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一、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并实行逐级、逐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小区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配合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居(村)民委员会开展消防工作,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三)组织对物业服务企业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督促业主和物业使用人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四)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障消防车作业场地不被占用。

(五)对小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管理。在物业管理办公室、门卫、治安岗亭等场所,集中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七)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

(八)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积极组织扑救,并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事故调查。

二、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一)消防设施设备配置符合要求,无损坏、挪用、埋压、圈占、遮挡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与具有消防设施维保

检测资质的机构签订维保合同,明确维保责任,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公共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四)公共消防设施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等费用,纳入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开支范围。

三、生命通道畅通

(一)消防车道畅通,无妨碍消防车通行行为。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妨碍安全疏散行为。

(三)不占用消防车作业场地,不设置妨碍举高消防车作业和消防车通行的绿化或障碍物。

(四)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不应设置为园林绿化场地,并设置明显标识和禁止标志。

(五)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不违规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六)物业服务企业划定的停车区域,不影响人员疏散、消防车通行及举高消防车作业。

(七)建筑屋面无违规占用现象,无违章搭建彩钢板房。

四、消防组织建设符合要求

(一)组建志愿消防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灭火、救生技能训练。

(二)设有物业服务的高层住宅小区和高层商住楼按照《消防安全社区建设标准》要求,独立建设微型消防站,并按标准配备人员和装备。

(三)微型消防站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分班编组值守,具备扑救

初期火灾能力。

(四)按要求逐栋实施“楼长”制,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一)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

(二)物业服务企业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三)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业主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宣传和演练活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提交日期:2003-09-29 浏览: 155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4.1. 5.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4.1. 5.3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 5.4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6 当高层建筑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出入口。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1.1.2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6.1.1.3 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第 5. 1.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3 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6.1.4 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 6.1.5的规定。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国资委: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海淀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指示精神,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要求各单位根据方案治理内容,按时间节点周密部署,认真开展好综合治理工作。以此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大消防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苗头,杜绝事故源泉。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和形式,提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宣传普及高层建筑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达到治理效果。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限期整改,按照“全面排查、分类治理、全面整治”的原则,各尽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区国资委的领导下,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有效净化了公司系统消防安全环境。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 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榕政发〔XX〕264号)要求,现将我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为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我局印发《福州市商务系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榕商务流通

〔XX〕67号),市商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将消防检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业务处室,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职责任务。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局属各单位按照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对本辖区高层建筑内的商场、超市等企业开展集中治理,大力整治火灾隐患,推动职责范围内商贸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抓好商场、超市人员密集场所提升商贸企业消防工作整体水平。 二、突出重点,加强排查 结合重大活动节点,以局机关党支部为单位,分成6个检查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分区分片不间断的对27个高层大型商场、超市进行逐一排查,建立排查登记档案,彻底摸清底数,查清隐患问题,逐项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对违反消防规定的高层商场、超市,要求业主单位结合改建、扩建工程整改落实。告知企业禁止在建筑周围堆放易燃可燃物、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安装空调、广告牌等外挂构件时明火作业。期间,现场整改清理高层商场、超市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堆放的杂物隐患3处,限期整改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损坏2处,疏散走道、楼梯间内设置应急照明损坏1处。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共组织检查117次、435人次,对27个单位311个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共发现消防安全隐患13处,已全面整改到位。局属各商场、市场加大消防安全投入投入,先后筹集240多万元消防改造资金,用于商场、市场的防排烟风机改造、防火门闭门器的更换、“双自动”系统的测试维保、消防保压水增压维修以及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修缮、消防器材及消防标示的维保、更新、添置等,确保各类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浅析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浅析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摘要:结合日常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实际,分析了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对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住宅逐渐向高层发展,大型的高层住宅小区也越来越多。高层住宅一般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扑救相当困难,主要依靠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因此,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管理以及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但是,近期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开展了以高层建筑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发现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对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 1、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要求。根据现行的相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高层住宅一般应设置室内火栓、火灾自动报警、防烟排烟、消防水泵、消防电源等现代化的消防设施设备,但有些修建于1998年之前甚至年代更为久远的高层住宅,消防设施设备的设置往往不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有的甚至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火灾隐患。而增设消防水泵、消防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所需经费数额较大,这样的老建筑维修基金很少,火灾隐患整改经费难以落实。 2、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善,未保持完好有效。从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实际检查情况看,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管理状况令人担忧,有的消防器材缺失,如消火栓箱内水枪水带配备不齐全、室内消火栓无接口等;有的消防设施存在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有的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自动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已经瘫痪,形同摆设,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 3、消防车通道、消防车扑救面被占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但由于车位设计不足,停车日益困难,很多业主直接将汽车停在小区空地上,占用了消防车通道或消防车扑救面,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不能快速及时地到达火场展开扑救工作,极易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

高层住宅楼居民:防火常识知多少

高层住宅楼居民:防火常识知多少 建筑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因此,高层住宅的居民应具备必要的消防常识,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一旦发生火灾,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高层住宅楼的防火注意事项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住宅楼高于10层以上的均属于高层建筑。而我国在消防队服役的消防云梯车最高只能到达53米的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就会给灭火和救援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高层住宅楼的居民必须强化防火意识,掌握相关 的防火常识与技能。例如: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得超负荷用电;遵守燃气 安全使用规定,严禁私拆、改、装燃气设施;进行室内装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有 关防火安全规定;室内不得放置超过0.5公斤以上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 物品;不得卧床吸烟;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等部位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擅自 封闭;消防设施、器材不得挪作他用,严防损坏和丢失;学习消防知识,掌握简 易灭火方法,发生火灾后及时报警和扑救等。 留心楼内疏散通道方位 通常,把水平的安全通道叫做“疏散走道”,垂直的安全通道叫做“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主要从防火、防烟、便于人们紧急疏散出发而设计。具体 地讲,疏散楼梯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的空间分隔 的楼梯间,它的形式一般有带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 防烟楼梯间等。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平 时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而不是锁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时能保持疏散畅通, 使人员能安全逃出楼宇。此外,在楼层的水平和垂直通道上都设置了疏散指示 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用于发生火灾时避免走错方向或看不清疏散通道。再者,超高层建筑内都设置有消防专用电梯,这种电梯均考虑了防火和防烟功能,必

高层住宅防火规范

2.0.3 耐火极限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 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0.4不燃烧体non–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0.5 难燃烧体hard–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0.6燃烧体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建筑分类表3.0.1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3.0.2

3.0.3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 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0.4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0.5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3.0.6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 3.0.7 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m2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 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 3.0.8玻璃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0.8.1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0.8.2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0.8.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3.0.9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标准 一、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并实行逐级、逐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小区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配合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居(村)民委员会开展消防工作,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三)组织对物业服务企业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督促业主和物业使用人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四)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障消防车作业场地不被占用。 (五)对小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管理。在物业管理办公室、门卫、治安岗亭等场所,集中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七)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 (八)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积极组织扑救,并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事故调查。 二、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一)消防设施设备配置符合要求,无损坏、挪用、埋压、圈占、遮挡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与具有消防设施维保

检测资质的机构签订维保合同,明确维保责任,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公共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四)公共消防设施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等费用,纳入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开支范围。 三、生命通道畅通 (一)消防车道畅通,无妨碍消防车通行行为。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妨碍安全疏散行为。 (三)不占用消防车作业场地,不设置妨碍举高消防车作业和消防车通行的绿化或障碍物。 (四)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不应设置为园林绿化场地,并设置明显标识和禁止标志。 (五)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不违规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六)物业服务企业划定的停车区域,不影响人员疏散、消防车通行及举高消防车作业。 (七)建筑屋面无违规占用现象,无违章搭建彩钢板房。 四、消防组织建设符合要求 (一)组建志愿消防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灭火、救生技能训练。 (二)设有物业服务的高层住宅小区和高层商住楼按照《消防安全社区建设标准》要求,独立建设微型消防站,并按标准配备人员和装备。 (三)微型消防站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分班编组值守,具备扑救

浅议大中城市高层住宅小区防火安全防范

浅议大中城市高层住宅小区防火安全防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大中城市住宅逐渐向高层发展,大型的高层住宅小区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主要依靠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这给防火安全工作带来更加艰巨的考验。本文结合在河南省郑州市日常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实际,以郑州市当前城市高层住宅防火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层住宅小区的防火安全现状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层住宅;防火安全;研究 当前大中城市迅猛发展,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与城市土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住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虽然目前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比较完善,但高层住宅小区的防火安全防范现状却不容乐观。 1 高层住宅防火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1.1 居民消防知识参差不齐,火灾隐患层出不穷 高层住宅小区住户众多,居民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个人素质等差异较大,有些业主存在房屋空置、房屋出租等现象。总体来讲,高层住宅居民自身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更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阻碍了防火的有效性。如业主使用的装修队伍参差不齐,可燃装修材料大量使用;有的居民私自拆装、移动燃气管道、灶具,埋下火灾隐患;有的家庭家电大量使用、电气线路更加复杂、容易造成短路致火;有的居民在走道、楼梯间堆放大量可燃、易燃的杂物,有业主为了方便,把前室或楼梯间常闭的防火门用杂物顶住,使防火门常开,一旦发生火灾,大量浓烟会沿楼梯间扩散到上层,人员难以通过楼梯疏散到地面。 1.2 物业对小区防火监管不力,消防设施难以及时更新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的维修关系到住宅小区的公共安全,事关重大。物业主虽然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但责任制不落实、未认真履行相应职责,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或流于形式,而导致大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有的消防器材缺失,有的消防设施存在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有的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自动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形同摆设,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 1.3 物业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不高 物业管理人员防火意识淡薄,重防盗轻防火。管理人员自身缺乏消防知识,不少保安和工作人员在对一些基本消防常识的认识上都是一片空白,就更谈不上管理了。消防安全素质、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等,都是影响高层住宅火灾事故的关键因素。有的物业履行的只承担些简单的收费、巡逻、保安等职

高层住宅设计中常见的消防问题.doc

高层住宅设计中常见的消防问题 住宅作为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是人类自下而上必不可缺的重要场所。正确处理住宅设计中遇到的消防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一项合理的工程设计还要考虑建设项目的投资造价,做到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现就设计频率较高的中高层住宅遇到的消防给水设置原则及界定等问题做如下探讨。 1 中高层住宅室内消防给水设置的原则及界定 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开始施行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对住宅划分是按层数确定的,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根据国情及住宅建设发展趋势,作为单幢总数居全国住宅建设之首的中高层住宅,仍是中小城市发展康居工程的重点。相应的消防给水设置原则也较为明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第,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会计室,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上述范围正是中高层住宅分类之内。但在实际工程设计,经常会遇到七层的单元式住宅附设有地下室、半地下室、阁楼的问题。是按七层考虑,还是按超过七层考虑,关系到是否设置室内消防给水。 在征得有关消防支队建审人员的意见后,根据实际设计经验,采取以下做法:(1)七层单元式住宅附设地下室,按八层考虑,必须设置室办消防给水;(2)七层单元式住宅附设半地下室,可不设室内消防给水; (3)七层单元式住宅附设阁楼,进入阁楼层方式若为套内设爬梯,可以不设室内消防给水; (4)七层单元式住宅附设阁楼,进入阁楼层方式若为公共楼梯间,则按八层考虑,必须设室内消防给水。 在界定是否设置室内消防给水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区别:地下室,指间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随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更新及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自喷规范》)的出台,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先后开始实施建筑工程图审查制度,其审查的主要依据为2000年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各项条款是设计当中必须遵循的硬性要求。因此,本文就笔者近一、二年来所参与的高层消防给排水设计,以及在设计复核、审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小结,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1、在高层建筑内应控制使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代替两组单阀消火栓。 《高规》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在某些条形高层建筑中,其端部是否可以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从而省去1组单阀消火栓的设置呢?虽然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提出“在每层楼的端部可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但是《高规》中明确规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且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予以规定。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力求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正确计算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合理布置消火栓。 《高规》规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

高层住宅消防隐患知多少

高层住宅消防隐患知多 少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层住宅消防隐患知多少一些高层消防器材不全,消防通道不畅通,安全门关闭,消防控制室内没人……随着我市高层建筑增多,不知市民有没有发现,随之而来的消防隐患也不少。为有力推进高层公共建筑“打违除患”集中整治行动顺利开展,近日,市消防支队通过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公开曝光一批隐患较多、较重、整改不积极的单位,请市民予以监督。那么,最常见的消防隐患是什么,市民又该注意哪些?为此,记者昨日进行了一番调查。 隐患一:消防器材部分缺失据消防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高层住宅楼必备的消防设施应有消火栓、喷淋和烟感等自动灭火器材以及消防电梯和疏散指示系统。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部分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现象却很普遍,有的楼内甚至找不到一具灭火器,有的即使配备了消防器材,灭火器箱和消火栓箱已空空如也。在此,消防部门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居民,公共消防器材不可占为己有,要爱护消防器材。此外,对于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物业公司应及时配齐。 隐患二:消防通道多被占用“我们小区车位比较紧张,平时有的车主回来晚了没有车位就停在消防通道上,平时倒是无所谓,要是发生火灾或者出现其他紧急事件,那就很危险了。”市民张先生对自己所住的名都水景豪宅小区消防通道被堵一事感到很担忧。消防通道本应是供消防车救灾使用的特殊专用道路,但在一些小区里消防通道不畅的情况非

常普遍,一些附近有饭店或娱乐场所的小区消防通道甚至成了顾客的“免费停车区”。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区消防通道不畅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有的小区为不让车辆进入,人为地设置水泥墩或其他障碍物;有的小区在消防通道上乱搭乱建;有的小区为了防盗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私家车的随意停放,也成为堵塞消防通道的最主要因素。 隐患三:防火门未保持常闭在这批被曝光的高层建筑中,有不少高层建筑的防火门敞开着。如泗阳某高层建筑就存在着大多数楼梯间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且多数门闭门器损坏;中间楼梯处的安全出口防火门被改为玻璃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内的防火门经常被人为敞开,究其原因是广大居民图出入方便。“防火门是高层住宅楼和商品楼楼梯间安全出口必须安装的防火构件,因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仅可有效防止火势蔓延,还可为消防官兵争取到更多营救时间。”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说,安装防火门就是为了在发生意外时,能延缓火势蔓延,给大家争取更多逃生时间和机会,保证其处于常闭状态。 隐患四:楼梯间成了杂货库“高层公摊面积比较大,所以室内面积就相对较少,家里有一些旧衣服、报纸等就没处搁了,所以就放在了楼梯口。”家住市区江山城市广场的陈女士说。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居民楼尤其是老旧小区,在楼道内堆放物品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堆放的杂物多为报纸、纸箱、旧家具等易燃可燃品,有的住户甚至在楼梯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2021)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 (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4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2021)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高层建筑存在的防火安全隐患,从高层建筑物火灾的特点及起因出发,阐述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层建筑特点提出了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即从国家政策、高层建筑设计、中期施工、消防设施使用配备,后期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在总体布局、划分疏散楼梯间防火分区、构建耐火极限、疏散通道、自动报警系统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防火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并且成为当代都市建筑

主流。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生机,但是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增大,容纳人数多,纵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较少,因此,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时,避难和消防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所以现在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瞩目。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的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的规定[2],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1.1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发表时间:2017-04-18T14:22:18.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王海涛 [导读]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施设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叙述。在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楼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当前高层建筑而言,火灾是其面临的最大的潜在隐患。根据目前统计资料显示,高层建筑火灾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建筑缺少安全可靠的疏散设施,或疏散设施管理不当,火灾时人员不能及时逃离,导致人员被困,发生伤亡事故。本文深入分析并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及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矗立于现代都市之中,也使得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越来越多。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群死群伤重大恶性火灾事故中,80%以上火灾事故与消防安全疏散有直接的联系。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大部分是因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或管理不善,人员不能及时疏散到安全避难区域造成的。即使初期灭火失败没能控制火势的发展蔓延,若能有效地组织疏散,将会大大控制火灾事故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可见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疏散专项治理工作,对进一步改善消防安全,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高层,建筑层数多,可燃物多,火灾负荷大,烟囱效应强,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水平和垂直蔓延途径很多。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由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并迅速弥漫火场,使室内温度急剧升高,给人员安全疏散和物资抢救带来严重威胁。 1.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高层建筑在设备、设施、装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使得火灾荷载大大增加。而且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电气、吸烟、用火不慎等。 2.火势蔓延途径多,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尤其是高级旅馆、综合楼以及重要的图书楼、档案楼、办公楼、科研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有的高层建筑还有可燃物品库房,一旦起火,燃烧猛烈,容易蔓延。一座高100m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 3.疏散困难,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 在疏散过程中由于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及恐慌心理等因素,往往是向熟悉的、明亮的路线疏散,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4.扑救困难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遇到大面积火灾,室内消防水量就不够用,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一旦消防水泵等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发生故障,就须完全依靠消防车抽吸室外消防用水进行扑救,但消防水带耐压有限,容易将水带胀破,延误灭火战机。由于高度限制,人员疏散抢救极其困难。 二、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除了烟气和火灾高温辐射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严重威胁外,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还包括人的因素、内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及通道尺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均影响室内人员安全、准确、迅速的撤离火灾现场。 1.人的因素主要有建筑物和通道中的人员密度、人群迁移速度及人的火灾行为心理。根据建筑物中各种房间的功能不同,其人员密度也不相同,房间中人员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该房间内的人员撤离房间进入安全区域时间的长短;人员密度决定了人均占用疏散通道的面积,人均占用疏散通道的面积越小,人群迁移速度越慢;在火灾中,人群的恐慌、向光、向阔以及环境不熟悉等火灾中人员心理往往影响人群的迁移速度。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2.影响安全疏散的内装修材料和通道尺度因素。房间、走道、门厅中的吊顶的耐火极限以及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是影响室内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应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性能化评估的方案实施;疏散距离直接影响室内人员通过走道进入楼梯间前室的疏散时间,疏散距离越大疏散所需时间越长,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疏散距离一般不超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疏散通道的宽度直接影响室内人员迅速通过通道疏散到安全场所的人流量,通常其大小应依据建筑类型、房间使用功能以及人员数量,通过计算加以确定。 三、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条件 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①需要设置消防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疏散设施, 并满足规范的要求 ;②确定建筑物内的人员能撤离火灾危险区域, 并独立地步行至安全地带。其目的就是保证建筑物内所有的人员在烟气、火焰热、恐慌及其它因火灾造成的各种危险中的安全 , 即采取主动与被动的防火措施, 以保证建筑物内所在人员在危险来临之前逃至安全区域。 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 安全疏散的字面含义是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们向安全的区域撤离。而安全疏散设计的具体意思是拐上火灾发生时的火势大小、烟气流动的方向以及安全疏散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提前预测,在此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员安全。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做好设计工作,

建筑设计防火设计基本知识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设防火设计基本知识之一) 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 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 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浙30) 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技2.3.2) 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时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技2.3.2);对于城市景观、微波通道则必须计入建筑高度;对于航线必须计入总高度,而且应计算到建筑最高点含微波天线,旗杆等构件。

(江苏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江苏省公安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苏公规【2010】2号 关于印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公安局、建设局(委),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高层建筑迅速增多,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有10369栋,大量高层建筑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和防控难度,为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高层建筑火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制定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公安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主题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规定通知 抄送:公安部消防局。 省公安厅党委成员,有关处级单位。 江苏省公安厅办公室 2010年10月18日印发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高层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2层及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 第三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防自救的原则,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 第四条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按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应明确高层建筑的统一管理人对高层建筑实施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统一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多产权、多使用权的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对共用部位和共用消防设施的消防安全负责,使用人对各自使用部分消防安全负责。 第六条业主委托统一管理人实施管理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将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合同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统一管理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共用部位和共用消防设施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并对使用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统一管理人接受委托时,应当与业主办理消防资料、消防设施的检测、验收等移交手续。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识设置指引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识设置指南 一、在消防车通道或登高面设置禁止性标识 1、消防车通道 ①设置位置:设置于消防车通道场地上或出入口周围醒目 位置。 ②设置要求:标识的内容为:消防(车)通道,严禁停车 或者消防(车)通道,严禁占用等。具体可在地面上划专门的标识线,并注明“消防车通道严禁(禁止)停车” 字样,或者在所属消防车通道出入口部位设置竖向明显标牌,对消防车通道进行标注。 ③图例: 标识消防车通道相关 要求。

2、消防登高(扑救)面 ①设置位置:设置于消防车登高场地地面上或场地周围醒 目位置。 ②设置要求:标识的内容为:消防车举高作业面,严禁停 车或者消防车登高场地,严禁占用等。具体可在地面上划专门的标识线,并注明“消防车登高场地严禁(禁止)停车”字样,或者在登高场地周围设置竖向明显标牌,对登高场地标注。对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还应对消防举高车场地进行专门标识,举高车场地距离建筑物外沿约5-10米,白色区域长15米,宽8米,具体可标识为:消防车举高作业面,严禁占用。 设置于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醒目位置 ③图例: 二、在主要出入口、电梯口等位置设置明显标志或警示、消防知识标语,提示火灾危险性、标明安全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方位

1、在电梯间、楼梯间内每层位置设置楼层提示标识 ①设置位置:每层电梯出口处或楼梯间拐角处。 ②设置要求:楼层提示标识长、宽不应小于30cm,圆形 直径不应小于30cm,自顶面往下30cm处,可用中文标识。 ③图例: 2、在门厅、主要出入口设置提示火灾危险性及消防知识标语。 ①设置位置:门厅或者主要出入口部位。可利用固定视频或广告展架。 ②设置要求:设置固定的“消防安全告知书”、“消防安全 承诺书”、防火公约及相关的安全提示牌、消防常识二十条(附件1)。 ③图例:

高层居民住宅楼防火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11号)

高层居民住宅楼防火管理规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层居民住宅搂防火管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高层居民住宅楼的防火工作,本着自防自救的原则,依靠群众,实行综合治理。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十层以上的居民住宅楼。公寓、九层以下的居民住宅楼及平房的防火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高层居民住宅楼的防火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由市(市辖区)、县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监督实施。 第五条街道办事处组织管理辖区高层居民住宅楼的防火工作。其职责是:(一)宣传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防火安全知识; (二)制订防火制度; (三)掌握辖区高层居民住宅楼的防火情况,并协调有关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四)领导居民委员会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工作; (五)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 (六)督促房产管理部门、房屋产权单位和供电、燃气经营等单位整改火险隐患; (七)领导义务消防组织,指导居民进行扑救初期火灾和安全疏散演练。 第六条居民委员会负责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日常防火工作。其职责是: (一)制订防火公约,督促居民遵守; (二)对居民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教育; (三)组织居民开展防火自查,督促居民整改火险隐患; (四)定期向街道办事处汇报防火工作情况; (五)组织居民扑救初期火灾,协助维护火场秩序。 第七条居民所在工作单位,应当积极支持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做好防火工作。

第八条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房产管理部门、房屋产权单位和供电、燃气经营单位,应当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配合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进行防火管理工作,协助他们采取措施加强防火工作。 第九条楼内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修、保养和更换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房屋产权不属房产管理部门的,房屋产权单位可委托房产管理部门代管代修,费用由房屋产权单位负担。 第十条燃气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燃气管道、仪表、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和泄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 第十一条高层住宅楼的居民应当自觉接受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房产管理部门、房屋产权单位和供电供气经营单位的管理,并遵守下列防火事项:(一)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得超负荷用电,严禁安装不合规格的保险丝、片; (二)遵守燃气安全使用规定,经常检查炉具,严禁擅自拆、改、装燃气设施和用具; (三)不得在阳台上堆放易燃物品和燃放烟花爆竹; (四)不得将带有火种的杂物倒入垃圾道,严禁在垃圾道口烧垃圾; (五)进行室内装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安全规定; (六)室内不得存放超过0.5公斤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物品; (七)不得卧床吸烟; (八)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等部位应当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擅自封闭,不得堆放物品,存放自行车; (九)消防设施、器材不得挪作他用,严防损坏、丢失; (十)教育儿童不要玩火; (十一)学习消防常识,掌握简易的灭火方法,发生火灾及时报警,积极扑救; (十二)发现他人违章用火用电或有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要及时劝阻、制止,并向街道办事处或委员会报告。

高层小区消防要求有哪些

高层小区消防要求有哪些 一般高层小区要有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火栓等。 1、防火间距。一般来说住宅区内考虑到日照的因素,南北向间距较大,主要造成防火间距不足的大多是东西相邻建筑。大致上有以下 几种情况:一是相邻住宅楼之间防火间距不足。防火间距不足6米的 多层相邻住宅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居住建筑成组布置的相关 条文,即6层以下、总占地面积不超过2500平方米的相邻建筑,其 防火间距可不小于4米进行设计,也可采用相邻较高面外墙设置防火 墙的办法。二是住宅楼与沿街商业用房之间垂直毗邻布置,间距一般 只有1—2米,这类建筑除了将相邻较高面设计为防火墙外,还应考虑内角外墙上相邻的门窗洞口的间距不应小于4米的要求。三是单体或 连排式别墅之间防火间距不足,这种情况也可对照居住建筑成组布置 的条文,使间距不小于4米,否则相邻较高外墙应设计为防火墙。四 是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防火间距不足,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方法,当 多层住宅相邻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4米;当高层住宅相邻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米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时,防火间距可不限。但考虑到居住建筑的通风和采光,以上两种方 法实施难度都较大,实用性较差。 2、消防车道。小区内应布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应形成环状,宽度不应小于3.5米,至少有两个与小区外道路相通的出入口,出入口 的净高和净宽都不应小于4米。对于多层住宅应保证至少一个长边设 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 车道。除此之外车道的转弯半径、车道上的管线情况、车道下的耐压 能力也行。 3、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是每个住宅小区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消防设施,设置的数量应能保证每幢建筑都在其保护半径以内,位置应 设在消防车道旁,特别要注意的是DN100或DN150的主出水口应朝向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取水。应杜绝将室外消火栓设在绿岛中央 或无消防车道处的情况。 4、室内消火栓。超过7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及所有的高层住宅应设 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水泵结合器应设在消防车便于操作的地点,距水 泵结合器15—40米范围内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小区可合用消防水箱、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名称建筑与测绘工程系 姓名 学号 专业建筑工程 指导教师 2015年4月30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大中小型城市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且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消防设备和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式还是很严峻,需要更多更新的技术和设备、材料,来减小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率和降低高层建筑消防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发展引发了许多不容置疑的新问题,如造价提高,管理费用增加,设备要求复杂,施工困难,建设周期长,工作条件受限制,防火、防爆、防盗、防震的安全问题难以解决,而其中的防火问题尤为重要和不可忽视。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体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和消防安全的管理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建筑火灾实例来看,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带来一定的社会负效应。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火灾;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high-rise buildings are increasing, but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improve, but in the form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is still very serious, need more updat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aterial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n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caused many new problems such as cost increase, allow all doubt, increased management costs,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re complex, difficult construction,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working conditions are restricted, fire, explosion proof, anti-theft, shockproof and fire safety problems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literature method, individual cas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and fire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many examples of building fire, high-rise building fire, will cause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and bring social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must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oblem.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Fire,Safety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