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胃肠动力学进展

胃肠动力学进展

4、ICC在胃肠动力性疾病中的作用
贲门失迟缓症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小肠假性肠梗阻 新生儿一过性假性肠梗阻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 先天性巨结肠 Chagas病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二)胃肠动力与相关受体
5-羟色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 脑肠肽受体
(三)胃电图检查
1、临床应用现状
胃肠动力学进展
南方医院小儿科 滕智力
一、胃肠动力学基础研究进展
(一)Cajal间质细胞 (二)胃肠动力与相关受体 (三)胃电图检查
(一)Cajal间质细胞(ICC)
1893年神经解剖学家Cajal发现胃肠道存 在特殊的间质细胞。
近10年研究表明,ICC既非神经元细胞, 亦非胶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而是具有 独立功能的特殊间质细胞。
3、EGG参数分析
主频和主功率 正常慢波百分比 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 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IC)
4、EGG异常类型
按胃电频率分 (1)胃电节律过缓 (2)胃电节律过速 (3)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 (4)胃电过速节律紊乱 (5)无胃电节律
4、EGG异常类型
按胃电节律紊乱发生的时间分 (1)餐前后胃电节律正常 (2)餐前胃电紊乱、餐后正常 (3)餐前正常、餐后节律紊乱 (4)餐前、餐后胃电均紊乱
EGG在国内开展已数十年,目前已趋成 熟。
目前认为:在有可能存在胃动力紊乱的 患者,EGG优于核素显像及胃窦-十二 指肠测压,特别适用于孕妇及儿童。
2、EGG检查适应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能解释的恶心、呕吐 怀疑有胃动力紊乱 观察手术或药物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EGG对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ICC起搏胃肠电慢波活动、参与慢波传导, 是胃肠神经与平滑肌细胞联系的重要通 道。
1、ICC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研究进展
者_ 1 通过 对 F D 患 者 及 健 康 志 愿 者 行 固体 胃排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胃排 空正 常 和延迟 的 F D两 组之 间各 症状 积 分相 似 ; 而 在 餐 后 胃内食 物 分 布 异 常 的
F D组 , 恶心和早 饱两 种 症状 积分 明显 高 于 胃 内食 物 分 布正常 的 F D组 。其 认 为 胃内食 物分 布 异 常 可能
后 饱胀 勉强 与 胃排空 延迟 有关 。
杆 菌感 染 、 基 因 因素 、 成 长 环境 、 饮食、 生活 方 式等 众
多 因素共 同参 与l _ 2 ] 。 胃肠动力 异常是 功 能性消 化不 良病 理生 理 机 制 中主 要 的研 究 主题 之一 , 近5 0 的 F D患者有动力 异常 , 如 胃排 空异常 、 进 食后 胃内食 物 分布异 常 、 胃容受性 受损 、 胃窦动力 低下 、 胃电节 律异 常、 十二指肠动 力改变等 ~ ] 。

般认 为 , 胃分 为近 端 胃与远 端 胃两 部 分 。近
等l 9 通 过随访 F D患者 , 经 超声 检 查 发现 , 服 用 促 动
力 药症 状改 善 的 患 者 , 胃排 空 速 度 较 原 来 加 快 ; 而 症状 无 变化 的患 者 , 胃排 空 速 度 无 明 显 变化 。该 研 究也 进 一步说 明 胃排 空异 常是 F D 的 主要病 理 生 理
1 胃排 空 异 常
De l g a d o — Ar o s等_ 1 研 究 却 发 现 4 3 F D 患 者 餐后 1 h胃排 空加 速 , 其 餐 后症状 与 固体 胃排 空加 速 有关 , 且 胃排空 是 餐后 症 状 的独 立 预测 因子 。认 为
胃排空 加速 使小 肠 内容物 增 加 , 导 致 小 肠 扩 张 引起 饱胀、 嗳气 、 恶心 、 疼痛等症状 , 并 促 使 肠 肽 分 泌 加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进展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胃肠 动 力障 碍 性 疾 病 的 进 展
程珠 琴 郑 立升 ,
(. 1 福建 中医学 院 , 福建 福 州 3 00 ;. 5 0 3 2 福州市 中医院 , 福建 福州 3 00 ) 5 0 1 摘 要: 胃肠动 力障碍性疾病是客观 上未能证 实有病理 学变化的情况 下出现 的 胃肠 功能紊乱 , 它是一种 常见
病, 多发 病。就常见的 胃肠 动 力障碍 性 疾 病如 胃食 管反 流病 ( E D)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D) 肠 易激 综合征 GR 、 F 、
(B ) IS 等病的 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 疗上的进展 作一综述 。 关键词 : 胃肠动力障碍 ; 中西医治疗 ; 进展 中图分 类号 :2 6 3 R 0 R 5 . ;2— 3 文献标识码 : A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胃脘痛 、 泄泻 、 秘 、 便 痞满 、 胃反 、 吞 酸等 范畴。 中医理论认 为 , 胃肠道 运 动功能 主要 归属 于脾 胃功能 , 胃纳脾 运是消化活动 的基 本形式 , 谓 “ 所 胃主纳且 降浊 , 主运 且 升清 ” 脾 胃气机 的升 降运 动 对饮 食 的 消 脾 , 化、 吸收 、 排泄发 挥着 动力作 用 , 其所 产生 的动 力可 等 同于 消化道 运动功能的动 力。脾 胃健运 则消 化功能 正 常 , 胃 脾 成 的信 息调节控制集 团。 中药的作用模式是多靶点 、 多途径的 , 中药药证的基础 也在于证候 的基 因组 学基 础 , 于基 因组 中的 中药 的整 体 在 作用靶 点 , 在于君 臣佐 使 、 四气 五味 、 入经 归经 的基 因组 作 用模式 。在基 因组信息整 体微观辨 证 的基 础上 , 明基 因 证
2 1 中药 治 疗 .

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DOI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3 — 5 3 4 X. 2 0 1 3 . 0 6 . 0 0 5
血 糖 为 特 征 的代 谢紊 乱 。糖 尿 病 系 全 身 性 疾病 , 而 胃肠 道 并 发 症 是糖 尿病 最常 累及 的器 官 之 一 , 糖 尿 病 上 胃肠
表 现为远端 胃排 空 延迟 , 排 空速 率 减慢 、 胃 中间横 带
增 宽 。而 胃液体排 空则有排 空延迟 、 加 速和 无 明显变
化等, 上述 可能与疾病处 于不 同病 期有关 ] 。
层之间, 肠 神 经 元 中氮 能 神 经 元 分 泌 的 一 氧 化 氮
( NO) , 是 E NS主要 的抑 制性 神经 递质 , 介 导平 滑肌 松 弛效 应 , 在 胃肠道 的蠕 动 反 射 中介 导 下 行 性 抑 制 作用, 氮能 神经 体 系 的紊 乱 可 导 致正 常 的兴 奋 与 抑
2 . 2 胃 肠 神 经 元 病 变
国 内外 的研 究表 明 , 患者 的 胃 固体 排 空 率减 低 ,
胃半排空 时间 ( T1 / 2 ) 明显延 长 。核素 胃排 空 研究 显 示 有 胃肠症 状 的糖尿 病 患者 的 胃固体排 空 异 常 主要
肠神 经系 统 ( E NS ) 是存在 于 胃肠壁 内完 整 的神 经 网络 , E NS神经 元 主要集 中于 黏膜 下 层 和 环纵 肌
运 动 障碍 、 胃排 空延 迟 又 会 影 响降 糖 药 及 其 他 药 物
的药代 动 力 学 , 使 降糖药 的吸收迟滞 , 与 进 食 后 血 糖 的 高峰不 匹 配 , 造 成血糖控制 不 良; 与此 同时 由 于 血药 浓度 高 峰 的迟 滞 又 可 能 引起 低 血 糖 , 造 成 血

干细胞与胃肠动力研究进展

干细胞与胃肠动力研究进展
其在 胃肠 动 力的基 础和 临床研 究 qK 4 了一定 作 用。此 文 简述 了干 细胞 与 C jl " -  ̄ a 间质 细胞 (C ) a I C 的关 系, 并
对 干 细 胞 移 植 对 胃排 空 和 胃肌 电 活 动 的 影 响 和 其 治 疗 某 些 胃肠 动 力 障碍 性 疾 病 的 尝 试 作 一 综 述 。 关 键 词 : 细胞 ; 干 胃肠 动 力 ; 植 移
的 胃肠动 力 障碍性 疾病 可 能 与 kt i 的功 能 缺失 性 突
变 、C S F分 泌 的减 少 或 缺 失 有 关口 。动 物 实 验 表 ] 明 , kt 号 被 阻断 后 ,C 并 非 死 亡 , 是 重 新 当 i信 IC 而
分化 为平 滑 肌 样 的表 型 。这 可 能 为 此 类 疾 病 的 治
疗 提供新 的方 法 。 2 建 立 胃肠 动 力研 究的器 官 离体 模 型
空 和 胃肌 电活动 的影 响和 治疗 某 些 胃肠动 力 障碍 胞 与 C jl 质 细 胞 aa 间
由于 I C和 肠 神 经 元 的减 少 或 缺 失 在 各 种 胃 C 肠 动力性 疾病 病理 生 理 学 机 制 中 的 重要 作 用 , 得 使 人们 对 于 I C和 肠 神 经 元 与 胃肠 动力 的认 识 逐 步 C 加深 , 以往 关于 胃肠道 发 育 及 运 动 的研 究 缺 乏 体 但 外 重建 胃肠道 器官 的模 型 , 大 程 度依 赖 体 外 细 胞 很 和组 织 的原代 培 养 ;Ya d ma a等 - 利 用 小 鼠胚 胎 干 4 细胞 ( S ) E C 在体 外 培养成 为三 个胚 层 发育 成 的 胃肠 道样 的单 位 ( u- k nt , 验 利 用 悬 滴 E C形 g tl eu i) 实 i S 成 拟胚体 ( B , ~7d可见 每个拟 胚体 内形 成 多 个 E )5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研究进展

明 显增 强作 用 I , 降汤 可提 高 小 鼠 小肠 组 的 M T含 量 及 降低 t 升 3 O S S水 甲 j 腑 汤 煎 剂 _ 增 加 大 鼠 十 二 指 肠 、 肠 肌 问 神 经 内 , 通 l 丁 空
5 HT和 S P的 含量 ’ 。 2 临 床 实 验 与观 察
量 及小 肠 推 进 情 况 , 究 了 1 研 5味 中药 的促 胃肠 动力 作 H 。结 果 j 显示 大 黄 、 附 抑 制 胃排 空 而 促 进 肠 传 输 : 朴 、 夏 促 进 胃排 香 厚 半 空却 无 加 快 肠传 输 的作 用 ; 内金 、 实 、 彳 、 榔 、 香 、 腹 鸡 枳 砂 l槟 : 木 大
彭 氏等 发 现 , 砂 六 君子 丸通 过 降 低 者 血 清 胃泌素 水 平 , 香 可增
高 胃 电幅 值 , 进 胃动 力 。 促
22 中 药 对 胃肠 动 力异 常相 关疾 病 的疗 效 观 察 ( ) . 1 动力 障碍
的药 物 也 可 以 用 来 制作 相 关动 物 模 型 如 朱 氏等 用 甘 草 煎 剂 给 小 鼠灌 胃 , 作 胃肠 气 滞 ( 力 障碍 ) 型 : 氏等 [用 大 黄 煎 制 动 模 葛 7 3 液 灌 饲 的方 法 引 起 大 鼠 胃肠 电节 律 紊乱 . 作脾 虚 模 型 。 制
12 中 药对 胃排 空 、 推 进 的 影 响 胃的 排 空 能力 和肠 的推 进 . 肠 功 能 是检 测 胃肠 动力 正常 与 否 的 两 个重 要 指 标 。 观 察 中 药对 胃
性 消 化 不 良 。 白 氏等 I 应 用 自拟 经 验 方 和 胃汤 ( 参 、 1 9 党 白术 、 陈 皮、 实、 枳 川厚 朴 等 ) 治疗 动 力 障 碍 型 F 7例 , 吗 丁 啉治 疗 作 D6 以 为 对 照 , 果 治 疗 组疗 效 优 丁对 照 组 。 氏等 用 柴 平 舒 胃汤加 结 潘 减 治 疗 为 观 察 组 、 丁 啉治 疗 为 对 照 组 , F 吗 对 D患 者 进 行 疗 效 观 察 , 果 示 , 组 治 疗 后 症状 疗 效 指 数 等 参 数 比 治疗 前 明显 提 结 两 高 : 察 组 总 有效 率 及 显效 率 等 均 高 于对 照 组 。 氏等 采 用 治 观 张 疗 组 予 柴 平 汤 、 照 组 予 两 沙 比 利 治 疗 动 力 障 碍 型 F 发 现 柴 列 D,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及诊治进展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及诊治进展
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当前,促胃肠动力药物多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R类药物、脑肠肽受体的激动剂和阻断剂及NO合酶抑制剂等方面来开发,但这些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明确,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缺乏临床资料的验证。因此,这些药物要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5-HTR类药物的研究应用最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诊治;进展
一、前言
近年来,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及诊治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治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保证其理想治疗效果的取得。
二、概述
胃肠动力障碍是众多功能性胃肠病如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功能性便秘等共同的病理变化。此外,有些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可同时伴有胃肠动力障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加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剧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当前,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对胃肠动力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皆得到了显著提高,现综述如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对于其良好诊治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视,并注重其具体诊治措施与过程的科学性。
西沙必利通过刺激ENS神经元的5-HT4R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增强食管底部平滑肌的蠕动收缩,减少胃酸反流,加快胃排空,协调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加快小肠和大肠的推进,从而发挥其全胃肠动力作用。但其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临床已很少应用[2。莫沙必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与西沙必利大体相似,可减少因结肠运动亢进导致的腹痛、排便次数增加和腹泻等不良反应,无延长体外心室肌和蒲氏纤维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l2。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肖和达;汤礼军【摘要】一氧化氮合酶(NOS)是体内生成一氧化氮(NO)的关键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随着对NOS的生化和分子学特征的研究深入,干预NOS-NO途径在胃肠动力障碍中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s a key enzyme for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NO) in vivo.With the deepening of study on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NOS,the intervention of NOS-NO pathway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 is appreciated.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and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7(022)011【总页数】3页(P700-702)【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Ⅰ型;一氧化氮;胃肠活动;肠神经系统【作者】肖和达;汤礼军【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 610008;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 6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神经吞噬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根据常规分型可分为常态下存在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以及在损伤后诱导表达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其中nNOS主要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组织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RD/炎症
BARRETT 食管

食管癌变
贲门失弛缓症 (esophageal achalasia)
115 consecutive patients and 339 healthy controls.
诊断应用 食管测压、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方法:PCR、dot-blot等 HLA-DQ1 等位基因与 achalasia 有关. 贲门失弛缓症TNFa11 allele 、 DRB1、DQA1、
HSCR基因研究
敲除RET基因的小鼠胃肠道神经节细胞发育受到 影响,导致巨结肠的发生及多发内分泌肿瘤。
遗传病。
Hum Immunol 1997: 53: 1–11. Tissue Antigens 2000: 56: 149–153
贲门失弛缓症HLA基因表达多态性
国内研究发现汉族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HLADQB1及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DQB1*0602和DRB1*15可能是白人贲门失弛缓症的 易感基因
P16基因
P16基因是重要肿瘤抑制基因 BARRET食管上皮P16表达异常参
与其癌变发生
PCNA基因
PCNA是目前反映组织细胞增殖功能的指标 过度表达是细胞增殖的重要标志 PCNA在正常食管粘膜、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
动力疾病与癌变
胃食管动力障碍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GIM)
• 由神经支配调节障碍导致的胃肠运动或感
觉疾病 。
• 近年来,对一些DGIM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
础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黑人贲门失弛缓症与DQB1*0602和DRB1*15无关, 其易感基因可能是DRB1*12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 Gastroenterology. 1999
先天性巨结肠
(Hirschsprung disease, HD)
• 肠神经结细胞减少或缺乏,肠道扩张。 •出生后出现呕吐、腹胀、严重便秘、肠梗阻.
DQB1 haplotype 减少
Tissue Antigens 2000
贲门失弛缓症的易感基因与保护基因
TNFa11表达在B7-DRB1上 TNFa11是该疾病保护性基因的标志 HLA-DQ1等位基因与贲门失弛缓症有关,
是贲门失弛缓症的易感基因。 HLA alleles 与许多自体免疫病有关。 提示Achalasia是一种自体免疫病或免疫
2.GDNF 5p13.1
3.EDNRB 13q22 4.EDN3 20q13
5.SOX10 22q13 6.ECE1 1p36
7.NTN 8.SIP1
19p13 2q22
Main effect
Penetrance外显率
dominant, loss-of-function 50–72%
dominant/recessive
JAMA, 2000
Barrett’s 食管
39种特异基因(7000)在Barrett’s食管上皮细胞表达
-- 细胞周期蛋白:P1cdc47,PCM-1
-- 尿激酶-血浆纤溶酶原受体:LUCA-1/HYAL1
-- TGF-β超家族蛋白:转录因子
- EGF家族:Amphiregulin (AR)
-- calcyclin:钙离子结合蛋白
可能机制
胚胎期神经嵴细胞分化及向肠壁内移行过程障碍 某些局部因素,如血管供血不足、炎症等损害肠
壁内神经节细胞 肠管微环境如细胞外基质蛋白改变,抑制了结肠
的胚胎发育等因素影响神经节细胞发育
Nature genetics,2002
先天性巨结肠
(Hirschsprung disease, HD)
巨结肠引起 隆起的腹部
- integrinβ4,
Barrett MT, et al. Neoplasia, 2002
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
P53基因 P16基因 PCNA基因 P53、P16和PCNA基因在Barrett’s食管和食管 腺癌中的表达均增强 早期发现P53、P16和PCNA基因表达的变化, 有助于评价Barrett’s食管的预后
HSCR基因研究
• HD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病 • 目前已发现有8个基因与该疾病可能有关 • 研究较多的有:
• c-RET receptor、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内皮素-3、内皮素-B受体基 因与HD发病关 系。
HSCR基因突变
Gene Location
1.RET 10q11.2
- mucin: 胃的粘蛋白, 肠粘蛋白
- 含有肠、胃、食管3种三叶草,均升高。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 ATF3
- Thyroid receptor interactor (TRIP14)
-- epidermal cell surface antigen(ESA),
unknown
recessive recessive
30–85% unknown
dominant/recessive dominant/recessive
>80 % unknown
unknown sporadic
unknown unknown
基因突变仅发现在约60%的 人,优势突变及隐性突变。
Nature genetics,2002
GERD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提示GERD具有一定的遗传 因素。
通过分析GERD家族基因图谱,提示儿童重型GERD是一 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GERD基因可能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14区 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研究和治疗GERD提供了新的基础
或方向。 反流轻和散发的儿童GERD是否存在该基因尚不清楚。
Barrett MT, et al. Neoplasia, 2002
P53基因
P53蛋白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 凋亡和促进分化
P53基因的缺失和突变、功能缺失,可引起细胞恶性 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导致肿瘤的发生。
突变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基因 改变,并与肿瘤的分级程度、转移和复发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