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工艺

粉彩工艺1.粉彩简介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的美称。
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特有的艺术风格,它色泽晶莹,瓷画精细优美,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国外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而被誉为“东方瑰宝”。
1.1粉彩瓷的创作粉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1.2粉彩的彩绘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化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发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2.粉彩的起源及发展粉彩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绚丽粉润、形象逼真,虽始于清朝,但是更早的则可以追溯至唐朝,唐朝即有“南青北白”的格局,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
民国粉彩300件嫁妆瓶真伪鉴别技巧

民国粉彩300件嫁妆瓶真伪鉴别技巧作者:陈树威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第03期民国粉彩300件大瓶又称嫁妆瓶,是当时姑娘出嫁时的陪送之物。
300件是“嫁妆瓶”类型中的一个型号,如还有150件、100件等等。
多少件是指陶工制坯时所用泥胎块的数量,数量越多制作出来的器物就越大,行内将其引用为术语,主要是指器物的高度,如150件的高度为40.5-45.5厘米,300件的高度为56-61厘米等。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民国粉彩300件大瓶以其器形硕大、画面精美(图1、图2)和装饰性强、升值潜力大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很多爱好者又因古玩市场上赝品充斥、自己不会辨伪而感到郁闷,不知道该怎样下手。
怎样辨别这种300件嫁妆瓶的真伪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从造型和工艺上去鉴别真品造型端庄、饱满,口、颈、腹、底各部位比例协调,恰到好处,整体看上去线条流畅,亭亭玉立。
双耳(图3、图4)一般处在瓶的颈部中心位置稍偏下(辅手衔环耳嫁妆瓶的双耳处在肩部),增添了瓶的灵动感。
由于过去制作时是手拉坯,一般可以看到釉下手拉坯的痕迹,瓶内壁则更为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新仿的300件嫁妆瓶也是手拉坯制作,但由于现在拉坯使用的陶车是电动的,转速匀而且高,和过去手拉坯产生的痕迹纹理是不同的。
还要注意大瓶的接胎位置,老瓶的接胎位置在颈与腹部的连接处,用手伸进瓶口能摸出来。
如果接胎位置不正确或没有接胎,则一般都是伪品。
本人在古玩市场上观察仿品的器形,基本上都与真品有明显区别,有的瓶体各个部位不协调,不是颈部过短、腹部过长,就是上口直径过小或过大;有的外观线条僵硬,过渡不自然;有的双耳在颈部的安装位置不是偏上就是过于偏下,缺乏灵动性和美感。
二、从釉面上去鉴别釉是覆盖在瓷器表面上的玻璃质薄层,不仅具有美化瓷器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对瓷器保护的功能。
釉面就像穿在瓷器上的“衣服”,可以分辨出新和旧。
民国真品瓷器的釉面已在空气中风化、氧化了100年左右,浮光已基本消去,釉面变得温润、匀净,光亮由内而发呈柔和感,看上去有深刻的内涵,耐人寻味。
粉彩瓷器鉴定方法

粉彩瓷器鉴定方法粉彩瓷器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而要准确鉴定粉彩瓷器的真伪和价值,需要综合考虑瓷器的外观特点、装饰花纹、技术工艺等多个方面因素。
以下将详细介绍粉彩瓷器鉴定方法。
一、外观特点:1.色彩:粉彩瓷器以柔和的色彩为主,通常采用粉红、粉红褐、淡绿等颜色。
正宗的粉彩瓷器色彩鲜艳柔和,分布均匀,没有色差和断裂现象。
2.光泽:粉彩瓷器的釉面光泽柔和而丰富,反光效果好。
3.斑点:粉彩瓷器正常的斑点是随机分布的小点,而不是聚集在一起或呈现有规律的图案。
同时正宗的粉彩瓷器斑点分布较为均匀。
4.厚度:粉彩瓷器的胎体相对较薄,质地均匀细密,胎体与釉面之间无明显的粘连。
二、装饰花纹:1.花鸟人物:粉彩瓷器的装饰花纹通常以花鸟人物为主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正宗的粉彩瓷器人物画面细腻,刻画精致,色调柔和。
2.细节处理:正宗的粉彩瓷器在细节处理上非常讲究,例如绘画线条清晰流畅,颜色分层渐变自然,背景层次分明。
三、技术工艺:1.铅红:粉彩瓷器通常使用铅红釉作为装饰色。
铅红是一种含铅的红色颜料,因其颜色稳定性好,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瓷器装饰。
2.刷矾:正宗的粉彩瓷器在彩绘过程中,需要使用研磨后的矾水作为粘土,将颜料粘贴在瓷器上。
因此,正宗的粉彩瓷器表面会有细微的凸起感。
四、款识和印记:1.款识:镌刻在瓷器底部的款识通常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如年代、作者等。
要对瓷器进行准确鉴定,需要对款识进行详细研究和比对。
但是,由于有些仿制品会模仿真品的款识,所以需要结合其他因素一起判断。
2.印记:有些粉彩瓷器上会有官方或艺术家的印记,正宗的印记会被刻得非常清晰,而仿制品的印记则多为模糊不清。
总结起来,鉴定粉彩瓷器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审视和分析。
这些方法只是作为初步的判断依据,真正的专业鉴定还需要借助专家的经验和技术来进行。
最好是在去正规的博物馆或专业鉴定机构请专家鉴定,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乾隆粉彩真品鉴定方法

乾隆粉彩真品鉴定方法
乾隆粉彩是中国瓷器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因此伪装品也层出不穷。
以下是乾隆粉彩真品鉴定的一些建议:
1. 观察器质:真正的乾隆粉彩瓷器通常采用上等瓷土,质地细腻。
观察瓷器的质感,如有气孔、含杂质或刮痕等瑕疵,可能为伪造品。
2. 注意画工:乾隆时期的粉彩作品通常画工精细,色彩鲜艳,且釉面流畅。
仔细观察绘制的图案和纹饰是否清晰,墨彩是否均匀。
3. 鉴别胎质:乾隆粉彩多数在胎体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即针白胎和荷叶胎。
针白胎是指瓷器胎体呈纯白色,荷叶胎是指表面上有不规则的绿斑。
如果发现胎质与乾隆时期的风格不符,有可能是伪造品。
4. 考察色彩:乾隆粉彩作品的色彩通常鲜艳亮丽,釉彩应均匀平滑。
注意观察是否有颜色暗淡或褪色的现象,这可能是后期加工所致。
5. 辨别款识:乾隆粉彩瓷器通常会有乾隆年号的款识。
仔细观察年号的字体、书写方式和形状,与乾隆时期的款识进行对比。
6. 参考专家意见:请联系专业鉴定机构或资深专家进行评估。
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鉴定结果和专业的意见。
总的来说,鉴定乾隆粉彩真品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上述建议进行观察和辨别,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景德镇567粉彩陶瓷鉴定解析

景德镇567粉彩陶瓷鉴定解析
玩粉彩,我认为要从普通的先玩起,掌握好胎子,彩,是关键。
很多人看到粉彩瓷器,研究画工,画风去了。
我认为是不妥的。
我看一件粉彩,不管你画的多好,我先放一边。
我要对它的胎,和彩进行判断,确定年份符合,再看画工,底款,落款,再考虑价位。
很多人抛去第一步,进入价格战了,认为名家的价值几万,或者几十万,这人开价8000,是漏。
一看落款了名家,开价又便宜,就认为捡漏。
是在玩瓷的忌讳。
会画瓷器的现在大有人在,但老胎,特别是老彩已经失去。
再就是每个时代有它独特的画风。
还有买粉彩,初玩者不能被画面作为第一选择,画面是可以模仿,但彩你看懂后,很难模仿。
名家的一定是胎,釉,彩,布局,功底等,一看就是美图,倒数几张图,我会放几件陶瓷馆567精品。
上面我放些低中粉彩,但确保所放图片开门,懂行一眼就知道。
不懂行,就要多实践,多学习,多看老的东西。
慢慢会有所领悟。
真正老的粉彩名家没有漏。
不管哪里出一件,都不会便宜。
而且不常见。
有合适粉彩的,我看中可以收,出口创汇瓷,老艺术的,但我不鉴定,我看中只谈价。
买了,除品相问题,一律不退货。
不需要包老,我只需包品相。
一个真正做瓷的,只需包品相。
以上是实战时的实物图,
下面是景德镇陶瓷馆的藏品。
粉彩瓷器的鉴定收藏方法

粉彩瓷器的鉴定收藏方法粉彩瓷器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粉彩瓷器的鉴定收藏方法,一起来看看。
粉彩瓷器的鉴定方法1、作旧痕迹突出。
2、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
3、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
4、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
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5、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差距较大。
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
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
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粉彩瓷器的收藏方法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
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
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
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
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
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雍正粉彩特征及鉴定要点

雍正粉彩特征及鉴定要点
雍正粉彩是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的一种瓷器装饰工艺,具有细腻、淡雅、协调统一的特点。
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釉面
釉面均匀、光洁,具有一定透明度和莹润感。
颜色清淡柔和,不
艳不浓。
2.器型
雍正粉彩器型多为瓶、盘、碗、盏、罐等,形制大致匀称,比例
协调,无明显瑕疵。
3.图案
雍正粉彩的画面多为人物、花卉、动物、山水等自然图案,线条
细腻流畅,装饰精细。
色彩清新淡雅,色调协调统一,层次分明,气
氛和谐。
4.文字
雍正粉彩的文字书法婉转流畅,笔画圆润匀称,字迹工整清晰,
常常刻有“雍正年制”或“大清雍正年制”等字样。
5.底款
雍正粉彩瓷器多为“大清雍正年制”或“雍正年制”等底款,底
色多为白色或青白色,字体刻划清晰整齐,字迹深浅匀称。
总之,雍正粉彩具有精美细腻、色彩柔和、图案协调、字迹优美
等特点。
鉴赏时需注意细节,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伪、年代和价值。
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特征及鉴定要点

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特征及鉴定要点乾隆黄地粉彩龙纹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种珍贵艺术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价值。
它产生于清朝乾隆时期,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特征及鉴定要点,希望对爱好者和收藏家有所帮助。
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特征之一是釉面光洁细腻,颜色明亮鲜艳。
这种艺术品的制作通过多次上釉、烧砂等复杂工艺,使釉面具有天然光泽。
且经过乾隆时期的釉炉技术改良,釉面更加细腻光滑,如同玉石般的质感,不仅能够反射光线,还能够增强色彩的饱满度。
其次,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图案精美瑰丽。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乾隆黄地粉彩龙纹以龙为主题,图案设计精巧繁复,线条流畅自然。
龙在瓷器上常以较大比例呈现,姿态威武狷狂,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乾隆时期对于龙的崇拜和推崇。
此外,乾隆黄地粉彩龙纹在绘画技法上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
它采用的是一种细腻的粉彩手法,将不同颜色的釉料在瓷器上逐层绘制,再进行多次烧制,以达到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效果。
这种手法要求画家具备极高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独特把握能力,每一道色彩都要经过精确计算,以保证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鉴定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要点之一是观察和辨别釉面和绘画,判断其真伪。
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釉面应该具有光滑、细腻的质感,色彩应该明亮鲜艳,不应有明显的剥落、开裂、斑点等表面瑕疵。
绘画应该具有极高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线条。
可以仔细观察图案的每一笔每一画,看是否符合乾隆时期的绘画风格和要求。
此外,鉴定乾隆黄地粉彩龙纹还需要注意图案和款识的相互呼应。
乾隆黄地粉彩龙纹通常会用龙纹进行装饰,并且在底部有乾隆年款。
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图案和款识的绘制痕迹是否连贯、自然,是否与乾隆时期的风格相符。
总之,乾隆黄地粉彩龙纹以其独特的特征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观察和辨别釉面和绘画,以及图案和款识的相互呼应,我们可以准确鉴定乾隆黄地粉彩龙纹的真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方法/步骤
1粉彩瓷的特点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
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
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
正式绘制时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
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
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2雍正粉彩鉴定技巧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
纹饰明显疏朗、规整。
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
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
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
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
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
饰。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3乾隆粉彩瓷鉴定技巧和方法乾隆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
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4嘉庆朝彩瓷以粉彩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和法器等都属常见。
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
“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
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
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
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
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