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五 碳酸钡粉体白度测试实验

实验十五  碳酸钡粉体白度测试实验
实验十五  碳酸钡粉体白度测试实验

实验十五碳酸钡粉体白度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粉末材料白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当物体表面对可见光谱内所有波长的反射比都在80%以上时,可认为该物体表面为白色。白色位于色空间中相当狭窄的范围内,它们与其他颜色一样,可以用三维量(即光反射比Y、纯度C、主波长λ)来表示。但人们却习惯将不同白度物体按一维量白度(W)排序来定量评价其白色程度,而把理想白色(如高纯度硫酸钡,其白度值为100%)作为参比标准。无论是目视评定白度,还是用仪器评定白度,都必须建立在公认的“标准”基础上。所以,所谓白度是指距离理想白色的程度。

白度仪属于光电积分型测色仪器,光电测色仪是仿照人眼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色觉的原理而制成的。其测试满足卢瑟条件,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颜色传感器采集信号,并对信号处理,最后显示出相应的白度值。

GQS-102白度仪主要由光源、探测器、信号转换、信号控制和处理、电源电路,以及液晶显示等部分组成。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ZBD白度仪

2.试剂:碳酸钡粉体(学生自制)

四、实验步骤

1、开机预热20分钟。

2、按下仪器的样品座,将校零黑筒放入,轻轻地将样品座上升至测量口,等显示值稳定后,调整“校零”电位器,使仪器显示值“0”。

3、按下样品座,将校零黑筒取下,将校正用参比白板放在样品座上,轻轻地将样品座上升至测量口,等显示值稳定后,调整“校正”电位器,使液晶显示屏显示白板上所给定的白

度值。

4、“校正”和“校零”电位器在电路上有相关性,故重复2和3步骤数次,到不需调整“调零”与“校准”旋钮(允差2个字),即仪器能稳定显示黑筒的“0”和参比白板的标定值,此时仪器已校准完毕。

5、按下滑筒,装上待测的样品,轻轻地将样品座上升至测量口,所显示的示值即为样品白度。

6、对于连续测试,且对比程度要求的样品的测试,应该定时用参比白板校准仪器,以消除仪器的漂移量影响。

7、试样测试完毕后,按下仪器背面的电源开关,关断仪器电源,稍等冷却后,即用仪器的防尘罩将仪器盖好。

五、思考题

测定粉体白度时,为何样品要研细、压平?

体育测量与评价 实验报告 2011-10-18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实验目的】 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 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 1.体重的测量 测量仪器:体重计 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取值。误差﹤0.1kg。 2.身高的测量 测量仪器:身高计 测量方法:受试者立正于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误差﹤0.5cm。 3、胸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于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读数。误差≦1cm。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误差≦0.5cm。 5、小腿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重心落于两足间,双肩放松。测试者将带状尺置于大腿臀大肌皱纹处水平绕一周后读数。误差≦0.5cm。 6、腰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测试者站在受试者的右侧和对面,将带状尺水平放在髂嵴上方3~4横指的位置(相当于腰部最细处)测量。误差≦1.0cm。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带尺的位置是否水平位。在受试者平稳呼吸时测量,不得俯身或挺腰。 7、足长的测量 测量仪器:足长测量器。 测量方法:受试者将足置于平底座上,足跟点紧贴后档板,脚侧靠住尺体,移动前档板,使标尺贴于趾尖点,然后读数。误差≦0.2cm。 8、足弓的测量 测量仪器:足弓测量器。 测量方法:受试者将足放平在底座上,拨动滑尺使下平面紧靠“足弓”,然后读数。 9、肩宽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 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电阻抗测定法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 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 1.电阻抗测定法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 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 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 四、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 1.电阻抗法 体脂肪率为28.3% 2.皮质厚度测法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 可得:Fat=19.47%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电阻抗法 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2.皮脂厚度法 肩胛下区:皮肤褶皱厚度男性为9.1-14.3mm,平均13.1mm;女性为9-12mm,平均为11.5mm,如超过14厘米可诊断为肥胖。 上臂部:男性均为18.1mm,如男性超过23mm,女性超过30mm为肥胖。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因此,本人测试结果为正常。 由皮脂厚度测出的数据计算可得的体脂肪率(19.47%)与电阻抗法测出来的值(28.3%)有所差距,原因应为:a.皮脂厚度测试部位较为局限;b.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超细粉体表征

超微粉体的表征 超微粉体表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微粉体的粒度分析(粒径、粒度分布),超微粉体的化学成分,形貌/结构分析(形状、表面、晶体结构等)等。 超微粉体的测试技术有以下几种: (1)定性分析。对粉体组成的定性分析,包括材料是由哪些元素组成、每种元素含量。(2)颗粒分析。对粉体颗粒的分析包括颗粒形状、粒度、粒分布、颗粒结晶结构等 (3)结构分析。对粉体结构分析包括晶态结构、物相组成、组分之间的界面、物相形态等。(4)性能分析。物理性能分析包括纳米材料电、磁、声、光和其他新性能的分析,化学性能分析包括化学反应性、反应能力、在气体和其他介质中的化学性质等。 3.1粒度的测试方法及仪器 粉体颗粒大小称粒度。由于颗粒形状通常很复杂难以用一个尺度来表示,所以常用等效度的概念不同原理的粒度仪器依据不同颗粒的特性做等效对比。 目前粒度分析主要有几种典型的方法分别为:电镜统计观测法、高速离心沉降法、激光粒度分析法和电超声粒度分析法。常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1电镜观察 一次颗粒的粒度分析主要采用电镜观测法,可以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两种方式进行观测。可以直接观测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但又可能有统计误差。由于电镜法是对样品局部区域的观测,所以在进行粒度分布分析时需要多幅照片的观测,通过软件分析得到统计的粒度分布。电镜法得到的一次粒度分布结构一般很难代表实际样品颗粒的分布状态,对一些强电子束轰击下不稳定甚至分解的超微粉体样品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构,因此,电镜法一次颗粒检测结果通常作为其他分析方法的对比。 3.1.2激光粒度分析 目前,在颗粒粒度测量仪器中,激光衍射式粒度测量仪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可测粒径范围广、可进行非接触测量等,可用于测量超微粉体的粒径等。还可以结合BET法测定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和团聚颗粒的尺寸及团聚度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激光粒度分析原理: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绕过障碍物,并形成新的光场分布,称为衍射现象。例如,平行激光束照在直径为D的球形颗粒上,在颗粒后得到一个圆斑,称为Airy斑,Airy斑直径d=2.44λf/D ,λ为激光波长,f为透镜焦距。由此公式计算颗粒大小D 。 3.1.3沉降法 沉降法是通过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来测量粒度分布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沉降式和离心沉降式两种光透沉降粒度分析方式,适合纳米颗粒的分析主要是离心沉降式分析方法。 颗粒在分散介质中,会由于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发生沉降,其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和质量有关,颗粒大的沉降速度快,颗粒小的沉降速度慢,在介质中形成一种分布。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服从Stokes定律,即在一定条件下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沉降式粒度仪所测的粒径也是一种等效粒径,叫做Stokes直径。 3.1.4电超声粒度分析 电超声粒度分析是最新出现的粒度分析方法,,当声波在样品内部传导时,仪器能在一个宽范围超声波频率内分析声波的衰减值,通过测得的声波衰减谱计算出衰减值与粒度的关系。分析中需要粒子和液体的密度、液体的粘度、粒子的质量分数的参数,对乳液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方法——化学报告

蛋白质的检测 酚试剂法灵敏度较高 20~250mg 费时蛋白质在碱性溶 液中其肽键与 Cu2+螯合,形成 蛋白质一铜复合 物,此复合物使 酚试剂的磷钼酸 还原,产生蓝色 化合物 酚类、柠檬 酸、硫酸铵、 tris缓冲液、 甘氨酸、糖 类、甘油等均 有干扰作用 由上表可大致了解五种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下面以实验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材料 (1)仪器:凯氏定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工作离心机、布氏漏斗、抽滤泵。 (2)试剂及原材料:牛奶、酸奶、豆浆、0.12mol/LpH=4. 7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乙醇-乙醚等体积混合液、浓H2SO4 、40%氢氧化钠、30%过氧化氢、2%硼酸溶液、0. 050molPL标准盐酸溶液、硫酸钾- 硫酸铜接触剂、混合指示剂、标准蛋白溶液、双缩脲试剂、考马斯亮蓝G- 250试剂。 1.2 实验方法 (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将待测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 ,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铵。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 作催化剂和加入K2SO4 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入30%过氧化氢有利于消化溶液的澄清。消化好的样品在凯氏定氮仪内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定量硼酸溶液中,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计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三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外,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例如, 生化制备中常用的(NH4)2SO4 等和大多数缓冲液不干扰测定,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此法的特点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较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用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核酸的干扰可以通过查校正表,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加以适当的校正。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相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的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进行紫外吸收法测定时,由于蛋白质吸收高峰常因pH的改变而有变化,因此要注意溶液的pH值,测定样品时的pH要与测定标准曲线的pH相一致。取待测样品制成蛋白浓度大约在0. 1~1. 0mgPmL的蛋白质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对照标准曲线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3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3)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皮褶钳测量皮褶厚度的技术;熟悉或了解生物电阻抗检测法。掌握体脂、体脂重和瘦体重的推算方法,分析评价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二、皮褶厚度法实验原理 人体脂肪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常2/3存在于皮下,1/3存在于身体内部、脏器周围,皮下脂肪厚度与体脂总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皮褶厚度的测量不仅可以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也可以从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推算出体脂总量。但反映全身体脂含量的程度受年龄、性别、总脂肪量及测量部位和技术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同年龄女性皮下脂肪要多于男性;同性别年轻人皮下脂肪要多于老年人。 三、实验器材 皮褶厚度计、酒精棉球等。 四、实验步骤 (一)皮褶厚度法 1.皮褶厚度计的校正 (1)皮褶厚度计指针刻度的校正:合上钳口,观察指针是否停在“0”位,如果不在“0”位,可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对准“0”位。 (2)皮褶厚度计压强的校验:指针校正“0”位后,再检查钳口压强是否合乎要求。将砝码挂于钳口,调整指针至红色标记刻度的15~20mm

范围内,此时皮褶厚度计压强保持在10g/mm2,若指针超过25mm,表明压力不足,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增加压力至15~20mm。反之,若指针不到15mm,表明压力过高,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至正常范围内。 2.测量方法 (1)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身体的右侧测量部位。 (2)测量时,检测者选准测量点,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并将卡钳张开,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受试者测量部位的皮脂捏起,两指间相距3 cm左右。将张开的卡钳钳在捏起部位下方约1cm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取其均值,两次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以mm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3)测量部位 ①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在右上臂肩峰顶与尺骨鹰嘴突连线中点,肱三头肌的肌腹处,顺直捏起皮褶。 ②背部:在右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约1cm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角。 ③腹部:在脐的右侧2cm处,垂直于腹肌捏起皮褶。 ④髂部:髂脊上缘与腋前线交界处,方向向下前方倾斜。 3.计算身体成分 (1)计算人体密度:将皮褶厚度(mm)测量数据带入相应身体密度公式,计算身体密度值。

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简介

ZC-1001型粉体纵使特性测试仪简介及报价 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一种用于评价粉体综合物理特性的测试仪器。由于粉体无论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流动状态,都是一种两相存在的体系。颗粒本身的特性以及颗粒之间相互摩擦将会产生一些特殊流动特性,研究这些特性对粉体加工、输送、包装、存储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仪器的特点是一机多用、测定条件灵活多样、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合多种标准等。该仪器的研制成功,为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评价粉体综合特性测试工作的普遍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该仪器测试项目包括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止角、崩溃角、平板角、分散度等参数,通过上述测试数据可得到差角、压缩度、空隙率、均齐度等指标,还能通过卡尔指数得到流动性指数、喷流性指数等参数。 一、仪器结构 分散度入料斗 分散度卸料控制器 入料口、震动筛 图2: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顶面图 定时器开关 定 时 器 振动筛开关 振动电机开关 分 散 度 筒 角 度 尺 分散度料仓 照明灯开关 照 明 灯 休止角试样平板角试样接 料 盘 减 振 台 电源开关

二、测定与计算项目及其定义: 1、测定项目与定义: 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粉体的振实密度小于粉体中单颗颗粒的真密度。 2)、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充满特定容器后的密度,测试松装密度时,不可施加额外的振动等外力。该指标对存储容器和包装袋的设计很重要。 3)、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休止角对粉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4)、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体以一定的冲击力,使其表面崩溃后,剩余粉体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5)、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受到震动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 一般地,平板角大于休止角。 6)、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测量方法是将10克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性和飞溅性有关。如果分散度超过5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2、计算项目与定义: 1)、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2)、压缩度:同一个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度。压缩度也称为压缩率。压缩度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 3)、空隙率:空隙率是指粉体中的空隙占整个粉体体积的百分比。空隙率因粉体的粒子形状、排列结构、粒径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颗粒为球形时,粉体空隙率为40%左右;颗粒为超细或不规则形状时,粉体空隙率为70-80%或更高。 三、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附属配件 1.减振台1个; 2.安息角、崩溃角试样台1个;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综合实验2复习资料整理 实验一:电解聚合法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性能研究 实验原理: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完全还原的聚苯胺,不导电,为白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 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 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 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 碱,不能导电。 一般认为当p ??为55/n 至65/n 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可逆电流峰的p ?与电 压扫描速率ν无关,且1/2pc pa i i ν=∝。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说, 59/p n ??> mV ,且随ν的增大而变大, /pc pa i i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pc i 、pa i 仍正比于1/2ν。 思考题: 1. 为什么恒电位聚合后的绿色聚苯胺具有导电性? 答:聚苯胺随氧化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再经酸掺杂后,得聚苯胺盐,呈绿色。聚苯胺的形成是通过阳极偶合机理完成的,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链增长继续,最后生成聚合物。 2. 为什么说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答:因为实验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极化曲线中有氧化峰和还原峰,而且两者图形大致对称,所以可以判断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上) 思考题: 1.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 答:聚乙二醇在溶液中易与氢氧化铝胶粒表面形成氢键,所以聚乙二醇比较容易的吸附于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包围胶体粒子。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会存在空间位阻效应,故可以有效的抑制胶体粒子的团聚,使胶粒能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聚乙二醇的聚合度越小,说明链长越短,得到的胶粒半径较小。聚合度越大,链长越长,得到的胶粒半径越大,但过长的链长容易互相缠绕,不利于胶粒的分散。 2.写出煅烧前样品制备的离子反应式,并说明氨水的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答: 氨水的作用是使铝离子完全沉淀生成氢氧化铝。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氨水。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化合物,他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若用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得不到氢氧化铝。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下) 结果与讨论: 1.采用不同聚合度的PEG作分散剂,测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分布曲线,曲线的峰宽反映体系中所含颗粒尺寸的均匀程度,峰的宽窄代表什么? 答:峰的宽度代表体系中所含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峰越宽,表示粒径围大,颗粒大小不一;峰越窄,表示粒径围小,颗粒大小越均匀。 2.什么是最频值和平均径? 最频值是频率曲线的最高点。平均径为颗粒平均大小的数据,通常用D[4,3]表示。 思考题: 1.激光粒度仪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测试方法 英文名:Advanced Analysis Methods for Materials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12 课程总学分:3 实验课学分: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开课学期:6 本大纲主撰人:刘云飞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学院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实验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使用方法和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的仪器结构、操作、试样制备及结果分析方法。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5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

的50%; 3、对上述实验成绩综合后作为本课程实验成绩按照20%计入总成绩。 五、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 英文名:Experiments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art 1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总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 实验课学分:2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5 本大纲主撰人:兰祥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了晶体结构、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等必备的专业基础。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方法及其特点: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方法及其特点: 1.Jenike剪切法: 分析和测试如下数据:莫尔应力圆、内摩擦角、主应力、剪切力、屈服轨迹、稳态流、流动函数、开放屈服强度(无侧限屈服强度)、内摩擦时间角、时效屈服轨迹、堆积密度、密度轨迹、壁摩擦角、附着力、壁剪切力、壁应力、壁轨迹、运动摩擦角、静态摩擦角、料仓设计的料斗 半顶角、卸料口径、流与不流判定、流动因子、初始抗剪强度(内聚力)等. 举例: 2. 卡尔Carr指数法:

1. 松装(自然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2. 振实密度 tap density 3. 安息角(休止角)Angel of repose 4. 质量流速mass flow velocity 5. 体积流速volume flow rate 6. 崩溃角 Angle of collapse 7. 平板角Flat Angle 8. 空隙率Voidage 9. 时间 time 10. 差角angle of difference 11. 分散性dispersibility 12.流动指数(卡尔指数和豪斯纳比)Flow index 13.压缩度 14.凝集度 15.均齐度 16.筛分粒度

3.旋转圆筒法, 转鼓法即将粉体颗粒填充转鼓中让其缓慢转动,测定固定转速下每旋转一圈颗粒发生坍塌的次数,次数越大,流动性越好;反之越小,流动性越差。此方法反映了颗粒流动的稳定性、临界转变及坍塌规模.和质量流率.满足欧洲药典要求. 转鼓中颗粒表面因流速不同从上到下可分为 3个区域:即稀疏流动区、致密流动区和蠕变区;剪切率的变化对颗粒流动特征和运动状态具有决定性影响;颗粒在转鼓中的运动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可以大致分为流动表层和静止底层两个区域,将颗粒物质从静止状态发展到流动、再由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 (1)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基本特性。 2、掌握BT-1000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BT-1000型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仪 三、实验原理 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通过测量振实密度可以知道粉体的流动性和空隙率等数据。(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振实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2)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在特定容器中处于自然充满状态后的密度。该指标对存储容器和包装袋的设计很重要。(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松装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3)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休止角对分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休止角也称休止角、自然坡度角等。 4)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体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5)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受到震动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一般地,平板角大于休止角。 6)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测量方法是将10克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性和飞溅性有关。如果分散度超过5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BT-1000型粉体特性测试仪测试项目包括粉体的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

功能测试实验报告模版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2: 功能测试和Uft 工具使用

学号: 姓名: 班级: 一、实验类型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参照《实验指导书》 2. 实验要求 参照《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环境 参照《实验指导书》 四、测试方法 参照《实验指导书》,结合教材内容简单描述所使用的测试方法 五、实验题目和测试用例 (一)实验题目 第1题A加B程序的加法功能测试 这是一个计算1~100 之间两个整数之和的加法器程序,用Java 语言编写。程序的具体要求:如果输入数据为1~100 之间两个整数,则计算和并输出;否则给出提示信息“请输入1~100 之间的整数”。 第2题Windows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除法功能测试 (二)设计测试用例 针对每一个题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见附录 1 ) 六、实验过程和记录 (一)第1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1))准备一个Excel 表文件,表名取为“加法-测试参数化表-学号-姓名”,文件名取为“等

价类-1 至100 加法-测试用例及测试记录-学号-姓名”,内容为根据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的 测试用例; (2))启动UFT ,工作空间命名为学号,在选择插件对话框中勾选“Java 插件”,新建一个测试“EX2-1 ”并新建解决方案“EX2-1 ”; (3))在数据视图界面的“数据”选项卡中“Action1 ”导入Excel 表文件数据; (4))在“Action1 ”中对数据进行编辑,删除作为标题的第一行; (5))进行录制脚本设置,设置“可执行文件”为本次实验的A 加B版本1中的APLUSB 程序; (6))录制脚本,为输出结果插入检查点,录制完成后在编辑脚本页面修改脚本代码(见附录3); (7))在流程界面中,为Action1 设置操作调用属性,将迭代方式设置为“从行 1 运行到行23”; (8))运行脚本,记录运行结果,填写测试记录(见附录4)。 注意: (1))成功录制脚本并运行,观察脚本运行情况 (2))分析测试报告,完成测试记录 (二)第2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参照第一题,详细阐述实验过程和记录。测试和解决方案命名为“EX2-2 ”。 六、实验总结 要求 (1) 测试结果和分析,并且给一个评估.

坐位体前屈测试的方法

坐位体前屈测试的方法/步骤 坐位体前屈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身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方法/步骤 1、将仪器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测试前,用尺进行校正,即将直尺放在平台上,使游标的上平面与平台呈水平,将游标的刻度调到0位。 2、测试前,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3 3、受试者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 5厘米,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两手并拢。 4、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 5、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如为正值则在数值前加“+”符号,负值则加“—”符号。 肺活量测试方法 首先告知被测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令被测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至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学会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吹气,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二次吸气。 被测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的吸一口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精确到个位数。

身高体重测试方法: 身高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 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 得超过0.5厘米。 体重测试方法: 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图3-2)。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振实密度是涉及到粉末特性的很多工厂高校及其科研单位所必测的项目之一。 粉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粉体所对应的质量。由于粉体中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内部存在空隙(或孔隙),其粉体的密度通常小于所对应物质的真密度。粉体密度按其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松装密度(又称堆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试样以松散状态,均匀、连续的充满已知容积的量杯,称出量杯和粉体试样的质量,便可算出粉体试样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粉体的振实密度小于粉体中单颗颗粒的真密度。 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提供了美国标准(卡尔指数)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和国家标准(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并参照美国药典针对非金属粉末,粉体密度测试仪扩展了部分功能,如:“振动幅度”由国标中规定的扩展到~整数可调;“振动频率”由国标中规定得~次分钟可调,扩展到~次分钟可调。“振动次数”由国标中规定次扩展到~次任意设定(注:当设定为次时结果输出为“松装密度”)。 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设定振幅:本仪器振动组件的最大振幅为,仪器出厂时振幅已调整为。国标(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振幅为,美国药典规定振幅为。您可以依据需要将附件中的、或启振垫适量加入到振实组件顶针与直线轴承间既可(如右图)。 振幅启振垫总高度 、振动组件的安装: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配备了、、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见附件)。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度,请依据被测粉体的重量()和松装密度(ρ)选择合适的量筒。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壤有效成分速测 土壤有效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取相当2g风干土壤于三角瓶中,加入1mol(NaCl)L1‐—(HCl)L1‐浸提液20ml,大力摇1分钟。 2、过滤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或试管中,滤液即为待测液,用于测定铵态氮,磷及钾。 一、铵态氮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铵离子,与纳氏离子作用时,会生成碘化汞铵合氧化汞 的橙黄色络合物,铵离子愈多,生成的橙黄色就越深,通过与已知的铵 态氮含量的标准色阶比较,便可求出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在强碱性条件 下,其反应式如下: 值得注意,水田在浸水情况下,会出现Fe2﹢,它会干扰铵的测定, 另外,待测液中存在的Fe2﹢,Al3+,Ca2+,Mg2+等离子,也会干扰铵的 测定,故在测铵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使它们产生沉淀,以消除干 扰。 NH4++4OH‐+2HgI4‐→碘化汞铵合氧化汞(橙黄色)↓+7I-+H2O 碘化汞离子 2、测定步骤 ①取待测液约5ml,放入试管中,加入固体碳酸钠(约3粒黄豆大 小),摇匀,使溶解静置15min,等溶液澄清后,再吸取上层清液进 行测定(测定有效钾,亦用此清液)。

二、有效磷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有效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钼酸杂多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磷钼杂多酸被氯化亚锡或金属锡还原为兰色的磷酸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H3PO4+10MoO4-+2Sn2++24H+ → (MoO4·4MoO4-)2·H3PO4·4H2O+2Sn++8H2O 待测液的有效磷越多,兰色就越深,将其与标准比色阶比较,就可求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测定步骤: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效成分速测 土壤有效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取相当2g风干土壤于三角瓶中,加入1mol(NaCl)L1‐—0.025mol(HCl)L1‐浸提液20ml,大力摇1分钟。 2、过滤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或试管中,滤液即为待测液,用于测定铵态氮,磷及钾。 一、铵态氮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铵离子,与纳氏离子作用时,会生成碘化汞铵合氧化汞 的橙黄色络合物,铵离子愈多,生成的橙黄色就越深,通过与已知的铵 态氮含量的标准色阶比较,便可求出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在强碱性条件 下,其反应式如下: 值得注意,水田在浸水情况下,会出现Fe2﹢,它会干扰铵的测定,另外,待测液中存在的Fe2﹢,Al3+,Ca2+,Mg2+等离子,也会干扰铵的 测定,故在测铵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使它们产生沉淀,以消除干扰。 NH4++4OH‐+2HgI4‐→碘化汞铵合氧化汞(橙黄色)↓+7I-+H2O 碘化汞离子 2、测定步骤 ①取待测液约5ml,放入试管中,加入固体碳酸钠(约3粒黄豆大小), 摇匀,使溶解静置15min,等溶液澄清后,再吸取上层清液进行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有效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钼酸杂多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磷钼杂多酸被氯化亚锡或金属锡还原为兰色的磷酸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H3PO4+10MoO4-+2Sn2++24H+ → (MoO4·4MoO4-)2·H3PO4·4H2O+2Sn++8H2O 待测液的有效磷越多,兰色就越深,将其与标准比色阶比较,就可求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测定步骤: 附 1、测定原理 存在于土壤待测液中的钾,在弱碱性条件下与四苯硼钠作用,生成四苯硼钾白色沉淀,其反应式如下: K++B(C6H5)4→B(C6H5)K↓ 四苯硼离子四苯硼钾(白色) 土壤待测液中,钾离子越多,白色沉淀越多,因此可以根据浑浊的程度来确定钾的含量,由于铵离子也能和四苯硼钠作用生成白色沉淀干扰测定,故在测钾之前加入甲醛,供生成的环六次甲基四胺,以除去它的干扰,由于反应是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土壤待测液中可能有Fe3﹢,Al3+,Ca2+,Mg2+等离子,也会产生黄色或白色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碱式碳酸盐沉淀,从而干扰钾的测定。为此,在除去铵离子之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于土壤待测液中,以除去Fe3﹢,Al3+,Ca2+,Mg2+等离子的干扰。

初中坐位体前屈评分标准

初中坐位体前屈评分标准 CWBXA |Lv3|被浏览910次|来自问答电脑版2013-06-16 11:15 初中(7.8.9年级)坐位体前屈评分标准(女生) 我体育差.大家帮帮忙.找找答案!谢谢拉! 满意回答检举|2013-06-17 0:5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器。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4、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女生评分标准 单项得分 坐位体前屈(厘米) 10 17.4以上 9 13.6~17.3 8

9.8~13.5 7 6.0~9.7 6 2.2~5.9 5 1.6~ 2.1 4 0.8~1.5 3 -0.1~0.7 2 -1.3~-0.2 1 -2.4~-1.4 初三立定满分2.5及格2.15 1000米满分3分30及格4分35体屈满19.2及格4.5 初中坐位体前屈 (2012-09-18 15:39:42)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学研究 杂谈 蒿占 魁 健康 教学 教育 初中坐位体前屈 第一次听“坐位体前屈”这个名称是前两天的事。那一天主任问:“我们的体质标准测试中有坐位体前屈项目,什么是坐位体前屈?”“这个,是……”我啃了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来。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土壤有效成分速测 土壤有效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取相当2g风干土壤于三角瓶中,加入1mol(NaCl)L1‐—0.025mol (HCl)L1‐浸提液20ml,大力摇1分钟。 2、过滤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或试管中,滤液即为待测液,用于测定铵态氮,磷及钾。 一、铵态氮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铵离子,与纳氏离子作用时,会生成碘化汞铵合氧化汞 的橙黄色络合物,铵离子愈多,生成的橙黄色就越深,通过与已知的铵 态氮含量的标准色阶比较,便可求出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在强碱性条件 下,其反应式如下: 值得注意,水田在浸水情况下,会出现Fe2﹢,它会干扰铵的测定,另外,待测液中存在的Fe2﹢,Al3+,Ca2+,Mg2+等离子,也会干扰铵的 测定,故在测铵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使它们产生沉淀,以消除干 扰。 NH4++4OH‐+2HgI4‐→碘化汞铵合氧化汞(橙黄色)↓+7I-+H2O 碘化汞离子 2、测定步骤 ①取待测液约5ml,放入试管中,加入固体碳酸钠(约3粒黄豆大 小),摇匀,使溶解静置15min,等溶液澄清后,再吸取上层清液进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有效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钼酸杂多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磷钼杂多酸被氯化亚锡或金属锡还原为兰色的磷酸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H 3PO 4+10MoO 4-+2Sn 2++24H + → (MoO 4·4MoO 4-)2·H 3PO 4·4H 2O+2Sn ++8H 2O 待测液的有效磷越多,兰色就越深,将其与标准比色阶比较,就可求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测定步骤: 附 1、测定原理 存在于土壤待测液中的钾,在弱碱性条件下与四苯硼钠作用,生成四苯硼钾白色沉淀,其反应式如下: K ++B(C 6H 5)4 → B(C 6H 5)K ↓ 四苯硼离子 四苯硼钾(白色) 土壤待测液中,钾离子越多,白色沉淀越多,因此可以根据浑浊的程度来确定钾的含量,由于铵离子也能和四苯硼钠作用生成白色沉淀干扰测定,故在测钾之前加入甲醛,供生成的环六次甲基四胺,以除去它的干扰,由于反应是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土壤待测液中可能有Fe 3﹢,Al 3+,Ca 2+,Mg 2+等离子,也会产生黄色或白色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碱式碳酸盐沉淀,从而干扰钾的测定。为此,在除去铵离子之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于土壤待测液中,以除去Fe 3﹢,Al 3+,Ca 2+,Mg 2+等离子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