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5课时近似数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5课时 近似数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5课时 近似数 教案
师:其实生活还有很多有趣的数。请同学们课下先调查一下,再完成下面的问题吧。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来看看本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吧!
师:对,我们知道了正正好的数是精确数,差不多,接近等数是近似数,当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表示一个数,这时可以用近似数来表示哦,近似数一般会伴随“约”等近似的词语。
师:我们还学会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要看它的下一位,小于5时,就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大于或等于5时,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取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生:精确数有190、56近似数有3万多中的3万、7308万和约40万人次中的40万。
师:我们了解了世博会,那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吧,华山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师:同学,你标记的位置正确,其实我们四舍五入到百位,根据四舍五入法,看百位的下一位是5,等于5,则向前进1,这时,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大约是22021了。
生:我是这样想的,我在下图中表示出1万和2万,这中间的每一个小格表示1000,那这里就是18000了,很显然18000离2万的距离近,所以18000可以称:近两万。
生:哦,那我知道了,如果我要是写个13000,我先找出13000的位置,因为它离1万近,所以13000可以说成大约是1万了。
生:那要是15000呢,它到1万和2万的距离一样呀?那它该说成大约是多少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吧。25763四舍五入到十位,应该看十位的下一位,个位,个位上是3,小于5,就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后是25760,同理,我们算出的结果如下。
师:经过观察,发现得到数有可能一样。也就是同一个数,四舍五入到的位数不同,得到的数有可能是相同的哦。只要我们认真思考,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数学中的一些奥妙哦。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近似数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近似数教案与反思

第5课时近似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近似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庆典在60响礼炮声中开始,国旗护卫队正步行进了169步,寓意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69年不平凡的历程。

阅兵式与阅兵分列式共用时间近66分,有56个方队和梯队,约20万人接受了检阅。

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布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上面的数据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二、新课学习1.建议有条件的可以下载一段国庆60周年庆典的视频播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观看后再出示导入新课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自己默读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2.组织全班讨论:仔细观察这些数,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找到一些数的共性特点,将它们分类。

由于刚刚学习了大数的知识,一些学生可能会依据数的大小来分,一些则会按照单位分,如60,169,56,66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只要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到了数之间的联系都可以。

教师只要做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还有一种分法是按照“精确”与“大约”来分的即可。

3.分完之后,建议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进一步体会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区别。

教师适时小结:这里的“60”“169”“56”所表示事物的数量与现实是相符的,一个也不差,不多不少正好,所以是精确数;而“近66分”“约20万人”“近2万平方米”中的“66”“20万”“2万”这些数,与事物的实际数量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是大概的数量,所以是近似数。

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会对精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第5课时) 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第5课时) 教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第5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求出它的近似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位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14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

这时就需要近似数。

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5、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二、导学活动一:认识近似数活动任务:讨论“什么是近似数?”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呈现在大屏上,让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自学例7,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思考: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3、小组讨论:由组长带领,在小组内交流、记录,并形成小组意见。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补充、质疑。

5、梳理提升:在生产、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应用近似数.因为实际生活中往往测量或计算某些事物无法得到一个精确值的,所以要用近似数。

活动二: 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活动任务:探究“怎样求近似数?”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呈现在大屏上,全班读一读2、自主学习:自学例7,思考: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3、小组讨论:由组长带领,在小组内交流、记录,并形成小组意见。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教材P32,例6)一、(新知导练)想一想,填一填。

1.20.0682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位,“四舍五入”后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按“四舍五入”法写出商的近似数。

二、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1836÷2.5=14.436÷4.5=8 36÷0.5=72三、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5.52÷0.74÷92.保留两位小数。

5.47÷5 1.194÷4四、生活中的数学。

1.某公司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一条宣传广告,每天播出0.48分钟,付人民币5万元。

插播这条广告平均每分钟大约付人民币多少万元?(得数保留整数)2.科学调查表明,一块55公顷的湿地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00t,释放氧气584t。

(1)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释放氧气多少吨?(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五、41.134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商是一个两位小数,商保留一位小数是5.2。

除数最小是多少?先想想商最大是()。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一、1.四20.06820.072.二、×÷÷÷三、1.7.90.4 2.1.090.30四、1.5÷0.48≈10(万元) 2.(1)800÷55≈14.55(t) (2)584÷55≈10.6(t)五、5.2441.134÷5.24=7.8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四舍五入法来取一个数的近似值,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分数乘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对四舍五入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四舍五入的规则理解不透,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出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四舍五入的规则,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近似数的相关图片、例子等。

2.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求近似数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知道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呈现(10分钟)1.讲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

2.通过PPT展示例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体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讲解答案,解析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

(新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1.组织观察,发现问题。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列式计算。

质疑: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组织讨论,依次解决问题。

(1)如何解决除不尽这一问题?(2)你认为此题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应该怎么办?3.引导学生尝试求商的近似数。

(1)阅读教材第32页小精灵的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按不同的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提示结1.发现问题,尝试解决。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了解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计算。

汇报:19.4÷12= 1.61666…除到商为三位小数的时候,余数永远是8,除不尽。

2.(1)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除不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

(2)学生代表发言:如果以分为单位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如果以角为计数单位,应该保留一位小数。

3.(1)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完成前面的计算,按要求求出商的近似数。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教给学生计算技巧以及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课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自己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的后一位,然后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数”的结论。

在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巩固练习。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练习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教材P32,例6)一、(新知导练)想一想,填一填。

1.20.0682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位,“四舍五入”后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按“四舍五入”法写出商的近似数。

二、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1836÷2.5=14.436÷4.5=8 36÷0.5=72三、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5.52÷0.74÷92.保留两位小数。

5.47÷5 1.194÷4四、生活中的数学。

1.某公司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一条宣传广告,每天播出0.48分钟,付人民币5万元。

插播这条广告平均每分钟大约付人民币多少万元?(得数保留整数)2.科学调查表明,一块55公顷的湿地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00t,释放氧气584t。

(1)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释放氧气多少吨?(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五、41.134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商是一个两位小数,商保留一位小数是5.2。

除数最小是多少?先想想商最大是()。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一、1.四20.06820.072.二、×÷÷÷三、1.7.90.4 2.1.090.30四、1.5÷0.48≈10(万元) 2.(1)800÷55≈14.55(t) (2)584÷55≈10.6(t)五、5.2441.134÷5.24=7.85。

第五课 用四舍五入方法求近似数

第五课 用四舍五入方法求近似数

大数的认识第五课时: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材分析】:求近似数有四舍五入法,进1发和去尾法,本节内容之前是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本节内容把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课本第 13页的例7及做一做。

内容相对前面难一些,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并不简单,学生首先要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既要学会四舍五入法,又要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数进行改写,而且还并非仅仅是课题中所写的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还需要根据要求改写成以“千”、“百”等作单位的数。

而教材的编排意图显然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

显然,前面的过程是关键,这课的内容的学习将为今后学习省略亿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过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已经掌握了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少接触过近似数,只是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理解。

学生需要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

因此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大数的认识1.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解决措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省略尾数时怎样进行“舍”和“入”。

【解决措施】:引导发现,小组讨论。

【教学具准备】:课件【信息技术应用分析】:大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大数的认识(一)求近似数1.课件出示:(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