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湘教版八年级《变废为宝》
初中美术_变废为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2、学科:美术3、课时:1课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废旧物品材料。
学具准备:废旧物品材料、剪刀、胶水、胶带、画笔、颜料等。
4、教材版本:初中美术课本八年级下册(湘教版)5、课业类型:“综合·探索”二、教学课题:变废为宝三、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注重废弃物品特征并形成好的创意,以小组合作完成艺术作品。
2、教学难点:作品的制作工艺及小组同学间的协作。
3、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材质的质感、肌理、形状、色彩,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造型表现。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作品中的制作方法,例如拼接、捆扎、黏结等。
情感目标:树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
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多媒体。
学具准备:废旧物品材料、剪刀、胶水、胶带、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方法1、教法:启发、讨论、示范、展示(多媒体图片)。
2、学法:观察、欣赏、讨论、归纳、对比、练习。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在人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例如:旧纸箱、废纸、空酒瓶、柴草等,对于这些“废品”的处理方法,一般就是扔掉或是低价买个废品收购站。
同学们考虑一下,除了这种处理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学生讨论思考……师:同学们看我拿的这几件废品,旧纸箱、废纸条、枯树枝,这些物品曾经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有必要改变它们原有的用途,继续使用吗。
生:辨认回答师:揭晓答案。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废纸箱通过设计、裁剪、粘贴变成了一件立体艺术作品《鲨鱼》。
枯树枝简单的修剪、装饰变成了一件很有自然意境的立体装饰作品《白桦林》。
废弃的纸条,通过粘贴变成了一幅具有抽象意味的平面粘贴绘画《头像》。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可以变废为宝继续使用的物品呢?如果有,你运用了什么艺术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更多的方法,把我们身边的“废品”变成宝贝。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一)、平面艺术作品ppt展示平面艺术作品《彩色的树》、《电子世界》、《鱼》、师:看到这些作品,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归纳学生体会,并加以补充升华。
湘美版初中美林八年级下册第6课《变废为宝》说课课件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敬请批评指正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八年级学生属于第四学段,比较活跃、思维开阔,动手能 力较强。本班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创作容易 浮于表面。此外,有部分同学对美术兴趣较弱。
教学重点:变废为宝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创作主题设定和环保情感激发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入门考核,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法
创设魔法课堂的虚拟情境 知识问答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学习魔法,掌握新知
讲授法、示范法 |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激活魔法 揭晓秘籍 探索咒语
创作方法:揉、撕、贴、上色 创作形式:平面拼贴、立体组构 创作要素:立意、色彩、风格、构成、材质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施展魔法,实践评价
多主体评价法、作品欣赏法 | 创意实践法、合作探究法
合作进行创意实践 展示评价作品,自评师评结合 欣赏艺术家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破解魔法,总结拓展
创造力+想象力>魔法
说教材
说学情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变废为宝之袋子戏法》 说课
汇报人:
八年级下册第6课《变废为宝》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第6课 变废为宝》

日本人处理地沟油
变身步骤一:分类回收 变身步骤二:变肥皂、 饲料、涂料 最华丽变身:变成生物 燃料
美国老人用回收物品建造“廉价树屋”
他用回收来的废品为低收入家 庭建造房屋,目前已经建成了 14座,酒瓶底、葡萄酒木塞、 废木材……他神奇地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为 我们带来什 么好处呢?
1.环保,经济 2.节约资源 3.为子孙后代造福
1、每天少制造一点垃圾,每天少扔一点垃圾。 2、每天把用过的有用的物品收集整理起来。 3、每天少开车,尽量选择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的 方式出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4、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不浪费一粒粮食。 5、 爱护花草树木,每年都要参与植树活动。为我们 生活的空间增添一点绿色。 6、 积极动手,变废为宝。对废旧物品再回收,再利 用,让它们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树立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 识。
通过折叠、拆分、组合、剪贴、粘 贴等方法来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使 废物变成“宝物”。
CD光盘
垂帘 椅子、垃圾桶
塑料瓶
牛奶 盒
↓
收纳 箱
灯泡改造
花 生 壳
吸 管
旧 书 易 拉 罐
时间20分钟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小组内对 其进行设计、组合、装饰制作成精美的美术作 品。 合作要求:
顺口溜:
生活废物真类巧处2理016
摇身一变成了宝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件艺术品都选用了那些材料?是怎么做?
第六课
变废为宝 2016
学习目标
1、通过视觉、触觉,感受废旧物品的 不同材料的质感、形状、颜色的美感。
湘美版美术八下第6课《变废为宝》课件1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学活动一:选择利用或加工改造塑料瓶、易拉罐、 废纸等材料,运用点、线、面的简单造型制作创意 作品。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第6课
茶陵县城东学校
张忠华
1、这些物品曾经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有必要 改变它们原有的用途继续使用吗?
2、改变这些物品有何意义?
3、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可以变废为宝继续使用 的物品呢?怎么“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的方法有两种: 1、改变自身属性。 正所谓“变则通”,如果对此“废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 拆分或重组,它就有可能释放潜在的使用价值,变为宝。 2、改变外部条件。 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对于同一个事物,外部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某处被认为的“废物”,移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变成“宝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变废为宝”的眼光来看待各种垃圾, 不能盲目随意地丢弃,要看到它的深层次价值,最大限度开发它的 价值。
废纸易拉罐塑料瓶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变废为宝作品欣赏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6课《变废为宝》教案1 湘美版

第6课《变废为宝》1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2)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这课以前已经接触过很多类似的课,《变废为宝》这课我打算放手让学生先畅所欲言,在他们说的基础上进行授课。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变废为宝一、动一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整理不同的废旧材料,将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不同类别中的一些具体的物品。
比如卡纸,绉纸等)。
2、教师:同学们带来的材料真不少!老师给每组同学带来了一件礼物大家在抽屉里找一找是什么样的礼物(课前师在每一小组里安放一件废弃物造型的礼品)加工成怎样的作品2、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评议,展示作品。
活动2【导入】变废为宝一、动一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整理不同的废旧材料,将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不同类别中的一些具体的物品。
比如卡纸,绉纸等)。
2、教师:同学们带来的材料真不少!老师给每组同学带来了一件礼物大家在抽屉里找一找是什么样的礼物(课前师在每一小组里安放一件废弃物造型的礼品)活动3【导入】变废为宝一、动一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整理不同的废旧材料,将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不同类别中的一些具体的物品。
比如卡纸,绉纸等)。
2、教师:同学们带来的材料真不少!老师给每组同学带来了一件礼物大家在抽屉里找一找是什么样的礼物(课前师在每一小组里安放一件废弃物造型的礼品)活动4【导入】变废为宝四、赏一赏:师出示课件1、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2、欣赏大师作品要求:A、仔细观察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组合起来的?(把作品进行分解,多角度、多思路展示,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B、觉得作品的哪个方面吸引你? 看废弃物想象这是什么?(通过现成的废弃物思考想象,利用物品原有样子进行想象。
湖南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6课《变废为宝》第2课时 教案

第6课变废为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6课变废为宝第二课时【背景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最具挑战和创意的是开放式的学习活动。
积极发挥学生的艺术直觉,强调尊重个性和创造力,自由独特发挥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技巧、表现手法,达到有机的统一,制作出新颖别致的作品。
本课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能够通过学生本身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的自我教育,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平面造型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立体造型表现,并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利用材料的质感、肌理、形状和色彩,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平面粘贴造型表现,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教法学法】讲授法、示范演示、动手实践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顺口溜:生活废物真不少随意乱扔可不好滋生细菌传疾病环境污染别小瞧废物分类巧处理摇身一变成了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废旧物品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呢?学生作答引入本课二、导入课题第六课变废为宝第二课时废弃物的立体组构三、理论学习如何变废为宝呢?1、改变外部条件:对于同一个事物,外部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某处被认为的“废物”,移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变成“宝物”。
2、改变自身属性:如果对此“废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它就有可能释放潜在的使用价值,变为“宝物”。
变废为宝方法:(一)变废为宝方法之—直接利用法直接利用法就是将废弃物不加改造直接改为他用。
例如:1、饮料瓶子、油桶用来盛米2、光盘当杯垫3、酒瓶当花瓶、茶杯用作花盆4、洗发露洗毛衣(二)变废为宝方法之—简单改造法简单改造法就是将废旧物品加以简单加工改造使之成为新的物品或产品。
初中美术《变废为宝》优质教案、教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变废为宝》是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丰盛的想象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并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胜利所带来的喜悦。
一、教学目标:1、认知:通过实践活动,触发学生能够对手边材料去发现和认识,能够考虑到物体的特性灵活运用、适时造型,使这些废旧物品焕发新的光彩。
2、情感:通过尝试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处处隐藏着美的构件,激发学生从小懂得依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力:通过对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造型表现能力,大胆创造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根据例外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三、教学难点:对例外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美国老人用回收物品建造“廉价树屋”,他用回收来的废品为低收入家庭建造房屋,目前已经建成了14座,酒瓶底、葡萄酒木塞、废木材……他奇特地变废为宝。
老人的举动不仅为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更为环保问题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很多,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心情也造成了影响那么,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垃圾呢,或者你打算以后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呢?学生讨论回答······今天,让我们成为变废为宝的奇特魔术师,将身边的废物变为宝物。
板书课题:变废为宝2、讲授新知我们一起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图片,在欣赏图片时带着两个小思考:(1)作品中材料的质感、肌理、形状、颜色(2)作品的表现形式并讲授质感的概念,回顾肌理和表现形式的知识欣赏几种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分析它的材料特征和表现形式,通过分析,学生了解作品的制作和材料的特性的相互关系,并让学生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变废为宝》课件 (3)

要求:1、小组分 工合作,以三人为一 组进行创作~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 自身的安全
方法: 1、搜集身边的“废物”充 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创新 力和动手能力,变废为宝。 2、结合材料的质感、肌 理、形状和颜色来进行组 合创造。
变废为的坚持可持续 发展战略 3.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 不可磨灭的传统——节 约资源的典型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变废为宝
美国老人用回收物品建造“廉价树屋”
他用回收来的废品为低收入家庭 建造房屋,目前已经建成了14座, 酒瓶底、葡萄酒木塞、废木 材……他神奇地变废为宝。
想一想·论一论
结合 你手中的材料,讨 论怎样进行组合让它变废 为宝呢?
说一说
(说说你的创意和想法)
基本技法:剪、粘接、上 色,揉、搓、扭等。
1、改变自身属性:如果对此“废物”进行
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它就有可能释放 潜在的使用价值,变为宝。
2、改变外部条件:对于同一个事物,外部
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在 某处被认为的“废物”,移到另一个地方,就可 能变成“宝物”。
垂帘 椅子、垃圾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不同材料所表现出来不同的肌理效果。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的把不同材料运用到所创作的作品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
课件共用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媒体运用
课时一
引入课题
针对《戒烟广告》展开的话题: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广告,人们随手丢弃的烟蒂拼摆出一个骷髅,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是的,烟蒂和象征死亡的骷髅联系在一起,告诫人们吸烟的危害。
随手丢弃的烟蒂成为这幅招贴画的材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呢?我们也来尝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制作艺术品。
媒体图片
授新
一、感受材质与创意想象
1.谈谈触摸的感受:说说你准备的材料摸上去的感觉。
2.谈谈视觉的感受:联系触摸的感受,说说这些材料看上去的效果。
3.谈谈你的创意,准备用这些材料来做什么?
多媒体课件利用学生准备的材料
学习活动
尝试以纸材为基本材料做肌理效果,运用点、线、面的简单造型制作拼贴作品。
三、制作过程
1、创意过程:小组创意计划、制作流程等;
2、制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强调作品的完整性。
组织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四、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由学生自己讲解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启发学生为作品命名。
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
课题
第6课变废为宝
年级
八年级下册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授课
教师
授课时间
2017.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利用材料的质感、机理、形状和色彩,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平面粘贴造型表现。
过程与方法
示范讲解,动实践。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
二、方法指导
1.列举抽象造型表现,利用不同质感、色彩和形状构成画面,已达到表现目的。
具象造型表现怎样使画面主题鲜明突出?
2.处理材料的方法建议:纸材、板材、织物、废旧包装、线材等。
3.固定材料方法指导。
4.思考怎样进行小组合作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小草图与制作流程的建议。
范例图片以及制作过程演示
1、你喜欢这一课吗?同学们怎样评价你的创意?
2、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怎样改进作品的不足之处?
3、你对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展示学生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