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思修综合版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

合集下载

思修2018版教材第一二章

思修2018版教材第一二章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每一位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人生与人生观人的生命历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人不仅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别和选择。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

但是,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蝴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2)人生新阶段的要求
口第一次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口第一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思考人生 口大学这一人生新阶段值得深度思考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目录
CONTENTS
+
-
01
为什么要思考人 生?
02
(1) 人之为人 的禀赋
03
(2)人生新阶段 的要求
04
(3) 追求理想 人生的必须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提纲 >人生是什么? >坚持何种人生态度?
>为什么要思考人生? >如何选择人生目的?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3) 追求理想人生的必须
庄子鼓盆而歌一"以理化情"
-
恳请各位导师批评指正
感谢您的聆听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什么要思考 人生?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1) 人之为人的禀赋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 的苇草 ………一口气、 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 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白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 所知 口 思想一—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口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吸的、 无与伦比的东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人生与人生观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一、辨证对待人生矛盾二、反对错误人生观三、成就出彩人生学习思考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什么是理想信念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的统一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学习思考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3.集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三、做忠诚爱国者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学习思考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一、扣好人生的扣子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学习思考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3.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二、道德的作用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一、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二、社会公德三、职业道德四、家庭美德五、个人品德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一、向道德模范学习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引领社会风尚学习思考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教案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能力目标:让大学生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目标: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案例分享】:贫富一念之差从前,有一个乞丐对一位禅师说:“我一无所有,内心十分痛苦。

”“把你的双臂给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不!”乞丐说,“没有双臂,我怎样生活?即使你给我一千两黄金,我也不会给你。

”“那,把你的双腿给我吧,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不论你给我多少金子,我也不会把双腿给你!”禅师说:“想一想,其实,你并不穷。

”乞丐想了想:“……”。

【学生活动】:讨论自己的人生如何过,派学生代表发言怎样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1.丐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这是他的人生观,对吗?2.丐也向往美好生活的,他实现的方法是什么?3.谈谈你的感想?二、讲授新课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每一位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

(一)人生与人生观不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别和选择。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1)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1)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2)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3)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1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1
通过微信朋友圈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类似的社交软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讨论如何能避免互联网过度依赖等问题。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事,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如何看待人生观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在诱惑众多的互联网中理性做出选择。
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的发展的,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类的历史发展也表明,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的不同,人的本质表现也就不同。不同阶级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那种适应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人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总之,人的本质是现实一切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和综合体现,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是通过教育和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但是,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蝴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第一、人的本质应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是抽去人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乃至人的个性,把人看成抽象的、一般的人。马克思不是研究那种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是研究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本质,把人放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这样不仅可以得出对人性、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而且也指明了考察人的本质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即通过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考察去认识人的本质。

思修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思修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能力目标:让大学生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目标: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案例分享】:贫富一念之差从前,有一个乞丐对一位禅师说:“我一无所有,内心十分痛苦。

”“把你的双臂给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不!”乞丐说,“没有双臂,我怎样生活?即使你给我一千两黄金,我也不会给你。

”“那,把你的双腿给我吧,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不论你给我多少金子,我也不会把双腿给你!”禅师说:“想一想,其实,你并不穷。

”乞丐想了想:“……”。

【学生活动】:讨论自己的人生如何过,派学生代表发言怎样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1.丐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这是他的人生观,对吗?2.丐也向往美好生活的,他实现的方法是什么?3.谈谈你的感想?二、讲授新课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每一位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

(一)人生与人生观不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别和选择。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1)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1)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2)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3)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说课稿教学提纲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说课稿教学提纲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说课稿人生观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中的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说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是2018年新修订的马工程教材,从逻辑主线到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章节内容较2015年版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其修订思路主要是: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运用新话语。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就是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总题,在全书中的定位是在思想板块中的总引领。

从内容上看,第二章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中国精神。

理想信念是贯穿其中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这四章是一环扣一环的。

从意义上看,理想信念为大学生提供方向指引,中国精神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指引,三者的根都源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总题。

第一节人生观是本章的开篇。

是要讲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为之后第二节和第三节讲怎么办的问题打好理论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生观的概念、主要内容,把握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二、说学情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关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他们去思索、选择、实践。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具备接收、消化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

但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对社会接触较少,思想上还不成熟,思想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家庭和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尤其随着移1、提问(3分钟)谁知道希腊寓言故事中的“斯芬克斯之谜”?给同学们讲一下2、导入(2分钟)总结“斯芬克斯之谜”,其实是人类自我认知之问。

2018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2018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人生观的 三方面问题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1、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而活着?
从放牛娃说起
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 记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放牛娃:“让牛长大!” 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 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者:“生了娃呢?” 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
不同的人生选择……..
邓亚萍
希特勒
吴仪
霍金
毛泽东
周恩来
1.1人生目的的涵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凡事,目的究竟有多重要? “任何成功之路都必定首先基于一点:明确的目标” “目的决定一切”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将手段与目的相混淆,很多时候不能说是错误,而是一种短视。 例如,考大学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
学习思考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主义
个人意识不等于个人主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电视剧:士兵突击
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好好活
毛泽东:气势磅礴的一生
世事六然 庄炎林 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 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人生如浮云 ……
斯芬克斯之谜 :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用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2019/1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
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人的本质是什么?
各学科理论对人的定义:
v 语言学:人是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v 解剖学:人是骨骼肌肉血液等因素组成的有 机物。 v 化 学:人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特殊物 质。
v 文艺学:人是由肖像特征心理活动 ,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艺术形象。
2019/12/1
2019/12/1
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特征: v 形体特征:高矮胖瘦、深浅美丑。 v 心理特征:喜怒哀乐、内外刚柔。 v 行为特征:快慢大小、勤懒松紧。 人的类别: v 性别、年龄、年代、国度、民族。
狼孩自幼远离人类社会,在狼 窝里长大,生活习性与 狼别无而二致。
人的本质是什么?
• 不会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 • 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怕光怕火; • 不吃素食熟食,只吃生肉;不是用手拿着吃,
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 • 不遮挡身体,不会说话,只会象狼一样引颈长
嚎。 • 卡玛拉在孤儿院用了2年才学会站立,用了9年
才学会45个词和几句简单的话,1929年她 17岁时去世,智力相当于4岁儿童。
人的本质是什么?
【谈一谈 】 “狼孩”是人吗? 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
2019/12/1
1845年春天马克思首先冲 破了种种迷雾,写下了著名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 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 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 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
这一论断,在人类历史
上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 本质,为人们认识人生、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 科学的方法论。
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观点 v 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 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3页,人民 出版社,1972年版。 v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前提是 人,但不是处在某一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 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
人的(生一命)历正确认识人维的系本自质身生存、繁衍;
程与其他动 物的生命过 程一样吗?
生产、交往、创造; 观察、思索、判别、选择。
10
一、人生与人生观
(一)正确人认生识观人?的本质
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 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 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11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我是谁? 人是什么? 人的本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2018年版)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 一 章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2.通过讨论、思考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科 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重点:
1.认识正确的人生观对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2. 深刻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树立科学高尚 的人生追求。 3.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字号请根据你的内容多少,及演示需要调整大小。
性 无 善 无 恶 说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
世硕:“人性有善有恶,……善恶在所养焉”
性 有 善 有 恶 说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
柏拉图 :人是长着两条腿没有羽毛的动物
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 则说: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教学难点
如何成就出彩人生?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6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掌握好人生的总钥匙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 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 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 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 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人生之路的前提 1、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 2、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
2019/12/1
9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人的功能: v 表达、劳动、创造、生育。
人的本质是什么?
【讨论】人是动物吗?人和动物有区别吗?
人的本质是什么?
你知道印度“狼孩” 吗?
人的本质是什么?
1920年,印度一个山村,人们在 打死一只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 个由狼抚养大的女孩,大的8岁( 名卡玛拉),小的2岁(名阿玛拉 ,因体弱死去)。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提 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 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方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人是会制造、使用工 具的动物,是唯一用背睡觉的动物。
卡西尔:人是能利用符号去创造 文化的动物。
字号请根据你的内容多少,及演示需要调整大小。
人 性 善 说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
荀子:“人之性恶”
人 性 恶 说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
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 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 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2019/12/1
12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
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
无有不下。”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 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 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