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蒙城县概况

中国蒙城县概况

中国蒙城县概况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属于淮河流域,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截至2010年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

蒙城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代先哲庄子的故里,境内有庄子祠、文庙、万佛塔、三星街、白云庵、东西怀德桥等文物古迹。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曾在此挂职担任副县长。

蒙城是中国楹联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园林县城,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概述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地理位置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32万人(2012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自然气候蒙城县属大陆性暧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表现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气晴朗。

年平均气温14.9℃,全年无霜期218天,年日照4553小时,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零下20.4℃,年平均降雨量为812毫米。

临泉县地理位置属暧温带的夏绿林带,气候温暧湿润,为生物生长繁衍汇集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农、林、牧、鱼产业十分发达,野生动植物资源颇为丰富。

资源水资源蒙城县有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均属淮河水系。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一、地理位置
蒙城,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地处皖北平原,东邻涡阳县,西接利辛县,南濒芡溪县,北界濉溪县。

蒙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亳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历史文化
蒙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书记载,蒙城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属。

秦汉时期设立蒙县,唐朝时期改为蒙城,自此蒙城地名沿用至今。

蒙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如岳坊塔、吕蒙故城等。

三、经济发展
蒙城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

农业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特色产业为辅;工业以新能源、医药、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则以商贸物流、旅游等为主。

蒙城县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风景名胜
蒙城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岳坊塔,又名蒙城塔,始建于北宋时期,为七层八角砖塔,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吕蒙故城、运兵河、观音寺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五、结论
总的来看,蒙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风景
名胜众多。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中原中部,隶属亳州市,县境东邻怀远县,北接涡阳县,西与利辛县接壤,南与凤台县交界,交通便利。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等众多名胜古迹。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来到一家客店投宿。

乾隆膳后问侍从道:“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心想:自古君无戏言,皇上说是啥汤就是“啥汤”。

于是便顺口答道:“啥汤。

”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sa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其他店家见此也开起了sa汤店,并在汤内加鸡蛋,味道更加鲜美,久而久之,蒙城的sa汤便远近闻名
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

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

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

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

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

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

面要和得不软不硬。

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

•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

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典》。

建党九十周年安徽省蒙城县发展状况的调查

建党九十周年安徽省蒙城县发展状况的调查

建党九十周年安徽省蒙城县发展状况的调查前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

在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一假日期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对我的家乡——蒙城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实地调查。

其中包括蒙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一些主要方面。

通过调查我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已经真正变成了新的中国,中国已经逐渐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

蒙城,我的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正是中国繁荣富强的最好例证。

调查时间:2011年5月劳动节放假期间调查目的: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深入了解蒙城的发展状况,掌握现在,把脉未来。

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调查对象:蒙城县周边村庄、文化馆、城关镇区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资料法询问法调查内容:调查主要分为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

【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之风盛行。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

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

唐朝天宝年间即公元742年更名为蒙城县。

蒙城县也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著有《庄子》一书。

《庄子》在哲学、文学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

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及也。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庄周梦蝶”更是为后世所传诵。

蒙城教育事业发达。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83所。

其中蒙城一中为省示范高中,各类学科竞赛、中高考成绩,高居全市第一。

职业教育兴旺,其中庄周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4800人左右。

蒙城科研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单2004年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被授予专利4项。

其中脱毒红芋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一等奖。

蒙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县乡广播电视机构27个。

安徽亳州最新导游词

安徽亳州最新导游词

安徽亳州最新导游词安徽亳州最新导游词1花戏楼座落在安徽亳州城北,涡水从其旁流过。

为亳州一大名胜古迹,也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由于戏楼砖雕、木雕彩绘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

花戏楼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药材商人筹资兴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对大关帝庙重修一次。

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琳琅满目。

左右为钟、鼓二楼,门前列石狮、铁旗杆,杆高数丈,重15吨,上有悬钟、蟠龙、飞凤。

戏楼内装大木透雕和彩绘,内容为三国戏文十八出,配饰垂莲、悬狮、鳌鱼、藻井图案;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堂皇绚丽。

有上下场门四。

屏风透雕二龙戏珠。

戏台前左右各有6间看楼,戏台正面对大殿,大殿前厅彩绘富丽,后厅高大宏伟,供奉关羽像;大殿左右有庭院各一,修竹幽径,清雅宜人,藏有元赵孟顺、清梁献书刻。

此楼对研究清代早期、中期建筑艺术和雕、绘、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重要价值。

近年又多次进行修茸,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安徽省重要旅游景点。

今为毫州市博物馆所在地。

安徽亳州最新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

接下来各位将要在我的带领下游览蒙城的美景,希望大家在这三天里能玩的高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的名字叫张晓康,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叫我名字。

再去蒙城的路上有几件事要告诉大家。

希望大家记住在景区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走。

如果迷路一定要记得打我电话,我会去接大家。

希望大家玩的高兴。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蒙城,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属于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

蒙城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庄子故里,境内有庄子祠、文庙、万佛塔、三星街、白云庵、东西怀德桥等文物古迹及景点。

蒙城简介

蒙城简介

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蒙城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32万人(2012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这里有着上佳的风景,上乘的教育,繁华的商业街。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蒙城。

目录1.历史文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旅游景点 (3)3.教育机构 (4)4.医疗机构 (7)5.美食 (8)6.居住环境 (10)历史文化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黄淮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旅游景点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

安徽省蒙城县

安徽省蒙城县

安徽省蒙城县安徽省蒙城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安徽省池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蒙城县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淮河,西北靠近六安市,距离省会合肥市约150公里。

蒙城县总面积约为1962平方公里,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蒙城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里已有4500多年的人类居住历史。

在县内的各处都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蒙城县的铜铃山古矿遗址。

这个遗址是中国古代有色金属冶炼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城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春天温暖湿润,夏天炎热多雨,秋天凉爽干燥,冬天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为蒙城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农业在蒙城县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蒙城县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优质的农作物种植条件,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蒙城县的农产品以优质、高产、绿色、安全而著称,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还远销国内外市场。

除了农业,蒙城县也发展了其他产业,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活力。

其中,制造业是蒙城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县内的工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投资,其中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蒙城县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此外,蒙城县也注重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蒙城县境内的名胜古迹众多,如铜铃山古矿遗址、云落寺、齐殿观、李双鹤祠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蒙城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为了更好的推动蒙城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部门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蒙城县加大了交通建设的力度,改善了县内的道路网络,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此外,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为蒙城县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蒙城县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勤劳智慧,积极拼搏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安徽省蒙城县房地产市场调研及意向地块可行性报告

安徽省蒙城县房地产市场调研及意向地块可行性报告

鸿业又一城
1564
364
至尊名门
934
580
已成交体量 (套) 1047 2500
846
2496
1564
734
紫金豪庭
1640
642
1320
宝业逍遥绿苑
750
600
710
剩余套数(套) 0 0
2017年 预计推过量
0
0
销售均价
0
0
0 0 约200 约320 约40
0
0
约600套未取证,但基 本预定完毕
83.76
2.5
住宅
2015-4
83.34
2.5
2016-1
99.37
1.8
2016-2
87.78
2
2016-15 103.13
2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2016-17
2016 2016-21 2016-22
95.2
75.96 73.21
2.2
1.4≤R≤2. 1
1.4≤R≤2. 1
住宅
商住 商住
2016-27
均价(元/㎡) 4300 4350 4500 4550 4750 4860 5150 5250 5380 5450 5750 6100
1
成交量将高位运行
2
房价保持稳健上涨态势
受去库存、央行降息、降首付、蒙城大力推进城镇化等利好 政策因素刺激,蒙城市场购房需求大量释放,成交量持续上 升。
在售项目减少,供应量紧缩,外加土地成本上升,推动房价持续 上涨,2016年成交8269套,成交均价格5223元/平,12月份均 价比1月份增长约1800元/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县开放分类:地理、地域、地名、行政区划、区县目录• 城市概况• 交通区位• 工业商业• 农业发展• 人文环境• 旅游资源• 科教资源∙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市概况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

代码:341622。

区号:0558。

拼音:Mengcheng Xian。

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庄周办事处漆园办事处范集工业园区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

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

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

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现任县长牛群。

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

水陆交通便捷。

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

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

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交通区位公路: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蒙城县城,南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与合徐高速公路交汇,县城距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

水路:境内涡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全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铁路:距京沪、京九铁路枢纽站蚌埠、阜阳两站80-90公里。

航空:距合肥、徐州机场200公里,阜阳机场80公里。

工业商业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

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商贸流通活跃。

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

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一期已经建成并运营。

蒙城,工商俱兴,初具规模。

经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蒙城已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化工印刷、建筑建材、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产品有雪茄烟、白酒、棉布棉纱、毛巾被单、面粉、家具、猪肉和牛肉制品、日用化工、印刷制品、水泥建材和皮件制品等三十多类。

特别是黄牛、小麦、棉花、木材等农产品资源深加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全县拥有以五洲食业公司、东升食品公司、天都食品公司为龙头企业的肉类加工产业链;以华洋纺织公司、经纬染织公司、永发毛巾被单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纺织加工产业链。

蒙城不仅拥有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还拥有皖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牛群中国商贸城、省级柳林黄牛市场、楚村粉丝市场、篱笆花生市场、马店蔬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

仅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年成交额就达30亿元。

农业发展蒙城是我国政府早期引用外资治理区和黄淮海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小麦商品粮、优质棉、出口棉和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国家肉牛育肥、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全国平原绿化示范县。

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正在由传统型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型农业转变。

全县已建成年饲养量75万头的优质黄牛、40万只的波尔山羊、130万头二元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建设30万亩优质棉、40万亩的优质花生、50万亩各类瓜菜10万亩薄荷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地。

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万亩,其中有林地40万亩,全县现有各类林木75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9%。

县乡公路、河流两侧绿化率达95%以上,全县成片造林36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140万亩。

城镇绿化覆盖面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5.9平方米。

我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治水和外资、黄淮海等项目的实施,全县现有各类涵闸110座,修筑堤防长度206公里,电灌站1365处,装机容量33710千瓦,机井9600眼,小口井37000眼,喷灌机械5.1万部。

形成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14.8万亩,除涝面积已达144.1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74.1万亩。

抗灾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

人文环境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黄淮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旅游资源尉迟寺遗址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许疃镇境内,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9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共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文化周报及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其他几十家媒体都曾作过报道。

2001年7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尉迟寺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已被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

文庙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塔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

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庄子祠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

原址在涡河北岸,后被洪水所没。

明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吴一鸾重建庄子祠,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明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修庄子祠。

今天,宋、明时期庄子祠均已不在。

1995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重建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

第一期工程已告竣,分汉围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

二期建设项目为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正在筹建中。

科教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蒙城科教文化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永枯竭的精神源泉。

蒙城教育事业发达,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83所。

其中蒙城一中为省级示范高中,各类学科竞赛、中考高考成绩,高居全市第一。

职业教育兴旺,其中庄周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4800人左右。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蒙城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普通高校,就坐落在我县。

蒙城科研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单2004年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被授予专利4项。

其中脱毒红芋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一等奖。

蒙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县乡广播电视机构27个。

蒙城卫生和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个。

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优异,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得好名次。

蒙城科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地位,使蒙城的“软环境”在全省排序中名列前茅。

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就有着怎样的文明;有着高素质的百姓,就有高效率的政府。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蒙城,正跨越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时空,以大改革、大开放的高昂姿态,迎接海内外客商在蒙城这块热土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离开发区1公里,有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供水:城区有自来水两座,日供水2.5万吨。

供电:拥有220KV变电站1所、110KV变电站2所、35KV变电站16所。

通讯:程控国际国内电话、移动通讯、会议电视、数据通讯、宽带网、智能网等业务全面开通。

历史沿革蒙城殷商时称北冢,周曰漆园,后合北冢为蒙,置蒙郡、蒙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

据《太平寰宇记》:“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

唐因以名县。

?年,蒙城县辖17个镇、6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三义镇、乐土镇、柳林镇、许疃镇、漆园镇、坛城镇、岳坊镇、常兴镇、楚村镇、立仓镇、田桥镇、范集镇、马集镇、板桥集镇、篱笆乡、吕望乡、罗集乡、王集乡、移村乡、小辛集乡、2000年,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06749人,其中:城关镇90815 双涧镇56001 小涧镇56884 漆园镇55778 坛城镇36146 范集镇38050 许疃镇43407 板桥集镇66153 马集镇39789 田桥镇16413 岳坊镇50579 柳林镇34775 立仓镇46385 常兴镇36358 楚村镇42833 乐土镇47165 三义镇60939 篱笆镇52779 王集乡40603 移村乡23990 小辛集乡41003 吕望乡26121 罗集乡40641 白杨未批镇17108 庄周虚拟乡46034 2004年底,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副县级)、小涧镇(副县级)、漆园镇、坛城镇、范集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田桥镇、岳坊镇、柳林镇、立仓镇、常兴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移村乡、小辛集乡、吕望乡、罗集乡;白杨林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