 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
内涵,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04
现代社会中宗教建筑的角色与 挑战
现代社会中宗教建筑的地位
心灵的慰藉
宗教建筑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和 安慰的重要场所,为信徒提供心
灵上的庇护。
文化传承
宗教建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 和传统的见证,代表着不同宗教
信仰的独特文化。
社会凝聚
宗教建筑作为信仰的聚集地,有 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宗教建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麦加克尔白天房的建筑风格独特,其圆顶、高塔和洁白的 外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充满了 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作为伊斯兰教的核心圣地,麦加克尔白天房不仅是一个建 筑奇迹,更是人类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结晶。
道观:以中国道教青城山为例
01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 道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 拜。
峨眉山金顶不仅是佛教信徒的心灵寄托,也是旅游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
基督教教堂:以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例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罗马式和巴洛 克式建筑风格,其宏伟壮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令人叹 为观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2019年高一美术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市公开课)

2019年高一美术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市公开课)
2020/10/4
古老的佛教建筑——桑奇大塔之《攀着芒果树枝的药叉女》
作为桑奇大塔(窣堵波1号)塔门的托架 像,从形体到姿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 桑奇大塔四周塔门的雕刻,集中了印度早 期佛教艺术的精华.每座塔门用砂石制作, 高约10米,由三道中间微拱的横梁和两根 方形侧柱以插榫法构成,在横梁和侧柱和柱 头上布满了浮雕嵌板与半圆雕或圆雕构件。
2020/10/4
基督教建筑
一座有纪念碑性质俄罗斯风 格建筑,沙皇伊凡四世(1530 年—1584年)为纪念1552年最后 战胜外族侵略者而建.整个建筑风 格独特,中央主塔采用俄罗斯民 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高47米, 形成垂直线,统率着周围8座形状、 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浑圆饱满 的穹顶。
这一建筑所运用的华丽的装 饰和强烈的色彩,使它体现出具 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出色地 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民族独立、 人民胜利这个伟大的主题。
像这样独特的建筑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 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 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 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 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 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 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 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 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方 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 的境界。
2020/10/4
婆罗浮屠不仅是印尼现存最重要的佛教建筑,而 且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佛塔.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五层 方形台,各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 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26米;方形台的各层, 在主壁和栏杆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在方形层的各栏 杆,按一定间隔配置一个外向的佛龛,共432个,中间各安 置一尊等身大坐佛。此外,在三层圆台都有一圈钟形小塔, 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计72座,它们像众星 拱月一样环绕着中心大窣堵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印度桑奇大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拜占庭式
基督教
罗马式 哥特式 耶路撒冷的奥马尔清真寺
伊斯兰教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泰 姬 玛 哈 尔 陵
·
年 印 度 阿 格 拉
<<
>>(1630-1653
)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785-987年 西班牙科尔多瓦)
缅甸是佛塔的国度,而金塔无疑是他们的皇帝。
<<吴哥寺>>
(12世纪上半期 柬埔寨)
中国的佛教以禅宗最为重要,禅宗寺庙中当然数以祖庭少林寺了。可惜少林寺的 战乱毁坏,而且也没有顶尖的大师参与修建。就建筑价值而论比起人家几百年数 千年的建筑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佛教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印度桑奇大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拜占庭式
<<比萨教堂建筑 群>>11-13世纪 意大 利比萨
这一建筑包括教堂、洗礼堂和钟塔(即著名 的比萨斜塔).是为了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而 建.三座建筑形态各异,但统一在以连续券空廊和 古典柱式为特征的共同建筑风格上,虽然不很规 范,但仍可见古罗马的遗韵,是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作.
圣墓教堂
3、哥特式教堂:
阳光透过大面 积的万紫千红的窗 子,把教堂内部映 照得五彩缤纷、光 彩夺目,这时的教 会已经淡化了禁欲 主义,主教堂都追 求装饰的华丽,教 士们说这是上帝居 住的地方,是天堂。 这里渗透着当时市 民们的理想和幻想。
米兰 主教 堂 (138 5—— 19世 纪初) 意大 利米 兰市
<<兰斯主教堂>>(12111290年 法国)法国哥特式教 堂盛期的代表作.钟塔高101 米,原是法国国王加冕教堂, 以形体匀称、装饰纤巧著称.
2、拜占廷式特点:
希腊式正十字形、厚石墙、帆拱上+穹隆圆顶。 代表性教堂: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东正教教 堂(圣瓦西里· 勃拉日内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 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 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 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 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 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 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存在于12世纪后期到15世纪末,由法国兴起。 特点是高直尖,即高耸、尖拱券、飞扶壁和长 立柱。 代表性的有法国沙特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 利米兰教堂、德国的科隆教堂、英国的威斯敏 斯特教堂。
巴黎圣母院 (1163——1345) 法国巴黎塞纳河 斯德岛
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 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耆那教源于与释迦牟尼的大雄祖师,崇尚苦修。一向为正统佛教所不取, 视为外道。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些崇尚苦修宗教修起庙宇来都是穷奢极欲极 其华丽之能事。印度教如此,耆那教也如此。到底是口是心非,内心虚伪。 还是希望以入世求出世的大智慧。还望诸君畅所欲言。 而这座寺庙叫维玛拉神庙,用于耆那教教的大雄所在。是耆那教最为神
圣徒小教堂的阞拱和花窗
最后的晚餐 1495--1598(意大利) 达芬奇
犹大之吻 约1304年 (意大利) 乔托
耶稣受难
最后的审判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圣母判 (意大利) 拉斐尔
古兰经
夏特尔主教堂(1194—— 1260)法国巴黎夏特尔城
法国哥特 式教堂最典型的 实例,最高的钟 塔高105米,内部 的彩色玻璃窗最 为著名,共有176 个,总面积达 25000平方米。
<< 圣 马 可 教 堂 >>(11 ) 世 纪 重 建 意 大 利 威 尼 斯
宗教建筑的价值意义: 1.反映了当时宗教势力的强大。
2.体现了劳动群众在虔诚的宗教感
情驱使下进行的杰出艺术创作, 为人类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
活动建议
从课文中任意挑选一件表现佛教、 从课文中任意挑选一件表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或希腊神话故事的美术作品,用写报告的形式讲述它 的具体内容、表现手法以及你的看法。
云冈石窟第20窟北壁坐佛 北魏早期
古罗马建筑
基本特征:拱与柱的结合。 代表性建筑有斗兽场、万神殿与凯旋门。
印度桑奇大塔
四 、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佛教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
印度本土佛教建筑的代表应该是盛放佛 祖舍利的桑奇塔。桑奇塔从整体上使用圆 形造型,单纯洗练,有强烈的稳重感。这 与塔内部的繁复雕刻形成了鲜明对比。高 起的石门也增加了整体的错落有致。其中 夜叉女的雕像轻快活泼与古希腊端庄的女 神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形成了印度自身 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东亚的佛教建筑影响 深远。
科 隆 主 教 堂
年 )
世 界 最德 高国 的科 教隆 堂市 之北 一欧 两最 座大 塔的 楼哥 高特 达式 教 堂 米也 是
<< >>(1248-1880
(
, 152 ).
请同学们归纳基督教三种建筑形式的特点:
1.罗马式特点: 拉丁式长十字形、厚石墙、穹隆圆顶、连拱柱 廊。代表性教堂:圣墓教堂。
帕提农神庙
雅典娜女神像
雅典娜神像
希腊柱
你能看出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三种柱式的异同吗?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
雅典娜神像
三、罗马多神信仰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相比于 希腊的典雅。罗马更为大气华丽。尤其是拱券、 穹窿的出现这种大气也有了技术基础。试想一 下当你置身于万神庙43.4米的穹窿下仰望天空, 一定会被古罗马人的精湛技艺折服,感叹个人 的渺小。罗马把柱式结构发展到巅峰,此庙是 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之一。也是后世建筑模仿 的对象,比如东南大学,清华学堂都有他的影 子
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作。万 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 等。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 一半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 穹顶的墙面厚度逐渐减小,其下方墙厚6 米,与万神殿下半部墙壁等厚,到顶部则 递减为1.5米。为使穹顶墙厚的递减更有 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的稳固,万神殿穹顶 内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 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使墙厚的递减更 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
公元前250年
桑奇大塔(直径32米、高12.8米)
半球体象征印 度神话中孕育宇宙 的金卵,半球体之 上的伞柱象征宇宙 之轴,三层伞盖代 表佛、法、僧三宝。 “药叉女”的裸体 人像雕刻,是古代 印度早期农耕文化 生殖崇拜的象征, 被认为是古印度最 美丽的女性裸体雕 像之一。
婆罗浮屠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 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埃 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心灵的慰籍
——宗教美术
一、古埃及多神教信仰 一、古埃及多神教信仰
世界历史一般来说是从埃及讲起,埃及作为最早 的文明古国除了留下的宏伟的金字塔外还有壮丽的神 庙。可惜金字塔名声过于显赫,使得后期埃及的重要 遗迹阿蒙神庙(卡尔纳克神庙的主题部分)反而知道 的人少了很多。其实就在建筑界的影响而言,阿蒙神 庙远大于金字塔。除了卢浮宫前的那座金字塔,世界 著名建筑中很难再看见金字塔的影响。但阿蒙神庙是 开世界柱式结构的先河。其中对柱径柱高的研究对后 世建筑影响深远。后来此风格被希腊罗马人发扬光大, 成为古典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希腊多神信仰
希腊神庙最著名的是帕提农神庙,阳刚 健美的多立克柱式。结构匀称,比例合理,又 有非常成熟的视觉矫正技术。达到了视觉感受 与理性逻辑的完美平衡。可以说是世界美术的 巅峰之作、希腊人文明的代表。她坎坷悲惨的 命运更增添了其魅力。尤其是被额尔金勋爵盗 窃了大量文物更让所有中国人民感同身受。 据说现在每年还有大量的志愿者为修复神庙 努力着。
基督教
罗马式
哥特式
伊斯兰教
1、拜占廷式教堂
基本特点:希腊式十字形、厚石墙、圆形穹隆。 代表性教堂: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圣瓦西里· 勃拉日内教堂)。
<<索非亚大教堂>>(532-537年 在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拜 占廷式建筑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顶为中 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以及在这个体系支持下的集中式开放型 空间.这一型制对后来欧洲乃至东方建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万神殿 (前27—3世纪)
万神殿主体建筑是亚德里亚诺大帝于公元 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 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 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 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 堂,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位意大利国立教 堂。也正是因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 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华西里· 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1561 俄罗斯莫斯科为纪念1552年俄国 战胜外族侵路者而建,是一座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基督教教堂建筑.它的风格属 拜占廷式与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结合.华丽而又浓郁的装饰风格,突出了俄国历 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胜利这一伟大主题.
2.罗马式教堂:拉丁式十字形、厚石墙、圆形 穹隆、连拱柱廊。圣墓教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