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学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要求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是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主要包括基本要求、追踪溯源、判废和更换、培训和使用4个部分。
(一)基本要求1.必须要有相应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档案,保证采购、验收、保管、选择、发放、使用、报废、培训等环节规范。
2.做好入库前的验收工作,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按相关规定对国家要求需要定期检验的防护用品,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如《足部防护安全鞋》(GB 21148—2020)9.2.3规定,对于电绝缘鞋,为确保安全,应定期检验电性能,同时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对于存放超过24个月(自生产日期起计算)的鞋,需逐只进行检验,只有符合标准要求,方可销售和使用。
3.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个体防护用品不足以满足作业安全要求,需要另外配备时,有权停止作业,按照要求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后,方可继续作业。
(二)追踪溯源1.用人单位应购置在最小贴码包装及运输包装上具有追踪溯源标识的个体防护装备。
2.每批产品均应对应一个由全国性追踪溯源系统生成的产品追踪溯源标识,包括制造商信息、产品信息、该款产品对应的检验检测报告信息。
3.经销商在产品售出前录入必要的销售信息。
4.检验检测机构应在全国性追踪溯源系统录入检验检测报告信息。
5.用人单位在采购个体防护装备时,可通过产品和检验检测报告的追踪溯源标识,对产品实物信息和产品检验检测报告信息进行核实。
(三)判废和更换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必须判废和更换新品:(1)个体防护装备经检验或检查被判定为不合格;(2)个体防护装备超过有效期;(3)个体防护装备功能已经失效;(4)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判废或更换条件。
2.被判废或被更换后的个体防护装备不得再次使用。
(四)培训和使用1.使用单位应制定培训和考核计划,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2.定期对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3.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和管理范文(二篇)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和管理范文概述在现代化生产环境中,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的选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正确的个体防护装备可以保护工人免受各种危害的侵害,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和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装备、使用和维护装备、以及培训和监督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的装备在选用个体防护装备时,首先需要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装备来提供必要的保护。
例如,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该配备防火服和防热手套,以防止热力伤害。
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员应该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以防止有害物质的吸入和接触。
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应该佩戴安全帽和防护鞋,以防止头部和足部受伤等。
同时,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还应考虑工作人员的个体特点。
不同人的身体构造和个人习惯不同,可能对某些装备更适应。
因此,在选用装备时应尽量满足工人的个体需求,提高装备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例如,为小尺寸的女性工人提供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使用和维护装备个体防护装备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工人在使用装备时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并且需要经过培训和教育,了解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例如,工人在使用防护面具时必须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
工人在佩戴安全帽时必须调整带子的长度,确保帽子牢固地固定在头部上。
同时,装备的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工人在使用完装备后应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装备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检查装备的状况,及时更换破损或失效的部件,以确保装备的正常使用。
一些装备还需要经过特殊的维护程序,如防护眼镜需要定期清洁和防雾处理。
培训和监督的重要性为了正确使用和管理个体防护装备,培训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雇主应该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使用装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装备的正确维护和存放方法。
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强调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工人在使用装备时应遵守的规定和法律要求。
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管理要求

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管理要求
1. 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
比如在化工厂工作时,需要佩戴防毒面
具和防化服;在医院工作时,需要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2. 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
解如何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的防护作用。
比如,口罩需要紧贴面部,并且覆盖口和鼻;防护服需要穿戴整齐,不能有裸露部位。
3. 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完好无损。
比如,安全帽需要检查是否有裂纹;防护眼镜需要清
洁镜片等。
4. 合理存放和管理,个体防护装备在不使用时需要妥善存放,
避免受潮、受热等影响。
另外,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个体
防护装备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能够及时跟踪和更新。
5. 废弃处理,个体防护装备一旦损坏或者过期,需要进行合理
的废弃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者继续使用。
总的来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和管理要求涉及到选择、佩戴、维护、管理和废弃处理等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以确保使用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高校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与管理

Al c t na dma a e n f esn l rtci q ime t l ai n n g me t ro a p oet ee up n o o op v
itc n u r n iu t n o a o ao y s f t ol g s a d u i e st s i u o n r si sa d c r e t s a i f b r t r a e y i c l e n n v r i e n o rc u ty,a d as e e rn o t o l n e i n lo r f r i g t
t e a a e e e in e a a tc r h dv nc d xp re c nd pr c ie fom ni r iis o h nie a e nd o h rde eop d c nt is,t u ve ste ft e U t d St t s a t e v l e ou re he
n a i n a o ils r ie i o lge n ni r iis Thr gh t e e gi e i o r l d i it a i o r ov to nd s ca e vc n c le sa d u ve ste . ou h n ne rng c nto ,a m n sr tvec ntol
I S 002 S N 1
- . . . . . . . . . . . . .
4 5 9 6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对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升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员工。
三、个体防护装备管理1. 企业应当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确定需要使用哪些个体防护装备,并向员工提供。
2. 企业应当购买合格的个体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员工须按照企业规定的流程领取个体防护装备,并承诺合理使用和保管。
4. 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进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5. 员工在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时,应当实施个人防护措施,并按照规定合理佩戴和保存。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要求1. 戴好安全帽戴好安全帽,是防止员工头部受到伤害的必要手段。
在工作时,员工应当始终佩戴安全帽,并保持安全帽的清洁和完好。
2. 戴好防护眼镜在需要防护眼睛的工作环境下,员工应当佩戴合格的防护眼镜,保护自己的视力免受损伤。
3. 佩戴防尘口罩在需要防护呼吸道的工作环境下,员工应当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确保呼吸道免受粉尘、烟尘等的侵害。
4. 佩戴防护手套在接触危险物质或进行机械作业时,员工应当佩戴防护手套,保护自己的双手。
5. 穿戴防护鞋在需要穿戴防护鞋的工作环境下,员工应当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鞋,以保护双脚免受伤害。
五、个人防护装备的检查和维护1. 企业应当定期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并且合格。
2. 员工应当定期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其正常使用并且干净。
六、个人防护装备的管理责任1. 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个人防护装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采购、分发、检查和维护。
2. 员工应当自觉遵守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规定,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规定的员工,企业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扣除奖金、适当降薪、甚至辞退。
八、其他1. 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意义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规范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公司最高的宗旨,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公司会提供充足的个体防护装备,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其正确使用。
2. 应急备案:公司将建立个体防护装备的应急备案系统,定期检查和更新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公平公正:对于个体防护装备的发放和使用,公司不因任何原因进行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四、个体防护装备的分类个体防护装备根据使用部位可以分为头部防护、呼吸道防护、视听防护、手部防护、脚部防护等多个类别。
五、责任与义务1. 公司的责任和义务1.1 提供合格的个体防护装备: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需求,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并保证其质量和有效性。
1.2 建立健全装备管理制度:公司将建立健全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制度,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发放、使用、检查和维护等内容。
1.3 进行培训和宣传:公司将定期组织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1.4 建立应急备案系统:公司将建立个体防护装备的应急备案系统,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紧急情况。
2. 员工的责任和义务2.1 正确佩戴和使用:员工应按照公司的要求和培训内容,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2.2 定期检查和维护:员工应定期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的状态,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并更换或修理。
2.3 参与培训和宣传:员工应积极参与个体防护装备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2.4 防止滥用和浪费:员工应妥善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防止滥用和浪费。
六、个体防护装备的发放和使用1. 发放标准: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标准,合理发放个体防护装备。
2. 发放程序:2.1 新员工入职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向其发放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并进行详细的使用说明。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3篇)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内部的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保管、检查、维护、更换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制度。
个体防护装备主要是指用于保护人员的身体安全和健康的各种装备和设施,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单位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管理责任、具体内容以及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目的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单位内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伤害和疾病发生的风险,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学规范的个体防护装备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和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保护人员的身体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人员,无论其是否直接从事与个体防护装备相关的工作。
所有单位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和执行该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单位内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
三、管理责任1.单位领导应加强对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确立相应的管理责任及其权力。
领导层在组织和实施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时,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推动,并定期监督检查。
2.相关部门和职能部门负责个体防护装备的选购、配发、保管、维护等工作,并组织相关培训,确保装备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有效的更新和更换。
3.各部门和单位人员应加强对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格执行规定,确保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四、具体内容1.个体防护装备的选购:根据工作环境、作业要求和人员的特点,科学选择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选购的装备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2.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发:按照人员的需要和工作的特点,合理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发,并建立相应的配发台账,记录个人持有的装备。
3.个体防护装备的保管: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或存放柜,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分类存放,做到分类齐全、位置明确、数量清晰。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个体防护装备的采购、发放、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
二、相关法规和政策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遵循以下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4.其他相关法规和政策。
三、管理制度1.采购与验收根据工作需要,各部门提出个体防护装备的采购申请,经审批后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采购过程中应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产品质量。
到货后,应由专人进行验收,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发放与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应按照员工工种和岗位进行发放,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
员工在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前应接受培训,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个体防护装备的有效性。
3.维护与保养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个体防护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对于损坏或过期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应建立个体防护装备的维护和保养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4.报废与处置对于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个体防护装备,应按照公司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报废处理。
在报废前,应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评估,确保报废处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报废后,应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监督与考核公司应定期对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公司个体防护装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培训与教育为确保员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公司应定期组织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在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和教育。
对于特殊岗位的员工,应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大学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我校教职工及学生在教学、科研实验、实习活动(以下统称实验)中的安全与健康,加强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及使用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为了减少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负责人应首先采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等各种安全预防措施消除、减少、控制实验场所内的风险。
个体防护装备是实验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防护品的总称,是在采取各种措施还不能有效杜绝和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时保护实验人员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实习场所配备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四条实验室与装备处是我校实验场所个体防护装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实验场所个体防护装备的相关管理规定,负责监督检查全校各单位实验场所内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使用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校内各学院及相关二级单位(以下统称学院)负责本单位各实验场所个体防护装备的计划审核和日常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实验室领用人或项目负责人对本实验室内和实验活动中风险识别与危害评估、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日常使用与管理等工作负首要管理责任。
第五条从事教学、科研实验以及实验指导工作的教师,从事实验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实验场所工作人员,参与教学、科研实验的学生等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之前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实验场所和实验活动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必须按规定穿戴满足实验安全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
未穿戴或所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实验人员,不得开展实验或应立即停止实验。
第三章种类与配备规定
第六条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照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有利于实验安全的原则,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
第七条各单位应向专业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个体防护装备,所购买的个
体防护装备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具有产品合格证书。
购买列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的目录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标志。
第八条实验场所个体防护装备的门类品种繁多,按照其所涉及的防护部位,可分为头部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躯体防护装备等7大类。
1.头部防护装备:头部防护装备是用来保护人体头部,使其免受冲击、刺穿、挤压、绞碾、擦伤和脏污等伤害的各种防护装备,包括工作帽、安全帽、安全头盔等。
2.呼吸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是防御空气缺氧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从而保护呼吸系统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眼面部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装备是防御电磁辐射、紫外线及有害光线、烟雾、化学物质、金属火花和飞屑、尘粒、抗机械和运动冲击等伤害眼睛、面部和颈部的防护装备,包括太阳镜、安全眼镜、护目镜和面罩等。
4.听力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是保护听觉、使人耳免受噪声过度刺激的防护装备,包括耳罩、耳塞等护耳器。
5.手部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是保护手部位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主要是各种防护手套。
6.足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是保护穿用者的小腿及脚部免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的防护装备,主要是各种防护鞋、靴。
7.躯体防护装备:躯体防护装备是保护穿用者躯干部位免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的防护装备,主要是工作服和各种功能的防护服等。
第九条各实验场所根据自身环境条件以及实验中涉及的危险因素,选择配备具备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体防护装备。
第四章使用与管理
第十条各学院、实验场所应加强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使用的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帐。
第十一条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场所,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适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实验期间有外来参观、学习及服务人员等也要按规定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后方可进
入实验场所。
第十二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必须始终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离开实验场所之前,应脱下个体防护装备,并按要求做好消毒、清洁、保养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可能沾染上细菌、病毒等有害生物因子以及放射性、有毒有害等物质的个体防护装备,必须在脱下前或脱下后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灭菌、灭活等工作,使用专用的清洗设备单独清洗或委托有资质的专门清洗机构清洗,存放在规定的地方,不得将其带回宿舍、食堂等生活和公共场所,也不准由实验人员自行与其他衣物混放、清洗。
第十四条对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的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人员必须认真研读使用说明,实验场所负责人也要加强培训工作,使实验人员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第十五条公用防护装备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检查、定期校验和维护,并做好相关的台账记录。
第十六条对于已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与所从事的实验工作类型不匹配,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限,经定期检验和抽查未达到安全保护有关的标准或规程所规定的功能指标等符合报废条件的个体防护装备,各单位应及时报废、更换。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给实验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是实验场所安全管理的一项辅助性保护措施,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本办法做好配备和管理工作,做到“应配尽配,使用规范,管理到位”;同时,要严格控制配备的范围、品种、数量,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发放范围,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发放标准。
第十八条配备个体防护装备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必须统一发放实物,不得以发放防护用品的名义变相作为福利发放其他物资或折合成现金发放。
第十九条各学院和实验场所要重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使用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实验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督促检查,确保个体防护装备在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与健康中发挥有效作用。
第二十条学校将通过日常检查、接受投诉举报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全校各单位和相关人员配备、使用及管理个体防护装备工作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遵守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改正,或因未
按规定配备、穿戴个体防护装备而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实验室与装备处(安全办)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