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如何突出中心》

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如何突出中心》

七年级上作文导学案 :《如何突出中心》【学习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

2. 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凸显中心,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情感。

【学生活动】活动一: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活动二: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中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你的思考。

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列一份提纲。

我是 书包 我和书包 我的 书包 书包 走出校园确定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详略得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全文,点出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实践】以活动二列的提纲为基础,写一篇小作文。

作文训练《突出中心》导学案

作文训练《突出中心》导学案

《突出中心》导学案学习目标⒈培养写作的目的、意识。

⒉学会根据中心,合理选择材料。

⒊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情节或细节详细写。

学习重点: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学习难点:如何抓住线索,围绕中心来写。

一、畅说感动“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清】王夫之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下面三段文字是学校组织夜行军后,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同学写的,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文段一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无精打采,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的说说笑笑,特别兴奋;还有的却在那里不断地抱怨走得好无聊。

很可惜路上没有厕所,我又喝多了水,实在憋不住了,就选了个没人的地方小便。

文段二昨夜两点半,集结号吹响了,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衣裤奔向操场。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的车稀稀拉拉。

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到了能量补给点,说是能量补给,也不过是把我们出发时佩戴的下士勋章换成了中士,然后有一杯姜汤。

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在夜晚远足,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文段三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雨,时大时小,仿佛是在给我们鼓劲儿加油,我看见前面的女生居然摘下雨帽,昂着头,大踏步地走,一副雄赳赳的样子。

耳边是海浪汹涌的声音,一大一小,一短一长,宛若一首节奏鲜明的进行曲。

在模糊的夜色里,我依稀看见泛白的浪花兴奋地、一次次地、永不疲惫地冲向沙滩,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谜底揭晓文段一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写,记叙了夜行军的场景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但文段没有中心;文段二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所写,交代清楚了夜行军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中心——觉得第一次夜行军有意思,但没有突出中心的内容;文段三位初一的学生所写,文段有中心——夜行军很快乐,而且是通过女生大踏步走的细节、细雨海浪的烘托来表现这一中心的。

二:如何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如《背影》,线索是背影,围绕这条线索,作者开篇写了“我”对父亲背影的难以忘怀,中间部分写了“我”的家境、父亲决定送行、望父买橘,结尾写了别后思念,再现背影;作者对父亲为“我”买橘子进行详细的描写,表达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作文导学案———“陌生化“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作文导学案———“陌生化“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⑥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2、方法总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一般不能放在一起搭配的语词组合,偏离语言规范,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这种语词超过了语词表面的内涵而引出更深远的外延,这就是所谓的语词搭配错位。
3、即时练习
①东风吹绿了草,吹绿了树,却
②枕碎了星星,卧弯了月亮。(晴石《鹊桥》)(动宾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主谓反常搭配)
④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主谓反常搭配)
⑤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②夜深了,满天星辰
③你是我在春天遇到的一棵树,给了我
三、形象转化法
1、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运用了不同修辞的文字,思考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要领分别是什么。
比喻
①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我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已悄悄栖落在我的肩头,只是由于我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
②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
比拟
拟人: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方法总结:
3、即时练习:
①他扯住了他的背心,只听“呲”的一声,背心被撕烂了。
他扯住了他的背心,只听“呲”的一声,
②明月照在我的窗户上
二、语词错位法
1、阅读思考
认真阅读并观察下列一组句子,体会画横线的地方表达有何特点。
①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动宾反常搭配)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活动目标】1.知识与水平:学习“积累作文素材”和汲取写作技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词语接龙和片段观察活动、作文训练中充实学生作文素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緑色作文”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总目标:解决七年级新生怕写作文和不会作文的老大难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重点】1.词语接龙2.观察活动和片段作文练习【活动过程】一、写作指导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要注意几点。

(1)学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2)感受生活,不但用眼睛看、耳朵听,更要用心去感悟。

(3)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4)在经典作品中汲取写作技巧和积累有用素材。

二、现场活动1、分组实行词语接龙。

各小组开头的字分别是:教育面向现代化2、展开观察活动。

3、学生依前观察所得作文。

4、各小组交流。

5教师评价后小结。

三、课后作业1.写作要求以家庭生活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2.写作提示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

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

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

在立意上,能够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能够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能够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能够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

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醒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能够记述一段故事(如《散步》),也能够描写几个片断(如《秋天的怀念》)。

《习作_有你,真好导学案》

《习作_有你,真好导学案》

《习作_有你,真好》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习作:有你,真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并讨论友谊对人生的影响。

第二步:阅读理解
让学生阅读《习作:有你,真好》,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友谊的重要性?
3. 作者在文章中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第三步:语言分析
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式结构等,讨论这些语言特色对文章表达主题的帮助。

第四步: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举例,或者结合《习作:有你,真好》中的内容进行写作。

第五步:分享讨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讨论和互相评判,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宁表达能力。

第六步: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收获,反思自己在进修过程中的不足的地方,并制定下一步的进修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家当,有了真挚的友谊,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友谊之花在心中永遥开放。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习作:盘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作文写作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作。

2. 掌握盘绕中心意思展开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提升写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中心意思?中心意思是作文的核心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盘绕中心意思写作就是要在整篇文章中贯穿这一中心思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2. 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盘绕中心意思写作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抓紧密,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同时,盘绕中心意思写作还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深度,让读者产生共鸣。

3. 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和技巧(1)明确中心意思: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确保整篇文章盘绕这一中心展开。

(2)合理安排结构:在文章的开头引出中心意思,然后在中间部分逐步展开论述,最后在结尾部分得出结论,确保整篇文章逻辑清晰。

(3)运用例证和论据:在盘绕中心意思写作时,要运用具体的例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4)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避免偏离中心意思。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

2. 进修:讲解什么是中心意思,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话题,明确中心意思,展开讨论,然后撰写一篇盘绕中心意思的作文。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强化进修效果。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如何盘绕中心意思展开写作。

2. 撰写一篇盘绕中心意思的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语言表达准确。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的中心意思和写作技巧。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导学案(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导学案(含答案)

2024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导学案模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和更多经历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相遇。

这时,同理心强的人,更能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己。

这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题给出的材料主要探讨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与不同经历、个性各异的人相遇时,同理心的重要性。

材料强调了同理心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我,而且还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抓住关键词句,深挖概念内涵我们需要明确“同理心”这一概念。

同理心,又称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彼此之间的共同感受。

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同理心是他们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连接、沟通交流的桥梁。

因材料中并没有对“同理心”进行解释,给考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考生对这一概念界定得准确与否或将成为评分的重要标准。

还需要注意材料中的“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和“丰富自己”这三个关键词。

这三个词分别指向了同理心在个人成长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青少年在多元的文化和观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形成更为全面和包容的世界观;二是促进青少年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友谊,形成更为广泛和多元的人脉网络;三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2.划分材料层次,理清逻辑关系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指出青少年走向成熟步入社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这时”指代第一句话,可作为前提理解。

第二句主要从个人成长角度阐述“同理心”的价值。

第三句话推及到社会和文化领域,指出考生思路拓展方向。

综上,同理心不仅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导学案

第五单元作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3、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4 、学习写一篇游记。

二、课前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三、导入新课第五单元我们学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三篇文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在保护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你能为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出谋献策吗?并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四、习作·写导游词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五、合作探究﹙1﹚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向大家介绍。

(2)回忆本组课课文了解到的三处古遗迹,再交流各自从课外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小组学习。

(3)还要提示参观浏览注意事项,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六、写作游记写一篇游记,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突出重点。

七、拓展延伸望岳——西岳华山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望岳-—南岳衡山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导学案学习内容1、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学习目标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1.自读例文,想一想:(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

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

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

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学习内容2、写一种动物学习目标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

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

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学习内容3、秋天的树叶学习目标1、让学生把自己秋游中观察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2、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把自己秋游中观察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习作中要体现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教学难点:习作要体现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激趣导入出示部分树叶照片。

1.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1.请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其中的一片树叶。

(提示: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说)二、观察交流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秋游时搜集的各种树叶,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并用几句话说一说。

(1)自己练说。

(2)说给同桌听,互提补充意见。

(3)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同学们,关于这些树叶,你还了解哪些知识呢?比如它们的特性,有关的典故(传说或故事)等等。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大组汇报交流,互提补充意见。

三、学生练习写作1、今天,我们就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同学们你准备按怎样的思路完成这篇习作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大组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2、学生练习写提纲。

3、交流、评议。

3、学生写习作四、交流习作,指导修改学习内容4、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习目标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学习重难点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激趣导入1、老师这儿有三个诸葛亮的锦囊,里面写着天机,现在我想把它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

(送给一表现最好的同学)请你先打开白色锦囊,看完后不要说出锦囊内容,先大声说说自己此刻的感受。

内容:老师要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这次数学测验考了100分!是全班第一名,上次第一名XX这次只考了99分,位居第二。

2、感受说过了,想告诉大家锦囊的内容吗?乐于说吗?别急,打开第二个红色锦囊再说不迟。

内容:不过,我又得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

其实,你有一题1.5分判断题数学老师没给你改出来。

3、现在你的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吗?你还想大声说出第一个锦囊的内容吗?想大声说说第二个锦囊的内容吗?4、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你愿意和大家说吗?给你思考一下。

(征得该生同意后,让他自己说)现在请你说说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内心的变化。

5、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心里会怎样想呢?会感到怎样呢?6、是啊,这件事憋在心里特别难受,时间久了,对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损伤。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与同学相处时受到委屈,做了错事羞于向别人道谦,性格内向想给父母提意见却没有胆量,比赛取得了好成绩却不好意思告诉老师……还有呢?(学生简单举例)7、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事。

(相机板书:有心事)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我们不方便和当事人直说,心里会一直耿耿于怀,怎么办?打开第三个黄色锦囊,读出妙计。

内容:用笔“说”(相机板书:用笔“说”)对啊,我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笔,把还有想说的,向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是值得信赖的人一吐为快!二、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笔“说,”该怎么说呢?有一位赵洁同学就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向她学习学习。

(自读例文)2、同学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呢?相机示填空:赵洁同学先说_____________(中间详细说事情的过程及内心活动)最后说_____________(结尾总体倾吐现在的感受)她这种叙事的结构特清晰,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在文章中,赵洁详细“说”的是什么?(事情的过程)4、那么,赵洁从“拿到卷子”到“把卷子塞进抽屉”的过程中,内心活动经历了哪些变化?划出她的内心活动。

(“心花怒放”--“心怦怦直跳”--“想来想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5、赵洁同学用生动的词语具体地写下了当时事情的过程和自己的内心活动,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心底想法。

使我们感到真切、真诚。

表达自己当时具体的内心活动,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6、这篇文章是述说心里话,所以结尾赵洁又写了什么呢?(再次全面地抒发自己的感受)7、赵洁同学开头明说,中间细说,结尾总说,真实、细腻地和老师“说”了自己的心事,她内心表白实在振动人心!我想,老师看了,一定会原谅他的。

三、完成习作学习内容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学习目标1.看清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的彩翼,感受它们分别表示的内心情感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1.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宫,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

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2.看照片,交流。

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

问: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

五、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作动机1.把优秀作文布置到他的图片旁,并给予奖励。

2.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

六、评讲作文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学习内容6、看图想象写故事学习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学习重难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体,写完整,写生动。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

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

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2.议一议,比一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