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已完成)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1.溶源性类病毒温和噬菌体效价一步生长曲线朊病毒病毒二.填空1.TMV 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T 偶数噬菌体是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和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和三个时期.4.昆虫病毒的种类有、、和四类5.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壳体内是,二者共同构成;有些大型病毒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或者组成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或;植物病毒多为病毒,噬菌体多为病毒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9.温和噬菌体能以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细胞,该细胞具有,,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10.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这类噬菌体称。
11.病毒是,,的统称12.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和,。
13.病毒的特点是、、、14.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称作,溶源性细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称为;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称为自发裂解。
15.震惊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亚病毒引起的。
16.目前流行的SARS是由引起的。
17.1892年俄国学者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对称19.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对称、对称、对称。
20.请将下列微生物的代码配对填入对它们的描述:代码微生物特征描述A藻类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C真菌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进行光合作用D 原生动物细胞结构复杂,但缺细胞壁E病毒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三.判断1. 噬菌体裂解循环结束,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2. 病毒的刺突用作侵入宿主细胞。
()3. 溶源性期间,噬菌体处于潜伏状态。
()4. 同一病毒其壳体的壳粒成分是相同的。
()5. 有些ssRNA病毒无包膜。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形考任务03答案解析

1、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改变寄居部位转化为________。
( ) 选择一项:A. 性菌毛B. 毒力C. 条件致病菌D. 普通菌毛正确答案是:条件致病菌2、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 )选择一项:A. 包膜B. 核衣壳C. 出芽D. 细胞裂解正确答案是:出芽3、裸露病毒体的释放方式是__________。
( )选择一项:A. 出芽B. 细胞裂解C. 包膜D. 核衣壳正确答案是:细胞裂解4、裸露病毒体即由_______构成。
( )选择一项:A. 出芽B. 细胞裂解C. 核衣壳D. 包膜正确答案是:核衣壳5、对脂溶剂敏感的病毒体是_______病毒体。
( )选择一项:A. 核衣壳B. 细胞裂解C. 出芽D. 包膜正确答案是:包膜6、细菌特殊构造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_______。
( ) 选择一项:A. 荚膜B. 磷壁酸C. 脂多糖D. 菌毛正确答案是:荚膜7、可黏附细胞的是_______。
( )选择一项:A. 脂多糖B. 磷壁酸C. 荚膜D. 菌毛正确答案是:菌毛8、G-菌细胞壁组成与内毒素有关的是____。
( )选择一项:A. 磷壁酸B. 荚膜C. 菌毛D. 脂多糖正确答案是:脂多糖9、G+菌细胞壁的特有结构是_______。
( )选择一项:A. 磷壁酸B. 脂多糖C. 菌毛D. 荚膜正确答案是:磷壁酸10、细菌的测量单位是_____。
( )选择一项:A. 皮肤黏膜屏障B. 吞噬细胞和体液杀菌物质C. 纳米D. 微米正确答案是:微米11、病毒的测量单位是__________。
( )选择一项:A. 皮肤黏膜屏障B. 微米C. 纳米D. 吞噬细胞和体液杀菌物质正确答案是:纳米12、细菌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_____和侵入的数量。
( )A. 性菌毛B. 条件致病菌C. 普通菌毛正确答案是:毒力13、机体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
( ) 选择一项:A. 纳米B. 皮肤黏膜屏障C. 微米D. 吞噬细胞和体液杀菌物质正确答案是:皮肤黏膜屏障14、机体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
微生物病毒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病毒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毒属于哪一类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原生动物答案:C2. 病毒的结构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A. 蛋白质和核酸B. 脂质和核酸C. 蛋白质和脂质D. 核酸和多糖答案:A3. 下列哪种病毒属于DNA病毒?A. 流感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艾滋病毒D. 脊髓灰质炎病毒答案:B4. 病毒的复制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吸附B. 侵入C. 组装D. 芽生答案:D5.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以下哪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 腺病毒B. 疱疹病毒C. 流感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答案:C6. 病毒的感染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A. 呼吸道传播B. 消化道传播C. 血液传播D. 土壤传播答案:D7. 病毒的包膜结构是由宿主细胞的哪种结构衍生而来?A. 细胞膜B. 核膜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A8. 病毒的装配过程通常发生在宿主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线粒体D. 内质网答案:B9. 病毒的潜伏感染是指病毒在宿主细胞内不活跃,但可以被重新激活,以下哪种病毒可以引起潜伏感染?A. 流感病毒B. 脊髓灰质炎病毒C. 乙型肝炎病毒D. 艾滋病毒答案:C10. 病毒的灭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高温B. 紫外线C. 乙醇D. 抗生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病毒的分类依据包括哪些?A. 病毒的形态B. 病毒的核酸类型C. 病毒的宿主范围D. 病毒的致病性答案:ABC12. 病毒的感染途径包括哪些?A. 呼吸道B. 消化道C. 血液D. 皮肤答案:ABC13.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吸附B. 侵入C. 复制D. 释放答案:ABCD14. 病毒的灭活方法包括哪些?A. 高温B. 紫外线C. 乙醇D. 抗生素答案:ABC15. 病毒的潜伏感染可以被哪些因素激活?A. 应激B. 免疫抑制C. 激素变化D. 抗生素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微生物练习册第三章

24. 昆虫病毒主要有三类,即(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典型的类病毒是由美国学者于 19H 年发现的(质型多角体病毒),它的成分是一种(颗粒体病毒)分子。
5.腺病毒的衣壳由 252 个衣壳粒构成,其中包括 12 个六邻体和 240 个五邻体。(×) 12 个五邻体(分布在 12 个顶角)和 240 个六邻体
6.E.coli T 偶数噬菌体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 DNA 构成的。(√) 7.动物病毒的核心多数为线状的双链 DNA 或单链 RNA。(√) 8.植物病毒的核心多数由线状单链 RNA 构成。(√) 9.大肠杆菌的入噬菌体是一种典型的温和噬菌体。(√)
A.脊髓灰质炎病毒B.烟草花叶病毒
C.昆虫多角体病毒 D. 痘 苗 病
毒
5. 真菌、细菌、病毒三者直径的大致比例是(D)。
A. 10 : 5 : 1
B. 10 : 6 : 4 C. 100 : 50 : 2 D. 100 : 10 : 1
6. 狂犬病毒的形状为枪弹状,它的对称体制是(A)。
A.螺旋对称 B.二十面体对称 C.复合对称 D.以上都不是
4.腺病毒是一种呈二十面体对称的 DNA 病毒,在其包膜上,长有 12 个刺突。(×)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 DNA 病毒,衣壳
(capsid)呈规则的 20 面体结构。衣壳含有 240 个六联体(he×on)、12 个五联体(penton)及 12 根纤毛(fiber),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小 蛋白,如 VI、VIII、I×、IIIa 和 IVa2 等。六 联体是形成病毒衣壳 20 个三角形面的主要蛋白, 12 个顶端是 5 个五联体亚单位和 3 个纤毛蛋白 构成的复合物,12 根纤毛以五联体蛋白为基底由衣壳表面伸出,纤毛顶端形成头节区(knob)。
微生物病毒课后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病毒课后习题及答案微生物第三章病毒011.何为病毒?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请问:病毒就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共同组成的逊于电子显微镜“非细胞生物”,其本质就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定遗传因子。
就是一类微小的具备部分生命特征的分子病原体。
特点:(1)、形体极微小(2)、没有细胞结构(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4)、无产能酶系,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现成的核酸和蛋白质(5)、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6)、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命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8)、某些病毒核酸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2.病毒粒子包含哪些基本结构?答:任何病毒都具有核心,衣壳,核心是核酸,核心周围的蛋白质形成了衣壳。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
某些病毒还具有包膜。
3.病毒的产卵过程分后几步去顺利完成的?答:病毒的繁殖分为5步。
1、吸附: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家没货尾丝散开,随即附在受体上。
2、侵入:吸附后尾丝收缩,尾管紧缩推出插入细胞膜中,核酸通过尾部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外壳留于壁外。
3、增殖: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自我装配,主要步骤为:dna分子的缩合,衣壳包裹dna形成完整头部,尾丝和尾部的其他“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和尾部相结合后,最后装上尾丝。
5、裂求解:宿主细胞体内大量子代病毒明朗后,脂肪酶和溶菌酶促进作用并使细胞水解,从而顺利完成子代病毒的释放出来。
4.解释: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噬菌斑:在涂敷存有脆弱宿主细胞的液态培养基表面,若注射上适当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水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反复复侵染和水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可以在菌苔上构成一个具备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物质叫噬菌斑。
【高中生物】第三章病毒 习题精选

【高中生物】第三章病毒习题精选【高中生物】第三章病毒习题精选第三章病毒演习的选择一、选择题1.以下生物没有细胞结构是()。
a、细菌;b、水螅;c、烟草花叶病毒;d、蚯蚓。
2.以下生物属于病毒()。
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3.以下生物体的营养模式是寄生的()。
a、噬菌体和痢疾杆菌;b、流感病毒和醋酸杆菌;c、酵母和烟草花叶病毒;d、大肠杆菌和青霉。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很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
5.噬菌体属于以下哪种病毒类型()。
a、无脊椎动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微生物病毒。
6.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被制成杀虫剂;b、对高热患者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二、填空1.病毒是由和构成,必须生活在细胞内,因此对极大的伤害。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不同,可将其分为、、和四类。
3.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和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
c3。
a4。
d5。
d6。
B二、填空题题由一个寄主的核和一个寄主的核组成2.无脊椎动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3.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
《微生物学》:03病毒阶段性复习思考题整理

③-RNA病毒通过转录酶转录出+mRNA,+mRNA翻译出蛋白质;同时-RNA复制出±RNA,它再复制出-RNA。
六、试以E.coli T偶数噬菌体为例,图示并简述复合对称病毒的典型构造,并指 出其各部分的 特点和功能。*
七、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八、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几?**
九、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一十、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一十一、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10)翻译子代结构蛋白和酶蛋白;
(11)合成的酶蛋白参与逆转录;
(12)子代病毒体形成;
(13)子代病毒获包膜并释放
DNA和RNA病毒各采用不同的策略,DNA病毒策略和噬菌体的基本相同;RNA病毒采用四种不同的策略:
①+RNA病毒直接自己翻译出蛋白质(该蛋白质行使特定功能,它的加工修饰由宿主和病毒编码的酶进行切割),它同时复制出±RNA,然后该±RNA复制出+RNA。
一十、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分为三个大期即潜伏期、裂解期(上升期)和平稳期。而潜伏期又可分为隐晦期(隐蔽期)和胞内累积期。
潜伏期之隐晦期:宿主不含有任何完整的具有侵染性的毒粒,此时正在进行噬菌体核酸复制和蛋白质衣壳的合成;
潜伏期之胞内累积期:有侵染性的毒粒增加,但是不裂解出胞。
(2)病毒进入细胞,去包膜;
(3)脱衣壳;
(4)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由病毒逆转录酶作用逆转录合成cDNA,形成中间体;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三章病毒试题

第三章病毒试题一.选择题30569.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A.10nm,B.100nm左右C.300nmD.10-300nm答:()30570.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 mB.nmC.mm答:()30571. 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答:()30572.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蛋白质B.RNAC.DNAD.DNA和RNA。
答:()30573.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答:()30574.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答:()30575.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答:()30576.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答:()30577.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A.以小时计B.以天计C.以月计D.以年计答:()30578.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A.接触B.口器C.伤口答:()30579.CPV是A.颗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30580.NPV是A.核多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答:()30581.GV是:A.无包涵体病毒B.颗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30582.核多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病毒D.ssRNA病毒答:()30583.质多角体病毒是:A.dsDNA球形病毒B.ssDNA球形病毒C.dsRNA球形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30584.颗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杆状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30585.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答:()30586.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A.寄主B.形态C.核酸答:()30587.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A.烟草花叶病毒B.痘苗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答:()30588.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A.游离于细胞质中B.缺陷噬菌体C.插入寄主染色体答:()30589.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A.所有噬菌体B.部分噬菌体C.外来同源噬菌体D.其它噬菌体答:()30590.昆虫病毒体的多角体能溶于A.乙醚B.氯仿C.稀氨水答:()二.判断题30591.λ噬菌体和PI噬菌体都是温和噬菌体答:()30592.λ噬菌体和PI噬菌体插入寄主染色体时都有特定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
章 病毒与亚病毒
3、亚病毒
4、类病毒
6、 朊病毒
7、噬菌斑
8、效价(噬菌斑形成
单
位)
14、裂解性周 11、温和噬菌体 15、一步生长12、烈性噬菌体
期
线
DNA RNA RNA DNA
3、噬菌体即原核生物的病毒,包括、和等。
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噬蓝细菌体
4、病毒粒的基本成分中,其衣壳为,核心为,两者共同组
成;有些复杂的病毒外还被覆盖着。
蛋白质核酸核衣壳包膜
5、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
螺旋对称二十四面体对称
6、T4 噬菌体头部的对称体制为,尾部的对称体制为,因此是一种结
构。
二十四面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
7. 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称为;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
噬菌斑空斑枯斑
8、T4噬菌体由、和
三部分组成
头部颈部尾部
9、T4噬菌体的尾部由、
成。
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尾丝
10、烈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分为
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11、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三种,即、和。
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
12、一步生长曲线在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的生长规律时,将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分成 3 个时期,分别是、和。
一步生长曲线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特征参数,分别是、和。
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潜伏期的长短裂解期的长短裂解量的大
小
13、螺旋对称的代表为,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为,复合对称的代
表为。
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T 偶数噬菌体
宿主细胞。
将少量溶源菌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相混合,然后与琼脂培养基混匀后倒一个平板,经培养后溶源菌就一一长成菌落。
由于溶源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引发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菌菌落周围的指示菌菌苔,于是就形成一个个中央有溶源菌的小菌落,四周有透明圈围着的这种独特噬菌斑。
7. 试述朊病毒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
1. 呈淀粉样颗粒状
2. 无免疫原性
3. 无核酸成分
4. 有宿主内的基因编码
5. 抗逆性强,能耐紫外线辐射,杀菌剂(甲醛)和高温(经120 度到130 度处
理 4 小时后仍具感染性)
8. 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几种?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的原
理和步骤。
1. 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2. 测定方法:液体稀释法,玻片快速测定法,单层平层法,双层平板法
3. 原理:噬菌体侵染敏感主细胞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通过琼脂再扩散到周围的细胞中,继续侵染引起更多细胞裂解,从而在平板上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透亮无菌近圆形的斑,称为噬菌斑,它是噬菌体存在的一种特性标志,由此检出噬菌体的存在
4. 步骤:
1. 预先分别配置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
2. 先用底层培养
10. 某微生物发酵厂的发酵液和发酵状态出现疑似感染有噬菌体的异常现象,试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验证。
1. 用发酵的纯菌做两组平板
2. 一组加入适度浓度的发酵液,一组加入同样浓度的新鲜培基或未感染噬
菌体的发酵液
3. 培养,出现白班,则有噬菌体
11. 现有一谷氨酸菌发酵液,怀疑为烈性噬菌体感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并计算该发酵液中噬菌体的效价。
12、试述利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主要步骤及其优点。
17、试设计一个简要方案,说明如何从土壤中获得某种细菌(以M菌命名该
菌)的病毒(即M菌的噬菌体)。
(注意不是分离细菌,而是分离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