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起源

合集下载

百家姓起源

百家姓起源

《百家姓》及姓氏起源1、「赵」历史来源:「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

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後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後为赵氏。

「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

「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

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2.钱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钱」源与彭姓,是以官职命民的姓氏。

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士」掌管财政,遂以官为氏。

3.孙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为氏。

齐国卿士书(敬仲的五世孙,字子占)。

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氏。

4.李姓起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

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5.周姓起源:历史来源周平王儿子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当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

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将赧王废为庶人,王族亦称为周氏。

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因避讳「基」,下诏改天下的?姓为周姓。

代北复姓贺鲁氏为周氏。

6.吴姓起源: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於梅里(江苏无锡)号称勾吴,武王灭商後太伯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

至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子孙以国名为氏。

古公之子虞仲的後裔,虞通吴故为姓。

齐鲁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吴季礼之後。

7.郑姓起源:历史来源「郑」源出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以东)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後,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强国。

中国人常见的100个姓氏起源及郡望名人简述

中国人常见的100个姓氏起源及郡望名人简述

中国姓氏起源及郡望名人简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姓氏文化也是博大精深。

据考证,中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00 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姓氏体系。

在中国,常见的 100 个姓氏中,有很多姓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郡望。

以下是这 100 个姓氏的起源和郡望名人的简述:1. 姓:源自于黄帝之子禺阳,是古代最早出现的姓氏之一。

2. 熊姓:源自于楚国君主熊渠,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姓氏之一。

3. 项姓:源自于夏朝时期诸侯国项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姓氏之一。

4. 赵姓:源自于黄帝之孙赵奢,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姓氏之一。

5. 钱姓:源自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人钱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裕的姓氏之一。

6. 孙姓:源自于夏朝时期诸侯国孙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7. 周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周昌,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姓氏之一。

8. 吴姓:源自于夏朝时期诸侯国吴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姓氏之一。

9. 李姓:源自于唐朝时期李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姓氏之一。

10. 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张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姓氏之一。

以上是这 100 个姓氏的起源和郡望名人的简述。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些姓氏的代表人物层出不穷,如孔子、诸葛亮、曹操、李世民、李清照等,他们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

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姓氏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2]年:(Nian)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是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孙”)年夫的后人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熊:(Xiong)上古五帝之一有颛顼(闹旭氏,姬姓),其后人重黎在帝喾时担任火官,被帝喾赐为“祝融氏”。

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平叛。

叛乱虽被平息,但祝融并未将共工氏成员全部消灭,祝融以此获罪,被帝喾杀掉。

祝融死后,其弟吴回担任火官,依旧称祝融氏。

吴回有子陆终,娶鬼方氏首领之妹女聩氏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子叫季连。

牛: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的牛文。

牛文。

牛文之后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于姓。

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

其后人以其宇中的“鱼”为姓氏。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

井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

晋国灭虞国之后,井伯的后代井奚逃入秦国。

秦穆公以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吸”,井奚便号“百里奚”。

百里买的支子依旧以“井”为姓氏。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

力牧的后人以其字:“牧”为姓氏。

终:上古时祝融弟吴回(后也称祝融氏)的儿子为“陆终”。

陆终后代支系中,有的以其先祖名的“终”字为姓氏。

常:上古时,黄帝曾以“常先”为相。

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

孔:出于子姓。

周武王封商微子于宋,微于死后由其弟仲衍继承封地。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一、“姓”和“氏”最初有别“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

南宋郑樵《通志》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氏。

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且平民也开始有姓。

二、关于姓氏的9种来源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4.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征为姓氏,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庄、康、武、恒等。

8.以次第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家族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时的部落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三、姓氏祖先是伏羲氏相传中国第一位有姓氏的人是伏羲氏,据载他“因风而生,故为风姓”。

伏羲氏被称作“三皇之首”,又是“人文始祖”。

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杂婚无法避免近亲结婚。

伏羲氏早早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还规定了同姓不婚。

四、最早混言姓氏的人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记述了,从上古至秦汉姓氏合一的演变过程,对先秦人物,书中清楚写着其何姓何氏,而对战国末期后的人物,则姓氏混称。

如秦始皇为“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

五、一入佛门本无姓你可知“僧不言姓”为何故?原来是因为僧人从出家时起,便不再用俗家姓名,而用师父赐予的法名。

姓则为“释迦牟尼佛”的“释”,统称“释氏”。

六、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姓柴姓:源自江姓,山东、湖北等省尤多此姓。

米姓:源自芈姓,书法家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后改为同音字米,多分布在湖南、山西等。

中国姓氏起源

中国姓氏起源

五、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 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 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 环境的居住地点.
六,以技艺为氏.如巫、卜、 陶、匠、屠等.
七、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 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 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八、以官职为氏.如司徒、 司马、司空、司士、司 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 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 以分辨出来,如籍、谏、 库、仓、军、厨等.
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 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 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 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史省为中书省
B、唐初改内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 改大都为北平
三、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 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 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 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 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 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 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 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 存在.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今日常 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 等
九、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复杂化, 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 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建 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 和神圣.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 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 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 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 国姓"朱"赐给了郑成 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 为"国姓爷".又如汉文 帝名恒,恒氏因而改为 常氏.
一、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
社时期权制氏族社会以母 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 女字旁.如:姬、姜、姒、姚 等.

中华姓氏起源

中华姓氏起源

中华姓氏起源目录连屈柯洪侯金焦方卢罗贺季纪简霍江郭何胡蒋耿段傅关谷独孤管范公孙房冯巩杜刘狄姓东方程柴氏戴崔连氏起源【连】 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

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从官职而得来。

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

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

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

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ZYB重油煤焦油专用泵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 屈氏起源【屈】 1、夏代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启讨伐。

他是屈氏的祖先。

2、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

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把屈作为瑕的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

屈瑕的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

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

3、北魏孝文帝时,有代北复ZYB煤焦油泵姓屈男氏、屈突氏改为屈姓。

其后子孙亦称屈氏。

... 柯氏起源【柯】 1、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

吴国有个叫柯虏(卢)的人,是吴王的儿子。

他的后代就用他名字中的\柯\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2、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源出齐国。

3、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称柯氏。

4、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代子孙亦称柯氏。

... 洪氏起源【洪】 1、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

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

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

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重油煤焦油泵不周山。

到大禹时,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心,大禹镇压了他们后,就把他们放逐到了江南蛮荒之地,共工氏的后人在江南定居后,为了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的祖先作过水神,就给共字加上水旁,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形成了洪姓。

2、以国为姓。

西周时,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国,称为共伯... 侯氏起源【侯】 1、出自姒姓。

中华姓氏起源脉络图,看看你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图文】

中华姓氏起源脉络图,看看你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图文】

中华姓氏起源脉络图,看看你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图文】中国姓氏的由来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

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姓氏在最早期,其‘姓’与‘氏’有着不同的意义。

‘姓’如字面所示,是指女人生的子女,原义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

随着社会由母系发展成父系社会,姓则由随母姓转为随父亲。

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由于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而开始分散居各处后,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会保留姓以外,还往往以生地、居住地、封国、封地、官职等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在当时一个家族的姓是永恒的,而氏却会时常变化。

中国姓氏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未能做出确切的统计。

这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因而姓氏繁杂,造成了统计相当困难之故。

若要对中国姓氏的历史溯源,则往上可达四五千年之久。

从上古的传说中可以知道,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就有姓氏,分别为:风、东方、姜与轩辕。

在上古时代,中国的姓氏是男女有别的,在男子为氏,女子为姓(姓字的女字偏旁也源出于此)。

这诚如古书《通志.氏族略序》所说:「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此外,在上古时期只有少数贵族才能有姓,奴隶与平民是只能有名不得有姓的。

随著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的繁衍,中国男女的氏和姓逐渐统一为姓,并且姓氏也逐渐地平民化。

百家姓的由来

百家姓的由来

百家姓的由来本文是关于百家姓的由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姓氏来历】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

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

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

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

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

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

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

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

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

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

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氏的起源
教学目的:
1、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

2、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3、通过此次活动,训练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师引导法、小组合作法、资料搜集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童谣《百家姓》导入,百家姓可以说家喻户晓,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中国数以千计的姓是从哪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探讨中华诸姓的来历吧!
展示课题:“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新课:
猜一猜:姓与氏有区别吗?教师简要说明姓氏的发展情况。

一、姓氏的发展姓是由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演化而来的。

姓是代表着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

到了父系氏族时期,氏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到了西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已经没有区别了。

姓就是氏,氏就是姓。

活动一:班级姓氏小调查。

(活动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班里一共()个姓氏。

按照人数多寡,排名前三的姓氏是()、()、()教师展示全国最新百家姓排序前10名,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

提问:为什么这些姓氏能成为人口大姓呢?咱们再来看看中国古代传统的百家姓排序。

图片展示古代《百家姓》,
提问:1、古代的百家姓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什么观念?
2、现在的百家姓姓氏排序原则是什么?
3、这种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姓氏的起源(设计意图: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过渡:同学们的发言很棒,接下来我们就以姓氏为例,总结一下姓氏大概的几种来源。

二、姓氏的来源。

教师展示出9组姓氏,师生共同探讨,姓氏大概的几种的来源。

1、姬、姜、姒、姚等
2、齐、鲁、吴、越等
3、东郭、南郭、西门等
4、伯(孟)、仲、叔、季等
5、司马、司空、司徒等
6、巫、屠、陶、甑等
7、拓跋改为元、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独孤改为刘
8、唐朝赐功臣以李姓,明朝赐功臣以朱姓。

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俩人见面,问姓甚名谁?如果是同姓,往往会说“五百年
前是一家”,你知道这种说法的由来吗?
由此引出大槐树移民的传说,由传说导出在现代社会姓氏文化具有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姓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1、历史作用:姓——别婚姻氏——名贵贱
2、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继承传统,弘扬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小结:以纪录片《百家姓》主题曲结尾。

让学生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魅力。

附:板书设计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一、姓氏的发展图腾姓氏姓氏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西汉以后
二、姓氏的来源 1、以姓为氏 2、以国名为氏 3、以居住地为氏 4、以次第顺序为氏 5、以官职为氏 6、以先辈的名或字为氏 7、以技艺、职业为氏 8、少数民族汉化 9、赐姓或改姓
三、姓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1、历史作用:姓——别婚姻氏——名贵贱
2、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继承传统,弘扬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