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巴氏消毒牛奶标准

合集下载

巴氏杀菌乳“三标”工作“管理看板”

巴氏杀菌乳“三标”工作“管理看板”

巴氏杀菌乳“三标”工作“管理看板”一、标准展板企业应按产品列出产品执行标准,该类产品涉及的主要标准有:二、产品指标巴氏杀菌乳主要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要求如下:三、关键指标及风险防控措施巴氏杀菌乳整体质量情况较好,近年来抽检主要问题集中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项目。

此外,还有个别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和兽药残留问题。

为有效控制巴氏杀菌乳质量风险,建议生产企业在各环节按照以下措施进行严格管理:(一)生乳验收杀菌前生乳中的菌落总数会影响终产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

生乳的收集、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温度及容器、管路的洁净程度是影响其菌落总数的关键因素。

生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和兽药残留是造成终产品相关指标超标的原因,生乳验收检测是关键防控措施。

(二)巴氏杀菌(三)CIP清洗(四)空气系统(五)储运和销售(六)包装材料管理五、其他推荐性程序或参数仅供参考,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程序或参数。

(一)生乳验收指标(二)过程检验指标(三)CIP清洗参考程序1.冷加工管线每次生产完用碱液清洗,每周用酸碱液清洗:40℃~60℃水冲洗4min;1%、78℃碱液循环6min;40℃~60℃水洗至中性;90℃热水循环5min。

2.热加工管线每次生产完用酸碱液清洗,清洗时间应随热交换器的长度适当延长:40℃~60℃水冲洗4min;1%、78℃碱液循环6min~20min;40℃~60℃水洗至中性;1%、78℃酸液循环6min~20min;40℃~60℃水洗至中性;90℃热水循环5min。

3.灌装管线杀菌设备的杀菌段到灌装机的灌装嘴之间所有容器及流经通道:杀菌水温度提至90℃~95℃;时间延长到15min~20min。

(四)巴氏杀菌参考参数仅供参考,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参数。

1.间歇式巴氏杀菌63℃,30min。

温差不超过0.5℃,保温期内充分搅拌,最短保温期保证不低于30min。

液体上部空气温度应高于66℃,温度传感器距离液面至少25mm。

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巴氏杀菌乳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789(2,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8,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T5009(24,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方法GB,T5409,1985牛乳检验方法GB,T541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GB,T5413(30,1997乳与乳粉杂质度的测定GB,T5413(32,1997乳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GB,T6914,19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产品分类3(1全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3(2部分脱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部分脂肪,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3(3脱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全部脂肪,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4技术要求4(1原料要求4(1(1牛乳:应符合GB,T6914的规定。

4(1(2食品营养强化剂:应选用GB14880中允许使用的品种,并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鲜奶国家执行标准

鲜奶国家执行标准

鲜奶国家执行标准
鲜奶的国家执行标准如下:
1. 巴氏杀菌奶——执行标准 GB19645。

仅以生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牛奶。

巴氏杀菌奶标准同样是要求蛋白质含量≥/100g,脂肪含量≥/100g。

此类产品包括:全脂鲜牛奶、脱脂鲜牛奶、半脱脂鲜牛奶等。

和纯牛奶相比,巴氏杀菌奶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保质期短,而且需要低温冷藏,不过巴氏杀菌奶保留的营养和风味物质更多,味道更好。

2. 调制乳——执行标准 GB25191。

调制乳指以不低于80%的生乳和/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体产品。

调制乳要求蛋白质含量≥/100g,脂肪≥/100g。

此外产品除生牛乳或复原乳外,还加了谷物、果粒、矿物质、白砂糖、维生素、食用香精等其他成分,来强化营养或改善口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网。

巴氏杀菌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

巴氏杀菌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

巴氏杀菌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1范围本细则适用于GB5408.1产品分类定义的全脂巴氏杀菌乳、部分脱脂巴氏杀菌乳和脱脂巴氏杀菌乳的感官质量评鉴。

2样品的制备将选定用于感官评鉴的样品事先存放于15℃恒温箱中,保证在统一呈送时样品温度恒定和均一,防止因温度不均匀造成样品评鉴失真。

由于液体乳容易造成脂肪上浮,在进行评鉴之前应将样品进行充分混匀,再进行分装,保证每一份样品都均匀一致。

呈送给评鉴人员的样品的摆放顺序应注意让样品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几率是相同的或采用圆型摆方法。

食品感官评鉴中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故每次用于感官评鉴的样品数应控制在4—8个,每个样品的分量应控制在30—60毫升;对于实验所用器皿应不会对感官评定产生影响,一般采用玻璃材质,也可采用没有其他异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杯作为感官评鉴实验用器皿。

样品的制备标示应采用盲法,不应带有任何不适当的信息,以防对评鉴员的客观评定产生影响,样品应随机编号,对有完整商业包装的样品,应在评鉴前对样品包装进行预处理,以去除相应的包装信息。

3实验室要求感官评鉴实验室应设置于无气味、无噪音区域中。

为了防止评鉴前通过身体或视觉的接触,使评鉴员得到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影响他们感官反应和判断,评鉴员进入评鉴区时要避免经过准备区和办公区。

3.1评鉴区评鉴区是感官评鉴实验室的核心部分,气温应控制在20℃—22℃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55%,通风情况良好,保持其中无气味、无噪音。

应避免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评鉴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评鉴区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品评室、讨论室和评鉴员休息室。

3.1.1品评室品评室应与准备区相隔离,并保持清洁,采用中性或不会引起注意力转移的色彩,例如白色。

房间通风情况良好,安静。

根据品评室空间大小和评鉴人员数量分割成数个评鉴工作间,内设工作台和照明光源。

3.1.1.1评鉴工作间每个评鉴工作间长和宽约1m。

评鉴工作间过小,评鉴员会感到“狭促”;但过分宽大会浪费空间。

法规中巴氏杀菌的定义

法规中巴氏杀菌的定义

法规中巴氏杀菌的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巴氏杀菌是一种用来消除牛奶中有害微生物的加热处理工艺,其名字来源于法国微生物学家Louis Pasteur(路易斯·巴斯德)。

巴氏杀菌法被广泛应用于乳品生产行业,可以使牛奶在不改变营养成分和口感的情况下延长保存期限,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巴氏杀菌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牛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将其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同时能够延长牛奶的保质期,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根据中国相关法规的规定,巴氏杀菌的温度和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般而言,牛奶在巴氏杀菌的过程中需要加热到摄氏72度以上,并且保持在该温度下不少于15秒。

这样可以确保绝大部分的有害微生物被杀灭,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巴氏杀菌法被广泛应用于乳品生产行业,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对乳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节和设备都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巴氏杀菌处理。

只有通过了相关检验和认证,才能将产品投放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巴氏杀菌虽然可以杀灭大部分的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微生物。

在生产和消费中仍需注意卫生安全,避免二次污染。

长时间高温处理也可能对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平衡好消毒效果和保留营养的关系。

巴氏杀菌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乳品加工技术,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消费者都应增强对此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共同促进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0字】第二篇示例:巴氏杀菌是一种用来杀灭微生物的加热处理方法,是食品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巴氏杀菌技术最初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并提出,后来被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在许多国家的法规中,都规定了食品生产中必须对一些易污染的产品进行巴氏杀菌处理,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巴氏杀菌乳国标

巴氏杀菌乳国标

巴氏杀菌乳国标
巴氏杀菌乳,又叫巴氏奶或者鲜牛奶,根据国家标准GB19645-2010,是指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

巴氏杀菌乳是一种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

其特点是采用低温杀菌的方式,通常在72-85℃左右进行,可以有效地杀灭牛奶中的有害菌群,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

在加工过程中,巴氏杀菌乳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等多个步骤,最终以液体状态灌装,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巴氏消毒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的消毒方法,其对象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及其他生长态菌。

巴氏消毒是指将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杀死可能导致疾病、变质或不需要的发酵微生物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

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存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不是“无菌”处理过程。

巴氏杀菌乳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

巴氏杀菌乳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

摘 要:保证农产品、食品质量,生产、加工、流通是必须严格把控的环节。

而标准则是保证这些环节可靠性的最重要依据。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指标要求差异较大,农药残留等污染物指标限量也各异。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需求,针对巴氏杀菌乳开展了国内外法规/标准安全指标比对分析,得出了我国与CAC、欧盟、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贸易区域或国家间巴氏杀菌乳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指标的差异,为今后巴氏杀菌乳的生产、加工、流通、国际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巴氏杀菌乳,安全指标,标准比对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1.002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afety Indexes of Pasteurized Milk inRegulations &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GAN Ke-qin TIAN Fang WANG Bin ZHANG Ming ZHANG Li-zhen GAO Jun(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circulation are the links that must be strictly controlled. Standard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link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dex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and the limits of pollutants such as pesticide residues are also different. Based on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afety indicators in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pasteurized milk home and abroad, and obtains the difference of pasteurized milk between China and CAC, EU, Japan, South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other major trade areas or countries. The differences in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afety indexes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tur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circ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pasteurized milk.Keywords: pasteurized milk, safety index, standard comparison巴氏杀菌乳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甘克勤 田 方 汪 滨 张 明 张利真 高 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金项目:本文系标准创新管理专项“中非纺织、建筑等主要贸易领域标准比对分析”(项目编号:252019C-7273)的研究成果。

《学生饮用奶巴氏杀菌乳》标准

《学生饮用奶巴氏杀菌乳》标准

《学生饮用奶巴氏杀菌乳》标准:
《学生饮用奶巴氏杀菌乳》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1.设定热处理评价指标,明确巴氏杀菌乳热处理方式,并提出了至少72摄氏度、15
秒和63摄氏度、30分钟两个杀菌温度时间最低限度组合。

同时,为引导企业将此落实在生产中,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巴氏杀菌温度和时间。

2.对标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杀菌前混合生乳中菌落总数的要求,设定杀菌前生
乳菌落总数≤30万CFU/毫升。

3.提高乳脂肪率和乳蛋白率指标要求,原料奶生牛乳乳脂率(克/100克)≥3.6(国标
是≥3.1),乳蛋白率(克/100克)≥3.0(国标是≥2.8)。

4.设置产品单件净规格为125毫升、200毫升、250毫升三种,与学生饮用奶纯牛奶和
灭菌调制乳团标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氏消毒牛奶标准
小编希望巴氏消毒牛奶标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牛奶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白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现世界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

那么巴氏消毒牛奶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巴氏杀菌乳是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

需低温保存,一般保质期较短。

它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点是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

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状,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一、巴氏消毒牛奶的标准中规定了产品分类
1.全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2.部分脱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部分脂肪,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3.脱脂巴氏杀菌乳: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全部脂肪,经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