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节历史课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课件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课件一、设计思路开学第一课是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第一次接触。
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基本认知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以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内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历史o历史的定义和作用。
o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历史的重要性o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o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要求。
o探究历史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3.本学期学习计划和内容o介绍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o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
4.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培养o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o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5.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o通过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o通过拓展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6.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7.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8.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9.通过课堂互动和提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0.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11.通过作业和拓展性学习等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难点与重点1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并培养其探究精神。
13.重点:让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课件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 骨针和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生活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 的历史书籍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 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 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类人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3—4有关北京人的 课文内容,找出下列 问题的答案: 1、发现地点 2、年代 3、体质特征 4、使用的工具 5、生活状况 6、火的使用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2、年代: 3、体质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 制造和使用工具。 4、使用的工具: 北京人将石块敲击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 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 苦的斗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宏蛇。 ——《韩非子》
动脑筋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 的?
P3 动脑筋 答:清晨,北京人伴着太阳的升起出发了,青壮 年手拿木棒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只见他 们快速地奔跑,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鹿, 有用木棍击打的,有用石头丢的,肿骨鹿渐 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北京人的第一个猎 物。没有出去打猎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 没有闲着,他们成群结队地采摘野果,并用 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落日的余晖斜 斜地射入洞中,打猎归来的北京人与洞内的 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捕获的猎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ONGGUOLISHI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程,所以,第一节历史课就是历史启蒙课。
学生们的好奇心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但他们从家长、学长等途径已经知道历史学科不是“主科”,心里早都轻视它了。
鉴于这种现实,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就成了七年级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利用学生存有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来开课。
教师要争取在第一节课上抓住学生的心,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继续保留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什么是历史?这是第一要告诉学生的。
“所谓历史,就是指过去了的事,有的事离我们很遥远,有几百几千年了,而有的事就发生在昨天,在前一时刻。
如你们的小学生活对今天来说,也是历史。
”这样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初步的理解,当知道自己也会是历史中的人时会觉得新奇、不可思议,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习历史。
“生活中你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吗?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一出,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开来,说曹操的奸诈、多疑,还知道京剧脸谱中他是“白脸”,是奸臣。
此时,教师告诉他们:“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上曹操不过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呢!”于是在学生们瞠目结舌的时候,给他们讲历史与文学作品、电视剧的区别与联系,更进一步调动他们想进一步理解的兴趣。
教师要做的第二步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学好历史很容易,从而有信心去迎接它的到来。
学生们小学学习语文和数学,看过课外书,知道很多跟历史相关的东西。
比方说语文课上接触到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历史事件。
在历史第一节课中,教师就要把历史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利用学科间的联系激发兴趣,同时告诉学生,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也适用于学习历史。
比方,学生们学习过《论语十则》,要理解《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什么是春秋?距离现在有多少年?那个时期的社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些学语文要知道的背景都是从历史中来,就是历史学科要学习的内容。
初一历史第一课

初一历史第一课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的一种方式,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初一历史课是我们初步接触历史知识的课程,通过这门课,我们将会了解到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一历史第一课的内容。
一、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指人类在过去的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和活动。
这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事件、思想、社会制度等等。
历史是以时间为序列和线索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下的社会。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1. 增长见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文化、科技、社会制度等等,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见识。
2. 培养历史思维: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3. 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国家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祖先的艰辛和努力,培养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
4. 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从而更好地认同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三、初一历史研究的方法在初一历史第一课中,老师会教授一些简单的历史研究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1.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如历史书籍、资料、记录等,来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
2. 访谈:通过与相关人物的访谈,收集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口述资料,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事件。
3. 实地考察:通过到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历史痕迹,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历史。
4. 比较分析: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初一历史第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等。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增长见识、培养历史思维、培养爱国情怀、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而初一历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步入初中第一节历史课教案

步入初中第一节历史课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历史现象,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教学重点:1. 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2. 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3.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
2. 分析历史现象,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历史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历史学科的特点,如时间性、综合性、因果关系等。
2. 讲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解释等。
三、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10分钟)1. 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要素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历史现象、形成历史观念等。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2. 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试着用历史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 History 学科素养。
七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认识我们的历史课程PPT课件 通用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弗朗西斯·培根
二、W──why?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why should we learn history)?
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果赶上抗日战争时代,我
一定会成为刘胡兰式的人物, 拼死保卫国家”
古代史
世界
中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史
世界
1640年——1917年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 1949——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917——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
中国
现代史
世界
三、H—How?怎样学习历史 (How to study h455万元
调查显示: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有一个 历史学位!……美国历史系学生,比商科学生更受 雇主欢迎。 历史系名人榜: 美国总统布什——耶鲁大学历史系 文学家,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 时事批评家李敖——台湾大学历史学专业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 岐山——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 ………
开学第一课——
W+W+H
What? Why? How?
一、W—What? 什么是历史 ? what is history?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册
中 又
history
His story High story
到底什么是历史?
历史指 1、过去发生的事物。 2、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 有选择的记录。 广义上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政治、 经济、文化)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
七年级第一课历史笔记

七年级第一课历史笔记刚上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带着一丝暖意。
上课铃响了,走进来的历史老师看起来特别有范儿,戴着副眼镜,目光中透着智慧和亲切。
老师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翻开课本,而是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聊起了天。
他问我们:“同学们,你们觉得历史是什么呀?”这一下可把大家问住了,教室里安静了几秒后,开始有同学小声地回答。
有的说历史是过去的故事,有的说历史是古人的生活。
老师笑着点点头,然后说:“历史啊,就像是一部超级长的电影,记录着人类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接着,老师正式开始了第一课的讲解。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史前时代”四个字。
然后转身跟我们说:“同学们,咱们先穿越回那遥远的、连文字都没有的时代去看看。
”老师讲起了原始人的生活,那描述得叫一个详细。
他说原始人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舒服的房子住,他们大多住在山洞里。
那山洞也不是随便找一个就行,得找那种能遮风挡雨,还不容易被野兽发现的。
想象一下啊,晚上外面呼呼地刮着风,他们就围在火堆旁,身上披着兽皮,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苗。
说到吃的,原始人可没有超市可以逛,也没有外卖可以点。
他们得自己出去找食物,男人们拿着简单的石器工具,去打猎。
运气好的时候能打到一头野猪,大家就能饱餐一顿。
但要是运气不好,可能就得饿肚子。
女人们呢,则去采集野果、野菜。
有时候为了找到能吃的果子,得翻山越岭,走好多好多路,脚都磨出泡了。
老师还讲到原始人怎么制作工具。
他们可没有工厂,全靠自己动手。
找块石头,一点点地打磨,直到变得锋利,可以用来切割东西。
那过程可费劲了,一不小心还会弄伤自己的手。
但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粗糙的工具,他们努力地生存着。
穿的方面,那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兽皮一裹,能保暖就行。
可这兽皮也不好弄啊,得先把野兽抓住打死,然后费劲地把皮剥下来,处理干净。
这中间的过程,充满了危险和辛苦。
原始人的娱乐活动也很简单。
白天忙完了,晚上围着火堆,可能就一起跳跳舞,唱唱歌。
步入初中第一节历史课教案

步入初中第一节历史课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古代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和科技成就;
3. 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
2.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3.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导入(15分钟)
1. 介绍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和发展;
2. 介绍古代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和科技成就;
3. 分析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三、拓展(15分钟)
1. 讨论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3.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撰写读书笔记。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做相关发展题目,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怎样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的“歌谣”记忆法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名人论史
历史上的今天
——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境内不堪承受残暴统治的人民纷纷起义。
历史上的今天
——1918年9月4日,徐世昌当选为总统。
徐世昌
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
历史上的今天
476年 626年 1323年 1563年 1781年 1895年 生 1905年 1922年 1965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 元朝皇帝元英宗硕德八剌逝世 明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出生 洛杉矶建城 中国妇女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向史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这 里所学的历史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历史就是过去时。通俗地说,历史是某 时某地由某人进行的某事或出现的某物。时、 地、人、事、物,加上因、果,就是构成历 史的诸要素。 历史学科:追述历史,总结规律
二、为什么学习历史?
以铜为鉴正衣冠,以人为鉴知得失,以史为鉴见兴 替。 ——李世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 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弗朗西斯· 培根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毛泽东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 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怎么读史?如何吸取历史经验? 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是常读常新的。读点历史,举 一反三,可以增长不少智慧。
老师寄语: 一位智者曾说过:历史就是人的出 生、相爱和死亡。愿我们一路相邀,边 走边唱,且思且梦, 亦读亦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
/czls/index.htm 中国国家博物馆 /default1024.htm
展现历史
三、可以从哪里寻找历史?
1.文物、古迹、遗址
2.文字记录
四、怎样学习历史?
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开工 孙中山决定改组中国国民党 致力于非洲人民健康的医生阿尔贝特· 施韦泽逝世
展现历史
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频道
/subject/history/
历史上的今天
/scripts/flex/TodayOnHisto 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