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黄颡鱼稚鱼和生殖季节雌鱼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维普资讯
32 3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第 2 卷 1
12 2 生长 观察发育的同时测量生长情况。在显微镜下用 目测微尺和游标卡尺测量体长、头长和 ..
体高 ( 精确到 00 m ;用 T —38 .1m ) G 2 A型电光分析天平 ( 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称量体重 ( 精确到 00 g 。体长、体重 日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 .1m )
体长 日 增长率 × 0 %, 10 体重 日 增长率 : × 0 %, 10
其中: 2 日 、 分别为 t 2 t、t 为 龄; : 时的体长 ( m ;W 、 分别为 t 2 、t m ) 1 时的体重 ( g 。 、t m ) 分别采用抛物线相关方程 ( = + L )和幂函数相关方 程 ( a a+ e W= )拟合瓦氏黄颡鱼仔
稚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式中: 为鱼体长 ( m ,W为鱼体重 ( g , 为 日 ( ) m ) m) t 龄 d。
123 数据处理 用方差分析的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
2 结 果
2 1 仔稚 鱼的发 育 .
2 11 前期仔鱼 ..
瓦氏黄颡鱼仔鱼破膜至卵黄囊约 34 / 被吸收并开始摄食为止 ,但器官分化不完善,
摘要 : 在流水水族箱中 (( 2. -85 T ̄ 25 2.℃)对瓦氏黄颡鱼Ploar cei j ee gu ahl仔稚鱼的生长进行了 tb s l
研究 , 并对其发育进行 了描述 。结果表明 :该鱼的发育分为前期仔鱼 、后期 仔鱼 和稚 鱼 3 时期 ,分 个
别历时4 6和2 ; 、 2d 仔鱼期其头部和体高的发育较体长快;各鳍的发育顺序为胸鳍、尾鳍、背鳍、 臀鳍和腹鳍,发育完全历时 1 d 仔稚鱼体长和体重的生长趋势基本相同,仔鱼期生长速度较快 , 0 ; 稚
瓦氏黄颡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M oe u a ln n n n ls ff t cd b n i g p o en p ril lc lrco i g a d a ay i o a t a i i dn r ti a t s y a
e DNA n ar a be a fs i d kb r lc t h,Pet o a u a h l i l b gr s v c e l e i
Q N C u nj ,C E i i I r ho , U N Y N ig , I N u -i I h a -e i H N L— a ,L - a Y a , A G Y n JA G X eqn qo Ec
a ay i h w a v ra d h a tF P w r i l x r s e n H e d a i o e t s e . n lss v ra d p s i u s d h l n e d n s
8 % i o a io i a f C p /u ap o P r o e h at F P c n it f 2 p wi 6 b ' n rn l td r go 1 n c mp r n w t t to y r s c r / . a t f t e r AB o sse o 5 b t 2 p 3 - ta sae e in, s h h n h d 4 h u
P k口 九 似 ce .P r ftel e ABPc n it f 3 p e cd rti 1 a n cd ,a dh d a v rl ie tyo e U J硪 l at h v rF o i o sse o 3 5 b n o e apoeno 1 1 mioais n a loeal d n t d d f l i f
繁殖期雌性江黄颡鱼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繁殖期雌性江黄颡鱼卵巢、肝胰腺及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卵巢脂肪酸有21种、肝胰腺脂肪酸有19种、肌肉脂肪酸有18种,且三者脂肪酸含量有2个共同特点:⑴ 单不饱和
脂肪酸(MUFA)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⑵ n-3系列脂肪酸与n-6系列脂肪酸的含
广西农业科学 2010,41(1):66-69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繁殖期雌性江黄颡鱼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陈 涛1,于 丹1,赵 鑫1,谢瑞涛1,黄 凯1 *,张 盛2,陆 豪3
(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 530005;2 广西水产试验场,南宁 530031;3 南宁水产良种场,南宁 530033)
Key words: Pelteobagrus vachelli; fatty acid; ovary; hepatopancreas; muscle
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 又称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颡、郎丝江颡、硬角黄腊 丁、青楞子,隶属于鲇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 因其 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其鱼汤呈乳白色、 浓而不腥,鲜中带甜而深受广大消费 者 青 睐[1]。 目 前,对鱼体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已 经较 多 , [2,3] 有 关江 黄 颡 鱼 脂 肪 酸 组 成 分 析 也 有 报 道 , [4,5] 但 未 见 雌 性 江黄颡鱼体内脂肪酸组成与生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报道。 因此,为推动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工作的进一
Abstract: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ovary, muscle and hepatopancreas tissues of Pelteobagrus vachelli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s well as quantitativel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21, 18 and 19 kinds of fatty acids in ovary, muscle and hepatopancreas tissues, respectiv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in ovary, muscle and hepatopancreas possessed the highest relative content of singl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followed by 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 relative content and unsaturated acid (PUFA). Further, the relative content ratio of n-3 series fatty acids to n-6 series fatty acids was higher than 1.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SFA in ovary (31.98±0.15)% was higher than that presented in muscle and hepatopancreas,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MUFA in hepatopancreas was the highest (55.67±1.42)%.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PUFA in ovary was 89.93% higher than that of hepatopancreas,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2.01±0.06)% and docosahexaenoic six acid (DHA) (11.95±0.17)% were found highest in ovary. Therefore, feeding parent Pelteobagrus vachelli with high n-3 serie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ould result into improved quality of parent fish eggs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fry.
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发育周年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发育周年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属于中华绒螯蟹科。
其肉质细嫩味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而性腺发育是瓦氏黄颡鱼的生殖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其繁殖力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发育周年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了解其性腺发育过程,分析生殖腺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的发育规律和变化,可以为保护嘉陵江瓦氏黄颡鱼生态环境,促进其良性生长发育,提高其养殖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以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性腺解剖、活体观察等方法,研究其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重点探究其在不同季节和环境因素下的性腺发育规律、腺体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差异等方面。
研究目标是:1、掌握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的解剖结构;2、分析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3、探讨不同季节和环境因素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4、研究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差异。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1、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解剖:采用显微镜、剖解和切片等方法,对其雌性性腺进行解剖和观察,了解其实际形态和结构特征。
2、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活体观察: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雌性性腺进行活体观察,探究不同季节和环境因素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
3、性腺切片标本制备:将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材料采集后,制备成常规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学等方面的研究。
4、数据统计和分析:将所得性腺发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不同季节和环境因素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雌性性腺发育的影响规律,腺体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差异等方面的结果。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嘉陵江瓦氏黄颡鱼性腺发育的规律和变化,对于促进其繁殖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帮助。
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嘉陵江瓦氏黄颡鱼养殖技术和环保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

我省农民专业养鱼合作社已在古田、武平和上杭等地建功立业,但常有人询问,养什么样的鱼能赚钱?做什么样鱼饲料有赚头?或许鮠科黄颡鱼属(P seudo bagrus sp)值得一提。
现特撰《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一文供参考。
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艾春香黄颡鱼(P seudo bagrus sp)是鮠科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主要种类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分布在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尚具食疗功效,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因此,大力发展其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现将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发概要总结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1. 生活习性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光线要求暗,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
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6.0~9. 0,最适pH值为7.0~8.4。
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 mg/L 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会窒息死亡。
2.食性黄颡鱼食谱较广,且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食物组成有所变化,它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鱼卵、虾、螺、蚌、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而且随环境、季节变化和鱼体的大小不同,其食性有所差异,春季常吞食鱼卵,季节寒冷时食物以小鱼居多,底栖动物渐渐减少;体长2cm~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cm~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 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不同脂肪源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期 陆 游 ,等 :不 同脂肪 源对 黄颡 鱼幼 鱼生 长性 能 、体 成分 、血 清生 化指标 、体组 织脂 肪酸 组成及 抗 氧化 能力 的影响 1095
性 良好 ,易 于 吸 收 。但 是 受 资 源 的 限制 ,近 年 来 全 球 鱼 油 产 量 降 低 ,不 能 满 足 水 产 养 殖 业 的 需 求 ,并 且 其 价 格 也 随 之 迅 速 上 升 。为 了维 持 水 产 养 殖 的 持 续 发 展 , 降低 饲 料 的 生 产 成 本 , 急 需 寻找合 适 的替代 脂 肪源 。
且 说 明 了黄 颡 鱼具 有 延 长 和 去 饱 和ALA和LA的 能力 。
关键 词 :黄 颡 鱼 ; 不 同脂 肪 源 ; 生长 性 能 ;脂 肪 酸 组标 志 码 :A
脂 肪 作 为 鱼 类 生 长 所 必 需 的 营 养 物 质 之 一 , 具 有 许 多 重 要 的 生 理 功 能 ,包 括 为 机 体 提 供 能 量 ,是 机 体 组 织 的重 要 组 成 成 分 ,作 为 脂 溶 性 维生 素 的 载体 ,能提 供 必需 脂 肪 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EFA)、激 素 和 维 生 素类 的合 成 原 料
等 ,并 且 添 加适 宜 的脂肪 源 和脂 肪 水 平 ,能节 约 蛋 白质 , 降低 饲 料 成 本 ,减 少 环境 的 污 染 。 鱼 油作 为传统 水产 饲料 常用 的脂肪 源 ,EPA(eico.
sapentaenoic acid,C20:5n.3)和 DHA(docosahexaen— oic acid,C22:6n一3)等 必需 脂肪 酸含 量 丰 富 ,适 口
有 显著 差 异 。 椰 子 油(C0)组 的SOD和 GST活 性 最 高 ,而MDA含 量 最 低 。研 究 表 明 ,在 添 加豆 油的基础 上 ,椰 子油、苏子 油、葵 花籽油和鱼 油与葵 花籽油 1:1混合 油都可 以用作 黄颡鱼饲料 的脂肪源 ;证实 了鱼体 组织 中脂肪 酸组成基本可 以反 映饲料 脂肪 酸组成 ,并
饥饿对瓦氏黄颡鱼和异育银鲫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墨
、
豳1
加
咖{
更 大 , 6d , 第 后 则蛋 白质 的减 少幅度更 大 。 2 鱼体蛋 白质 、脂肪 和能 量含量 与 干物 质含 量 的 . 2
关 系( 图 1表 2 见 、 )
干物 质 含 量 ( %)
注: ▲和 实 线 代 表 瓦 氏黄 颡 鱼 , 和 虚线 代 表异 育 银 鲫 。 一
表 1 瓦氏 黄颡 鱼和 异 育 银 鲫 在 不 同饥 饿 时段 的鱼 体 干 物 质 、 白质 、 蛋 脂肪 和 能量 含 量 ( 值 ± 准 差) 平均 标
注 : 标 字 母 表 示 D na '检 验 的 结 果 , 肩 u cns 字母 不 同表 示 有 显 著 差 异 (< . ) P 00 。 5
度 比蛋 白质 的减 少 幅度 更大 , 6d后 , 蛋 白质 的 能要 限定严格 的前 提条件 。 第 则
减少 幅度更大 。一般认 为 , 饥饿期间 多数 鱼类首先 主
参 考 文 献
要消耗 的物质是脂肪和糖原 , 对蛋 白质 的利用较少 , 当 [] 钱云 霞, 1 陈惠群, 孙江飞. 饥饿 对养 殖鲈鱼血液生理 生化指标 的 脂 肪和糖 原 大量消 耗后 才开 始较 多地 利用 蛋 白质 f 3 】 。 影响Ⅱ . ] 中国水产科 学, 02 62: 2 16 20 , () 3 — 3 . 1 本试验 显示 , 瓦氏黄颡鱼 比异育银 鲫更早 消耗蛋 白质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90 3 : — 8 , 9() 3 8. 1 8
[] El B d o oio fbo nt u (am mt . n 6 ltJM. oycmps i o rw r t Sl ot t L. i tn o a )i rlt nt tm eauea drtns e [. . i E o.17 , 5 ea o p rtr n i i J J m. c1 9 4 4 : i oe a o z 】 An ,
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二、研究背景黄颡鱼是我国常见的高蛋白鱼类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出现了一些养殖问题。
其中,营养不均衡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吸收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既可以保证黄颡鱼的生长健康,又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内容1.调查不同品种的黄颡鱼幼鱼生长特点和营养需求差异。
2.借助现代生物学和营养学的相关理论,建立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营养需求模型。
3.通过对比幼鱼在不同饲料和不同营养素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分析、比较幼鱼对不同营养素的吸收需求。
4.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摄取量。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在探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吸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以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水产营养学和水产养殖领域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书目。
六、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黄颡鱼幼鱼的不同饲食组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幼鱼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营养素含量对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而确定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摄取量。
七、预期成果1.确认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营养需求量。
2.制定科学合理的黄颡鱼幼鱼饲养方案。
3.提高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4.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文献。
八、研究周期和预算本研究的周期为2年,预算为100万元。
其中,包括实验设备、试剂、动物购买、实验饲料等费用。
九、研究团队本研究由具有丰富水产养殖经验的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包括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8期2011年8月水产科学FISH ERIES SCI EN CEVol.30No.8Aug.2011瓦氏黄颡鱼稚鱼和生殖季节雌鱼的脂肪酸组成研究朱定贵1,陈 涛2,谢瑞涛3(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2.邕江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5)摘 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瓦氏黄颡鱼稚鱼肌肉与生殖季节雌鱼卵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酸的含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稚鱼肌肉中的这两种脂肪酸种类差异显著;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C18:1n -9c 含量最高,分别为30.06%、43.15%和37.0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肝胰脏最高(52.4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以卵巢最高,分别为28.35%、33.97%,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 -3系列脂肪酸含量以卵巢最高,达23.94%。
在雌性瓦氏黄颡鱼的生殖季节,投喂C20:4n -3、EP A 、DH A 含量高的饵料可促进雌鱼卵巢发育。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脂肪酸;稚鱼;雌鱼中图分类号:S965.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11(2011)08-0481-04收稿日期:2010-12-13; 修回日期:2011-01-17.作者简介:朱定贵(196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管理;E -m ail:gx nxzdg@.脂类是构成鱼体营养成分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脂肪酸特别是n -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鱼类正常发育的重要物质,是构建脑和神经视网膜等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1],对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极其重要,是构成统称为类二十烷酸的高生物活性旁分泌素的前体[2-3]。
瓦氏黄颡鱼(P elteobagrus v achelli )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颇高。
关于黄颡鱼生物学特性[4]、营养与饲料[5-6]、人工繁殖[7]、脂肪酸与黄颡鱼的关系[8-10]的研究主要在受精卵、仔鱼及幼鱼水平。
笔者就瓦氏黄颡鱼稚鱼和生殖季节雌鱼体内脂肪酸种类,脂肪酸组成变化同生殖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研究黄颡鱼卵巢、肝胰脏及肌肉三者的脂肪酸种类组成与营养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鱼取自广西科嘉养殖试验场所培育的瓦氏黄颡雌性亲鱼和稚鱼。
稚鱼平均体长2.6cm,平均体质量1.4g;雌鱼平均体长19cm,平均体质量378.0g 。
试验鱼剥杀擦去血污,取鱼体背部肌肉、肝胰脏、卵巢,切成小碎片放入匀浆器中,0e ,研磨捣碎,呈糜状,供测试用;稚鱼去肌肉过程同雌鱼操作过程。
1.2 脂肪酸分析1.2.1 脂肪酸提取称取0.5g 的测试样品,研磨,先加入1m l 氯仿和甲醇混合液(体积比2B 1),漩涡震荡1min,再加入6m l 氯仿和甲醇溶液(2B 1),边加边用力振荡,室温放置,静置抽提4h 。
而后加1.5ml 双蒸水,3500r/m in 离心10min,使其完全分层。
分层后收集下层氯仿(含全部脂肪),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残液中加氯仿3ml 搅拌,再离心后吸取氯仿层,并加入提取液。
取氯仿提取液2ml,氮气吹干,称量质量,可得样品中总脂肪含量。
剩余提取液用氮气挥发干,密封,于-20e 储存待测。
1.2.2 脂类甲酯化所提取的脂类以0.5mol/L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皂化后,采用三氯化硼催化法制备的脂肪酸甲酯混合液,供气相色谱分析。
以标准脂肪酸甲酯对照。
1.2.3 脂肪酸分析采用Ag ilent689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 3.0mm @2.0m 玻璃填充柱;固定相为10%DEGS,80/100目;氢火焰离子检验器(FID);温度参数:柱温200e ,FID 温度250e ,进样温度250e ;载气为高纯度氮气。
1.3 数据处理用SPSS11.5软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 多重比较分析。
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方差表示,显著水平设置为P<0.05。
2结果与分析2.1瓦氏黄颡鱼稚鱼肌肉和生殖季节雌鱼各组织的脂肪酸种类瓦氏黄颡鱼各组织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见表1。
在瓦氏黄颡鱼雌鱼的卵巢、肝胰脏、肌肉中检测到脂肪酸种类分别有:19种、18种、17种,而在稚鱼肌肉中检测到15种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种类组成相同,但与稚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种类差异显著。
C22:5n-6仅在雌鱼的卵巢中检测到,C20:2在肝胰脏和卵巢中检测到,稚鱼肌肉中未发现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及C22:1n-9和C24:0。
在不同组织中脂肪酸组成不同,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C18:1n-9c(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分别达30.06%、43.15%和37.02%)、C16:1、C20:1n-3;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n-3、C18:2n-6、C20:4n-3、C20:5n-3、C22:5n-3、C22:6n-3;C14:0、C16:0(稚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达22.01%)、C18:0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
表1瓦氏黄颡鱼雌鱼卵巢、肝胰脏及肌肉所含脂肪酸比较(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种类雌性瓦氏黄颡鱼稚鱼卵巢肝胰脏肌肉肌肉C14:00.54?0.05c0.81?0.06b 1.25?0.07a 1.25?0.02aC14:10.24?0.02b0.23?0.01b0.23?0.01b0.44?0.01bC16:023.05?2.11a24.14?0.98a23.43?1.88a22.01?1.21aC16:1 3.59?0.12c 6.65?0.43a 4.71?0.30b9.38?0.88dC18:010.23?0.69a 5.14?0.53b 6.77?0.41b15.11?0.11cC18:1n-7c0.78?0.03b0.10?0.01b0.34?0.02b8.03?0.47aC18:1n-9c30.06?3.16c43.15?2.25a37.02?1.18b15.27?0.77dC18:2n-6 5.01?0.71b 5.43?0.50b7.98?0.22a 4.21?0.85bC18:3n-3 1.94?0.08a 2.01?0.21a0.91?0.06b0.57?0.44bC20:1n-3 1.89?0.11b 1.77?0.02b 1.91?0.20b0.77?0.14aC20:2 1.12?0.13a0.61?0.06b--C20:3n-30.51?0.03a0.20?0.01b0.26?0.02b0.50?0.04bC20:4n-3 2.50?0.06a 1.07?0.03b 1.01?0.05b 6.11?0.33cC20:5n-3 2.76?0.07a0.57?0.03c 1.69?0.09b 3.05?0.13aC22:1n-90.82?0.03a0.51?0.02b0.41?0.01b-C22:5n-3 2.12?0.05a 1.60?0.05b 1.70?0.21b 2.36?0.08aC22:5n-60.17?0.01---C22:6n-312.22?0.12a 4.45?0.16b8.39?0.40a10.93?0.97aC24:00.15?0.02c0.79?0.03b 1.20?0.06a-E SFA33.97?0.18b30.88?0.23b32.65?0.30b38.37?2.25aE M U FA37.38?2.45c52.41?3.02a44.62?2.01b33.89?1.71dE PUFA28.35?1.50a15.94?0.99c22.55?1.08b27.73?1.66aE n-3PU FA23.94?0.13a11.67?0.06c15.87?0.24b23.29?0.22aE n-6PU FA 5.18?0.13b 5.43?0.28b7.98?0.51a 4.21?0.24bn-3/n-6 4.62?0.11b 2.15?0.07c 1.99?0.09c 5.53?0.45b注:E SFA为饱和脂肪酸含量之和;E M U FA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和;E PUFA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和;En-3PU FA为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和;E n-6PUFA为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总和;n-3/n-6表示E n-3PUFA/E n-6PU FA;/-0表示未检测到.2.2瓦氏黄颡鱼稚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含量在瓦氏黄颡鱼稚鱼肌肉中检测到了15种脂肪酸(表1),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C22:5n-3、C18:2n-6、C20:5n-3、C22:6n-3、C18:3n-3、C20:4 n-3、C20:3n-3、C18:1n-9、C18:1n-7、C20:1n-3和C16:1,饱和脂肪酸主要有C18:0、C16:0(含量最高)和C14: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1.6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37%)。
2.3瓦氏黄颡鱼生殖季节雌鱼各组织脂肪酸含量由表1可知,瓦氏黄颡鱼雌鱼卵巢、肝胰脏及肌肉三者的脂肪酸含量均为:不饱和脂肪酸(37.38%~52.41%)>饱和脂肪酸(30.88%~ 33.97%)>多不饱和脂肪酸(15.94%~28.35%)。
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胰脏(52.41%)>肌肉(44.62%)>卵巢(37.3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卵巢(28.35%)>肌肉(28.35%)>肝胰脏(15.94%);饱和脂肪酸含量卵巢(33.97%)>肌肉中(32.65%)>肝胰脏(30.88%),各组织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基本相同。
卵巢中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分别为2.50%和482水产科学第30卷2.76%,肝胰脏中分别为1.07%和0.57%,肌肉中分别为1.01%和1.69%;二十二碳六烯酸(DH A)的含量分别是卵巢12.22%、肝胰脏4.45%、肌肉8.39%。
雌鱼3种组织中n-3系列脂肪酸与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之比均大于1,卵巢4.62最高,肝胰脏2.15次之,肌肉1.99最低。
2.4瓦氏黄颡鱼稚鱼和生殖季节雌鱼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从大类脂肪酸来看,瓦氏黄颡鱼稚鱼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生殖季节雌鱼(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稚鱼显著低于雌鱼(P<0.05),n-3/n-6则是稚鱼显著高于雌鱼(P<0.05)。
在瓦氏黄颡鱼成熟雌鱼肌肉中C18:1n-7和C16:1含量分别为0.34%和4.71%,而稚鱼肌肉中分别达8.03%和9.38%;而C18:1n-9含量在稚鱼和成熟雌鱼体内分别为15.27%和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