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学导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各具特色的民居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民居在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民居的理解。
2.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引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章节二:中国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章节三:云南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特点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云南地区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云南地区民居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云南地区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
章节四:福建土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分析福建土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福建土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章节五:内蒙古蒙古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分析内蒙古蒙古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内蒙古蒙古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风格。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等。
2. 使学生掌握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欣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北京四合院:介绍四合院的起源、结构特点、文化内涵及现代传承。
3. 陕西窑洞:介绍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生活习俗及现代利用。
4. 云南竹楼:介绍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民族特色及现代发展。
5. 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讨论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及其保护与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为例,深入剖析其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居建筑的认识和看法。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探讨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第二课时: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第三课时:陕西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及生活习俗。
4. 第四课时:云南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民族特色。
5. 第五课时: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居建筑图片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民居建筑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程度及见解。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居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特色。
3. 准备专家讲座邀请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4.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幅美丽的民居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兴趣。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理解民居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特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与特点2. 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特色。
2. 讲解民居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民居建筑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居建筑特色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2. 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分析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如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等。
第三章:民居与地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 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如客家围屋、土家族吊脚楼等。
第四章:民居与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 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分析具体案例,如云南蘑菇房、西藏碉房等,展示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智慧。
第五章: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理解民居建筑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如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
2. 让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域民居的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民居建筑的美。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增进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2. 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民居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具体运用。
2. 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居建筑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民居建筑特点和风格的相关资料。
3. 准备与民居建筑相关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如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典型的民居建筑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民居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民居建筑案例,从建筑特点、风格、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民居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及其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民居建筑的美,能够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学生也培养了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进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教案(精选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教案(精选9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居特色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的定义,解释民居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中国民居的特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居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装饰艺术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等因素。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户外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民居的社会文化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中的社会文化元素,如家族观念、社会等级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文化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民居保护的意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实例,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分析其建筑风格和特色。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七: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二)教学目标:通过更多实例,加深学生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继续分析其他地区的民居实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四川羌族碉楼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八:民居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增强学生对地域差异的认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聊聊我国的民居,你们都知道我国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2、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画出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师:老师在下面看见咱们同学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客家民居──宏伟壮观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坚固傣家竹楼别致美观绿色之家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么,让我们再次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细细地体会他们独特的风格吧!(课件出示民居图片)三、小组交流了解民居特点1.老师这里有一些自学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活动。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7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7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作者:————————————————————————————————日期:
2
8、各具特色的民居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3、在写作中运用不同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做引用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前置性作业,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有句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何为民居呢?民居是建筑史上最早唇线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蒙古包)这
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请问同学们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陕西窑洞:直接挖土形成的;北京四合院:都是东南西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一般在水草适宜的地方。
)原来同学们抓住了这些民居的特点,真是非常不错,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各具特色的民居》去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一定通过课前预习找到了这两个民居的特点,现在请两组同学分别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
1、客家民居的特点(学生通过图片形式)
(1)处在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2)防备盗匪的骚扰,建造营垒式住宅。
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3)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4)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承启楼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1
(7)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
2、傣家竹楼的特点(学生通过图片形式)
(1)傣家竹楼“藏在竹林”。
(2)傣家竹楼“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3)傣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
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
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4)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5)傣家竹楼结构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通风也很好。
(6)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
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
3、同学们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提炼的很准确,总结一下,作者是从地理位置,作用,结构和文化特征几个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座别具特色的民居,要求写出民居的1-2个具体特点,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三、学习说明方法
1、(师出示例文)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出示的例文中有哪些说明方法?
2、讨论: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
2
列数字: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
打比方: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举例子、作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希望同学们在作文中也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文中更加准确生动。
3、请同学们在原来写作的基础上也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描写自己设计的民居。
四、合作探究
1、讨论:两篇文章都是说明文,讨论两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引用的说明方法。
②描写住处结构和环境特征,以及文化特征,描写鲜明生动。
不同点:①开头方式不同:客家民居开头写其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引起读者好奇。
而傣家竹楼却用“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引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其特点。
②民居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客家人是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形成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
2、通过读文,想问问大家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
)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篇文章语言精练,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再加上作者使用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
3
准确的写出民居特点,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都有体现。
3、同学们在写作时加入一定的写作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出示例文),请大家继续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写成一个内容生动形象的片段。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将课堂中的片段完善成一片文章,完成后收集成册,成为一本别出心裁介绍民居的文集。
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民居绿色之家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做引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