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犯罪现象概述20页PPT

合集下载

《刑法》第二章 犯罪的概念

《刑法》第二章 犯罪的概念

第二章犯罪概念第一节犯罪的定义一、犯罪的定义概述1,犯罪的定义受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外国刑法或学说大多对犯罪采取法律形式层面的定义,认为犯罪是刑法规定以刑罚禁止或惩罚的行为,或犯罪就是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在前苏联还保留类推制度的刑法中,也曾有过对犯罪从实质层面的定义,如1919年苏俄刑法指导原则第6条规定:“犯罪是危害某种社会关系制度的作为或不作为……”现行俄罗斯刑法采取罪刑法定原则,则给犯罪下了一个形式与实质结合的定义:“本法定以刑罚相威胁所禁止的有罪过地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被认为是犯罪”(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4条)。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或者由于人们把握犯罪的角度不同,对犯罪还提出一些其他定义。

例如,根据唯物史观,认为犯罪是一个历史范畴即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有的刑法学者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认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且有责的行为。

有的刑法学者认为犯罪是反社会的行为。

刑事古典学派重视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认为犯罪是造成侵害性结果或危险的行为;而刑事社会学派重视犯罪人及其危险性格,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反社会性格的表现。

2,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不同的犯罪观从法律意义上讲,犯罪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例如《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行为,第264条规定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等等。

在罪刑法定制度之下,严格讲只有这种法律(形式)上的犯罪。

从实质意义上讲,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之所以要规定某种行为是犯罪,在外国刑法理论上有不同观点,有的认为是因为它违反了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伦理规范违反说),有的认为是目因为它侵害了国家、社会或者个人的法益(法益侵害说),有的认为是因为它既违反了社会伦理规范又侵害了特定的法益(二元说).这是犯罪的本质,是犯罪的法律意义的根源。

在司法实践中,采取不作同的犯罪本质观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1.2第二章 犯罪现象

1.2第二章 犯罪现象

(6)恐怖主义犯罪
恐怖主义犯罪主要包括绑架、劫持人
质、劫持航空器、劫持船舶,以及带 有明显政治目的的并严重危及公认的 国际准则的爆炸、暗杀行为
(7)有组织犯罪
20世纪以前,有组织犯罪主要是以家
族自卫的形式出现的。现在,随着家 族的解体,逐步演变为以经济利益为 纽带,并受社会政治、经济形式制约 的职业化犯罪
(1)白领犯罪
指上层社会经济阶层人员在其职业活
动过程中触犯刑法,包括欺诈、贪污、 虚假广告、操纵股票交易、偷税漏税、 滥用权力
(2)环境犯罪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刑
法通常只对破坏森林、鱼类、野生动物 和饮用水等具有直接经济价值和直接影 响人类生存环境要素的行为予以刑事制 裁。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保事业迅速 发展,受保护的范围扩大为包括大气层 乃至外层空间、土地、各类水体、一切 生物资源、矿藏和文化与娱乐环境在内 的全部人类生存环境,危害环境及其刑 事责任的范围相应扩大。
第二章
犯罪现象
通过本章学习,把握犯罪现象的概念、
特征;犯罪现象的类型;犯罪现象的 状况
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
犯罪现象的概念
犯罪现象的内容
犯罪现象的特性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
概念
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
(一)概念
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
内发生的,表现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 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 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的各种 客观事实的总括。
农村犯罪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并
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技术化和现
代化
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手段向男性
化发展
思考题

第2章 犯罪现象

第2章 犯罪现象

犯罪人的种类
• 自然人,单位,政府,黑社会,国家; • 故意犯罪人,过失犯罪人; • 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和刑事责任能力人。 • 男性犯罪人、女性犯罪人
三、犯罪现象
• 犯罪现象是指犯罪事实的外部表现形态和 联系。
• 个案犯罪现象 • 总体犯罪现象 • 静态犯罪现象 • 动态犯罪现象
一、犯罪的本质
• 犯罪学的观点 • 犯罪本质是犯罪严重背离了主流的社会规范。
• 犯罪学在界定什么行为应该属于犯罪时,强 调的是社会容忍度。
• 意义:用价值观指导刑事立法
二、犯罪人
• 已经触犯了刑法的人-犯罪人
• 一般违法行为人 • 越轨行为人
罪前行为人
• 社会危险行为人
社会危险行为人
• 刑法学:指可能再次犯罪的行为人 • 刑事诉讼法:指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人或
指标名称
指标数 值
二级类别
2019年全年,某市发生 的盗窃罪比抢劫罪高出 10倍。
2019年全年,A市发生的 盗窃罪比B市发生的盗窃 罪高出2倍。
2019年全年,某市发生 的盗窃罪比2012年全年 高出1倍。
2019年某市的盗窃罪的 犯罪率是6/10万。
一级类别
可能严重妨碍刑事诉讼进行的人。 • 犯罪学:基于行为人的人格素质或生活环
境,(并有迹象)充分表明其具有实施违 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对社会安全构 成了重大威胁的人。
犯罪学重点关注的社会危险行为人包括:
• 精神障碍患者; • 有不良行为的人(如虐待小动物) • 懒汉、流浪者、传染病患者; • 隐僻者(醉酒、吸毒); • 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 有犯罪前科的人(累犯、惯犯)等等。
第二章 犯罪现象
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测量 第三节 常见的犯罪现象类型

犯罪学第二章 犯罪现象

犯罪学第二章 犯罪现象

无被害人犯罪


二、概念 是指基于行为人的自愿和彼此双方同意进行的犯罪行 为。 显著的特征是:行为各方都是自愿同意甚至积极参加 的,没有人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物。行为的 “被害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被害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一 个利益交换者,是在利益平等的前提下所做的交易, 交易双方两厢情愿,甚至都是交易的受益者,并不存 在谁是被害人的问题。
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爆炸罪、放火罪、决水罪、破坏交通工具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 侵犯财产的暴力犯罪:抢劫罪、抢夺罪
妨害社会管理的暴力犯罪:妨害公务罪、扰乱社秩序罪
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四、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



(一)暴力犯罪数量呈现持续增长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暴力犯罪不断增多,从80年至90年,统计的 发案率增加了两倍。为此,上世纪80年代起曾频繁采用的“严打”模式, 96年我国又实施第二次严打。至今,暴力犯罪仍未得到有效地控制。 (二)暴力手段愈发残忍 由于利益冲突的激化、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传播,促使暴力犯罪手段 越来越野蛮、越来越残忍,一些犯罪分子心狠,作案手段毒辣,抢劫并 发杀人、凶杀又行强奸,伤害必致死亡,在杀人犯罪中,肢解尸体、碎 尸焚尸时有发生。 商店老板娘被杀害肢解 (三)涉枪犯罪日益突出 涉枪犯罪日益突出,表明犯罪暴力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是暴力化恶 性升级的表现形式。 涉枪犯罪高发区在沿海、边境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以及东 北地区。涉枪案件的犯罪类型主要是抢劫银行及运钞车、抢劫出租车, 绑架、武装贩毒、走私等。
1、美国社会暴力犯罪泛滥 2、研究报告:巴西每天有近50名青年死于暴力犯罪
3、我国2007暴力犯罪现状

犯罪学 犯罪原因

犯罪学 犯罪原因

黑手党五大家族:布亚诺家族、科洛博家族、甘比诺家族,杰诺维塞家族及卢切斯家族
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6.恐怖主义犯罪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 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 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 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 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 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 使病人骨质疏松、骨骼萎缩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 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 凄惨。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 200多人死亡。
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2.环境犯罪 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
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 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 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 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 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 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的人们得了一种奇怪的骨 痛病(又称痛痛病。
3.智能犯罪
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的疯狂肆虐一度 “逼哭”了成千上万个受害者。这起大规模勒索病毒网 络爆发事件袭击了全球超过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众多 组织机构,包括教育、电力、能源、银行、交通、医疗、 企业等多个行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成为 此次勒索病毒爆发的重灾区。
据悉,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多地的出入境、派出所等公 安网疑似遭遇了病毒袭击,不得不一度暂时停办出入境 业务;勒索病毒也侵袭到生产网络中,中石油旗下不少 加油站也因遭受病毒袭击一度“断网”,使在线支付业 务一度中断;由于眼下正值毕业季,勒索病毒在我国校 园网内的肆虐,甚至还导致不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被锁。

犯罪概述与犯罪构成教学PPT

犯罪概述与犯罪构成教学PPT

注意
只有当情节显著轻微和危害不大同时成立
才符合但书原则。 不是犯罪与刑法第37条规定中情节轻微的 行为是构成犯罪的,只不过不予刑事处罚 是有区别的。
案例
刘某,45岁,因感情问题与老公张某(46岁)发 生争吵,张某情急之下用啤酒瓶朝王某砸去(张 某以前无家庭暴力行为),致使王某住院治疗, 经鉴定为轻伤,出院后痊愈。 问题: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怎样判处张某的行为?
犯罪概述与犯罪 构成
犯罪概述
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法处罚 的行为。 2:某一行为是否是犯罪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 和有责性来来判断。第一:构成要件该当性指某 一罪的主观表现,例如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等 一系列行为。第二:违法性则是指这一系列行为 是否违法。第三:有责性是指行为人能否被问责。 3:这三者缺一则不可构成犯罪,且三者是三层递进 式的判断方法,因此该方法属于三阶层理论。 补充:在三者成立但符合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中 的但书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 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 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 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案例链接
若刘某经鉴定为轻微伤,则张某的行为不
具有违法性,由三阶层理论第二步就可判 断张某没有犯罪,不需要依靠但是原则。 若张某有家庭暴力前科,则不符合但是原 则中的情节显著轻微,可以判定其为犯罪, 但也可依照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免于刑事 处罚。
但书的目的
1:我国刑法第一条就说明刑法的目的就是为 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而这样做就可以 使相当数量的公民免留污名劣迹。避免其 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2:限缩了刑法的打击面,避免把有限的刑事 司法力量消耗在对付偷鸡摸狗的琐事上, 节约了司法资源。

犯罪行为ppt课件

犯罪行为ppt课件
• 最后是对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随意调查
三、我国犯罪黑数的现状、原因及 对策
1987年各主要刑事案件的漏立率
• 1、现状 • (1)犯罪黑数巨大;
两省一地区平均立案率仅23.77%
• (2)各类案件中犯罪黑数呈现出不均衡性;
暴力性案件犯罪黑数率较低 财产案件尤其是盗窃案件的犯罪黑数率较高
• (3)现阶段犯罪黑数主要来源于公安机关对 所获悉的犯罪行为没有如实登记。
(二)突发性犯罪行为
是指随着某种情景的出现而突然发生的 犯罪行为,如在突如其来的愤怒情绪下 发生的激情犯罪等。这类犯罪行为的实 施没有明确的预谋过程,但是有明确的 犯罪目的。
(三)连带性犯罪行为
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所 引发的与行为目的无关的犯罪行为。
如犯罪人意图窃取财物,盗窃了一个军 人的背包,结果发现背包里不仅有钱, 还有手枪和子弹,于是把手枪和子弹藏 在家中。
美、日研究 盗窃、抢劫、杀人、重伤、强奸、猥亵等犯罪 夜间二十二点以后
我国 武汉市 整体发案情况 撬盗犯罪 拦路抢劫和强奸犯罪
十九点至二十四点 凌晨两点到三点 二十一点到二十二点
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针对人身的犯 罪以及用强力破坏障碍物的入室盗窃犯罪 夜间发生最多,白天发生较少
(二)犯罪空间
——美国大多数州的刑法都是以1年 监禁为限。凡应判处1年以上监禁的 犯罪都是重罪,其余的犯罪则是轻罪。
——法国的犯罪学理论将犯罪划分为 重大犯罪与轻微犯罪。重大犯罪由法国 重罪法院审理并处以重刑,轻微犯罪由 轻罪法院审理并处以惩戒。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将犯罪分为四类: 轻罪(最高刑不超过2年监禁);中等严 重的犯罪(最高刑不超过5年监禁);严 重犯罪(最高刑不超过10年监禁);特别 严重的犯罪(最高刑为10年以上监禁或更 重的刑罚)。

犯罪现象论——犯罪学课件PPT

犯罪现象论——犯罪学课件PPT

2、犯罪统计 犯罪统计的阶段: 犯罪统计调查 犯罪统计汇总 犯罪统计分析
以下几种犯罪研究或统计,是犯罪测量的 主要数据来源:
1.警察部门的统计 2.被害人调查 3.自我报告研究 4.知情人调查以及组合式调查 5.犯罪代价评估 6.社会公共安全感调查 7.其他数据资源
(三)中国犯罪现象的数据资源
二、犯罪测量的方法
(一)犯罪测量的指标体系
1.犯罪的量,包括犯罪总量和犯罪相对数; 2.犯罪结构与犯罪分布; 3.犯罪人与犯罪被害人; 4.犯罪现象危害性程度,主要可以从犯罪代价和 公众的公共安全感程度两个方面加以测量。
(二)几种主要的犯罪测量方法简介 犯罪测量的方法和过程,实即犯罪数据的
收集方法和过程。 收集犯罪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试
我国的犯罪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安部门的刑事案件以及治安案件统计。 2.法院系统的已审结的刑事案件统计。 3.监狱系统的罪犯罪统计。 4.检察院系统的统计。 5.国家安全机关的统计。 6.工商、税收、海关、卫生检疫等行政执法部
门的相关统计 。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量
※一、犯罪总量与犯罪黑数
验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法等。
1、犯罪调查
犯罪案件调查:发案时间、发案空间、案 件类型
犯罪人调查:犯罪人的分类、犯罪人家庭 环境调查、犯罪人社会环境调查、犯罪人 处遇调查、犯罪人犯罪前调查、犯罪人性 格和气质调查、犯罪人体质及遗传调查等
犯罪侵害调查:对人的侵害、队伍的侵害
被害人调查:பைடு நூலகம்罪行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 的调查
犯罪现象严重程度是指特定社会的犯罪现 象通过其量、质及结构等三方面特征所反 映出来的综合性状态。
犯罪现象危害程度是指具有一定量和一定 结构的犯罪现象所蓄含的社会破坏性能量 的总量或总体水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