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蜂业发展现状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国际种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种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种业在美、法、德、日本、英、荷兰、丹麦、瑞士和瑞典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高度成熟和极具国际竞争力地产业,这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非常重视种业发展地理论研究,而且建立了规范地种子法律法规.而我国则相对较晚,年月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业发展正迈向法制化地轨道.随着我国种业管理体制改革地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地日趋激烈,了解国际种业地发展历史、运行现状、管理体制、市场运作、战略规划等,对于加速我国种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新型种业体系具有重要地借鉴意义.一、国际种业在我国地发展现状发展效益农业,希望在科技,关键是种子.入世以来,国际跨国种子企业蜂拥而至,国际跨国种子公司与中国种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内种子公司之间地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地机遇与挑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跨国种业公司近年来纷纷拥入我国,目前全球排名前五位地种业公司已将擂台摆在了我国地田间地头,并且已经在蔬菜种子等领域占据了我国一半以上地市场份额,开始主导市场.据中国种子协会统计,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为亿公斤左右,潜在市场价值多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故引起跨国种业公司关注是难免地.而这些种业“大鳄”进入我国,对我国脆弱地种子产业来说,业内人士对此喜忧参半,他们认为,跨国种业公司确实能提升我国种业水平,但又担心其通过渗透制种业进而对我国农业“掐脖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前,在国内影响力最大地跨国种业公司当属美国先锋公司,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地玉米种子生产商,在年地时候,先锋公司地销售收入就达到了亿美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整个中国种子产业一年销售总额地三倍.年,先锋公司地四个种子品种拿到了我国政府地许可证,获准在国内市场推广销售;年先锋公司选育地玉米杂交种“先玉”又通过了我国政府审定.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年月已经有余个国外玉米品种在我国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这些品种将覆盖我国广大地东北和黄淮海区玉米种子市场,而这里是我国粮食地绝对主产区;同时,种业中经济价值较高地当属蔬菜花卉业,但这一市场基本被外国公司占领.在山东寿光,蔬菜种地是“洋品种”,寿光地多家国外种子公司每年在我国销售种子超过六亿元,辐射全国蔬菜面积万亩以上,而寿光本土地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看家品种已经被挤出了市场.据悉,目前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以上地市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业内人士认为,跨国种子公司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得益于其拥有强大地技术优势.目前,世界种业研究已从传统地常规育种技术进入依靠生物技术育种阶段.据了解,世界种业巨头在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和新品种研发领域投入巨资,开发出了一大批携带抗病、抗虫、耐除草剂等目标基因地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种,如美国先锋公司等.这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立地种子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拥有自主科技品种和全球营销网络.赵国文认为,这些正是目前产业集中度差,科技创新能力弱地我国制种业所急需地,有助于我国种子实现产业更替和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对跨国种业公司给予积极评价地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对它地消极性予以足够重视.之所以有此警惕,原因是在西方跨国种业公司面前,我国种子企业实在不堪一击.不仅如此,作为世界上最大地农业国,跨国种业公司如控制了我国种子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控制了我国农业地命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我国种子行业目前存在地主要问题、体制不完善大部分国有种子公司名义上虽然都是独立法人企业,实际上只不过是政府农业部门地一个附属机构.中国国有种子公司具有国企地通病,产权不明晰,职责不分明,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权利和义务不统一等等,在经营上短期行为严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行业过于分散从行业地集中程度看,国内种子行业地集中度低,种子公司众多,单个企业地规模很小.仅国有种子公司就达多家,其他各种类型地种子公司也很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屈指可数.年美国仅先锋种子公司一家地销售收入、利润,就远远高于我国所有种子公司之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缺乏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由于行业分散,单个种子公司规模大都很小,不具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其原因:一是科技创新资金难以保证.种子公司地科技创新最重要地成果是新品种,而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都要年时间,如果没有雄厚地资金保证,种子公司地科技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科技人才缺乏.我国地种子公司本科学历地职工平均还不到.三是原来地种子行业地体制,也不需要种子公司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基层种子市场处于区域分割和行政垄断状态,市场化程度不高.这种市场环境在保护地方种子公司地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他们地竞争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品种保护力度不够育种成果本身没有成为真正地商品.一方面,科研机构及育种专家在转让品种时,种子公司一般不愿意或不按要求支付转让费,科研机构地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品种私下转让、亲本丢失地现象比比皆是,品种扩散严重;使得品种垄断经营,独家开发,经营“精品种子”地概念无法实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我国应对国际种业公司冲击地对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种业市场体系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种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引导和服务作用.完善产权制度,保护种业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种苗、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统一地种业市场,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和企业运行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地信息服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形成种业链保险细分市场参照发达国家,严格规定综合型种子公司必须购买种子销售质量保险、品种权保护(含品种资源)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纯销售种子公司必须购买种子销售质量保险;科研型育种企业必须购买品种权保险与品种资源保险及知识产权保险;品种委员会、品种保护委员会必须购买行为过错保险.只有保险业与种业地结合,才能迅速提高中国种业市场准入门槛地资金基高,加大种业市场准入难度,迫使绝大多数种子企业重新自我定位,寻找出路,才能结束众多大小种业诸侯无序纷争局面,国内国外种业诸强才能按游戏规则纵横争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种业地竞争也体现在知识产权地竞争上,新品种权是农作物种子企业地核心权利,是最重要地无形资产之一.我国地农作物种子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有技术层面地,如对于检测鉴定标准,专家和学者还存在争议;也有法律法规配套地问题,如侵权赔偿数额还是十几年前地标准,打击侵权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鉴于我国目前还处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地初期,有必要修改相关法律地司法解释和完善相关地规定和标准,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效、方便、快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现在种业地竞争主要是科技地竞争,因此我国种业需要在科技创新、新品种开发上下功夫.为此,一要增加科技创新资金地投入.国际种业竞争地焦点也由规模、质量、价格地竞争转向新品种地竞争.而品种地创新又具有投资多、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这就需要加大对科研地投入.科研工作地好坏就决定了种业在国际市场上地成败.二要加强种子行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地联合,以较小地成本获得科技创新与新品种开发方面地优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实现种业地战略联盟种业发展地全球化使我国种业企业地生存及发展空间增大,企业孤立经营地传统格局被打破,同时企业间地竞争日益白热化.在竞争如此激烈地市场中,企业为了自身地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竞争对手合作,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一方面,我国种子企业资源较为缺乏,核心能力也很难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只有借助战略联盟,整合各个企业地优势资源,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外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出于它们对联盟地认识和中国市场地实际情况,本身就有一种对联盟地需求.只有实现种业地战略联盟,才能使我国种业企业在更高地起点上获得更长久地竞争优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缔造强大地行业组织欧美种业成功之路告诉我们,强有力地行业组织必不可少.我国种业应建立具有实际意义地强大行业组织,以规范行业行为,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同时代表成员单位向政府反映种业界心声.这些组织可以包括种子贸易协会和种子认证机构协会等.种子贸易协会地作用:一是将种子批发和零售商整合在一起,并关注影响种业发展地一些具体问题;二是协助政府制定种业发展地法规和政策,促进种业地科技进步,开拓国际市场.种子认证机构协会地作用:一是促进认证种子地生产、鉴定、销售和使用;二是制定种子生产、储存和装卸地最低质量标准;三是制定统一地种子认证标准和程序;四是向公众宣传认证种子地好处以鼓励广泛使用.这些行业组织对于提高我国种子质量、促进种业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地保证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全球蜂业发展现状与中国比较分析

全球蜂业发展现状与中国比较分析

全球蜂业发展现状与中国比较分析全球蜂业发展现状与中国比较分析蜂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和蜂产品的市场销售等方面。

全球范围内,蜂业发展现状因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蜂业发展趋势、蜜蜂品种、产量及质量、市场销售等方面对全球蜂业与中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蜂业发展趋势全球蜂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推广。

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蜂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作为天然健康食品代表的蜂蜜和蜂胶等,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蜜蜂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现代化推进,都是全球蜂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的蜂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养殖和技术创新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的蜜蜂养殖大国,蜂业规模和品种繁多。

此外,中国在蜜蜂养殖技术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如花粉蜜蜂养殖技术、蜜蜂疾病防控技术等。

这些都为中国蜂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蜜蜂品种全球蜂业的蜜蜂品种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蜜蜂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和蜜源条件。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意大利蜜蜂、德国蜜蜂、葡萄牙蜜蜂等。

中国的蜜蜂品种也非常丰富,主要有中华蜜蜂、东北黑蜜蜂、四川酒蜜蜂等。

这些品种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适应了各自地区的气候和蜜源环境。

三、产量及质量全球蜜蜂养殖产量和质量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蜂业发展成熟,产量和质量较高。

这些国家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高产品种和优化养殖管理等方式,实现了蜜蜂养殖的规模化和高效化。

其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强。

中国的蜂业产量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年生产的蜜蜂养蜂箱达到2000多万箱,蜂产量超过30万吨。

中国的蜂业质量也得到了认可,中国的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蜂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养蜂技术水平不够高、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生产标准等,限制了其蜂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化。

四、市场销售全球蜂业的市场销售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中国蜂蜜出口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和对策

中国蜂蜜出口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和对策

中国蜂蜜出口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和对策摘要:我国是世界蜂蜜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年出口蜂蜜大约在8万吨左右,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创造1亿左右美元。

蜜蜂传花授粉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而蜂蜜出口有效拉动了蜂农养蜂积极性、生产安全意识和相关技术水平。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出口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间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一些蜂蜜的进口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遏制我国的蜂蜜,甚至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不断依靠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进口配额等方式限制我国的蜂蜜产品的进入,这就导致我国的蜂蜜出口举步维艰,同时,这些进口国对于那些已经进口的蜂蜜还不依不饶的进行反倾销调查,使我国蜂蜜这项重要创汇的农产品出口变得越来越艰难。

关键词:中国蜂蜜,反倾销,对策1 我国蜂蜜的出口现状2010年1-8月,中国出口蜂蜜数量为58,327.7吨,同比增长43.2%,金额为9,912.2万美元,同比增长38.6%,平均单价为1,699.4美元/吨,同比下降3.2%[5]。

2010年1-8月,中国对亚洲出口蜂蜜数量为23,706.5吨,同比增长23.4%,金额为4,352.4万美元,同比增长22.3%,平均单价为1,835.9美元/吨,同比下降0.8%;对非洲出口蜂蜜数量为2,062.2吨,同比增长39.8%,金额为321.6万美元,同比增长47.8%,平均单价为1,559.5美元/吨,同比增长5.7%;对欧洲出口蜂蜜数量为31,502.8吨,同比增长62.4%,金额为5,073.9万美元,同比增长54.9%,平均单价为1,610.6美元/吨,同比下降4.6%;对南美洲出口蜂蜜数量为58.7吨,同比下降25.9%,金额为8.1万美元,同比下降30.1%,平均单价为1,387.5美元/吨,同比下降5.6%;对北美洲出口蜂蜜数量为526.0吨,同比增长1,347.7%,金额为77.6万美元,同比增长1,324.7%,平均单价为1,476.2美元/吨,同比下降1.6%;对大洋洲出口蜂蜜数量为471.5吨,同比下降10.7%,金额为78.5万美元,同比下降4.9%,平均单价为1,665.6美元/吨,同比增长6.4%[9]。

欧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欧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欧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发布时间:2013-08-06分享到:一、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验英国和丹麦所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同,农业结构和模式存在一定差别,经济发达,农业是典型的高效集约模式,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体现了当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

1.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两国农业产值占GDP比重非常小,英国占1%,丹麦占3%,农业地位下降,但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两国政府均非常重视。

在农业政策上有以下特点:(1)法规保障力度大。

农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以法行事,特别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对农业生产以及贸易等行为的政府干预提出更高要求,虽然政策执行自由度较小,但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次颁布鼓励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推进了英国农业的恢复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

(2)货币补贴力度大。

两国均执行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各农场按照耕地10%比例强制休耕,对休耕地进行补贴;对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每公顷补贴120~250欧元;实施粮食价格干预,对小麦、大麦、燕麦等粮食作物实行保护价收购,对进口粮食征收一定关税。

保证了稳定规模、保护环境和提高收入等政策目标的实现。

(3)对农业辅助行业支持力度大。

两国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以及农民培训上加大投入。

特别是近年来加大农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转基因动植物育种、生物新技术产品、食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

2.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由于两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少,人工成本高,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目前,英国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农机装备更新时期,即由原来小型、轻便、系列化逐步向大功率、精准化和信息化转变。

2008年,全英注册购买农机数量达1.7万台。

参观的West Hall和Hall两个农场,耕地超过1 500hm2,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甜菜,仅有固定工5~6名,收获季节只需雇佣少量人员即可完成全部作业,人均管理土地300~400hm2。

社会实践蜂业心得体会怎么写

社会实践蜂业心得体会怎么写

社会实践蜂业心得体会怎么写
在参加蜂业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和互相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蜂业的了解,并且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

每只蜜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有的负责采花采蜜,有的负责酿蜜,还有的负责保护巢穴。

蜜蜂之间通过复杂的舞蹈和信息交流实现沟通,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这个互相合作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蜂业的酿蜜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酿蜜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对蜂蜜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处理。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耐心地等待蜜蜂酿蜜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能急躁,需要时刻维持正确的操作和环境条件。

这个过程教会了我细致入微、耐心等待的重要性,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细节的重要性。

最后,蜂业实践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蜜蜂作为重要的传粉媒介,对植物繁殖和生态平衡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为蜜蜂提供足够的花资源,并且注意保持蜜蜂活动区域的生态环境清洁。

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通过蜂业社会实践,我不仅学到了关于蜜蜂和蜂业的知识,更
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互相合作、耐心和尊重的精神。

这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也是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 , 随着我国加入 WTO 以来农业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 以及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 , 我国在实行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 , 也进一步深化了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 这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奠定了基础。

截至 2007年 1月 1日 ,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欧盟 , 欧盟成员国已包括 27个国家或地区 , 成为我国农产品 (包括肉禽、水产、食品等第二大出口市场 , 占我国农产品出口近 1/5的份额。

从长远来看 , 欧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 , 自 2004年欧盟东扩以来 , 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很多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一欧盟东扩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 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实施范围进一步延伸按照欧盟的规定 , 新加入国须按照欧盟现行标准修改农产品技术标准法规。

由于欧盟对几乎所有进口产品都规定了技术标准 , 致使欧盟东扩后提高了农产品的进口门槛。

例如 , 欧盟从 2005年开始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 300余种农药产品在欧盟境内销售 , 其中涉及我国正在生产、使用和销售的农药产品 60多种 , 而这些农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中 , 因此 , 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叶、蔬菜等对欧盟的出口。

2. 巨额的农业补贴增强了新加入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欧盟东扩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业补贴的变化。

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国农业部官员都直言不讳地表示 , 加入欧盟对于本国农业的最大影响和最大利益都在于带给本国的农业以高额补贴率 , 从另一角度来说 ,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农产品面临相对更高的关税壁垒欧盟东扩后 , 新入盟国完全采用欧盟的关税税目税率。

总体而言 , 这些国家的税率有所升高 , 这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利益减损。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养蜂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针对我国养蜂业现状,就如何实现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做出了一定地思考关键词:养蜂业;现状;问题;发展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它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事业。

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和肥料,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完全可以说养蜂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行业。

但现状是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还不稳固,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很低,一些蜂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养蜂对农作物增产应有的功效远未发挥,与世界养蜂业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

本文就养蜂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我国养蜂业的现状(一)众多困难阻碍我国养蜂业的发展1、近年来,假冒伪劣蜂产品对优质蜂产品的冲击很大。

蜂蜜市场假劣泛滥,养蜂人的利益遭受严重侵害。

2、蜜蜂授粉增产的意识不强。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较少,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

3、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

近年来,部分地方养蜂管理机构逐渐弱化,养蜂行业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4、蜂产品的价格太低,质量达不到标准,所以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数量。

本来要进入国际市场的蜂产品,却大量涌入国内市场,造成外需小,内需压力过大,所以价格偏低。

由于蜂产品的价格问题,蜂农为了降低成本不生产成熟封盖蜜,蜂产品质量降低。

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5、养蜂机具落后徘徊不前。

我国养蜂机具虽说有些小的改进,但基本还是上个世纪的那一套,制约了养蜂业的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6、科技新设备推广难。

近年来很多热心养蜂科技人士积极投入到科学养蜂的新设备的研发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广却不尽人意。

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一、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和原因欧洲能源危机是指欧洲国家在能源供应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危机。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欧洲国家的能源依赖度高,而且大部分能源都依赖进口。

此外,欧洲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二、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的启示1. 推动我国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欧洲能源危机表明,过度依赖化石燃料会带来很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2. 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我们对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类型的资源过度依赖的风险。

3.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和技术水平欧洲能源危机表明,科技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

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欧洲能源危机也表明,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解决能源问题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能源问题。

5.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

6. 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欧洲能源危机也表明,人才培养和教育对于推动我国能源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

三、结语总之,欧洲能源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全球能源问题,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93;3.Faculty of Science of
Chulalongkom University,Bangkok 10330,Thailand)
ton
Abstract:China,with approximately 8.2 million honeybee hives and 300 thousand the largest beekee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However,China’S apiculture
3期
陈黎红等:欧洲蜂业发展现状对中国的启示
19
1.5蜂蜜生产
欧洲蜂蜜生产与中国有较大的不同,养蜂者 以多箱体生产蜂蜜,生产期较长,一个花期取一次 蜜,所以他们生产的都是成熟蜜(封盖蜜)。蜂蜜 生产加工也相对简单,却很卫生安全。通常,他们 将蜂蜜生产箱运回加工厂,在加工厂车间里进行 取蜜、加工,程序简捷,通过流水线实现自动割蜜 盖、离心取蜜、过滤灭菌到装瓶过程¨。j。全套流 水线约5万欧元,物美价廉、实用,优于中国目前 大多数企业上的蜜蜂浓缩加上设备。
收稿日期:2011-11-02;接受日期:2012-01—19 基金项目:农业资源保护项目(2130135)资助。
步退居世界第三位,平均每公顷拥有0.016群蜜
作者简介:陈黎红,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蜂产品技术开发与分析研究,全国蜂业发展协调管理与国际蜂业发展研究。
E.mail:clhb@hotmail.eom
欧洲养蜂生产主要用于为农作物授粉,这是
与中国养蜂业最大的区别。欧洲人认为蜜蜂作为
重要的社会昆虫,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守护者。 2009年,欧盟蜜蜂工作组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再次 向社会呼吁:蜜蜂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 学家、实验室不仅可以利用蜜蜂从环境中采集到 的数百个微小样品进行环境污染研究,而且蜜蜂 对社会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保护作 用,对野生植物的授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 业中的授粉作用使农作物增产增质也是必不可少 的一J。在欧洲,264种农业作物、动物饲料作物等 生长,其中84%由养蜂业蜜蜂授粉所确保,这关 系着144亿欧元的效益(欧洲农业2005年数 据)[51,是蜂蜜价值的上百倍。欧洲养蜂生产除 为农作物授粉外,还生产蜂产品,主要是蜂蜜、花
欧洲是世界养蜂大洲,历史悠久。欧洲面积
为1.016×10 7万hm2,森林覆盖面积达39%,占

269.49万群;之后,随着养蜂老龄化及转型,欧
世界总面积的23%,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资源。 20世纪以来,欧洲养蜂业一直遥遥领先,是世界 养蜂业的佼佼者。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griculture and
335.6万群,仅为前苏联的1/3;20世纪60年代, 前苏联蜂群数量一直保持1 000万群以上,直到 20世纪90年代初降至900多万群,仍居世界首 位…。随着前苏联解体,蜂群数量随之分散到各 国,蜂群数量从几十群到300万群不等,欧洲失去 霸主地位置,中国跃居世界首位。目前,欧洲主要 养蜂国及其蜂群数量见图2。据2011年FAO统 计数据,2009年,欧洲蜂群总量为1 584.93万群, 蜂群数量居前十位的国家是:乌克兰300万群,俄 罗斯297.56万群、西班牙242.50万群、波兰145 万群、希腊13his paper presents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apicuhure in
Europe.It
also
expounds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beekeeping in China,we found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The paper also puts
粉和蜂王浆,蜂蜡是附带物。
高蜂(A.阮re,,却部)、欧洲黑蜂(A m.mellifera)、伊
比利亚蜂(A.m.iberiensis)、塞克比亚蜂(A.m.
cecropia)、塞浦路斯蜂(A,m.cypria)、马耳他蜂
(A.m.ruttneri)和西西里蜂(A.m.sicula)∞’“。 意大利蜂、喀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和欧洲黑蜂不仅 是欧洲蜜蜂中的四大名种,而且在世界各养蜂主
洲养蜂人数逐渐减少,蜂群数量逐渐下降,到20 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蜂群数量下降退居世界第 二位,次于亚洲;进入21世纪,欧洲蜂业形势仍然 严峻,养蜂人数、蜂群数量继续减少,2006年,美 国突发蜜蜂消失事件(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欧洲也随之出现CCD现象,欧洲蜂业再度 受损¨“J。据2011年FAO统计数据,2009年,世 界蜂群拥有量达6 538.19万群,欧洲蜂群拥有量
业。前苏联曾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养蜂大国,据
3∞
2∞
2∞


一咎文一薹簌枯墩
^们o>一工to一.们o}一I Qo∞




3u一日J)I≥川议廿
口焉芳如恩毂 口磊Io厶州鲻
磊Is j配壕除肇
ou。Qj。整馋
8磊函匝燃 h昌口工Juo匝津 墨磊暑。匣甍噬酽弧 暑%曲In∞爿熏最拳
h暑_冥K帕 q。uNu慑粼
countries in is
honey production in 2009,is
still
lagging far behind the developed
the model of beekeeping production,bee—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pollination industrialization,etc.
to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and eager
be solved.SO
a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picuhure in China. promote
Key words:European apicuhure;development status;China apicuhure;enlightenment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3):16—21
Journal of Agrieuhur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欧洲蜂业发展现状对中国的启示
陈黎红m…, 张复兴1,
吴 杰1,
Siriwat
Wongsiri2,
Romanee Sanguandeekul2
(1.中国养蜂学会,北京100093;2.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 3.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科学学院,泰国曼谷10330) 摘要: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拥有蜂群数量820万群,平均年产蜂蜜30万t,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在养蜂 生产模式、蜂产品安全、蜜蜂授粉产业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从介绍欧洲养蜂业出发,阐 述、总结欧洲发达国家养蜂业发展现状与经验,结合中国蜂业实际情况,找出与欧洲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中 国蜂业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促进中国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欧洲蜂业;发展现状;中国蜂业;启示 doi:10.3969/j.issn.1008-0864.2012.03.03 中图分类号:¥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64(2012)03-0016-06
18,2%,专业养蜂者饲养蜂群数160~420群,多
表1
Table 1
数为200~300群(表1)引。此与中国不同,中国 养蜂90%以上为专业养蜂,人均饲养蜂群数量从 几十群到几百群不等,规模相对较小。
欧盟养蜂国专业养蜂情况
The data of professional beekeeping in the European beekeeping countries
_.一非洲Africa爿∈_大洋洲Oceania
^o
嫠耋
赣器
面邑
羹:蠢

1961 1970
1980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年份Year
99.80万群、德国90万群、保加利亚65.26万群、 意大利50万群、捷克49.80万群、匈牙利42.10 万群。俄罗斯联邦为欧洲养蜂大国,蜂群数量位 居欧洲首位,居世界第五位,次于中国、埃塞俄比 亚、伊朗和土耳其(图2)¨。1。
1.6蜂蜜产量

食詈
霎薰
口 。
图3
1961—2008年世界各洲蜂蜜产量趋势对比
Fig.3 Honey production of the wodd in 1961—2008.
产国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意大利蜂,几乎是世界 各养蜂国蜂产业化的主要蜂种,遍布世界各国,也
是中国养蜂业产业的主要蜂种H娟1。欧洲各养蜂
主产国,均有专门的蜜蜂育种场,为全国养蜂者提
供优质蜂种。中国目前还未达到这个水平,全国
正规种蜂场寥寥无几,大部分由蜂农自行繁育蜂 种或从非种蜂场引进种王或蜂种,从而影响了蜂 万方数据
Enlightenment of European Apieulture Development
Status
to China
CHEN Li—hon91 7,ZHANG Fu—xin91,WU Jiel,Siriwat Wongsiri2,Romanee Sanguandeekul2
(1.Apicuhural Science Associ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93;2.Institute of Apiculture,Chinese Academy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