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的四种驱动电机

电动汽车的四种驱动电机
异步电机是目前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电机, 其特点是定、转子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两端用铝盖封装, 定、转子之间没有相互接触的机械部件,结构简单,运行 可靠耐用,维修方便。交流异步电机与同功率的直流电动 机相比效率更高,质量约轻了二分之一左右。如果采用矢 量控制的控制方式,可以获得与直流电机相媲美的可控性 和更宽的调速范围。由于有着效率高、比功率较大、适合 于高速运转等优势,交流异步机是目前大功率电动汽车上 应用最广的电机。目前,交流异步电机已经大规模化生产, 有着各种类型的成熟产品可以选择。但在高速运转的情况 下电机的转子发热严重,工作时要保证电机冷却,同时异 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很复杂,电机本体的成本也偏高, 相比较于永磁式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机而言,异步电机的 效率和功率密度偏低,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最大行驶里程 不利。
电动汽车的四种驱动电机
1、电动汽车对于驱动电机的要求 目前对于电动汽车性能的评定,主要是考虑以下三个性能指标: (1)最大行驶里程(km):电动汽车在电池充满电后的最大行驶里程; (2)加速能力(s):电动汽车从静止加速到一定的时速所需要的最小时间; (3)最高时速(km/h):电动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时速。 2、电动汽车的驱动特点所设计的电机,相比于工业用电机有着特殊的性 能要求: (1)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通常要求可以频繁的启动/停车、加速/减速、转矩控 制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 (2)为减少整车的重量,通常取消多级变速器,要求在低速或爬坡时,电 机可以提供较高的转矩,要承受4-5倍的过载; (3)要求调速范围尽量大,整个调速范围内还需要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 (4)电机设计时尽量设计为高额定转速,同时尽量采用铝合金外壳,高速 电机体积小,有利于减少电动汽车的重量; (5)电动汽车应具有最优化的能量利用,具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再生制 动回收的能量一般要达到总能量的10%-20%; (6)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机工作环境更加复杂、恶劣,要求电机在有着很 好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同时还要保证电机生产的成本不能过高。

电动汽车的电机的驱动原理

电动汽车的电机的驱动原理

电动汽车的电机的驱动原理
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原理基本上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电动汽车的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

定子是固定在电动汽车车身上的部分,而转子则可以转动。

定子上通常会有一组绕组,通过通电让绕组形成磁场。

转子则是由一组磁铁组成,当定子上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磁铁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转矩。

通过不断改变定子绕组的电流方向,可以实现电机的转动。

具体来说,当定子上的绕组通电时,会形成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转子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开始转动。

为了保持电机的转动,电流方向需要不断改变,以持续产生磁场与磁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通常使用交流电源供电。

交流电从电池或者充电桩进入车辆的电控系统,在电控系统中经过处理,将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机驱动的直流电。

然后,直流电通过电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将电流送入定子绕组,产生磁场与磁铁作用,驱动电机转动。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原理就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通过电控系统将电源提供的电流转换为适合电机驱动的电流,通过定子绕组产生磁场与转子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

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与驱动方式

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与驱动方式

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与驱动方式混动汽车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燃油引擎和电动机技术的汽车类型,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

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和驱动方式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以及不同的驱动方式,并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意义和前景。

一、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混动汽车的电动机技术是其实现高效节能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的混动汽车主要采用的电动机技术有以下几种:1. 并联式混动(Parallel Hybrid):并联式混动是一种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并联连接的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可以同时或分别驱动汽车。

并联式混动汽车可以根据驾驶条件自动选择最佳的动力来源,以提供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2. 串联式混动(Series Hybrid):串联式混动是一种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串联连接的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燃油发动机通过发电机的方式为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动机则直接驱动车辆。

串联式混动汽车可以实现纯电动驱动,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

3. 并联-串联混动(Power-Split Hybrid):并联-串联混动是一种将燃油发动机、电动机和传动系统无级结合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一个齿轮箱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引导到车轮上。

并联-串联混动汽车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以达到最佳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二、混动汽车的驱动方式混动汽车的驱动方式也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同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性能和节能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混动汽车驱动方式有以下几种:1. 串联驱动:串联驱动是指电动机单独驱动汽车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燃油发动机主要用于发电机的方式为电动机供电,而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辆。

串联驱动方式具有零排放和低噪音的优势,但在高速行驶时的动力输出相对较弱。

2. 并联驱动:并联驱动是指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或分别驱动汽车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汽车可以根据驾驶条件自动调节动力输出来源,以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获得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项目一纯电动汽车的定义与特点

项目一纯电动汽车的定义与特点
1.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车型。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 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 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市场上众多的低速纯电动汽车和场地电动车还不属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 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其中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又分为 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我国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划分 到节能汽车系列中。
图1-7 某纯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箱爆炸图
2.1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系统都安装有手动维修开关,如图18所示。维护和检修车辆时,需先将维修开关拔下,断开高压 电路,以防止人员接触车辆时造成电击伤害。
图1-8 手动维修开关
2.1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2.电驱动系统 电驱动系统主要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变速器,其功用 是向驱动车轮提供转矩,是纯电动汽车唯一的驱动装置。 (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在纯电动汽车中被要求承担着电动 和发电的双重功能,即在正常行驶时发挥其主要的电动机功能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旋转能;而在减速和下坡滑行时又被要求 进行发电,承担发电机功能,将车轮的惯性动能转换为电能充 入动力蓄电池中。驱动电机类型主要有直流电机、异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以永磁同 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为主。 图1-9所示为某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驱动电机。
图1-5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2.1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2)蓄电池管理系统。蓄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动力蓄电池 的使用情况,对动力蓄电池的电压、内阻、温度、电解液浓度 、当前蓄电池剩余电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或放电深度等动 力蓄电池状态参数进行检测,并按动力蓄电池对环境温度的要 求进行调温控制,通过限流控制避免动力蓄电池过充或放电, 对有关参数进行显示和报警,其信号流向辅助系统的车载信息 显示系统,以便驾驶员随时掌握并配合其操作,按需要及时对 动力蓄电池充电并进行维护保养。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各不相同,应与动力蓄电池和整车行驶需求相匹配。 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着动力蓄电池电量的消耗,SOC表 上指针指示的数值会逐渐减小。当SOC减小到设定的阈值(如 30%SOC)以下时,SOC表上的电量不足指示灯会点亮,提 示驾驶员尽快对车辆进行充电。图1-7所示为某纯电动汽车的 动力蓄电池箱爆炸图,可以看到动力蓄电池箱中的动力蓄电池 及其蓄电池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体系是“三纵三横”式,如图1-2所示。“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纯电 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三横”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 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其中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表示新能源 汽车要向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发展。

电车行驶时候是前驱还是后驱 (2)

电车行驶时候是前驱还是后驱 (2)

电车行驶时是前驱还是后驱简介电车作为一种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其驱动方式可以分为前驱和后驱两种。

前驱和后驱是指电车的动力是由哪一侧的车轮来提供的。

本文将介绍电车前驱和后驱的特点及优缺点,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进行讨论。

前驱电车前驱电车是指电车的动力来自前轮驱动。

在前驱电车中,电动机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并经由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前轮。

前驱电车相比于后驱电车具有以下特点:1.较好的牵引力:由于电车动力来自前轮,前驱电车有更好的牵引力,可以更好地应对陡坡等特殊路况。

2.较好的稳定性:由于驱动力来自前轮,前驱电车在转弯时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行驶方向。

3.较低的成本:前驱电车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维修和保养成本也相对较低。

然而,前驱电车也存在一些缺点:1.较差的平衡性:由于动力集中在前部,前驱电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前沉现象,造成前轮磨损较快。

2.较低的驱动效率:由于传动装置的存在,前驱电车的驱动效率相对较低,能量传输损耗较多。

后驱电车后驱电车是指电车的动力来自后轮驱动。

在后驱电车中,电动机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后部,并经由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后轮。

后驱电车相比于前驱电车具有以下特点:1.较好的平衡性:由于动力集中在后部,后驱电车具有较好的平衡性,降低前轮磨损的可能性。

2.较高的驱动效率:后驱电车在动力传输上相对简单,驱动效率较高,能量传输损耗相对较少。

然而,后驱电车也存在一些缺点:1.较差的牵引力:后驱电车由于动力来自后轮,对于特殊路况下的牵引力相对较弱。

2.较差的稳定性:后驱电车在转弯时可能出现打滑情况,稳定性相对较差。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电车的驱动方式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

前驱电车常常应用于需要较好牵引力和稳定性的场合,比如山区道路、雨雪天气等特殊路况下。

而后驱电车则常应用于需要较高驱动效率和平衡性的场合,比如城市道路、平缓路况等。

总的来说,前驱和后驱电车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哪种驱动方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使用环境。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能驱动电动机转动来推动车辆前进。

与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同,电动汽车不依赖于内燃机燃烧燃料产生动力,而是通过蓄电池或燃料电池等储存设备储存的电能来实现驱动。

以下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1. 电池供电: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组是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

当车辆运行时,电池组会向电动机提供所需的直流电。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2. 电动机驱动: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通过电控系统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

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装置,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电动汽车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或永磁同步电动机。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大脑,负责监测车辆状况、控制电池供电、电机运行和车辆驾驶等方面。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要求调节电机的转速、扭矩和制动力,以实现驾驶的顺畅和节能。

4. 能量回收:电动汽车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利用制动时产生的动能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电池中。

这种能量回收技术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

总体来说,电动汽车通过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不仅减少了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还具有低噪音、高能效等优点。

然而,电
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充电桩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等问题仍然是推广电动汽车的挑战。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合而成,共同实现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和驱动功能。

本文将从电机、电控系统和电池系统三个方面介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

1. 电机电动汽车的电机是实现动力输出的关键组件。

电动汽车电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

交流异步电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效率相对较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良好的动力性能,但成本较高。

电机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实现电机转速和扭矩的调节,从而满足车辆不同驾驶工况下的需求。

2. 电控系统电动汽车的电控系统是控制电机工作状态和调节电机性能的关键。

电控系统由电流控制器、逆变器和电控单元等组成。

电流控制器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车辆状态,通过调节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逆变器则将电池系统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电机。

电控单元负责监测和控制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和车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确保各个系统的协调运行。

3. 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是提供电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电池系统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铅酸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目前电动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类型。

电池系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管理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的电量、温度、电压和健康状况等。

电池管理系统可以优化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由电机、电控系统和电池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电机作为动力输出的关键,通过电流控制器调节电流大小和方向,实现转速和扭矩的控制。

电控系统负责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电池系统提供电能,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管理电池状态,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三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电动汽车的驱动功能。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将进一步提升性能,满足人们对环保、高效、安全的出行需求。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1-
每天进步一点点
-2-
每天进步一点点
①传统机械传动型。与传统汽车驱动系 统的布置方式一致,带有变速器和离合 器。只是将发动机换成电动机,属于改 造型电动汽车。这种布置可以提高电动 汽车的起动转矩,增加低速时电动汽车 的后备功率。
-3-
每天进步一点点
②无变速器型。取消了离合器和变 速器,通过电动机控制实现变速功 能。
-5-
每天进步一点点
-6-
每天进步一点点
-7-
每天进步一点点
-8-
每天进步一点点
-4-
每天进步一点点
③无变速器型(集成化)。驱动电动机、固定 速比减速器和差速器被进一步整合为一体,布 置在驱动轴上,整个驱动传动系统被极大简化 和集成化。这种传动方式同样对电动机有较高 的要求——大的起动转矩和后备功率,同时不 仅要求控制系统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而且要具 备良好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电动汽车行驶的安 全、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
(1)第一种驱动形式。

为一种典型的电机中央驱动形式。

此种驱动形式是参考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驱动形式,发动机以驱动电机代替,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则不变。

(2)第二种驱动形式。

由于驱动电机能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提供相对恒定的功率.因此多速变速器可被一个固定速比减速器(即只有一挡,传动比恒定)代替,此时离合器也可省去,如图2-3所示。

此种驱动形式可以节省机械传动系统的质量和体积。

另外可以减少操作难度。

(3)第三种驱动形式。

与第二种形式类似,只是驱动电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和差速器被整合为一体,布置在驱动轴上。

此时,整个传动系统被大大简化和集成化,另外从再生制动的角度出发,这种驱动形式较容易实现汽车动能的回收再利用。

(4)第四种驱动形式。

取消了差速器,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独立的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单独完成一侧车轮的驱动任务,称为双电机电动轮驱动形式。

当车辆转弯时,两侧的电机就会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速度下,不过这种驱动形式需要更加复杂的控制系统。

(5)第五种驱动形式。

相较于第四种驱动形式,第五种进一步简化了驱动系统:驱动电机与车轮之间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变成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前进,同时一个单排的行星齿轮机构充当固定速比变速器,用来减小转速和增强转矩,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功率和转矩需求。

此种驱动形式称为内转子式轮毂电机驱动形式。

(6)第六种驱动形式。

完全舍弃驱动电机和驱动轮之间的传动装置后,轮毂电机的外转子直接连接在驱动轮上,此时驱动电机转速控制与车轮转速控制融为一体,称为外转子式轮毂电机驱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