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0例临床分析

形 或新 月形低 密 度 影 , T值 与 脑脊 液相 似 , 射对 比 C 注
剂 后无 明显增强 现象 ; I MR 图像 上 的信 号 与脑 脊液 相
近 , 血肿 信 号较 强 , 别是 T 而 特 。加权 像 时血 肿 均呈 高
强信 号 。 外伤性硬 膜下积 液的治疗 , 一般行 钻孔 引流术或 开 颅清 除 积 液 L ] 如 何 防 止 再 积 液 是 治 疗 成 功 的 关 1 , 。 键[ 。我们认 为 :1 急性期硬膜下 积液量 : O l 占 1 () >3 r , a 位效 应 明显 , 临床症 状 呈 进 展 性 , 积 极 行 钻孔 引 流 。 应
楚3 8例 , 嗜睡 5例 , 昏迷 7 , 瘫 1 例 轻 2例 , 癫痫 发 作 5
例 , 盘水肿 6 , 视 例 锥体 束 阳性 1 例 , 5 听力减 退 8例 。 1 4 辅助 检查 . 均行 C 检 查 , 2例 同时 行 MR 检 T 1 I
查 , 液发 生在双 侧额颞 部 1 积 2例 , 侧额 颞部 8例 , 单 单
外伤 性硬 膜 下积 液 5 0例 临 床 分 析
冯树 贵 黄 明军 秦玉 瀚 李 晖
代 明安 习予祥 李 崇袢
4 7 1 60 1
河 南平 顶 山煤 业 医疗 集 团 一矿 医院 平 项 山
【 要】 目的 摘
分 析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液 的诊 断及 治 疗 。方 法
对5 O例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患 者 I 疗 效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结 果 临床
 ̄
头偏 低位 1 。 O , ~3 , 5~2 。2 d 可使 脑组 织尽 快 膨起 复位 ,
更好 地 闭合积 液 腔 。( ) 要 时 可行 腰椎 穿 刺 缓 慢 注 5必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3例临床分析

分 泌 等 处 理 。手 术 治 疗 1 8例 ( 定 型 3 ,进 展 型 1 稳 例 5例 ) , 其 中 单 纯 钻 孔 外 引流 1 5例 ,平 均 3 5d拔 除 引 流 管 ,包 括 ~ 夹 管 观 察 2 ,硬 膜 下一 腔 分 流 术 3例 。 4h 腹
2 结 果
异 。笔 者 建 议 针 对 临床 分 型 ,分 别 予 以诊 治 。对 于 稳 定 型 未
引 起 明显 压 迫 症 状 和 颅 内压 增 高 的 患 者 ,可 行 非 手 术 治 疗 , 反 之 行 手 术 治 疗 ;对 于 消 退 型 的患 者 可 自行 消 退 ,无 需 手 术
非手术治疗 1 5例 ,其 中 l 3例 痊 愈 或 好 转 ,影 像 学 表 现 为 积 液 消 失 或 积 液 腔 明 显 缩 小 ;1例 死 于 进 展 型 积 液 , 因 处 理 不 及 时 ,导致 颅 内 压 急 剧 升 高 , 出现 颅 高 压 危 象 ;1例 死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预 后 较 差 。文 献 报 道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死 亡 率 达
9 ~ 1 .5 r] .7 2 2
。
本 组 资 料 中 2例 死 于 原 发 性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1例 死 于 术 后 感 染 ,1例 死 于 处 理 不 及 时 。 因 此 ,笔 者 认 为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的 预 后 还 与 诊 疗 时 机 、 术后 并 发 症 等
时 ,脑 水 肿 、脑 肿 胀 、颅 内 血 肿 等 压 迫 挤 压 硬 膜 下 腔 ,不 易 发生积液有关 。 临 床 上 ,外 伤性 硬 膜 下 积 液 通 常 为 亚 急 性 或 慢 性 过 程 ,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临 床 少 见 。我 科 2 0 0 7年 1月 至 2 1 01 年 6月 来 共 收 治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3 3例 , 临 床 表 现 复 杂 ,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 s at O j c ie T 1C S h rp o m ng ru a i u d r 1e fs o .M t o s T e ew r i c ssf o a ,0 I Abt c 】b e tv :o d SUSt ea y t a ae t a m t csb u a f u 11 e h d :h r ee 5 a e r m J n 2 0 r
t e , 01I, I ft e u d w n r 1 r i a e, 0 c s su d r en o s r a i n t er p .R s t Th e a e i h dr 1 r i a e o D c 2 2 o h m n er e t d i ]d a n g 3 a e n e w t c n e v t o h a y e uls: r e c s sw t i1d a n g g u e n h s ia1o h r e e u c r d w e ] a i g h s i a .I otc r d 1 o p t 。 t e sw r n u e h n e v n o p t 1 n 6mon h , a e e1- c r d:2 f3 a e t on e v t o t s i6c s ss f ue 5 0 0 c s sw1 hc s r a i n t er p er u e n 6 mo t s, c s s u de we t r ni t my an t cu e a te mo t s pO t e a 1e1 .Co c1s on: h ayw ecrd n h 2 a e n r n c a o o d go r d f r 6 n h s 0p r t v y n ui Mos t
后蛛 网膜 撕裂 , 脑脊液积 累在硬膜下 腔。 很 多脑 外 伤患者 会 出现硬 膜下 积液 , 外伤 陛硬膜 下积 液 占文献 报道 的3 7 而 . %一1 .%…一 般认为 , 脑外伤这 一并 发症 的主要 手段 是钻孔 引流 , 00 。 治疗 但 通过 临床 观察我们 发现 , 外伤性 硬膜下 积液患者 钻孔 后积液 的量 没有 多数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68例

失 , 形性 小 胶 质细 胞 增 牛 和 嗜 细 胞 反 应 、 变 主 要 分 布 多 病
在丘腑 F 、 恼 、 头体 、 部 丘 乳 第 脑 室 壁 、 脑 导水 管 周 灰 巾 质 、 四 脯 室底 部 及 小脯 等 处 ~ 一 近 年 来 , 颅 MR 第 头 1的广 泛 应用 使 医 生 们 可 以 在 忠 者生 前 观 察 钊 以 } 理 改 变 , 而 大 病 从 大 提 高 Wen k ri e脑 病 的 诊 断 率 。 本 病 例 患 者 早 期 头 颅 c
时 , 高度 号虑 本病 可能 。应 进 , 步 行 头 部 MR 检 查 及 血 清 应 + I
3 黄 克 维 , ] 吴丽 娟 , 下鲁 宁 , , 床 神 经 病 理 学 [ . 京 : 民 等 临 M 北 人
卫生 f 版 社 , 9 9:9 { j 1 8 1 0—1 3 9.
4 袁 庆 鑫 , 建 同 , 明 , . 科 手 术 后 营 养 不 良 并 发 We- ] 马 徐 等 外 r n e脑病 [ ] 河北 医科 大 学 学 报 ,0 1 6 2 :5 3 7 J. 2 0 , (2)3 6— 5 . ( 0 1— 2一, 21 0 ,收 稿 21 0 0 1— 3—1 5修 网 )
1 临床 资料
m , 转 化 为慢 性硬 膜下 血肿 。 l 4例 13 积 液 发 生 时 间 伤 后 2 4h3例 ,4~7 2例 , 2 2h 1 3~
6 0 2
Hale Waihona Puke 医学2 1年 7月 01
第 2 2
内皮 细 胞 增 生 及 小 皿 灶
有 神 经 细 胞 、 索 和 髓 鞘 脱 轴
大 剂 量 维 生 素 B . 床 症状 缓 解 即可 确 诊 。 临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7例诊治分析

血肿 ,行手术治疗 ,其 中一 例行 骨瓣 开颅 治疗 ,其余 2 例行钻 孔 引流治疗 ; B积液厚度大于 1r : e 4例均行钻孔引流术 。 a 1 结果 :1 例患者经治 疗后 ,随访 6 1 月 ,均恢复 良 。 . 4 7 —2 好
2 讨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又称外伤性硬膜下 冰瘤 ,是 因颅脑损伤 时 ,脑组织在 颅腔 内强烈移动 ,致使 蛛网膜被撕破 ,脑积液经 破 裂孔流至硬膜下 与蛛 网膜之 问的硬膜下 间隙聚集而成 ,发生 率为颅脑损伤 的 1 1 %,约 占外 伤性颅 内血肿 的 1%左右 ,其 -6 0 及 机理是 由于蛛 网膜破 孔恰似一个单 向活瓣 ,脑脊液可 以随着 病 人挣扎 、屏气 、咳嗽等用力动作而 不断流出 ,却不能返 回蛛 网膜 下腔 , 终至硬膜 下形 成冰瘤 样积液 , 从而引起局部脑受压 和进行性颅 内压增高 的后果 。关 于外 伤性 硬膜 下积液 的发生机 理 还有 以下几种学说 : ) 1 血脑屏障破坏学说 , 2 渗透压学说 , ) 3 颅 内压平衡失调学说 。目前大多数人接受单向活瓣学说 ,国 ) 外 也 已广泛认可 “ 往返 翻动活 门”假说 。外 伤后至硬膜下积液 形 成 的时间 2~ 4周 左右 , 下积液 至形成血 肿时 间 自 4 硬膜 周 ~ 3月及 6 不等。 月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通过 C T或 MR 可 明确诊断 ,但需与硬 I 膜 下血肿 、脑萎缩鉴别 。硬膜下 积液 可能 与等密度或低密度 的 硬膜下 血肿相混淆 , 不过在 M d图像上积液的信号与脑脊液相 P 似, 而血肿信号较强 , 特别 是 , 加权像时 , I ’ 2 血肿均呈 高强 信号 , 可 资鉴 别 。硬膜下积液 需与脑萎缩引起 的积液 鉴别 ,硬膜下积 液C T扫描时局部有 占位效应 ,局部脑 回受压 、 沟变 浅 , 脑 脑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CT诊断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CT诊断分析概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头颅外伤后积聚于硬膜下腔内的血液、脑脊液等物质,是颅内外伤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其CT影像表现比较典型,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3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以加深对其诊断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我们选取了3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岁。
影像分析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估,他们均对CT图像的分析具备丰富的经验。
我们采用单元素CT扫描仪,扫描范围为头颅。
分析与结果1. CT表现所有患者均显示单侧硬膜下积液,多数位于颅骨凹陷部位,侧向位置分散。
其中,20例为急性期硬膜下积液,表现为高密度区,密度不均,周围有水肿和裂隙,边缘模糊不清;10例为慢性期硬膜下积液,表现为低密度区,周围有钙化和吸收表现。
所有积液均横向扩展至颅脑交界处,纵向可引流至基底池。
2. 易混淆病变的鉴别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常常和其他病变混淆,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等,这些疾病均需要指明明确的影像学基础和临床症状,才能准确地进行诊断。
3. 临床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早期手术引流可以改善病情,减轻压力。
对于慢性期患者,积液量小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积液量大的则需要手术。
讨论头颅外伤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常见原因,而小儿、老年人和男性更容易受到外伤影响。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表现已经非常典型,但仍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对于急性期患者,早期行手术引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慢性期患者,积液量较小的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积液量较大或增长迅速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結論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外伤并发症,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正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CT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其表现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要临床医生进行鉴别。
高压氧辅助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4例疗效观察

伤患者 , 积液部位以额颞叶 区为多 , 单侧双侧均常
见 , 能与该 区容易挫 伤 有关 。另外 , 伤 后额 颞 可 外
外 伤 患 者 院 前 急 救 特 点 分 析 ( 12 例 报告 ) 附 1 0
杨 鹏呜 , 刘 凡, 易香 莲
积液 的 吸收 。需要 指 出 的是 , 当保 守治 疗过 程 中 ,
瓣 , 由于脑的冲击力及脑水肿脑压 的推动 , 再 以及 脑的搏动等作用 , 致使脑脊液流人硬膜下腔而不 能返回蛛网膜下腔, 形成积液 。有 的专家认为可 能与血脑屏 障破坏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 血浆成
份 大 量渗 出形 成 硬 膜 下 局 部 积 液 , 围增 生 形 成 周
体 与胫 骨 前 嵴 平 行 。锤 击 时 用 力 一 定 要 缓 慢 轻 巧, 切忌 过猛 过急 , 其是 当针 由近侧 断端 进入 远 尤 侧 断端髓 腔时 要 轻 缓 , 则 易 穿 出髓 腔 进 入 软 组 否
时间明显缩短 , 功能恢复好。②手术方法简单 , 所
需时问短 , 易掌握 , 且不需特殊器材 , 便于基层医 院推广应用。③对软组织损伤面较大的开放性骨
稳定性胫腓骨干骨折有一定的优点: ①闭合穿针
及手 法 复位并 不加重 骨折 局 部 的血运 破 坏 和骨 膜
损伤, 且内外 固定相结合 , 固可靠 , 牢 可较早期下 床负重行走 , 促进骨折愈合。因此 , 骨折临床愈合
骨皮质。③手术 中当针进入髓腔后 , 应立即将针 尾向外侧按压使之贴近 内侧皮肤 , 并始终保持针
用于严 重粉 碎 性 骨 折 时 , 现短 缩 或 成 角 畸 形 的 出
可能性 大 , 必注 意 。 务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临床疗效分析

摘 要 目的 : 讨 治疗 外伤性硬 脑 膜 下积液 的合 理 方 法 。方 法 : 探 回顾 性 总 结 3 外 伤 性硬 脑 膜 下 8例
积液 病例 , 其发病 机 制 、 断 与鉴 别诊 断 、 对 诊 治疗 方法及 转 归等进 行 讨论 。 结果 :7例 采取 保 守综合 治 疗 , 2 其 中2 O例 1个 ~1 2个月 随访积 液好 转或 自愈 , 演 变为慢性 硬 膜 下血 肿 ; 2例 7例钻 孔 引流 患者 , 1 在 有 例 住 院期 间治愈 , 其余 患者在 出院时 未见减 少, 中 4例 1 一6个 月随访积 液好 转或 自愈 ; 例 在住 院期 间 其 个 2 行 小骨 窗开颅 清 除积液 , 囊壁 广泛切 开 , 将 术后 6个 月随防痊愈 ; 行 硬 膜 下腔一 腹 腔分 流 术 , 2例 术后 6个 月 随访 , 液 未见 明显 减 少 , 患者颅 高压症状 消 失 。结论 : 积 但 外伤性 硬 脑膜 下积 液 患者 可根 据 临床症 状 、 体 征 及积 液 量 来选择 合适 的 治疗 方法 , 临床 症状轻 微 者可采 用综合 治疗 。对 于积液 量 多, 高压 症状 明显及 颅 保 守治疗 效果 不满 意者 , 宜采 用手术 治疗 。合理 选择 手 术方 式是行 之 有效 的方 法。
现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量, 加大 补液 量 , 口服 醋氮 酰胺 , 吸氧 , 镇静 , 改善 脑
代谢等。7 例行 钻孔引流术 , 为单侧 , 中往积 均 术 液腔 内置 硅胶 管引 流 , 术后 3d~7d拨 除引 流 管 。 2 亦 为单 侧 , 住 院期 间行 小 骨 窗 开 颅 , 除 积 例 在 清 液, 将增厚囊壁广泛切开, 使之与蛛网膜下腔交通 。 2 行 积液 腔 一腹 腔分 流术 。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形成机理
常见的形成机理有以下两种说法:
1、 “活瓣”学说:颅脑损伤后,脑蛛网膜发生 小的破裂,形成单向活瓣,脑积液由蛛网膜下 腔经裂口单向流入到硬膜下腔,逐渐增多,形 成硬膜下积液。
2、血脑屏障破坏学说: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 受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 量渗出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因其蛋白含量 高,渗透压高,使周围脑组织及蛛网膜下腔 水分经蛛网膜粒孔渗入硬膜下腔,并逐渐增 多形成积液,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渗透学说。
四、临床分型
1、消退型:指产生的硬膜下积液逐渐吸收减少。 青壮年多见,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仅在 早期有轻度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后逐渐好转,无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所以说青壮年的硬膜下积液预后较好!
2、稳定型:指硬膜下积液维持一定的量,一段时间 内不增加,也不减少。 此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者以头昏、头晕、恶 心、呕吐、欣快、淡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 表现,一般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④婴幼儿额前间隙大于6mm者。
B、原则: ①消除积液的脑受压; ②消除积液产生的原因; ③消除积液囊腔。
只有符合上述三项手术原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积液的复 发,达到刺或钻孔引流术。 ②体内分流术:体外引流后虽然临床症状改善,但积液未 减少或拔引流管后积液又增加或临床症状又加重者。 ③合并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有脑疝征象者,应及早 开颅清除血肿和积液,去骨瓣减压。 ④对前囟未闭的患者采用普通静脉7号套管针,经皮前囟 侧角穿刺持续引流。
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
3、进展型:指硬膜下积液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轻偏瘫、失 语、精神异常,婴幼儿可有类似脑积水表现,若合并 脑实质损伤,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病理征。
4、演变型:指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此型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10岁以 下小儿或60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与小儿、老人的硬 膜下腔较大有关。常发生在硬膜下积液1个月以后, 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1、有头部外伤史 2、有或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CT表现为额颞顶部新月状低密度区,常进入 纵裂前部,脑组织受压,CT值为0—10Hu。
六、鉴别诊断
主要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通过CT或MRI很容易作出鉴别
1、CT 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CT值 2、MRI 血肿T1和T2一般为高信号,积液与 脑脊液信号一致,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 号,即可鉴别。
案例
通过一例患者动态的CT检查来观察硬膜下积 液的变化
伤后1小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额叶少量硬膜下积液。
第二天复查,左侧额顶叶硬膜下积液形成。
第四天,左侧额顶叶硬膜下积液进一步发展。
第10天,双侧额顶叶、中线右侧硬膜下积液。
七、治 疗
㈠非手术治疗: 1、慎用或不用脱水剂,以免颅压过低导致积液增多。 2、应用神经营养药、脑血管扩张剂、抑制脑脊液分泌的药物、
高压氧治疗等,以期改善脑血循环和代谢,为脑组织的膨起 复位缩小硬膜下间隙提供可能。
㈡手术治疗: A、手术指征:
主要结合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与硬膜下积液的量来判断 ①临床上有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或有癫痫发作者,无论积液量 多少,均应采用手术清除积液,解除压迫。 ②占位效应较重,有明显的颅高压症状,影像学检查(CT或 MRI)示脑室、脑池受压、变形,中线移位>10mm者。 ③幕上积液量>25ml者,幕下>8ml,即使未出现神经系统压 迫,也应采用手术治疗,以利于病情恢复。
一定死亡率,文献报道合并脑实质损伤的外伤性硬 膜下积液的死亡率可达12%—25%。
谢谢
而早期手术可打断积液包膜形成及演变为慢性硬膜下 血肿的过程,故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不易发生在手术治 疗的病例中。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随着CT诊断技术及磁共振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比较 全面观察颅脑外伤后病情的演变过程,通过对脑外伤患者的 CT 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动态观察,最终发现硬膜下积液 发病率约占颅脑外伤患者的6.08%。据临床报道,其中转化 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率约为11.6%~58.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具有以下特 点: 1、发病部位多为单侧额颞部 2、发病时间主要是伤后1-3个月内 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TSE-CSH 演变机理
主要有两种说法: 1、硬脑膜与蛛网膜间的桥静脉撕裂出血 2、硬膜下积液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导致慢性
硬膜下积液的包膜出血
五、诊 断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一、定 义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指:头部外伤后,脑脊液异常 进入硬脑膜下腔并积聚,形成硬膜下积液
颅骨与脑组织之间由外向内有三层膜: 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正常分布于脑 室和蛛网膜下隙,对脑具有营养、缓冲震动、 调节颅内压和保护作用。
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见,可在外伤
八、疗效判断
影像学检查 1、治愈:积液完全或大部分消失。 2、好转:积液厚度小于术前1/2。 3、无效:积液厚度等于或大于1/2。
九、预 后
1、消退型:一般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2、稳定型:一般预后亦佳,神经系统绝大多数恢复
良好。 3、演变型:经早期手术治疗几乎均能治愈。 4、进展型:可因合并脑实质损伤或术后并发症而有
另外还有:脑萎缩学说、颅内压力平衡失调 学说等
三、病情特点
1、硬膜下积液多发生于头枕部着力受伤的患者,受力 的对冲部位即额颞部产生硬膜下积液,幕下者极少 见。
2、可一侧或双侧出现。
3、大部分患者合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尤 其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多见。
4、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或仅有短暂意 识障碍,随着积液的增多而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加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