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上)
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_1

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向无隶属关系的单位答复问题时使用_____。
A: 批复B: 通报C: 通知D: 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系统解析: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故本题答案选D。
2、多选题公文按照行为方向和行文关系可以分成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下列公文可作为平行文的有_____。
A: 报告B: 函C: 批复D: 知照性通知参考答案: BD本题解释:【答案】BD。
解析: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
如:函。
知照性通知用于一些不需要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或调整、印章启用或更换以及召开会议等,主要起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作用,发送对象较广泛,对下级、平级机关均可发送。
BD当选。
A是上行文,C是下行文。
故本题答案为BD。
3、多选题下列文种属于狭义司法文书的是_____A: 刑事裁定书B: 民事起诉书C: 刑事上诉书D: 行政判决书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答案】AD。
解析:司法文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上的司法文书是指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根据有关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规定,针对案件中的程序和实体问题制作的并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广义上的司法文书除包括前述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书面文件外,还包括案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制作的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等文书,同时还包括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等在办理非诉讼案件过程中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所以答案选AD。
4、单选题公文中的请示均属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处理,_____,限期批复。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行文规则格式(上)

课件名称: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行文规则格式(上)测试题目共:15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第1题、属地关系完全属地化之后,行文关系也会一直存在。
(是否题)(分值:6)A.对B.错第2题、主办机关不积极联络会办机关促进事情进行属于联合行文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是否题)(分值:6)A.对B.错第3题、企业和行业协会要独立于政府之外,但企业可以与行政系列的单位联合行文。
(是否题)(分值:6)A.对B.错第4题、企业没有级别、法人地位同级对等,相互之间以示尊重用特殊行文用函。
(是否题)(分值:6)A.对B.错第5题、在联合行文中,对于不严重错误的另一种处理办法就是废止。
(是否题)(分值:6)A.对B.错第6题、行政隶属关系的特征是()。
(单选题)(分值:6)A.平级B.直属C.相邻二级D.相邻一级第7题、以下属于垂直关系管理的是()。
(单选题)(分值:6)A.海关B.航空C.交通D.住房第8题、联合行文的关系特征是()。
(单选题)(分值:6)A.协商一致共同实施B.联合每个部门实施C.共同发文D.协同发文第9题、垂直管理关系的关系特征是()。
(单选题)(分值:6)A.条条管理B.直属管理C.协调D.多层管理第10题、业务主管的关系特征是()。
(单选题)(分值:6)A.单项业务隶属B.多项业务隶属C.单项业务管理D.多项业务管理第11题、内部管理关系具有()特征。
(多选题)(分值:8)A.内部事务协调B.内部事务管理C.内部事务处理第12题、以下不能以业务指导关系进行行文的是()。
(多选题)(分值:8)A.干部任免B.奖惩C.行政支出D.买车买房第13题、以下属于公文的行文种类的是()。
(多选题)(分值:8)A.内部管理关系B.行政隶属关系C.垂直管理关系D.联合行政关系第14题、内部管理系统中遵循的原则是()。
(多选题)(分值:8)A.从简B.多层C.系统D.协助第15题、业务指导关系的特征是()。
自考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章节考点汇总

考试分析考试结构为20%25%30%25%。
2:3:3:2。
考试方式150 60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30130多选5210简答5525论述2102011515考试技巧1VS 23123考试方法12345课程性质课程特点1-45-9基本要求谢谢第一章公文考点一公文考点二公文的含义(1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必要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4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考点三公文的产生与发展上古夏商周考点三公文的产生与发展战国秦汉考点三公文的产生与发展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正确答案:C】考点四公文的特点1、法2、法3效4、规5、规考点五公文的作用1. 范2. 领导3. 传4. 公5. 凭据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正确答案:A】考点六公文的分类1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考点六公文的分类2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考点六公文的分类3法律、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考点六公文的分类4考点六公文的分类5、从内容的性质与作用划分公文公文公文公文公文公告通知制度请示考点七公文的文种12(1权限(2关系;(3目的和要求。
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E.【正确答案:ABE】讲解归纳与举例2. )A.B.C.D.E.【正确答案:ABC】谢谢第二章公文写作考点一公文写作1代机关立言2送审稿。
考点二起草1、一人2、多人一人3、小组一人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公文。
考点三公文质量和效用•••公文质量思想内容文字表达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正确答案:D】考点四公文写作的特点1.遵命性强;2.针对性强;3.群体性强;4.政策性强;5.时限性强;6.规范性强。
考点五公文写作基本要求1.2.3.)4.5.讲解归纳与举例1. )A.B.C.D.E.【正确答案:ABCDE】考点六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选、简)1.2.考点六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选、简)1. 2. 3.4.1.主题2.观点3.材料4.结构5.语言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正确答案:B】考点七为何要加强公文写作人员修养1. 曹丕典论·论文》2.效用②领导3.工具讲解归纳与举例1.)A.B.C.D.【正确答案:A】谢谢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考点一公文体式1=考点一公文体式2(1(2)1956(3)1996考点二公文的文体123考点三公文的表达方式123考点三公文的表达方式文种讲话稿叙述说明(最主要、常用)议论夹叙夹议。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要点一、官方文件1、涵义: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党务政务,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处理行政事务所使用的正式文字材料。
2.功能:(1)是发布和传达机关决策的载体。
(2)执行或指导决策实施的工具。
(3)工作基础和检查凭证。
(4)官方联系的纽带。
(5)宣传教育手段。
3、特点:(1)内容上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2)效能上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3)形式上的程式化规范化。
(4)使用上的一定范围和时限。
(5)文风上的准确与庄重。
4.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处理、管理、整理(归档)、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的工作。
2、公文写作要求1、具有合法性,即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
2.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反对纸面主义和形式主义;它应该是真实可行的。
注重及时性。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
三、公文缮写要求1、序码根据规定,编制公文最常用的顺序码是:第一层:一、二、三;二楼:(I)(II)(III);三楼是1楼2. 3.......;四楼是(1)(2)(3)。
不到四层-0-选择2.号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阿拉伯数字应用于公历的世纪、年、月、日和小时;年份不能缩写。
例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
公文书写时间:行政机关公文用汉字书写,党的机关公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3.公文必须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
四、公文的种类及写作(注:带*者为特有)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为13类:*命令(令)、*议案、*公告、*公告、决定、意见、通知、通知、报告、请示、答复、,信件和会议记录。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共有14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一)_真题-无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一)(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命”这一文种最早见于______A.《尚书》 B.《礼记》 C.《老子》 D.《诗经》2. 命令(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______A.指令性公文 B.指导性公文 C.指挥性公文 D.指示性公文3. 在我国古代,将“命”和“令”改称为“制”和“诏”的是______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汉高祖4. 下列哪一机关不得单独使用命令?______A.省委 B.市政府 C.省政府 D.省军区5. 建国以前,我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使用过的文种是______A.“制” B.“典” C.“诰” D.“训令”6. “命令(令)”这一标示方法始于______A.1951年 B.1957年 C.1993年 D.2000年7. 下列机关中有权发布命令的是______A.县委 B.省人民代表大会 C.乡人民政府 D.村委会8. 下级机关或有关人员必须按照命令的指挥行动,不能讨价还价,不能打折扣,更不能拒不执行。
这体现了命令的______A.指挥性 B.绝对性 C.强制性 D.系统性9. 国家行政机关为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而发布的命令是______A.国务院令 B.发布令 C.嘉奖令 D.行政令10. 公布令也可称为______A.广告令 B.行政令 C.军事令 D.颁布令11. “命令”单独编号的期限是以______A.年度为限 B.月份为限 C.会议日期为限D.任期为限12. 公布令必须把法规全文放在______同时公布。
A.命令之前 B.命令之后 C.单行本中 D.附件中13. 行政令正文的主要部分是______A.命令事项 B.执行要求 C.命令原由 D.具体措施14. “命令(令)”中,如果是个人署名,应在姓名前注明______A.发文机关 B.签署时间 C.成文时间 D.职务15. 议案的文种性质是______A.指导性 B.纪要性 C.建议性 D.命令性16. 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名称是______A.建议 B.议案 C.提案 D.意见17. 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是在______A.1990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7年18.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法定代表人数是______A.3人以上 B.5人以上 C.10人以上 D.30人以上19. 在各级政协会议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上,政协委员和职工代表提请会议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是______A.意见 B.议案 C.提案 D.建议20. 下列有关议案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一个议案只能提出一个事项 B.不具可行性的事项,可以作为议案提出 C.没有获得通过的议案,具有较低的法定效力 D.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21. 具有“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等特点的公文是______A.命令(令) B.决定 C.议案 D.意见22. 组成议案的标题的各部分不包括______A.文种 B.提议案时间 C.提议案人 D.议案内容23. 提交议案的时限是______A.一般在预备会议之前 B.一般在预备会议之后 C.在大会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 D.大会议程确定之后24. 提议案人包括______A.机关 B.居民 C.企业 D.公司经理25. 议案的运作程序与一般公文有所不同,因此议案没有______A.发文机关标识 B.发文号 C.成文时间 D.公文生效标识26. 建国后,将决定列为正式公文文种,是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______A.《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B.《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 C.《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D.《公文处理暂行条例》27. “决定”作为公文文种,最早见于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之中,通过此重要文件是在______A.1935年11月 B.1932年11月 C.1931年11月 D.1938年11月28. 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______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 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29. 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或安排的公文,其作用为______A.建议性 B.指令性 C.指导性 D.告知性30. 用于对某些性质重要、影响较大的个人或事件作出决定,目的是引起注意或警惕,扩大正面影响,缩小消极影响的决定是______A.个案型决定 B.指挥型决定 C.知照型决定 D.指示型决定31. 知照型决定的目的是______A.导向作用 B.广而告之 C.引起注意或警惕 D.扩大负面影响32. 指挥型的决定因为波及面大,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的是______A.扩大正面影响 B.缩小负面影响 C.理由部分要非常详细 D.不能违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33. 个案型的决定由三部分组成,即个案事实分析、决定事项和______A.期望要求 B.执行要求 C.社会要求 D.号召34. 决议的文种性质是______A.指挥性 B.命令性 C.纪要性 D.指导性35. 对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在行文时应使用______A.决定 B.决议 C.会议记录 D.会议纪要36.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一个文件,将决定和决议列为一类公文,这个文件是______A.《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B.《文件处置办法》C.《国家行政公文处理暂行办法》D.《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37. 决议主要分为决策部署型和______A.直接指导型 B.批转执行型 C.结果公布型 D.个案分析型38. 具有“表达群体意志、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特点的公文是______A.决定 B.决议 C.指示 D.意见39. “指示”作为文种,最早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机构。
《公文写作与处理》一

▲主体部分:
▲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包括: 1.主题词; 2.抄送机关; 3.印发单位; 4.印发时间; 5.印制份数。☆
第三讲 公文的体式
第二节 公文的构成要素与书面格式 版记部分包括: 1.主题词; 三、行政公文的特定格式: 2.抄送机关; 1、命令(令)格式 3.印发单位; 2、信函式格式 4.印发时间; 3、会议纪要式格式 ☆ 5.印制份数。
第三讲 公文的体式
第一节 公文体式概述 四、公文中的常见词语: 3、缩略语 2、惯用语 如:“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如:“抓辫子”、“吃大锅饭”、“饱 汉不知饿汉饥”、“唱空城计”、“豆腐渣 工程”
第三讲 公文的体式
第一节 公文体式概述 四、公文中的常见词语: 4、成语 3、缩略语 如:“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第一讲 公文概述 第二讲 公文写作
第一节 公文写作概述 一、公文写作:
——代机关立言☆
起草初稿 讨论修改 形成送审稿
第一讲 公文概述 第二讲 公文写作
第一节 公文写作概述 二、公文的质量: 一、公文写作:
1、思想内容方面的“三强” ——代机关立言☆ 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起草初稿 讨论修改 形成送审稿 2、文字表达的质量
第三讲 公文的体式
第一节 公文体式概述 四、公文中的常见词语: 1、特定用语 ⑩结尾用语 ⑨谦敬用语 如:此令、此布、此告、为要、为盼、 如:恭请、敬请、谨请、惠于、惠赠、 请批示、请批复、特此函告、特此函达、特 惠示、承蒙协助、承蒙惠允、不胜、不胜荣 此通知、特此通告、请遵照办理、请认真贯 幸、不胜感激 彻执行、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 执行
第一讲 公文概述
第三节 公文的分类与名称 一、公文的分类: 1.按公文来源划分 (1)对外文件; (2)收来文件; (3)内部文件。
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上)(一)

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上)(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66.00)1.规定的文种性质是______∙ A.陈述性∙ B.商洽性∙ C.规章性∙ D.法规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要点是对规章类文书概念的理解,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
答案为C。
2.“办法”规范的内容比“条例”“规定”更______∙ A.概括∙ B.具体∙ C.特殊∙ D.灵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办法和条例、规定一样,同属行政法规。
但“办法”规范的内容比“条例”、“规定”更具体、更细致,它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者是对法律、条例、规定等在执行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具体做法的补充规定。
答案为B。
3.办法的写法一般常见的是______∙ A.表格式∙ B.分层式∙ C.条款式∙ D.多级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办法的写法基本上和条例、规定一样,内容比较多的用“章条式”,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共九章、五十七条;一般常见的是“条款式”,如《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共二十五条。
答案为C。
4.欲对行政工作作具体规定,宜采用的规章类文书的文种是______∙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规章(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办法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者是对法律、条例、规定等在执行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具体做法的补充规定。
答案为C。
5.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______∙ A.章程∙ B.办法∙ C.实施细则∙ D.规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法律、法规必须概括,实施细则必须具体,便于操作。
实施细则的内容,必须和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相对应。
答案为C。
公文写作与处理(全完)

公文写作与处理1.公文的作用有:领导与指导作用\行为规范作用\传递信息作用\公务联系作用\凭据记载作用.2.下列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的是:条例\规定.3.从文件的发送目的可将文件分为:主送件\抄送件\转发件\批转件.4.下列文种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有:议案\指示\会议纪要.5.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请示\报告.6.按照公文的性质与作用划分机关公文的类别,公文可分为: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7.汉代以前,我国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金石\甲骨\青铜\竹木\缣帛.8.在我国古代,类似报告的陈述性公文主要有:书\表\奏\状\呈.9.公文质量在思想内容方面主要应做到: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10.公文质量在文字表达方面主要应做到: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为规范.11.公文主题的修改主要是看:主题思想是否鲜明\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12.在公文起草中,围绕发文主旨所收集的材料应当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适用性\时效性.13.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是:明确发文主旨\收集有关材料\拟出写作提纲\认真起草正文\反复检查修改.14.下列文本,具有实际效力的有:正本\试行本\暂行本.15.编制发文字号的作用是:可作公文的代号使用,便于查找和引用\便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16.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作用是: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17.下列哪些文件的成文时间以批准时间为准:法规类文件\规章类文件.18.上行公文一般只确定一个主送机关,是因为主送机关多了:会造成责任不明的现象\会影响团结\会造成彼此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延误问题的及时处理.19.副本的作用主要是:传阅\参考\备查.20.在以下公文格式要素中,应标注在公文首部分的是: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21.下列文种属于直达基层组织或群众的行文方式的有:公告\布告\公报.不属于的是:简报\批复.22.下列行文方式属于越级上行文的是:市文化局行文给省政府\市文化局行文给国务院. 不属于越级的是:市文化局行文给省文化厅\市政府行文给省政府\区委行文给市委.23.下列可以联合行文的有:市政府和市委\市公安局与市工商局\市委与市委组织部. 不可以联合行文的有:市政府与市公安局\市政府与省政府.24.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指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它确定的根据有: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职权范围.25.以下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应使用平行文的有:甲省民政厅与甲省人事厅\AA大学与AA市公安局\甲省财政厅与乙市园林局.26.哪些机关有权发布命令:国务院\省政府. 无权发布命令的是:省委\县委\省委宣传部.27.命令的特点有: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28.命令的写作语言要求有:准确\凝炼\庄重\有力.29.指示的特点有:针对性\原则性.30.指示的正文包括: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31.下列属于下行文的有:意见\指示\决定\决议.32.决定的主要特点是:内容重要\政策性强\有约束力.33.下列属于告知性公文的是:公告\通知. 不属于的是:请示\议案\命令34.公告的写作要求有: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内容明确\语气庄重\注意格式.35.常用的公报类型有: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36.通报的特点有:周知性\指导性.37.通报的类型有: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传达事项型.38.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务性通知的有:关于召开**会议的通知\关于国庆节放假的通知\**大学关于新生入学缴费的通知. 不属于事务性通知的有: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通知.39.下列古代文种中属于上行文的有:书\表\奏\揭贴\呈.40.报告的特点有:重陈述\有主见.41.按照行文的目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呈转性报告.42.下列哪些古代文种除汇报事项的内容外,还有请求上级指示的内容:奏\章\表\疏\呈.43.下列哪些文种属于下行文种:批复\指示.44.下列古代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的有:关\移\书.45.请示的主要特点是:超前性\说明性\单一性.46.下列属于规章类文书的有:章程\守则\办法\条例.47.下列规章类文书属于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有:条例\规定.48.实施细则的写法有:章条式\条款式.49.下列文种属于计划类文书的有:纲要\规划\安排\计划.50.计划类文书的特点有:目标的前瞻性\操作的预想性.51.下列属于讲话类文书的有:开幕词\闭幕词\答谢词\欢送词\讲话稿.52.讲话类文书的特点有:口头性\直接性\针对性\情感性.53.开幕词的结尾要有:鼓动性\号召性\预祝性.54.简报报头应该由下列哪部分组成:期数\编印机关\印发日期.55.开幕词的作用有:指导性\方向性\基调性.56.提案一般在下列哪些会议中使用:政协会议\职工代表大会.57.会议开幕词需阐明的问题包括:会议宗旨\会议议题和议程\向与会代表提出希望.58.闭幕词是在大会结束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大会宣读的书面文稿,其作用往往具有:总结性\激励性\评估性.59.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规范性.60.公文处理工作的作用主要有:助手作用\纽带作用\查考作用.61.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采用集中形式:普通中小学\普通高校.62.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采用分工形式:省委\省政府.63.下列哪些环节属于发文办理程序:拟稿\审核\用印.64.公文登记的主要形式有:簿册式\卡片式\联单式.65.下列文书不必登记的有:介绍信\请柬\便函.66.凡属一般业务、事务性工作的公文,可由下列哪些人员负责签发:机关领导人\秘书处长\办公室主任.67.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件整理(立卷)工作,应采取集中形式:乡政府\村民委员会\中学\街道办事处.68.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件整理(立卷)工作,应采用分工形式:省委\省政府.69.下列应该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有:定稿\法规性文件的草稿.70.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长期保管\短期保管.71.归档章的填写要求主要有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机构\问题.72.归档文件目录封面的内容主要有: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73.归档文件目录的具体填写要求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74.档案盒盒脊或底边设置检索项,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起止件号\盒号.75.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法包括:年度分类法\保管期限分类法\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单选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文是:甲骨文书.2.我国最早出现的上行公文是:书.3.文件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末.4.下列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是:函5.下列各项全是公布文件的是:公报\公告6.下列公文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意见.7.下列公文属于知照性公文的是:通报8.下列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的是:办法.9.下列公文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是:请示.10.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因而具有:凭据记载作用.11.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体式的文书称为:公文.12.“《书》者,政事之纪也”,出自:《荀子》13.机关或组织的法定地位赋予其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1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典论.论文》.15.属于机关日常工作的公文,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起草:文秘人员.16.重要的指挥性、指导性文稿,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起草:机关负责人.17.公文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字.18.公文写作是:代机关立言.19.公文写作兼用多种表达方式,主要使用的是:说明.20.公文撰写中如引用了相关文件内容,应予注明,注明的方式是:先注文件标题,后注发文字号.21.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和逻辑,是公文写作的:文字表达要求.22.公文中运用叙述的方法主要是:顺叙.23.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24.下列各项哪种属于固定组成部分:发文字号.25.下列各项哪种属于选择项目:签发人.26.一般公文的成文时间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签发时间.27.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时间一般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会议通过的时间.28.规范性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批准时间.29.一般的日常事物性公文的成文时间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印发时间.30.多个机关联合发文,须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31.公文装订一律采用:左侧装订.32.机关制发文件的惟一可靠的标准稿本是:定稿.33.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构成:公文文体34.现实执行中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发布于:1999年35.建国以后,为继承解放区革命政权公文体式的优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文件纸型与格式的规定》,这份文件发布于:1950年36.公文的文体,表达方式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称之为:公文体式.37.下列情况属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是:省政府与市政府.不属于的是:省政府与省委\省政府与市委\省政府与省军区.38.下列情况属于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是:省教育厅与市教育局. 不属于的是:省委与市委\省政府与省教育厅\省政府与县政府.39.下列情况属于不相隶属关系的是:省教育厅与县公安局.属于相隶属关系的是:省政府与县政府、省教育厅与县教育局、省政府与省教育厅. 40省委行文给市委,属于:逐级下行文.41.省委的文件同时发给市委、县委,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多级下行文.42.报纸全文刊登的国家领导人讲话,属于:直达基层组织或群众的下行文.43.省公安厅行文给国家安全部,属于:逐级上行文.44.市政府行文给省政府并报国务院,属于:多级上行文.45.市教育局行文给物价局,属于:平行文.4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在文件上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的姓名的是:上行文.47.195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通知,要求文件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48.确定党的各级组织的隶属关系与职权范围的基本依据是:《是中国共产党章程》49.机关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又称为:不相录属关系.50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只能使用平行文.51.命令的文种性质是:指挥性.52.议案的文种性质是:建议性.53.意见的文种性质是:指导性.54.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55.决议的文种性质是:指导性.56.对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在行文时应使用:决议.57.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或安排的公文,其作用为:指导性.58.建国以前,我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使用过的文种是:“训令”.59.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宝公文文种是在:1993年.60.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指示.6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用:公告.62.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63.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64.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用:通报.65.下列哪种公文是各类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通知.66.《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是:发布性通知.67.通知产生于:民国时期.68.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是:公告.69.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和解放区政府用于公布事项的文种有三种即:公告\通告\布告.7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属于: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71.下列属于陈述性公文的有:报告.72.下列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有:请求.73.批复的文种性质是:指示性.74.函的文种性质是:交往性.75.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用:商洽函.76.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请准函.77.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用:会议纪要.78.规定的文种性质是:规章性.79.党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称为:条例.80.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称为:规定.81.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综合报告.82.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应使用的文种是:报告.83.请求的内容应当具有:单一性.84.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85.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1957年86.下列规章类文书中属于党政机关法宝公文的是:条例.87.阐明一个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成员、机构、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等用:组织章程.88.为办理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称为:办事章程.89.特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守则.90.针对现实中发生的较重要的问题,做专门调查后,利用调查材料写成的书面报告,称为:调查报告 .91.经常使用表格的文种是:计划.92.机关团体,在实施计划或完成任务后对已做工作进行概括、评估的文书是:总结.93.守则最突出的特点是:简洁易记.94.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实施细则.95.领导人在会议上的发言一般称为:讲话.96.宾客在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时,向主人表示感谢用:答谢词.97.将本机关本部门工作的重大公务活动或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如实记载的文书称为大事记.98.简报的正下方应标印:期数.99.“简讯”、“动态”都属于:简报.100.简报的最突出特点是有一个独特的:报头.101在各种级政协会议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上,政协委员和职工代表提请会议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是:提案.102从行文方向上说,简报是一种:向上、向下和平行单位都使用的文书.103.闭幕词的开头主要是:概括总结大会的主要成果.104如实记载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文书是:会议记录.105.公文处理工作应该由下列哪一部门完成:秘书部门.106在一个机关内部,它的公文处理工作是由: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107某中学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108国家教育部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109.各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通常都纳入机关的:综合性办事机构.110.在公文的形成、办理、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规范性.111.机关公文处理工作除了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之外还有:整理归档.112.下列环节属于收文办理环节的是:批办.113.写明由领导人亲启的封件,一般由下列哪类人员拆封:领导人.114.公文的传阅应该以下列哪类人员为中心:文书人员.115.对外催办工作一般是由:承办人完成.116.审核工作一般是由下列哪类人员完成:办公室主任.117.凡以机关名义发出的公文,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负责签发:机关领导人.118.以机关内某个部门名义的发文,签发工作应由下列哪类人员完成:部门负责人.119.拟办意见一般由办公部门负责人或者:业务部门承办人提出.120.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处理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称:公文办理程序.121.机关文书部门对那些必须办理答复的文件,根据承办时限的要求,及时地对文件承办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的环节称:催办. 122.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历的程序是:登记.123.在以下收文登记项目中,属文件材料自然特征的是:来文字号.124.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审核.125.归档文件的整理(立卷)工作,应由下列哪一部门完成:文书部门.126.下列哪类人员,具体负责整理(立卷):内收发127.以机关名义召开的会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下列哪个部门整理归档:秘书部门.128.机关临时机构形成的文件,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整理归档:临时机构.129.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是:件.130.“件”内文件的排列方法是: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131.归档文件区分年度时,一般以下列哪种日期为准:签发日期.132.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其中永久是指50年以上,长期是指15-50年,短期是指15年以下.133.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结合都是:公文整理(立卷).134.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为:归档文件整理.13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出的整理方法适用于:各种纸质文件材料.136.把“件”作为归档文件整理单位的出发点是:检索的实际需要和减轻立卷的工作量.判断题1.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2.请示属于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3.党的机关不得单独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命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4.议案是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专用文件.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担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5.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与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有自己主管的事务和办事意图,它们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它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6.机关的年度总结属于机关重要公文,应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或机关领导人亲自起草.7.语言文字是公文的第一要素.8.公文写作是被动写作.是在机关或组织的领导授意之下以被动的方式进行的.9.公文写作是代表机关组织说话的.是代机关立案,不代表写作者的意志,而是机关的意志.10.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有些公文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快写快发不一定达到理想效果,应根据公文的缓急程度,在规定时间内适时完成制发工作.11.公文写作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12.会议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以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13.多个机关的联合行文,须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14.修订本和正本一样具有法定的实际效力.15.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不可多头主送.否则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诸如上级机关之间的矛盾,或批复意见不一致,致使下级机关无所适从,正常工作无法开展等.16.正本供向外发出使用,存本留存在本机关.17.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正本是依据已签发定稿制发的正式文件,定稿则是制发文本(含正本)唯一可靠的标准稿本.18.强调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从增强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处理与管理来考虑的,不是出自版面形式美观大方的考虑.19.省政府与县委二者属于不同系统,无隶属关系.20.省政府的公文同时发给市政府、市教育局,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多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的公文同时发给多级下级机关的行文方式.21.县公安局行文给省妇联,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平行文.因为二者是不相隶属关系.22.机关的重要的指挥性公文(如:方针政策),应以机关的名义行文23.对不同系统的机关,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都属于不相隶属的关系.不能发出命令、决定等领导指挥性文件.因为24.根据行文规则的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不能直接对下级领导机关发布领导性公文.它们属于不相隶属关系.25.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未经协商一致或未经上级裁决,一律不得各自向下行文.26.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或者要求对方机关办理答复的公文,只能确定一个主送机关.27.根据行文规则规定,凡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根据公文的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其请示的事项.28.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或公开)发布的公文,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发文机关可不再行文.29.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与机关级别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不是根据机关级别确定的).30.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31.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建设性公文是议案,而政协会议期间一般使用提案.3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33.指示是党的机关使用的文件,行政机关不用.34.意见可用于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方向.35.议案属于建议性公文.36.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这些机构和人员有发布命令的权限.37.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特定公文.38.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而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39.统计公报必须由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统计数字.40.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应用"通知"41.公告的写作要求"一事一告"的原则,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事放在一起.42.通报的主要(特有)功能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而传达事项的功能则有不少下行公文都具备.43.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用"函"行文.44.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应用请示行文.请示和报告是两个文种,不可混用.45.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应用规定.46.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47.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必须做出批复,这是请示这一文种的法定要求.48.决议性会议和协议性会议的纪要对与会者具有约束力,而研讨性的会议纪要,只需记述与会各方的主要观点、意见或情况,仅供交流和了解,对与会者不具有约束力.49.系统阐明一个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成员、机构、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等应用"组织章程".50.为办理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称为"办事章程".51."实施细则"的写法一般是章条式.52."实施细则"就是实施法律、法规的细小规则,它多半是主管部门针对实施法律、法规时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制定的规则,它的(制定)目的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53.制订工作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全国、本地区、本系统总的形势.54.规章类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表现在:规章制度一经确定并公布实施,有关人员就必须遵守,不得随意解释或变通,如果违反规章制度,将受到处罚.55.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文稿称为"讲话".56.将本机关本部门工作的重大公务活动或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进行如实记载的文书称为"大事记".57.简报的正下方应印上期数58.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建议性文件是"议案"."提案"一般是人民政协会议期间使用的建议性文书.59.建议类文书在内容上应当具有建议性,它应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推动事业的发展.只对事务发表评论不是建议,还必须提出应该如何办理的具体建议.60.某街道办事处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一般地说,集中形式比较适用于小机关和基层单位.而中等到机关,视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形式,也可采用分工形式.至于大机关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1.市政府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2.国务院办公厅负责领导和指导全国政府系统的文件工作,而党的系统的文书工作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领导和指导.63.根据公文工作的领导原则,一个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应由本机关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导.64.机关文件收发数量较少的,其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65.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层次较多的,其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6.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67.公文处理(不是越快越好),要讲究适时,如有的中央文件规定要逐级传递,处理过快或过慢都会给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