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差数列求和及练习题(整理).doc
高中等差数列知识点和相关练习试题doc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1<<m m m S S S ++,若0n S >,则n 的最大值为( ) A .2mB .21m +C .22m +D .23m +2.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476a a a ++=,则7S =( ) A .10-B .8C .12D .143.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 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 A .3斤B .6斤C .9斤D .12斤4.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若454a a +=,则8S =( ) A .16 B .-16 C .4D .-45.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944a a a +=+,则15S =( ) A .45B .50C .60D .806.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518a S +=,633a a =+,则n a =( ) A .1n -B .nC .21n -D .2n7.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11a =,34a =,则通项公式是( ) A .32n -B .322n - C .3122n - D .3122n +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1n S n n =+-,则13525a a a a ++++=( )A .350B .351C .674D .6759.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26780a a a -+=,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77b a =,则3810b b b =( )A .1B .8C .4D .210.已知等差数列{}n a ,其前n 项的和为n S ,3456720a a a a a ++++=,则9S =( ) A .24B .36C .48D .641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100S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50a a +=B .560a a +=C .670a a +=D .890a a +=1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2a a +=,422a a -=,则5S =( ) A .21B .15C .10D .613.已知数列{}n a 满足25111,,25a a a ==且*121210,n n n n a a a ++-+=∈N ,则*n N ∈时,使得不等式100n n a a +≥恒成立的实数a 的最大值是( ) A .19B .20C .21D .2214.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前21项和2163S =,则25820a a a a ++++的值为( )A .7B .9C .21D .421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10179a a a ++=,则19S =( ) A .51B .57C .54D .7216.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7916+=a a ,41a =,则12a 的值是( ) A .15B .30C .3D .641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 S n n N =∈,则{}na 的通项公式为( )A .2n a n =B .21n a n =-C .32n a n =-D .1,12,2n n a n n =⎧=⎨≥⎩18.等差数列{}n a 中,若26a =,43a =,则5a =( ) A .32B .92C .2D .919.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问物几何?”现将1到2020共2020个整数中,同时满足“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则该数列共有( ) A .132项B .133项C .134项D .135项20.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记n S ,n T 分别为{}n a ,{}n b 的前n 项和,且713n n S n T n -=,则55a b =( ) A .3415B .2310C .317D .6227二、多选题21.已知S n 是等差数列{}n a (n ∈N *)的前n 项和,且S 5>S 6>S 4,以下有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有( )A .数列{}n a 的公差d <0B .数列{}n a 中S n 的最大项为S 10C .S 10>0D .S 11>022.题目文件丢失!23.已知数列{}n a :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68S a =B .733S =C .135********a a a a a ++++= D .2222123202020202021a a a a a a ++++=24.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38a a =,n S 为{}n a 前n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10S =B .10n n S S -=(110n ≤≤)C .当110S >时,5n S S ≥D .当110S <时,5n S S ≥25.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n n a a d +=+(d 为常数) B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C .数列1n a ⎧⎫⎨⎬⎩⎭是等差数列 D .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差中项26.在数列{}n a 中,若22*1(2,.n n a a p n n N p --=≥∈为常数),则称{}n a 为“等方差数列”.下列对“等方差数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n a 是等方差数列 B .{(1)}n -是等方差数列C .若{}n a 是等方差数列,则{}()*,kn a k Nk ∈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D .若{}n a 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为常数列2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25,n S n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a 为等差数列B .0n a >C .n S 最小值为214-D .{}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28.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9S =,47a =,则( )A .2n S n =B .223n S n n =-C .21n a n =-D .35n a n =-29.下面是关于公差0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A .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 B .数列{}n na 是递增数列 C .数列{}na n是递增数列 D .数列{}3n a nd +是递增数列30.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385a a S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100a = B .当9n =或10时,n S 取最大值 C .911a a <D .613S S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C 【分析】首先根据数列的通项n a 与n S 的关系,得到10m a +>,2<0m a +,12+>0m m a a ++,再根据选项,代入前n 项和公式,计算结果. 【详解】由21<<m m m S S S ++得,10m a +>,2<0m a +,12+>0m m a a ++. 又()()()1212112121>02m m m m a a S m a +++++==+,()()()1232322323<02m m m m a a S m a +++++==+, ()()()()1222212211>02m m m m m a a S m a a ++++++==++.故选:C.【点睛】关键点睛:本题的第一个关键是根据公式11,2,1n n n S S n a S n --≥⎧=⎨=⎩,判断数列的项的正负,第二个关键能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将判断和的正负转化为项的正负. 2.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下标性质求得4a ,再利用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147446=32a a a a a ++=∴=,则()177477142a a S a +=== 故选:D 3.C 【分析】根据题意转化成等差数列问题,再根据等差数列下标的性质求234a a a ++. 【详解】由题意可知金锤每尺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设细的一端的重量为1a ,粗的一端的重量为5a ,可知12a =,54a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1533263a a a a +==⇒=,中间三尺为234339a a a a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新文化,等差数列的性质,重点考查理解题意,属于基础题型. 4.A 【详解】 由()()18458884816222a a a a S +⨯+⨯⨯====.故选A.5.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性质当m n p q +=+ 时m n p q a a a a +=+及前n 项和公式得解 【详解】{}n a 是等差数列,3944a a a +=+,4844a a a ∴+=+,84a =1158158()15215156022a a a S 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及前n 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6.B 【分析】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解出首项和公差,则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求. 【详解】因为3518a S +=,633a a =+,所以11161218523a d a d a d +=⎧⎨+=++⎩, 所以111a d =⎧⎨=⎩,所以()111n a n n =+-⨯=,故选:B. 7.C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进而可得其通项公式. 【详解】因为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11a =,34a =, 则公差为31322a a d -==, 因此通项公式为()33111222n a n n =+-=-.故选:C. 8.A 【分析】先利用公式11,1,2n nn S n a S S n -=⎧=⎨-≥⎩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出13525a a a a ++++的值.【详解】当1n =时,21112112a S ==+⨯-=;当2n ≥时,()()()22121121121n n n a S S n n n n n -⎡⎤=-=+---+--=+⎣⎦.12a =不适合上式,2,121,2n n a n n =⎧∴=⎨+≥⎩.因此,()()3251352512127512235022a a a a a a ⨯+⨯+++++=+=+=;故选:A. 【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前n 项和n S 求通项n a ,一般利用公式11,1,2n nn S n a S S n -=⎧=⎨-≥⎩,但需要验证1a 是否满足()2n a n ≥.9.B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由题中条件,求出72a =,再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26780a a a -+=,所以27720a a -=,解得72a =或70a =(舍);又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772b a ==,所以33810371178b b b b b b b ===.故选:B. 10.B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化简,由此求得9S 的值.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345675520a a a a a a ++++==,则54a =19592993622a a aS +=⨯=⨯= 故选:B 11.B 【分析】由100S =可计算出1100a a +=,再利用等差数列下标和的性质可得出合适的选项.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110101002a a S +==,1100a a ∴+=, 由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可得561100a a a a +=+=. 故选:B. 12.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关于首项1a 和公差d 的方程组,求解出1,a d 的值,再根据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计算公式求解出5S 的值. 【详解】 因为134222a a a a +=⎧⎨-=⎩,所以122222a d d +=⎧⎨=⎩,所以101a d =⎧⎨=⎩,所以5154550101102S a d ⨯=+=⨯+⨯=, 故选:C. 13.B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数列1n a ⎧⎫⎨⎬⎩⎭为等差数列,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1n n a ,进而可得1n a n=,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 因为*121210,n n n n a a a ++-+=∈N ,所以12211n n n a a a ++=+, 所以数列1n a ⎧⎫⎨⎬⎩⎭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 , 由25111,25a a a ==可得25112,115a a a ==⋅,所以111121145d a d a a ⎧+=⎪⎪⎨⎪+=⋅⎪⎩,解得1111a d ⎧=⎪⎨⎪=⎩,所以()1111n n d n a a =+-=,所以1n a n=,所以不等式100n n a a +≥即100n a n+≥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又10020n n +≥=,当且仅当10n =时,等号成立, 所以20a ≤即实数a 的最大值是20.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构造新数列求数列通项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14.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得1216a a +=,即可得113a =,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1212121632a a S +==, 所以1216a a +=,即1126a =,所以113a =, 所以()()()2582022051781411a a a a a a a a a a a ++++=++++++111111111122277321a a a a a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求出1216a a +=,进而得出113a =,()()()2582022051781411117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即可求解.15.B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103a =,再由求和公式得出答案. 【详解】317102a a a += 1039a ∴=,即103a =()1191019191921935722a a a S +⨯∴===⨯=16.A 【分析】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组,求出1a 和d 的值,12111a a d =+,即可求解.【详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111681631a d a d a d +++=⎧⎨+=⎩,即117831a d a d +=⎧⎨+=⎩ 解得:174174d a ⎧=⎪⎪⎨⎪=-⎪⎩,所以12117760111115444a a d =+=-+⨯==, 所以12a 的值是15, 故选:A 17.B 【分析】利用1n n n a S S -=-求出2n ≥时n a 的表达式,然后验证1a 的值是否适合,最后写出n a 的式子即可. 【详解】2n S n =,∴当2n ≥时,221(1)21n n n a S S n n n -=-=--=-,当1n =时,111a S ==,上式也成立,()*21n a n n N ∴=-∈,故选:B. 【点睛】易错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数列的项与和的关系,即11,1,2n nn S n a S S n -=⎧=⎨-≥⎩,算出之后一定要判断1n =时对应的式子是否成立,最后求得结果,考查学生的分类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A 【分析】由2a 和4a 求出公差d ,再根据54a a d =+可求得结果. 【详解】设公差为d ,则423634222a a d --===--, 所以5433322a a d =+=-=.19.D 【分析】由题意抽象出数列是等差数列,再根据通项公式计算项数. 【详解】被3除余2且被5除余3的数构成首项为8,公差为15的等差数列,记为{}n a ,则()8151157n a n n =+-=-,令1572020n a n =-≤,解得:213515n ≤, 所以该数列的项数共有135项.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等差数列,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能抽象出等差数列. 20.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n 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713n n S n T n-=, ()()19551991955199927916229239272a a a a a a Sb b b b b b T ++⨯-======++⨯. 故选:D二、多选题21.AC 【分析】由564S S S >>,可得650,0a a ,且650a a +>,然后逐个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因为564S S S >>,所以650,0a a ,且650a a +>,所以数列的公差0d <,且数列{}n a 中S n 的最大项为S 5,所以A 正确,B 错误, 所以110105610()5()02a a S a a +==+>,11111611()1102a a S a +==<, 所以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22.无23.BCD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8a ,6S ,7S ,从而判断A ,B 的正误;写出递推关系,对递推关系进行适当的变形,利用累加法即可判断C ,D 的正误. 【详解】对A ,821a =,620S =,故A 不正确; 对B ,761333S S =+=,故B 正确;对C ,由12a a =,342a a a =-,564a a a =-,…,202120222020a a a =-,可得135********a a a a a +++⋅⋅⋅+=,故C 正确;对D ,该数列总有21n n n a a a ++=+,2121a a a =,则()222312321a a a a a a a a =-=-, ()233423423a a a a a a a a =-=-,…,()220182018201920172018201920172018a a a a a a a a =-=-, 22019a =2019202020192018a a a a -,220202020202120202019a a a a a =-, 故2222123202*********a a a a a a +++⋅⋅⋅+=,故D 正确.故选:BCD 【点睛】关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CD 的判断,即要善于利用21n n n a a a ++=+对所给式子进行变形. 24.BC 【分析】 设公差d 不为零,由38a a =,解得192a d =-,然后逐项判断.【详解】 设公差d 不为零, 因为38a a =,所以1127a d a d +=+, 即1127a d a d +=--, 解得192a d =-,11191111551155022S a d d d d ⎛⎫=+=⨯-+=≠ ⎪⎝⎭,故A 错误;()()()()()()221101110910,10102222n n n n n n d dna d n n n a n n S S d ----=+=-=-+=-,故B 正确;若11191111551155022S a d d d d ⎛⎫=+=⨯-+=> ⎪⎝⎭,解得0d >,()()22510525222n d d d n n S n S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25.ABD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判断AD 选项,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的判断方法判断BC 选项. 【详解】A.因为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所以1n n a a d +-=,即1n n a a d +=+,所以A 正确;B. 因为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所以1n n a a d +-=,那么()()()11n n n n a a a a d ++---=--=-,所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故B 正确;C.111111n n n n n n n n a a d a a a a a a ++++---==,不是常数,所以数列1n a ⎧⎫⎨⎬⎩⎭不是等差数列,故C 不正确;D.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122n n n a a a ++=+,所以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差中项,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属于基础题型. 26.BC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结合特殊反例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如n a n =,则12222(1)21n n a a n n n --=--=-不是常数,故{}n a 不是等方差数列,故A 错误;对于B ,数列(){}1n-中,222121[(1)][(1)]0n n n n a a ---=---=是常数,{(1)}n ∴-是等方差数列,故B 正确;对于C ,数列{}n a 中的项列举出来是,1a ,2a ,,k a ,,2k a ,数列{}kn a 中的项列举出来是,k a ,2k a ,3k a ,,()()()()2222222212132221k k k k k k k k aa a a a a a a p +++++--=-=-==-=,将这k 个式子累加得()()()()2222222212132221k kk k k k k k aa a a a a a a kp +++++--+-+-++-=,222k k a a kp ∴-=,()221kn k n a a kp +∴-=,{}*(,kn a k N ∴∈k 为常数)是等方差数列,故C 正确; 对于D ,{}n a 是等差数列,1n n a a d -∴-=,则设n a dn m =+{}n a 是等方差数列,()()222112(2)n n n n dn m a a a a d a d d n m d d dn d m --∴-=++++=+=++是常数,故220d =,故0d =,所以(2)0m d d +=,2210n n a a --=是常数,故D 正确.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新定义问题和等差数列的定义,属于中档题. 27.AD 【分析】利用11,1,2n nn S n a S S n -=⎧=⎨-≥⎩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对A ,B ,D 进行判断,对25,n S n n =-进行配方可对C 进行判断【详解】解:当1n =时,11154a S ==-=-,当2n ≥时,2215[(1)5(1)]26n n n a S S n n n n n -=-=-----=-,当1n =时,14a =-满足上式, 所以26n a n =-,由于()122n n a a n --=≥,所以数列{}n a 为首项为4-,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因为公差大于零,所以{}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所以A ,D 正确,B 错误, 由于225255()24n S n n n =-=--,而n ∈+N ,所以当2n =或3n =时,n S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6-,所以C 错误, 故选:AD 【点睛】此题考查,n n a S 的关系,考查由递推式求通项并判断等差数列,考查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和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属于基础题 28.A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通项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11a =,2d =,由此能求出n a 与n S . 【详解】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9S =,47a =,∴31413239237S a d a a d ⨯⎧=+=⎪⎨⎪=+=⎩, 解得11a =,2d =,1(1)221n a n n ∴+-⨯=-=.()21212n n n S n +-==故选:AC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的应用,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9.A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正确选项. 【详解】0d >,10n n a a d +-=> ,所以{}n a 是递增数列,故①正确,()()2111n na n a n d dn a d n =+-=+-⎡⎤⎣⎦,当12d a n d -<时,数列{}n na 不是递增数列,故②不正确, 1n a a d d n n -=+,当10a d -<时,{}n a n 不是递增数列,故③不正确, 134n a nd nd a d +=+-,因为0d >,所以{}3n a nd +是递增数列,故④正确,故选:A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30.AD 【分析】由1385a a S +=求出100a =,即19a d =-,由此表示出9a 、11a 、6S 、13S ,可判断C 、D 两选项;当0d >时,10a <,n S 有最小值,故B 错误. 【详解】解:1385a a S +=,111110875108,90,02da a d a a d a ⨯++=++==,故正确A. 由190a d +=,当0d >时,10a <,n S 有最小值,故B 错误.9101110,a a d d a a d d =-==+=,所以911a a =,故C 错误.61656+5415392dS a d d d ⨯==-+=-, 131131213+11778392dS a d d d ⨯==-+=-,故D 正确. 故选:AD 【点睛】考查等差数列的有关量的计算以及性质,基础题.。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求和与差的练习题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求和与差的练习题
题目一:等差数列求和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_1$,公差为$d$,求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_n$。
解答步骤:
1. 根据公式$S_n = \frac{n}{2}(a_1 + a_n)$计算出结果。
题目二:等差数列差的问题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_1$,公差为$d$,依次计算以下问题:
1. $a_3 - a_2$;
2. $a_5 - a_3$;
3. $a_{10} - a_5$。
解答步骤:
1. 利用公式$a_n = a_1 + (n-1)d$计算出各项的值;
2. 按照题目给定的差问题计算出结果。
题目三:等比数列求和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_1$,公比为$r$,求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_n$。
解答步骤:
1. 如果公比$r=1$,则$S_n = n \cdot a_1$,直接计算结果;
2. 如果公比$r \neq 1$,则$S_n = a_1 \cdot \frac{1 - r^n}{1 - r}$,按照公式计算结果。
题目四:等比数列差的问题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_1$,公比为$r$,依次计算以下问题:
1. $a_2 - a_1$;
2. $a_4 - a_2$;
3. $a_{10} - a_{5}$。
解答步骤:
1. 利用公式$a_n = a_1 \cdot r^{(n-1)}$计算各项的值;
2. 按照题目给定的差问题计算出结果。
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求和与差的练题的完整版文档。
高二等差数列求和练习题与答案

高二等差数列求和练习题与答案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在高二的学习中,我们要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一概念。
下面将给出一些高二等差数列求和的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
练习题1:求等差数列1,3,5,7,9的和。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知,等差数列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乘以项数再除以2。
这里,首项为1,末项为9,项数为5。
代入公式得:总和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 (1 + 9) × 5 ÷ 2= 10 × 5 ÷ 2= 50 ÷ 2= 25所以,等差数列1,3,5,7,9的和为25。
练习题2:求等差数列2,5,8,11,...,101的和。
解:这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我们需要找到首项、末项和项数,然后代入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首项 a = 2公差 d = 5 - 2 = 3末项 l = 101项数 n = (l - a) ÷ d + 1= (101 - 2) ÷ 3 + 1= 99 ÷ 3 + 1= 33 + 1= 34总和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 (2 + 101) × 34 ÷ 2= 103 × 34 ÷ 2= 3502 ÷ 2= 1751所以,等差数列2,5,8,11,...,101的和为1751。
练习题3: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7,公差为4,和为123。
求该等差数列的项数。
解:我们可以根据求和公式来解题,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求解。
公式为:总和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将已知数据代入得:123 = (7 + l) × n ÷ 2化简得:246 = (7 + l) × n由于等差数列的首项是7,公差是4,所以末项 l = 7 + 4 × (n - 1)。
等差数列求和及练习题(整理).doc

等差数列求和引例:计算 1+2+3+4++97+98+99+100一、有关概念 :像1、2、3、4、5、6、7、8、9、这样连起来的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这个数列的一项,排在第一个位置的叫首项,第二个叫第二项,第三个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又叫末项;共有多少个数又叫项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二、有关公式:和 =(首项 +末项)×项数÷ 2末项 =首项 +公差×(项数 -1)公差 =(末项 -首项)÷(项数 -1)项数 =(末项 -首项)÷公差 +1三、典型例题:例 1、聪明脑筋转转转: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及项数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 1、2、4、8、16、 32.()()()()()(2)42、49、56、63、70、77. ()()()()()(3)5、1、4、1、3、1、2、1. ()()()()()(4)44、55、66、77、88、99、110()()()()()练习1、填空:数列首项末项公差项数2、5、8、 11、140、4、8、 12、163、15、27、39、511、2、3、 4、5、、 48、49、 502、4、6、 8、、 96、 98、100例 2、已知等差数列 1,8,15, , 78.共 12 项,和是多少?(博易 P27例 2)(看 ppt,推出公式)例 3、计算 1+3+5+7++35+37+39练习 2:计算下列各题(1)6+10+14+18+22+26+30 (3)1+3+5+7++95+97+99(2)3+15+27+39+51+63(4)2+4+6+8++96+98+100(3)已知一列数 4,6,8,10 ,,64,共有 31 个数,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例 5、有一堆圆木堆成一堆,从上到下,上面一层有 10 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 10 层。
奥数题等差数列求和及应用一

等差数列求和及应用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一列数,如果相邻两个数的差相等,我们就说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相等的差叫做这列数的公差,这列数的个数叫做项数,最小的数叫做首项,最大的数叫做末项。
(以下公式要求熟记)基本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公差=1--项数首项末项例1、 计算:1+2+3+4+…+99+100=例2、 计算:1+3+5+7+…+1995+1997+1999=例3、 数列4,9,14,19,…的第80项是多少例4、 有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6,10,14,18,…这数列中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例5、 求100至200之间被7除余2的所有三位数的和是多少例6、 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要和其他选手赛一场,⑴如果一共有10外队员,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⑵一共进行了78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例7、 小红家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门牌号从1开始,挨着号码编下去。
如果除小红家外,其余各家的门牌号加起来,减去小红家的门牌号数,恰好等于100。
问小红家的门牌是几号全胡同里共有几家例8、 若干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明把50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棋子,然后他外出了。
小光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出一个其中放在空盒里,再把盒子重新排列了一下,小明回来查看一番,没发现有人动过。
问:共有多少个盒子家庭作业:【1】计算 ⑴ 2+4+6+8…+198+200 ⑵ 3+10+17+24+31+…+94 ⑶ 77+74+71+……+11+8+5【2】已知等差数列3,7,11,15,…,195,问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2,7,12,17,……它的第25项是多少第36项是多少【4】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公差是5,末项为154,这个数的首项是多少【5】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4,末项是88,公差是6,这列数的总和是多少【6】有一列数,已知第一个数是9,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4,这列数的前50个数的和是多少【7】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91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8】一个物体从空中降落,第一秒落下9米,以后每秒都比前一秒多落下9米,经过10秒到达地面,这个场体原来离地面的高是多少米【9】上体育课时,我们几个同学站成一排,从1开始顺序报数,除我以外的其他同学报的数之和减去我报的数恰好等于72。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三年级(上)第21讲等差数列求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而言,除了它的首项、公差、项数和末项很重要之外,数列中所有数之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等差数列求和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组法.以123456789++++++++为例:把上下两行相加,注意上下对齐,不难发现每一对上下对齐的数之和都等于首项加末项()19+,而且共有项数()9那么多对,所以所有数之和等于:首项末项项数因为我们把原来的等差数列写了2遍,所以所有数之和就等于原来等差数列之和的2倍,于是可以+ + + + + + + + 1 23456789+ + + + + + + + 987654321+先把数列正着写一遍:再把数列反着写一遍:第二十一讲等差数列求和得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2和首项末项项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1计算下列各题:(1)36912151821242730+++++++++;(2)4137332925211713951++++++++++.分析:试着用公式进行一下计算,首项、末项、项数分别是多少?练习1计算:61116212631364146++++++++.例题2计算下列各题:(1)511177783+++++L ;(2)827772127.分析:要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需要知道整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现在还缺哪些?试着把未知的那些算出来.练习2计算:100928412L.例题3计算下列各题:(1)10121824共项+++L 14444444244444443;(2)131********共项+++L 1444444442444444443.分析:要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需要知道整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现在还缺哪些?试着把未知的那些算出来.练习3计算:12101316共项+++L 14444444244444443.例题4萱萱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最后一天读了36页,刚好把书读完.请问:萱萱一共读了多少天?这本课外书共有多少页?分析:萱萱每天读书的页数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项数分别是多少?练习4暑假里,小高练习游泳,第一天他游了200米,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游50米,最后一天游了600米,请问:小高这些天里一共游了多少米?例题5小华把一些珠子放在桌子上的15个盒子中,已知盒子中的珠子数按盒子从左往右的顺序成一个等差数列,并且从左数第8个盒子中有24颗珠子,请问:这15个盒子中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分析:奇数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中间数是几?项数有几项?例题6小明从1开始计算若干连续自然数的和,他因为把其中一个数多加了一遍,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果2007.小刚也从1开始计算若干连续自然数的和,他因为漏加了其中的一个自然数,也得到了错误结果2007.请问被重复计算和漏掉的两个数之和是多少?分析:等差数列求和接近2007时,这个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是几?作业1.计算:.2.计算:.3.计算:.31581114L 144424443共项111825102++++L 7067646158555249+++++++课堂内外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分,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得力于母亲和舅舅: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 ).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俐,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像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她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她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高斯的故事4.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1,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它的前20项之和是多少?5.馋嘴猴特别爱吃香蕉,它每周吃的香蕉数量成等差数列,已知它第5周吃了18根香蕉.馋嘴猴前9周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第二十一讲等差数列求和1.例题 1答案:(1)165;(2)231详解:(1)()36912151821242730330102165+++++++++=+锤=.(2)()4137332925211713951411112231++++++++++=+锤=.2.例题 2答案:(1)616;(2)712 详解:(1)先求项数=()8356114-?=,再求和:()583142616原式=+锤=.(2)先求项数=()8275116-?=,827162712原式.3.例题 3答案:(1)390;(2)2041详解:(1)先求末项=()12101666+-?,()1218661266102390原式=+++=+锤=L .(2)先求末项=()1931316121--?,()1931871211931211322041原式=+++=+锤=L .4.例题 4答案:(1)8天;(2)204页详解:先求项数,即多少天=()3615318-?=天,()151********2204++鬃?=+锤=,即共有204页.5.例题 5 答案:360颗详解:利用中间数×项数,共有1524360?颗.6.例题 6 答案:63详解:123621953++++=L ,123632016++++=L ,则多加的数为2007195354-=,则漏加的数为201620079-=,则被重复计算和漏掉的两数之和为54963+=.7.练习 1 答案:234简答:()6111621263136414664692234++++++++=+锤=.8.练习 2 答案:672简答:先求项数=()100128112-?=,10012122672原式.9.练习 3 答案:318简答:先求末项=()10121343+-?,()121013161043122318+++=+锤=L 14444444244444443共项.10.练习 4答案:3600米简答:先求项数,有()6002005019-?=天,()200250600200600923600++鬃?=+锤=,即共游了3600米.11.作业 1答案:476简答:首项为70,末项为49,项数为8.(7049)82476原式.12.作业 2答案:791简答:项数为(10211)7114,和为(10211)142791.13.作业 3答案:1550简答:末项为530395,和为(595)3121550.14.作业 4答案:800简答:公差为2,第20项为2119259,和为(2159)202800.15.作业 5答案:162根简答:前9项的中间项是第5项.所以前9项和为189162.。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计算(三)等差数列求和知识精讲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
二、表达方式:常用n S 来表示 。
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1()2n n s a a n =+⨯÷。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路1)1239899100++++++L11002993985051=++++++++L 1444444442444444443共50个101()()()()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2349899100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L L L 和=1+和倍和即,和 (1001)100 2 10150 5050=+⨯÷=⨯=。
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L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L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例题精讲:例1:求和:(1)1+2+3+4+5+6 = (2)1+4+7+11+13=(3)1+4+7+11+13+ (85)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例如(3)式项数=(85-1)÷3+1=29和=(1+85)×29÷2=1247答案:(1)21 (2)36 (3)1247例2:求下列各等差数列的和。
(1)1+2+3+4+…+199(2)2+4+6+…+78(3)3+7+11+15+…+207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完整版)等差数列练习题有答案

数列A 、等差数列知识点及例题一、数列由与的关系求n a n S na 由求时,要分n=1和n≥2两种情况讨论,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的解析式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的n S n a 形式表示为。
11(1)(2)n n n S n a S S n -=⎧=⎨-≥⎩〖例〗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na 分析:(1)可用构造等比数列法求解;(2)可转化后利用累乘法求解;(3)将无理问题有理化,而后利用与的关系求解。
n a n S 解答:(1)(2)……累乘可得,故(3)二、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一)等差数列的判定1、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定义,,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
1()(2)n n a a d n --=≥常数112(2)n n n a a a n +-=+≥2、解选择题、填空题时,亦可用通项或前n 项和直接判断。
(1)通项法: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即=An+B,则{}是等差数列;n a n a n a (2)前n 项和法:若数列{}的前n 项和是的形式(A ,B 是常数),则{}是等差数列。
n a n S 2n S An Bn =+n a 注:若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说明任意连续三项不是等差数列即可。
〖例〗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且满足n a n S 111120(2),2n n n n S S S S n a ---+=≥=A (1)求证:{}是等差数列;1nS (2)求的表达式。
n a 分析:(1)与的关系结论;1120n n n n S S S S ---+=A →1n S 11n S -→(2)由的关系式的关系式1nS →n S →n a 解答:(1)等式两边同除以得-+2=0,即-=2(n≥2).∴{}是以==2为首1n n S S -A 11n S -1n S 1n S 11n S -1n S 11S 11a 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求和
引例:计算 1+2+3+4++97+98+99+100
一、有关概念 :
像1、2、3、4、5、6、7、8、9、这样连起来的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这个数列的一项,排在第一个位置的叫首项,第二个叫第二项,第三个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又叫末项;共有多少个数又叫项数;如果一个数
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二、有关公式:
和 =(首项 +末项)×项数÷ 2
末项 =首项 +公差×(项数 -1)
公差 =(末项 -首项)÷(项数 -1)
项数 =(末项 -首项)÷公差 +1
三、典型例题:
例 1、聪明脑筋转转转: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及项数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
(1) 1、2、4、8、16、 32.()()()()()(2) 42、49、56、63、70、77.()()()()()(3) 5、1、4、1、3、1、2、1.()()()()()(4) 44、55、66、77、88、99、110()()()()()
练习 1、填空:
数列首项末项公差项数2、5、8、 11、14
0、4、8、 12、16
3、15、27、39、51
1、2、3、 4、5、、 48、49、 50
2、4、6、 8、、 96、 98、100
例 2、已知等差数列 1,8,15, , 78.共 12 项,和是多少?(博易 P27例 2)(看 ppt,推出公式)
例 3、计算 1+3+5+7++35+37+39
练习 2:计算下列各题
(1)6+10+14+18+22+26+30 (3)1+3+5+7++95+97+99
(2)3+15+27+39+51+63(4)2+4+6+8++96+98+100
(3)已知一列数 4,6,8,10 ,,64,共有 31 个数,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
例 5、有一堆圆木堆成一堆,从上到下,上面一层有 10 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 10 层。
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博易 P27例 3)(看 ppt)
练习 3:
丹丹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了 6 个单词,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一个,最后一天学会了 26 个。
丹丹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单词?
等差数列求和练习题
一、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及公差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
1. 2 、4、6、8、10、12、14、16. ()()()()
2. 1 、3、6、8、9、11、12、 14. ()()()()
3. 5 、10、15、20、25、30、 35. ()()()()
4. 3 、6、8、9、12、16、20、26. ()()()()
二、请计算下列各题。
(1)3+6+9+12+15+18+21+24+27+30+33
(2)4+8+12+16+20+24+28+32+36+40
(3)求 3、6、9、12、15、18、21、这个数列各项相加的和。
(4)2+4+6+8++198+200
★( 5)求出所有三位数的和。
(其他作业:练习册B 1 题、 4 题、 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