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

应用题案例:两个量的倍数(或几分之几)关系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等式.(1)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乙数÷甲数=b a(2)求甲数的b a 等于乙数? 甲数×ba =乙数 (3)已知甲数的b a 是乙数,求甲数. 乙数÷ba=甲数练一练:某班级有学生人数48人,其中女生占38,现在女生增加若干人,这样女生就占全班的25,求增加女生的人数.(用两种方法计算)【分析】方法一:算术方法,整个过程中,男生的人数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全班人数随着女生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男生所对应的几分之几发生了改变,原来是全班的318⎛⎫- ⎪⎝⎭.增加人数后,男生是全班人数的215⎛⎫- ⎪⎝⎭.所以可以用男生人数来求出增加后全班有多少人,男生人数:34818⎛⎫⨯- ⎪⎝⎭,再用求得的男生人数215⎛⎫÷- ⎪⎝⎭.就是增加后的全班人数了. 方法二:方程方法,先寻找等量关系,由于男生人数是个不变量,所以可以列出:增加女生前的男生人数=增加女生后的男生人数.分数应用题的类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练习题型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例题1】某校初三学生在体育达标测试中,有250人参加,其中51是女生,其余是男生,结果男生中的201以及女生中的52未达标,问达标学生共有多少人? 教法指导:可以让学生讨论本题属于那种类型的应用题,用什么运算,找出等量关系,熟悉应用题的类型。
解:男生达标人数:190)2011()511(250=-⨯-⨯(人) 女生达标人数:30)521(51250=-⨯⨯(人) 达标学生共有:19030220+=(人)答:达标人数共220人。
【试一试】一捆电线5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1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21少10米,第三次用去剩下的31,还剩几米?教法指导:建议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设置为相互PK 的形式。
六年级上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练习题(1)一名成年人身上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31.体重65千克的人,血液重多少千克?(2)筑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0千米,第二天修的比第一天多51,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3)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省是山东和河南,山东约有9000万人,约比河南少461,河南大约有多少万人?(4)实验小学美术组有40人,美术组人数是科技组的98,科技组人数是体育组的65.体育组有多少人? (5)实验小学美术组有40人,科技组人数是美术组的87,科技组人数又是体育组的65.体育组有多少人?(6)实验小学美术组有40人,美术组人数是科技组的98,体育组人数是科技组的54.体育组有多少人?(7)实验小学美术组有40人,科技组人数是美术组的87,体育组人数是科技组的54.体育组有多少人?按比例分配练习题1.配制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3,现要配制这种药水2400克,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克?2、把一根长4.5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3.一种糖水,糖与水的比是2:5,现在有糖水140千克,其中糖和水各有多少千克?4.一种混凝土,由水泥、沙子、石子按2:3:5拌制而成,现要这种混凝土6000千克,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5.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
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工程问题练习题1、修一条路,甲队3天修完,乙队5天修完。
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条路?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3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独做要1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多少小时完成?4一批布料,做上衣可以做20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30条,这批布料可以做多少套衣服?5、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6、打扫多功能教室,甲组同学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7、生产一批玩具,甲组要4天完成,乙组要6天完成,两组合做几天能完成这批玩具的?8、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5小时,乙队单独做要6小时。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专项练习---生活情景题

阶梯电费问题:1.目前,一个城市民用电的电价是0.52 元/千瓦时。
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如下。
(1)安装分时电后,小刚家3月份大约用电150 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2。
安装分时电表后小刚家应缴电费约是多少元?电量的3(2)4月份,小刚家共用电180千瓦时,缴纳电费83元,小刚家4月份谷时和峰时各用电多少千瓦时?2.某单位鼓励职工节约用电.规定每月职工用电收费标准为20千瓦时以内按0.2元/千瓦时计算,超过20千万时的按0.50元/千瓦时计算。
现已知某职工某月用电15千瓦时,那么他这个月应该交费多少钱?另一位职工因为经常忘记关电脑,用电量达到千瓦时,那么他应该交多少电费?4.某地的电费收取办法规定如下:每月用电在200千瓦时(含200千瓦时) 以内的,每千瓦时收费0.55元;每月用电超过200千瓦时的,超过部分每 千瓦时电多加0.10元。
小强1月份用电情况如图,他家1月份应付电费多 少元?5.问题:某市居民生活基本价格为0.4元,若每月用电度超过a 度,超出部分按基价的70%收费。
某户5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27元,求a.出租收费问题----基本公式:总 价=(总路程-起步路程)×单价+起 步 价 总路程=(总 价-起 步 价)÷单价+起步路程1.小花住在幸福小区,春游结束后,他一个人坐出租车从学校回家,起价 6元(2.5千米内含2.5千米),超过2.5千米每增加500米加1元。
1月1日 2月1日 电表读数 电表读数(1)小花家离学校4300米.到家时,他该付车费多少元?(2)小花从学校坐出租车回家付车费14元,小花家离学校至多多少千米?2.一种出租车的收费方式如下:4千米以内10元,4千米至15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1.2元,15千米以上部分每千米加收1.6元,某乘客要乘出租车去50千米处的某地,如果乘客中途不换车要付车费多少元?3.某城市出租车起价为5元(3km以内).以后每千米1.5元.某人乘出租车行驶5km.需付费多少元?4.某市出租车计价是4千米以内(含4千米)收费8元,超过4千米后每千米收费1.4元。
六年级数学盈亏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盈亏练习题假设小明有一笔零花钱,他决定去附近的超市买一些零食。
在超市里,他发现了一些商品在打折出售,于是他开始计算应该买多少数量的商品才能得到最好的盈亏情况。
1. 第一道题小明看到超市里的饼干正在以每包2元的价格销售,正常情况下每包的价格是3元。
他计算了一下,发现他可以用小于原价的价格买到这些饼干。
如果他买5包饼干,每包节省1元,那么他的总盈亏情况是多少?解析:原价每包饼干为3元,打折后为2元,每包节省的金额为3-2=1元。
小明买了5包饼干,总共节省的金额为1元/包 × 5包 = 5元。
因此,小明的总盈亏情况是5元。
2. 第二道题小明接着看到超市里的巧克力正在以每块4元的价格销售,正常情况下每块的价格是5元。
他计算了一下,发现他可以用小于原价的价格买到这些巧克力。
如果他买8块巧克力,每块节省1元,那么他的总盈亏情况是多少?解析:原价每块巧克力为5元,打折后为4元,每块节省的金额为5-4=1元。
小明买了8块巧克力,总共节省的金额为1元/块 × 8块 = 8元。
因此,小明的总盈亏情况是8元。
3. 第三道题小明还看到超市里的薯片正在以每袋6元的价格销售,正常情况下每袋的价格是7元。
他计算了一下,发现他可以用小于原价的价格买到这些薯片。
如果他买10袋薯片,每袋节省1元,那么他的总盈亏情况是多少?解析:原价每袋薯片为7元,打折后为6元,每袋节省的金额为7-6=1元。
小明买了10袋薯片,总共节省的金额为1元/袋×10袋= 10元。
因此,小明的总盈亏情况是10元。
通过以上的题目练习,小明学会了计算在打折商品中的盈亏情况。
他理解到通过比较正常价格和打折价格的差异,可以帮助他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以获得更多的盈利。
请读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盈亏情况,提高自己的经济理财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情境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情境练习题一、问题描述:小明在商场购买了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科学书,数学书的价格是科学书价格的两倍,两本书的总价格是120元。
请问数学书和科学书各自的价格是多少?二、解题思路及步骤:1. 设科学书的价格为x元,则数学书的价格为2x元;2. 根据题目可知,数学书与科学书的价格之和为120元,因此可以得出以下方程:2x + x = 120;3. 根据方程求解,可以得到:3x = 120;x = 120 ÷ 3;x = 40;4. 因此,科学书的价格为40元,数学书的价格为2 × 40 = 80元。
三、验证结果:将科学书的价格代入方程进行验证:2 × 40 + 40 = 120;80 + 40 = 120;结果与题目中给定的总价格一致,所以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四、问题拓展:如果小明购买的书籍不仅包括数学和科学,还有英语书和历史书,且英语书的价格是历史书价格的1.5倍,而数学书的价格是科学书价格的两倍。
假设四本书的总价格是240元,请问每本书各自的价格是多少?解题思路及步骤:1. 设科学书的价格为x元,则数学书的价格为2x元,英语书的价格为1.5x元,历史书的价格为y元;2. 根据题目可知,四本书的价格之和为240元,因此可以得出以下方程:2x + 1.5x + x + y = 240;3. 合并同类项得:4.5x + y = 240;4. 如果题目给出历史书的价格y,可以将其带入方程求解,得到数学、科学和英语书的价格;5. 如果题目给出数学、科学和英语书的价格,可以将它们代入方程求解历史书的价格。
通过以上的计算步骤,可以求得每本书各自的价格。
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更多的情境问题中,通过设定变量,并建立方程,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这种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情境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口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口算)一、分数的除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分数的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了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大家练习口算,提高分数除法的运算能力。
二、例题演练1. 求:7/10 ÷ 1/2 = ?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除法的被除数乘以倒数。
化简两个分数,变为:7/10 ÷ 1/2 = 7/10 × 2/1 = 14/10 = 7/5。
2. 求:2/3 ÷ 3/8 = ?解:同样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2/3 ÷ 3/8 = 2/3 × 8/3 = 16/9。
3. 求:5/6 ÷ 5/10 = ?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5/6 ÷ 5/10 = 5/6 × 10/5 = 50/30 = 5/3。
4. 小明有2/5个蛋糕,他想将蛋糕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块?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2/5 ÷ 4 = 2/5 × 1/4 = 2/20 = 1/10。
因此,每个朋友能分到1/10块蛋糕。
5. 有一块果饼,小红吃了其中的3/8,小明吃了剩下的5/12,还剩下多少?解:将除法转化为减法。
将3/8和5/12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24,化简分数,变为:3/8 = 9/24,5/12 = 10/24。
那么,剩下的果饼为:24/24 - 9/24 - 10/24 = 5/24。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并且提高口算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分数的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将物品平均分给他人、计算剩余量等等。
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口算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强化基础知识,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分数解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分数解比例练习题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解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解比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六年级分数解比例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小明和小红一起种花,他们两个人共种了60朵花。
小明种的花占总花数的1/3,问小明和小红分别种了多少朵花?解析:设小明种的花数为x,那么小红种的花数就是60-x。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1/3,我们可以写出等式:x/(60-x) = 1/3。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小明种的花数是20朵,小红种的花数是40朵。
2. 小华家共有苹果、橙子和梨三种水果。
苹果的数量是橙子的3倍,梨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
若共有30个水果,问每种水果的数量各是多少?解析:设橙子的数量为x,那么苹果的数量就是3x,梨的数量就是2*(3x)。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总数为30个水果,我们可以写出等式:3x+ x + 2*(3x) = 30。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橙子的数量是6个,苹果的数量是18个,梨的数量是12个。
3. 甲、乙、丙三个人共有铅笔,甲有20支,比乙多2支,比丙少3支。
请问乙和丙各有多少支铅笔?解析:设乙有x支铅笔,那么甲有x+2支铅笔,丙有x-3支铅笔。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总数为20支铅笔,我们可以写出等式:x + (x+2) +(x-3) = 20。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乙有7支铅笔,丙有4支铅笔。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解比例问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要设定未知数,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建立等式。
然后,通过求解等式,得到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解比例不仅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解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食物配比等等。
在学习解比例时,同学们要多做练习题,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意思,准确地建立等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免费下载】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实践应用习题选编快乐老师收集1、六(1)班有45名同学来到公园乘船游玩,公园大门口贴着一张购票须知,请你根据以上须知,为他们设计至少两种购票方案,并找出一种最省钱的方案。
6、甲商场以打九折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10元购物券优惠。
张阿姨打算花掉500元,在哪家商场购物更加合算?为什么?7、商店推出大酬宾活动:购物满198元,送100元购物券,凭购物券加上50元以上的现金可以购买商店里的任何商品。
小明帮妈妈选了1件220元的羊毛衫,得到100元的购物券,然后又添80元买了一个皮包。
请你算算,小明实际购物相当于打几折?8、“五一”长假期间,学校组织了30名优秀队员去公园游玩,由6名老师带领。
公园入口处的“购票须知”写道:“每人凭票进门。
儿童、成人一律每张30元,40张开始可以享受团体20%优惠”。
买票时老师付给售票员1000元,你认为够了吗?请用数学知识来说明你的观点?9、某小学要买50个足球,现在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
三个商店的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商店的优惠的办法不同。
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店: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20元。
为了节省费用,学校应该在那家商店购买?为什么?10、五一节快到了,各个商场又使出了商品销售大战的各种绝招。
服装超市的广告是:满300送100明星超市的广告是:全场一律7折(7折即按原价的70%出售)百货大楼的广告是:全场5折起(5折即按原价的50%出售)看了这些广告,假如小芳的妈妈要买一件200元的羊毛衫,你说该做怎样的选择?请说明你选择方法的合理性。
11、甲商场服装按原价的70%销售,乙商场服装满100元返还35元,不满100元的部分不计算。
从省钱的角度看,如果你去买一件原价250元的服装,会在哪个商场?如果是300元的服装呢?乙商场的促销有两种含意:一是:满100元返还35元,哪怕达到199元也只是返还35元,只有达到200元才返还7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中心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检测题
一、填空。
18%
X 2
1、如果—=—,那么X和Y成()关系;如果14X=Y,那么X和
2 Y
丫成()关系。
2、估计你的身高大约是(),你现在所在教室黑板面积大约是()。
3、一种产品的售价是100元,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这时的售价师99
兀。
()。
4、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把它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克。
二、操作和计算16%
1、量量、算算、画画。
(下图是缙云县老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
)
(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___ 边大约_______ 米处;
(2)缙云实验小学在东北边,与正北成40°夹角,离十字街300米处,请用
“ •” 在图中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
(3)十字街东边300米处是寺后路,它与复兴街平行,在图中画线表示寺后路。
2、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3、分别过P点画出线段OA和OB的平
三、综合运用76%
1、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
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
盒面注明“净含量:240毫升”。
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
8%
2、有60吨沙子准备运到建筑工地,小王和大刘都想承运这项任务。
小王:我有一辆载重6吨的大卡车,每次运费120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 运费打九折。
大刘:我有一辆载重4吨的小卡车,每次运费85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八折。
你认为给谁承运最合适,为什么?8%
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8%
3、商店同时卖出两台洗衣机,每台2400 元,其中一台比进价高20%,另一台比进价低20%。
总的来看商店是赚钱还是赔钱?8%
4、请你采购三家文具店,作业本的价格都是每本0.5 元,不过店家的优惠措施有所不同:华丰店:一律九折优惠,中洋店:买 5 本送 1 本,光龙店:满55 元八折优惠。
六( 1 )班要买100 本作业本,去哪家商店购买比较合算?请写出思考过程。
8%
5、小明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一个实验:
①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 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 5 厘米;
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
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得数保留整数)8%
6、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小明兴奋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长方形的面积随着周长的增加而增加'
7、某市10路、20路、30路公交车,都从同一车站发车。
10路车每5分钟发一班车,20路车每8分钟发一班车,30路车每10分钟发一班车。
这三路车都在早上5点50分同时发出第一班车。
(1)这三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在什么时刻?7%
(2)该车站在晚上9点50分停发全部班车,那么这一天中三路车共有几次同时发车?7%
8、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
1、李丽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共付费17.6元,李丽家到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 7%
2、王老师从学校去相距6千米的人事局取一份资料并立即回到学校,他怎样坐
车比较合算?需付出租车费多少元?7%
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