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田野调查报告(5篇)

田野调查报告(5篇)

田野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田野调查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1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辖区。

兴国北邻吉安县、永丰县,东邻宁都县,南部与于都县、赣县为邻,西北与泰和县交界,西南与万安、赣县交界,是一个纯客家人的聚居县,因而客家文化最为典型。

兴国县历史悠久,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璀璨的民间文化,客家文化积淀极为丰厚。

这里有着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除了闻名全国的兴国山歌,还有韵味十足、热情奔放的民间灯彩——麒麟狮象灯和耘田花鼓、古朴典雅的兴江古文、充满喜庆气氛的全堂吹,还有古老的戏曲表演,如活跃在庙会祠堂的民间“半班”剧团,以及古老的木偶戏表演等。

为了对兴国木偶戏的生存、传承、变迁及发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万叶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兴国木偶戏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希望能为兴国木偶戏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兴国木偶的源流及班社1、兴国木偶的渊源与发展关于木偶,可以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古老的艺术。

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篇,有偃师为西周穆王献偶人的故事,应该是有关木偶的最早记述了,但由于历史久远而不足为信。

历史上关于木偶的传说故事很多,在兴国县流行的木偶故事中,田公元帅和陈平的故事较为普遍,从这一点看,兴国与福建的木偶戏神有相近之处。

为了弄清楚兴国木偶戏的源流情况,我们对兴国县木偶戏活动较为集中的均村乡进行了深入调查。

根据均村乡高溪村庆盛堂老艺人杨振铨师傅的讲述,他们的木偶班子是邻近的万安县传来的,由于他们所在的均村乡过去是万安县的属地,因此这一源流说法应该是准确的,可以说高溪村的木偶与万安的木偶是同流的,但这并不能说清楚其最终的源流情况。

兴国属于赣州辖境,由于赣州地区邻近福建省,而且福建的木偶活动相当频繁,同时福建木偶戏与兴国木偶戏的戏神又非常相似,表演的剧目也相差不大,因此过去一直认为兴国的木偶是从福建来的。

田野调查报告凉山

田野调查报告凉山

田野调查报告凉山田野调查报告凉山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多河流的地区。

这个地方虽然地处偏远,但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为了了解凉山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次田野调查。

首先,我来到了凉山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坐落在一座山的脚下,周围被茂密的森林环绕。

村庄里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搭建的,虽然简陋,但却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

村民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主要以农业为生。

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养殖牛、羊等家畜。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凉山地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困难,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学校设施简陋,教师资源匮乏,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其次是医疗问题。

凉山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村庄都没有医院,村民在生病时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到县城才能得到治疗。

这给村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凉山地区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通过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此外,凉山地区的旅游业也逐渐兴起。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了凉山地区的环境问题。

由于过度的砍伐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这里的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砍伐,推广可持续农业等。

然而,这些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总的来说,凉山地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着许多机遇和希望。

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凉山地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我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凉山地区的居民将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一、引言民间文学是指由普通民众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承载着民间的智慧和情感,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为了深入了解民间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田野调查。

本报告旨在呈现调查结果,并探讨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未来发展。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农村和城市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民众对于民间文学的认知程度和阅读习惯。

而通过访谈,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经验分享。

三、调查结果1. 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民间文学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其具体的定义和范围仍存在一定的模糊。

这可能是因为民间文学的概念相对宽泛,包含了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如民间故事、谜语、歌谣等。

2. 阅读习惯调查显示,尽管现代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文学的关注度下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保持着阅读民间文学的习惯。

他们认为民间文学能够传承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

3. 创作动机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民间文学作家的创作动机。

他们表示,创作民间文学是为了记录和传承民间智慧,同时也是表达自己情感和思考的一种方式。

他们认为民间文学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四、民间文学的价值1. 传承历史文化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头传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瑰宝。

通过民间故事、歌谣等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价值观。

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2.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单一和浅薄。

而民间文学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能够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3. 传递智慧和道德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智慧的结晶,包含了许多道德故事和寓言。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智慧。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载体。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田野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以及探讨当地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二、调查地点。

本次田野调查选择了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个农村村庄作为调查地点。

该村庄地处湘赣边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要农产品,村民以农业为生。

三、调查内容。

1.农民生活状况。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艰苦。

由于农业收入不稳定,许多农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农民甚至还存在着贫困现象。

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比较简陋,许多农户的房屋还是土坯结构,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2.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和茶叶为主。

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种植和管理水稻和茶叶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方式上,导致产量低下,农产品质量也较差。

同时,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渠道,农产品销售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农村发展问题和对策。

基于以上调查内容,我们认为当地农村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严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下,质量差;三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田野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发现了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开题报告田野调查问卷模板

开题报告田野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性别:(1)男(2)女2. 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5岁以上3. 教育程度:(1)初中及以下(2)高中/中专(3)大专(4)本科(5)硕士及以上4. 职业:(1)学生(2)工人(3)农民(4)教师(5)公务员(6)企事业单位员工(7)自由职业者(8)其他5. 收入水平:(1)月收入3000元以下(2)3000-5000元(3)5000-8000元(4)8000-12000元(5)12000元以上二、田野调查相关问题1. 您所在地区:(1)城市(2)农村2. 您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1)10万人以下(2)10-50万人(3)50-100万人(4)100万人以上3. 您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1)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3)第三产业(4)多元化产业结构4. 您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1)交通便利(2)交通一般(3)交通不便5. 您所在地区的教育资源:(1)丰富(2)一般(3)匮乏6. 您所在地区的医疗资源:(1)丰富(2)一般(3)匮乏7. 您所在地区的治安状况:(1)良好(2)一般(3)较差8. 您所在地区的就业形势:(1)宽松(2)一般(3)紧张9. 您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1)良好(2)一般(3)较差10. 您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状况:(1)发达(2)一般(3)不发达三、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1. 您对所在地区的居住环境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2. 您对所在地区的教育资源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3. 您对所在地区的医疗资源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4. 您对所在地区的治安状况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5. 您对所在地区的就业形势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 您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7. 您对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四、其他问题1. 您认为所在地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多选)(1)经济发展不平衡(2)环境污染(3)教育资源匮乏(4)医疗资源不足(5)治安状况差(6)就业形势严峻(。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10月8日中午,我们在赵巧艳老师和管理系副主任吴萍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在学校停车场出发,前往桂林市鲁家村进行田野调查。

何为田野调查?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这便是田野调查。

所以鲁家村便是我们这次田野调查的目的地了,白墙青瓦的特色建筑,荡漾于清澈江水之上的游船……这便是我对鲁家村的第一印象,这座位于芦笛岩附近的小村落,会有何丰富多彩的一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呢。

首先,我先对鲁家村做一个概述。

鲁家村是桃花江西岸的一个自然村落,鲁家村历史悠久,该村居民原为明代从江西南前来的欧阳人家,生有5个儿子,分为5家,俗称伍家村,因“伍”与“鲁”发音相近,误把“伍”读成“鲁”,后以讹传讹,伍家村也就变成了鲁家村。

欧阳姓氏也变成阳姓,故该村居民多姓阳。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并对当地村民阳大叔的采访,全村共有65户,约390人。

改造前村民自建房128处,建筑面积达到19835平方米,用地面积约23亩,据部分居民反应,旧村落的房屋建筑无统一规划和设计,村落建筑布局过于紧凑,部分住宅间距不符合日照,通行需求,且占地面积较大,使用率不高,外观破旧,村中住宅和饲养房混杂,巷道狭窄,功能划分不清晰。

空间和外观效果均不理想,给当地并未带来太多的旅游收益。

所以在2010年6月,在秀峰区委、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紧紧抓住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新建、统一安置”的原则,着力将鲁家村打造成特色生态旅游名村。

田野报告调查模板

田野报告调查模板

田野报告调查模板调查目的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调查某一特定领域/主题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以期了解和分析该领域/主题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确认该领域/主题的范围和定义。

•掌握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了解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事件。

•分析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调查方法本次田野调查采用以下方法:文献调研通过阅读书籍、论文、政策文件、新闻报道等文献,了解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现状、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信息。

实地观察到该领域/主题的相关机构、企业、社团、园区等实地观察,了解其经营管理、生产流程、技术装备、研发成果、人才队伍、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参与访谈与该领域/主题的从业者、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服务对象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看法、体验、需求、建议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该领域/主题的范围和定义该领域/主题指的是xxx。

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该领域/主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xxx。

目前,该领域/主题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xxx。

未来,该领域/主题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xxx。

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事件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包括xxx。

在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包括xxx。

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xxx。

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xxx。

•其二,xxx。

•其三,xxx。

总结本次田野调查旨在了解某一特定领域/主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在该领域/主题的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该领域/主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陕北山村——清涧县王宿里村住户调查前言2009年7月24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名学生组成的陕北调研小组,坐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走过2110公里后到达西安。

然后,他们于次日转车前往清涧县老舍古镇,再入住到王宿里村,与当地的陕北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

其中六人被分成两组,分别对刘仕强和刘进军两户农家进行调查。

通过对两户人家经济、耕作和生活等各种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其他村民进行采访,从而对该村和农户的状况进行记录和调查。

一、自然环境王宿里地处清涧老舍古乡,在黄河和无定河交界处,是少有的盆地地形,四围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底部绿树葱茏,鸟语花香。

许多山坡,风化非常严重,半山腰以下的沟侧面都有一种被冲刷过的痕迹,经常可以见到残留的坍塌体。

在山沟中,经常可以看见长势繁茂的沙柳和狼牙刺。

而山坡上面分散地点缀着一些绿色,显得既单薄又无助。

该村参天古树特别多,不仅有成片的千年枣树,还有老槐树、樁树等。

绿树掩映之中,一排排原汁原味的旧窑洞,一座座古风犹存的四合院,一条条静谧的村中小路,一片片果蔬飘香的农家田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

村口山上筑有山寨,寨中有多个烽火台。

王宿里属于山坡型,村庄建设在一条较长的山梁上,很多农户窑洞建在山峁一侧,建设基本上是呈扇形展开。

二、历史典故王宿里的村名是有典故的。

相传秦王李世民曾带兵经过此地,并在此地夜宿。

他躺在村边石崖下的一块石头上看书,但蚊子叮咬不断,于是他让人点燃艾草熏蚊子,果然石头上再也没有蚊子出现。

后来这块石头便被命名为“无蚊石”,至今这块久经风雨侵蚀、斑驳沧桑的石头仍静静地伫立在路旁。

当然,这块石头其实已经不是当年的无蚊石,曾经的无蚊石已经被破坏掉了,现在放那的只是后来找来的,没有什么防蚊神效。

李世民第二天出发离开时还种下一棵枣树,后来此树开花落仔,经历千年而不倒,而种子洒落的周围也生长出新树,现在成了当地著名的千年枣树林。

当地村民为了纪念秦王,遂将村名改为王宿里,因得此名。

当年此地寇匪盛行,当地人为了抵御寇匪在山上修建了寨子,取名为秦王寨。

后来李自成带着起义军也到过这里,村里至今还有他用过的拴马桩、下马石、坐朝砵等。

这些传说其实都无从考证,不过清代士子王庆纶曾作有《王宿里》一诗,隐隐透露着该村与帝王之间幻渺的渊源。

诗云:谷狭云深曲径通,秋原萧索夕阳中。

松涛翻翠摇青峰,枣实凝丹映彩虹。

大石尚留王者迹,荒村饶有古人风。

国人沙碛寒烟乱,旋雁飞飞芦荻丛。

三、风俗习惯地处黄土高原东麓的陕北,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主要融合带,绵延纵横近千里的黄土高原和起伏上下近千米的沟壑峁墕不仅孕育了华夏古文明,而且至今仍保藏和储存着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哺育和滋养着这方水土的人民。

自然地理上的隔绝,让陕北这块土地上可以幸运地保存下来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仪式,这些已在中华大地几近消迹的活化石般的礼俗仪式在陕北这里却生根发芽,深深地之植根于陕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陕北大地的黄土中。

1.婚礼陕北民间的婚礼由择亲、相亲、定亲、送日子、迎亲等五礼组成,前四礼与周秦“六礼”中的前五礼内容相当,而迎亲则增加了许多仪式内容。

陕北人结婚一般不喜欢攀高就富,门当户对好过日子。

择亲时,传统要通过媒人了解对方情况,但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不通过媒人这一道道了,但择亲还是或多或少地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为嗅门色,所谓门色,即对方家族有没有狐臭史,尤其是对方有无;二为探人气,所谓人气,即本人的人品和家庭在当地的地位;三为考八字,即考察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配;四为算“倒问骨学”,不过这已慢慢淡化了。

经过择亲的程序之后,如果双方应下了,即可进行相亲。

一般先是男方主妇到女方家去看一下,如果觉得满意,男方便邀请女方到家里会面,女方看一下男方家住的窑洞、了解一下家庭收入和看一下公婆待人接物如何。

男方给女方做饸饹面,如果女方吃了饸饹,就表示答应了,如果不吃,则说明相亲觉得不满意。

相亲就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

经过相亲,如果双方同意婚事,则择日定亲定亲时要请喝定亲酒,男方还要给邻居送礼,成为“和庄礼”,现在年轻人喜欢称为“公证费”。

定亲的时候,男方双方要互送礼物,被称为“递把柄”,一般多为金银饰物。

定亲之后,双方家长商定结婚吉日,称为“商话”,,送日子那天还要商定彩礼的数量。

陕北人称迎亲为“引人”,有“等亲”和“迎亲”两种形式。

“等亲”就是新郎官本人不亲自去接新娘,而是呆着家里等家人和亲友把新娘接回来。

“迎亲”则是新郎和迎亲队伍一起去接新娘。

启程前每人一般要喝一碗红豆小米粥,寓意和美幸福。

出发时,鼓乐手在前,紧跟着的是手捧着10个催妆馍馍的送礼者,新郎在中间,后面是抬着彩礼的帮手。

出门时,一般要鸣炮三响,鼓乐班奏乐,一路上不停地吹打。

到达女方家之后,女方要过目彩礼,而新年则坐在男方送来的被褥上脱下娘家的旧衣裳,穿上婆家的新衣物。

新娘洗漱打扮好后,新娘母亲端来一盆蒸好的饽饽,放在新娘面前,将饽饽一个个地堆放在新娘的周围,此举称为“围饽饽”,寓意多子多福。

酒席过后,男方接新娘回去,如果很近则一般步行,稍远则骑驴或者坐花轿,少数较富有的坐轿车。

但坐车有一个缺陷,汽车速度较快,难以向路人和街坊邻居展示排场,所以一般汽车进村,新郎、新娘以及迎亲、送亲队伍都下车步行。

在迎亲途中如果遇到其他的迎亲队伍,由于当地的路都很狭窄,所以会发生“抢花路”的现象。

两支队伍相遇,往往会友好地互换花朵或发夹之类的小首饰,表示互相祝福。

当迎亲队伍进村,路经一户人家,如果这户人家支持并祝福这场婚礼,则在门前放鞭炮,放的鞭炮越大,炮响越久,则表示越支持。

如果迎亲队伍进村,炮响不断,炮声连天,则意味着这一人家在当地声望很高。

快到家门时,就会进行“背新娘”仪式。

新郎背起新娘往家走,而亲朋好友则戏玩他们,三三两两站在新郎面前轻轻地将他们往后推,或几人成圈,将其围在中间不得动弹。

新郎则要努力地冲出重围将新娘背回家,虽离家不足百步,但新郎往往被拖上半个来时辰,直至筋疲力尽,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会累到气喘嘘嘘不得不把新娘放下。

以前老一辈的,当新郎把新娘背回家当即进行“拜天地”,但渐渐这一步被取消了,新郎直接把新娘背入洞房。

这里的“入洞房”不是行房礼,而是指入新婚窑洞房。

在洞房内,由婆婆主持仪式:首先是“抓四角”,新郎新娘争抢预先放在炕席四角下的红枣、花生和糖果等,然后,新娘要坐在炕上,名曰“坐帐”,婆婆新娘又进行一次“围饽饽”,接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为两位新人“上头”,即老者手持木梳,把新郎新娘的头发搭在一起,有的地方称其为“结发”。

当所有的这些仪式完成,新郎和新娘就喝交杯酒,完后开席。

下面我们将以刘叔家的大儿子刘程飞的婚礼为例子,叙述婚礼的大概过程,以及整个婚礼举办过程中的各项开销。

结婚之前,要定亲,定亲的礼金依男方家庭条件决定,刘叔家给了3000元。

到了结婚的日子,要给正式礼金,至少是8800元以上。

这个结婚的过程还要请来专门的摄像师进行拍摄,记录整个过程,我们也是看着视频跟刘叔他们一起回忆。

女方出嫁前,专门请化妆师到家里好好打扮一番,男方要给女方准备三金(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一银(手镯),还要给女方亲戚每人一百(这个也是由家庭条件决定)。

男方到女方家里接亲,要用轿车,而且这里的风俗是至少八辆以上。

女方在出门之前,要吃十个大馍馍,两个离母糕,在床的被子的两侧,还要各放一个红枣和两个鸡蛋。

女方还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

刘叔家媳妇的嫁妆有:一台洗衣机,两个皮箱,一个柜子,五床铺盖(男方也准备了四床。

这里被子之类的是嫁妆的重点,可能是因为这里冬天寒冷气候的缘故),一个电磁炉。

女方还要大肆宴请亲戚。

出门后,需要专门的乐队一路吹唱。

到了男方所在村口,汽车开不进去,新郎要背着新娘一直走到家门口,而新郎的朋友们会设置重重障碍。

一路阻挠,拉住新娘,甚至推搡新郎。

一路上,村里人可以放男方准备好的鞭炮,放得越多,代表男方越有人缘。

这次12家人放了。

到了新郎家门口,新娘要与婆婆相互喂菜喝酒,预示以后的生活和气美满,此外,还要把头贴在一起梳头发,这也是预示着以后生活的和谐。

进了家门,会有两个小孩送上热毛巾给新郎新娘洗脸。

在视频里,新郎还跟自己婶婶扭起了秧歌,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接着男方也要宴请宾客,菜肴至少八大碗。

当然也有传统的闹洞房。

花费一览表2.丧礼陕北丧礼依旧保持着许多古代丧礼的礼仪规范,一般的丧礼包括以下环节和过程:初哭。

初哭是确认亲人已经去世的时候爆发性的大哭。

老人断气后身边的子女亲人要痛哭,而不在身边的亲人接到死讯之后也要痛哭,陕北人称此为“送终”。

据说,如果亲人不嚎啕大哭,死者来生将转世为哑巴。

装殓。

装殓有小殓和大殓之分。

小殓指的是为死者洗发、洗脸、剪指甲等一系列梳洗整理和为死者换上寿衣。

寿衣的数量为单数,要把单衣、夹衣、外套穿齐全,外面还要穿上罩袍,齐齐整整。

大殓一般在第二天举行,指的是把死者的遗体放进棺木。

遗体入棺后,要用香、纸和谷禾等把棺材四周填满,再放置一个装有木炭、五谷、铁块的小白布口袋,用作辟邪。

入殓后,棺材盖先虚掩着,一般按照阴阳先生算定的时辰用棺钉把棺盖钉上封死,称其为“严殓”。

严殓前,亲人们最后一次瞻仰死者遗容,这时候是最为悲伤的。

而且,如果死者是女性,则必须等娘家亲属看过遗容之后才能进行严殓。

严殓过后,棺材盖就不得再打开了。

报丧。

死者小殓之后,子女及其亲属要迅速将死讯通知亲属和邻里乡亲,此举称为“报丧”。

当地人在报丧的同时,一般还向邻里乡亲散发孝巾,所以报丧又称“散孝”。

散孝一般由“揽头”负责,揽头按照亲属给的名单,逐家散孝,散孝者不得入家门,而是站在门外,高声喊:“某某人老客了!”然后,将孝巾递给接待者。

孝巾是用白布做成的布条,吊唁时扎在头上或者系在腰间。

孝巾的尺寸是按照死者与生者的辈分亲疏制定的,一共有五个等级:(1)丧礼办事人员为8寸;(2)左邻右舍为1尺2寸;(3)死者的干儿子、义弟妹、亲家侄子为1尺8寸;(4)死者的孙女婿、侄女婿、外甥女婿、姨外甥、叔伯外甥为2尺4寸;(5)死者的外甥、亲侄子、女婿为2尺8寸。

散孝名单上有的是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拟定的,有些亲属可能关系比较疏远或者紧张而未被列入。

所以,其实散孝实际上就成为了亲属关系亲疏的一次认证。

守灵。

即孝子们在临时搭建的灵棚里坐守死者的灵柩和牌位。

守灵时,孝子们要定时烧纸焚香,使得灵棚内香火不断。

如果有人前来吊唁,守灵者还得跪拜还礼。

守灵当夜,鼓乐班的奏乐不得挺断。

如果需要将新死者和已下葬的人合葬就还得举行“请灵“,即将两者的牌位并列供奉祭奠。

吊唁。

即家人、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携带香纸祭品前来给死者致哀祭奠。

吊唁有两日和三日之分,单葬则两日,合葬则需三日。

开始吊唁之日,事主家需设礼房,接收吊唁者送来的祭礼和礼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