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病毒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课件第三节典型病毒举例

微生物学课件第三节典型病毒举例
不能感染动物细胞。
噬菌体的繁殖方式是裂解繁殖 ,即通过裂解细菌释放出子代
噬菌体。
噬菌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在工业 和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真核生物病毒
真核生物病毒是一类能够感染真核生 物的病毒,包括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和真菌病毒等。
真核生物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可以 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昆虫媒介 等方式传播。
球状病毒
总结词
球状病毒是一种具有球形形态的病毒,其结构通常由核心和外壳组成。
详Hale Waihona Puke 描述球状病毒的核心通常由DNA或RNA构成,是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主要部位。外壳由蛋白质组成,保护病毒的 核心并参与感染细胞的机制。球状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使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宿主范围和感染机制,可感染动物 和植物等不同生物。
个人防护
提倡勤洗手、戴口罩、保 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 施,降低感染风险。
抗病毒药物
核苷类似物
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抑 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阻止病
毒复制。
非核苷类似物
如雷韦曲南、利巴韦林等,作用于 病毒的不同靶点,抑制病毒复制。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 毒能力。
THANKS
基因组复制
病毒基因组复制时,根据其复制方式可分为单链DNA病毒、双链DNA病毒、单链RNA病 毒和双链RNA病毒等,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复制特点和机制。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由于病毒基因组的重组或变异,导 致病毒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基因重组。
重组方式
基因重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源重组,即两个同源 的DNA分子之间发生的重组;另一种是非同源重组,即两 个没有同源性的DNA分子之间的重组。

微生物学的病毒的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的病毒的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的病毒的名词解释在微生物学领域中,病毒是一种微小的传染性生物体,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之一。

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尺寸非常小,只有细胞的几分之一甚至更小。

尽管病毒不是真正的活体,但它们能够在感染宿主细胞后进行复制和繁殖。

1. 病毒的结构病毒主要由保护核酸的外壳(外膜)和遗传物质组成。

外壳由蛋白质组成,它可以为病毒提供结构支持并保护核酸免受环境的影响。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DNA或RNA,其遗传物质携带了编码病毒蛋白质的信息。

2. 病毒的寄生性病毒被认为是寄生生物,因为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复制和繁殖。

病毒通过连接到宿主细胞上的特定受体来感染细胞,并释放其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内。

一旦核酸进入细胞,病毒将利用细胞的自身机制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制造蛋白质,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颗粒。

3. 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壳体结构和感染宿主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家族和属。

病毒可以感染细菌、植物、动物和人类等不同类型的宿主。

一些常见的病毒家族包括噬菌体、腺病毒、带壳的病毒(如HIV和流感病毒)等。

4. 病毒的扩散途径病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到宿主个体中。

例如,空气传播的病毒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如飞沫)进入他人身体;食物和水源也可能被感染了病毒的个体所污染而成为传播途径之一。

此外,虫媒介传播的病毒,如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5. 病毒的疾病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广泛的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腮腺炎等。

一些病毒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如艾滋病、登革热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

这些病毒可以对宿主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并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

6. 病毒的治疗和预防对于许多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疫苗是预防许多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疫苗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使用个人防护措施也是减少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病毒(NXPowerLite)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病毒(NXPowerLite)
病毒的特性包括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能力,以及在宿主细胞外无法存活。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根据其形态、结构、核酸类型和复 制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和形态特 征,可以将病毒分为DNA病毒
和RNA病毒两大类。
DNA病毒包括腺病毒、疱疹 病毒、乳头瘤病毒等,RNA 病毒则包括流感病毒、冠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病毒 (nxpowerlite)
目录
• 病毒概述 • 病毒的生命周期与复制 • 病毒对环境的影响 • 病毒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病毒的安全与防护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定义与特性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严格的寄生性, 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
病毒的基因组复制与表达
基因组复制
病毒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 新的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表达
病毒基因组转录为mRNA,翻译为病 毒蛋白质,为病毒的装配做准备。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装配
病毒基因组与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释放
成熟的病毒颗粒从宿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中的病毒污染
病毒种类
水体中的病毒种类繁多,包括肠道病 毒、腺病毒、噬菌体等,主要来源于 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
传播途径
污染来源
水体中的病毒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未经妥善处 理或处理不当的污水排入水体后,会 携带大量病毒。
水体中的病毒可通过饮用水、接触水 体等方式传播给人类和动物,引发各 种疾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病毒 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复制机
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 病毒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    病毒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步骤
1.吸附 具高度专一性地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的接 受部位。
2.侵入 以各种方式(取决于宿主细胞的性质)侵 入敏感细胞内。
3.复制(生物合成)和装配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 白质的合成等,形成自己的完整个体。
5. 释放 从寄主体内释放出来
三、病毒的增殖 Leabharlann ultiplication吸附
通过扩散或分子运动附着的过程 专一性、受体部位(蛋白质外壳)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侵入
• 注射 • 植物病毒通过伤口侵入 或者昆虫刺吸传染 • 动物病毒通过胞饮方式
只是遗传物质的入侵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病毒的溶原性
烈性噬菌体:核酸独立复制,寄主细 胞裂解
溶原性噬菌体:核酸整合于寄主细胞 并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 ——遗传性
四、病毒的培养
液体培养基:菌悬液变透明 固体培养基:噬菌斑(空斑)——1对1的病毒
四、病毒的培养
空斑
四、病毒的培养
•菌苔 •噬菌斑
X射线、Y射线等
五、病毒生命活动的影响因素
5.1、物理因素
湿度
干燥使病毒RNA释放引起灭活。
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10%引起灭活。 污泥中:水分含量低于35%引起灭活。
五、病毒生命活动的影响因素
5.2、化学因素
抗体和干扰素引起病毒的体内灭活。
抗体——由机体对侵入的病毒(抗原)产生的一 种特异蛋白质,以抵抗入侵的外来病毒。 干扰素——宿主抵抗入侵的病毒产生的一种糖蛋 白,能进一步诱导宿主产生抗病毒蛋白将病毒灭 活。

2024版微生物学常见病毒

2024版微生物学常见病毒

动物乳头瘤病毒
感染动物引起相应部位的乳头瘤,如牛乳头瘤病毒引起牛的乳头状瘤。
2024/1/25
11
其他DNA病毒
痘病毒
引起天花、猴痘等疾病,通过飞沫或 直接接触传播,其中天花已被消灭。
嗜肝DNA病毒
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乙型肝 炎,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2024/1/25
12
03
常见RNA病毒
抗病毒药物研发
针对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过程,研发 新的抗病毒药物是未来发展的重要 方向,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和免疫
调节药物等。
2024/1/25
疫苗研究与改进
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未来将继续开展针对新型病毒和变 异病毒的疫苗研究和改进工作,提 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病毒是全球性威胁,需要各国加强 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病毒挑战。 未来将继续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
22
05
朊粒和类朊粒感染性因子
2024/1/25
23
朊粒基本概念及特性
朊粒(Prion)定义
朊粒是一种传染性蛋白质颗粒,不同于 病毒,不含有核酸。
感染方式
通过异常蛋白质在细胞间的传递而实现 感染。
2024/1/25
抵抗性强
对理化因素如紫外线、高温、酸碱等有 较强的抵抗力。
潜伏期长
感染后潜伏期较长,可达数年甚至数十 年。
2024/1/25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是一类小型的无包膜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肌炎等。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生物学--病毒

微生物学--病毒

⑵ 衣壳(capsid)
由衣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构 成病毒的外壳,有保护核酸的作 用,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支架结构 和抗原成分。 ⑶ 核心 也叫基因组,是指衣壳中心 包围的病毒核酸。
⑷ 核衣壳(nucleocapsid)
是病毒的蛋白质衣壳和病毒核酸的合称。 冠 状 病 毒
流感病毒
⑸ 包膜(envelope)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是病毒中复合对称代表,由椭 圆形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尾部组合而成。
大肠杆菌T4噬菌体: 头部:廿面体对称,由蛋白质衣壳构成,含线状dsDNA。 颈部: 位于头尾相连处,包 括颈环(薄盘状)和颈须。
尾鞘:长95nm,由衣壳粒缠 绕而成。
尾髓:长度为95nm,中空结 构,头部 DNA可由此进入宿主细 胞。 基板: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突、尾丝。刺突:吸附 功能。尾丝:可专一性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㈡ 定义 病毒是一类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 体的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 具有细胞内繁殖性基因的独特生物类群。
迄今仍无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定义。
病毒为具有独立于其宿主进化史的绝对细胞内寄 生物,它的 DNA或 RNA 基因组被其所编码的蛋白质 壳体化(encapsidation)。(Fields等,1990年)
核酸 毒粒 蛋白质 (化学组成) 脂类 糖类
基本化学组成,病毒颗粒在化学上表现为 核蛋白。
㈠ 核酸 核酸是病毒遗传物质;控制病毒增殖及对宿主感染性。一种 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病毒核酸类型 单链DNA (ssDNA) 双链DNA (dsDNA) 单链RNA (ssRNA) 双链RNA (dsRNA)
植物病毒标本
敏感植物叶片
产生坏死斑

微生物学之病毒

微生物学之病毒
第一章 病毒
教学要求
理解:病毒的特点,化学组成和结构, 繁殖过程,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的概念。
了解病毒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 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性及其分类
病毒的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 成份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无细 胞结构、营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在 活细胞外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 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尾部
基板和刺突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是保护作用、附着作 用、决定特异性及决定致病性、毒力和抗 原性等。
核酸内芯
一个病毒粒子不能同时含有DNA和RNA 动物病毒:含DNA或RNA 植物病毒:大多含RNA,少数含DNA 噬菌体: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 作用: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
四、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存活 情况
水体中:温度影响最大,与病毒类型有关。
土壤中:最适存活,温度、湿度影响最大。
空气中: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均不适宜
生存。
病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污水处理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采用方法
病毒去除效果
物理 过滤、沉淀
生物 吸附降解 絮凝沉降
3.干燥
干燥是控制病毒的重要条件。 如:相对湿度(RH)越低,病毒的存活时间越短。 当土壤的水分低于10%时,病毒会迅速灭活。
2、化学因素的影响
化学物质对病毒的灭活有:体内灭活和体外灭活两种。
1.体内灭活的化学物质有抗体和干扰素。
抗体:病毒入侵后,体内会产生特异蛋白质,用于抵抗病毒。 入侵的病毒为抗原,产生的蛋白质为抗体。 干扰素:病毒入侵后,体内会产生一种糖蛋白质,它可以诱导 宿主产生抗病毒的蛋白质对病毒灭活,干扰素起的是间接作用。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一、名词解释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2、病毒粒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3、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全的病原体。

4、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5、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6、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使宿主体内现有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感应性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7、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指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8、效价(噬菌斑形成单位)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9、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10、前噬菌体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前噬菌体状态11、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12、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13、溶源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迅速裂解的宿主细菌14、裂解性周期☆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1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二、判断题1、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含有DNA和RNA。

( 错)2、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 错)3、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进入宿主细胞。

( 错)4、朊病毒是只含有传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